查看原文
其他

东北师大世界中古史讲义(东亚文明和南亚社会)

2017-04-26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第二章 辉煌灿烂的东亚文明


公元7世纪前后,位于亚欧大陆东端,由中国、朝鲜、日本等国构成的东亚封建文明进入了1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时代的中国大陆文明达到空前发达的程度。在中国先进文明的带动下,此时的朝鲜、日本分别通过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的途径进入封建时代。东亚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儒学和佛教的昌隆与流传更构成文化上的共同特征。 

中国封建文明的顶峰时代 

【隋唐大帝国的兴起】 6世纪中叶,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中国南北统一趋势逐渐凸现。北周勋臣杨坚于581年篡权灭周,建立隋朝,是为(581-604年)。文帝次子阴险狡诈,杀兄弑父,篡得帝位,是为隋炀帝(608-618年)。他荒淫无度,暴政天下,征徭役,凿运河,筑宫殿,修长城,三伐辽东,祸国殃民。617年,唐国公李渊起兵太原。618年,隋炀帝杨广毙命扬州。李渊自立为帝,是为唐高祖(618-627年),建都长安,开始李统治。在次子的辅助之下,唐高祖迅即平定四方。627年,李世民兵变,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627-649年)。他励精图治,开创。而后又有(690-705年)、(712-756年)等有为君主治世,使得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扩展,社会繁荣。从而将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文明推向顶峰。 中唐以后,帝王昏愦,奸贼当道,藩将造反,唐朝陷入“”,并迅即结束了繁荣时代。唐王朝逐渐衰败。最终在的冲击下走向灭亡。在隋唐两大帝国统一时代之后,中国又经历了五代十国50余年的短暂分裂局面。960年,赵宋王朝建立,中国再次进入统一时代。 

【繁荣发达的社会经济】 隋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就封建经济的本质特征而言,已达至顶点。唐王朝在北魏、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施行既保证了农民有一定的耕地,又限定了租税额度,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工商业繁盛、城市不断兴起是唐朝社会经济的又一特征。唐代水路以为纽带,由河入汴,由汴入淮,由淮入江,南北纵横,东西沟通,全国各大水系联结为一体。 

【强固而规范的政治体制】 唐承隋制,又不断完善。唐朝中央政府机关的主体构架为3省6部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改变秦汉时代1人为相,权势过重的局面;且3省6部的职权及运作复杂精密,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此外,中央还专设御史台,专司检举弹劾百官的失职不当行为。地方行政框架主体为州、县两级,县下再设乡、里。为了监督地方,又按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 唐王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以隋为蓝本修订律法,建成较完备的封建法制体系。唐太宗时,颁行由等修成的、,高宗年间又令诠释《唐律》,撰成30卷。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为重要、最为完整的律书。唐代的法律以其成熟的模式和规范,奠定了后世历代封建法律的基础。被世界所公认的,就是在唐代时期形成的。 科举制的施行是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要通过考试,择取较有才能的文人为官的国家。它一改秦汉和魏晋所形成的以门第身份为任官重要依倨的弊政,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破除各种社会限制,拓宽选拔官吏的途径,建成一种相对合理的人才网罗渠道,为庶族中小地主参政掌权提供了机遇,从而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 

【博大而绚丽的文化】 唐代是中国文化辉煌发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盛极一时的时代。 唐朝的思想界相对活跃,儒学、佛学和道学3家并立,皆有发展。唐朝儒学的发展以经学为主。在政府的倡导组织下,先后有、刊行,流传全国,并成为科举考试的课本依据。在唐朝前后,源自西土印度的佛学完成了与中国魏晋玄学融合的过程,出现了佛教中的中国流派—。源于中国本土,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教也十分兴盛。在相互取资的情况下,构建起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多元结构。 唐朝史学成就巨大,一是先后编成前朝8部正史,占中国24史的1/3;二是开创了传世典制史书的3种体式,丰富了中国史学著述的体例;三是出现了这样伟大的史学理论家,其著述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唐代文学绚丽多彩,成就斐然,其中尤以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其成就之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皆远胜于以往任何时代。著名诗家如璀璨群星光耀千秋,其中有悠然恬美的田园诗人,如、;有以雄壮豪迈的边塞诗而著称的、;有构思奇特,别树一帜的才子;有表意婉曲、诗文并茂的;更有名冠诗坛的天才大师、和。李白诗歌内容宏富,气魄豪迈,形象雄伟;杜甫和白居易则忧国忧民,哀黎民苦难,叹朝政黑暗。除诗歌外,唐朝还形成了词、传奇小说等新的文学体裁。特别是中唐后,、等散文大家发起的提倡古文(即新散文体)运动,摈弃六朝以来讲求声韵、词藻、内容空洞、形式僵硬的,开创了一代新文风。 宛如一座巨大宝藏的唐朝艺术,令人目不暇接。唐朝乐舞高贵典雅,雄壮威武。乐分坐、立两部;舞分健、软两种。梨园的开创,使中国有了第一座专业的艺术学苑。唐朝绘画流派各异,画风创新。人物画,初唐有、兄弟2人比肩而立,中唐有异军突起。山水画,北有,南有王维,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创文人画派。、皆为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艺术的珍品。、为两大书圣,各成一体,为后世宗师。 科学技术的发达是唐朝文化昌盛的又一体现。天文、数学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其成就众多,恒星移动现象的发现、子午线长度的测定、的编成对中国天文历法水平的提高有重要贡献。“药王”著有《千金方》,为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规模宏大的唐长安城、巍然壮观的是唐朝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也是古代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白洁精美的、晶莹光泽的及色彩鲜活艳丽的,代表着唐朝制瓷的高超技艺。雕版印刷的发明是人类印刷史上的伟大创举。 

二、朝鲜半岛的统一与封建社会的开始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北面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南面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东亚中古文明的重要区域之一。 

【古代朝鲜】 自远古旧石器以来,朝鲜半岛与大陆就有密切的联系。半岛出现的新石器时代与大陆辽东、山东等地同类文化基本一致。北部因受大陆文明影响较深,最早出现国家雏形“”。西汉初年(公元前195年),中国燕人率部属千余人徙至古朝鲜。 公元前后,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分别兴起与两个奴隶制国家政权。与此同时,原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联盟也由辽东迁徙到鸭绿江两岸,以今吉林集安为都城,形成高句丽政权。公元4世纪左右,中国大陆政局动荡,战乱不止,高句丽便大力向南扩张,攻占乐浪郡属地,进至大同江一带,迁都平壤。朝鲜半岛遂形成西南部汉江下游的百济、南部庆州一带的新罗和北部高句丽3国鼎立对峙角逐的局面。3国之中,新罗发展较快,国势渐强,660年,唐军与新罗军联手作战,一举攻灭百济。667年,联军又乘高句丽内乱南北夹击,次年灭高句丽。唐帝国随即在朝鲜半岛设置。676年,唐朝政府被迫迁走安东都护府。新罗遂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封建文明的建立】 统一整个半岛之后,新罗王朝大规模引进、吸收中国大陆先进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体制,使封建制度在朝鲜全面确立。687年,新罗王朝实行,722年,又实行。确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基本框架。而后新罗统治者参照中国隋唐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于8世纪中叶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官僚统治体制。9世纪末年,新罗王朝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10世纪初,借农民起义之势,自立为王,在半岛北部建后高句丽政权。西南戎将甄萱割据自雄,建后百济国。新罗王朝龟缩于东南一隅之地。3国鼎立的局面重新复现,史称。 

【高丽王朝的建立】 918年,弓裔部将发动政变,篡权自立,国号高丽,立都松岳(今开城)。不久,王氏高丽便举兵南下,除灭新罗和后百济,重新统一朝鲜半岛,再建封建王朝统治。976年,高丽王朝颁行“”制,确保了国家根基的巩固,社会经济文化都有新发展。12世纪初,田柴科已无法维持,公地良民大批大批地沦为与奴隶无异的部曲贱民。农民、贱民起义暴动此起彼伏,交相呼应,南有,北有。高丽王朝的统治基业开始动摇。 中国大陆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政治动荡,是制约朝鲜半岛封建统治稳固与否的又一重要因素。10世纪以后的数百年间,中国东北地区契丹、女真、蒙古政权相继崛起隆替,每每给高丽造成巨大冲击。面对这些北方游牧民族铁蹄的不断践踏,高丽王朝怯弱无能,一一议和,称臣纳贡,苟安求存。但英勇的朝鲜人民不甘屈辱,奋起反抗,先有10世纪爱国将领率军民奋起抗击辽军,后有13世纪“”据险抗战,破坏蒙元帝国利用朝鲜为根据地、实现东侵日本的战略意图。1274年,高丽王朝竟与蒙元大军联手,进剿义军,残酷镇压民众武装。 

三、大化革新与日本封建文明的建成 

日本是位于东北亚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座大岛及附近数百座小岛组成。西及西北,分别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虽弧悬海外,但日本自古以来与中国、朝鲜有着十分密切的文化往来,正是在大量吸取大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古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前封建时代的日本】 早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列岛就有原始人类生存。距今1万年左右,日本开始进入以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日本列岛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时代。2、3世纪之交,女王卑弥乎统治的逐渐强盛,统属着2、30个部落和7万居民。3世纪中叶,兴起于本州中部,5世纪初,实力强大的大和国家征服各部,建立起日本列岛第一个统一国家政权。大王()为日本大和国家首脑,依赖中央、地方的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生产。“”遂成为日本奴隶社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由于奴隶与奴隶主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中央朝廷与地方豪强、中央大贵族各个集团间的纷争也愈演愈烈。6世纪前期,先有筑紫国造盘井掀起的大规模地方叛乱,史称“”;后有与两大家族为控制朝政而展开的火拼。由于各种危机的迫使,大和国家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变革。 

【大化改新】 593年,出任推古朝摄政(593-621年),积极推动社会变革。603年,制定“”;604年,圣德太子又揉杂儒、佛、法诸家要旨颁行“”;以“笃敬三宝”倡导佛教来醇化社会宗教生活,补充、完善传统宗教“”的功能。607年,他又遣派为遣隋使,出使大陆。其目的,一是建立起与中国直接交通的新格局,改变以往主要通过朝鲜半岛的旧体制;二是谋求建立与隋朝地位对等的外交关系,改变传统的单方朝贡、请求册封的藩属地位;三是派遣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随使团前往大陆学习,以期全面系统地摄取大陆先进的文物、制度、技术。日后陆续归来的赴中国留学人员,如、、僧旻等,设帐讲学授业,培养出一批眼界开阔、志向高远的人才。然而圣德太子的所作所为主要着眼于文化观念的层面,未能触及部民制度,对消除当时各种社会积弊并无多大促进作用。当时日本氏姓贵族豪强“各置已民,咨意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已财”,且相互“争战不已”。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皇室和中央大贵族中以为首的一批年青有为之士,密切结交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矢志以法制完备的大唐帝国为典范,革新政治,对日本社会进行根本改革。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于645年发动政变,一举翦除保守贵族的核心集团。大化2年(646年)元旦,颁布改新诏书,各项改革措施也陆续出台,史称“大化改新”。此后数十年间,改革大业不断向前发展。652年,大规模的班田工作基本完成,实行“”。668年,中大兄继位,为天智天皇。672年,天武天皇继位,亲临朝政,万事独断,将天皇专制集权政治推至顶峰。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将取得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668年,中臣镰足奉命将大化以来天皇之诏令编纂成日本第一部正规法典;681年,下令编纂成;701年,又制成,凡律6卷,令11卷;718年,修改增删《大宝律令》,制成,律、令各10卷。至此,日本已成封建法制较完备的国家,从而使日本社会迈入了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 

【奈良、平安时代】 710年,天皇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开始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710-794)。此期间,日本与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与新罗、尤其是大唐帝国的外交往来。特别是历经艰难,东渡扶桑,创立律宗,日本佛教更见兴隆。此时的日本社会,俨然处于前所未有的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之中。8世纪初,日本政府手中未班土地的数量日蹙,为了增加耕地,723年,天皇颁布“三世一身法”,743年,天皇又颁“”,承认垦田私有,导致土地兼并急剧发展;同时,中央集权体制因日甚一日的内讧而逐渐被削弱。中央有家族擅国政,世代外戚,权倾朝野,屡乱国政。8、9世纪之交,虽有大行改革,重振朝纲,但已无法恢复往昔之盛况。 794年,天皇由奈良迁都于平安京(今京都),史称“”(794-1192年)。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班田制度逐渐废止不行,土地私有制阔步向前,庄园制度方兴未艾,发展迅猛。大量小庄园主为避国家干预,纷纷将自己土地悉数寄进给权门势家或寺院、神社,形成“”。11世纪时,作为天皇专制国家经济基础的班田制度彻底崩溃。伴随经济体制的变化,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以及天皇国家的政治体制也都逐步发生变革,寻找新的存在形式。朝廷内部以藤原氏为首的贵族外戚与历代天皇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先后出现“”和“”两种变异形态。中央渐失对地方的控制,国郡地方的统治体制也被个别皇族、公卿和寺社执掌的“”所取代。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扩大实力,地方豪强将家族仆从男丁武装起来,组成血缘关系和主从制度相结合的军事集团,其成员为。这些新兴的武士集团不仅是豪族统治地方的武装力量,也逐渐介入中央朝廷和摄关家之间的争斗,成为各派政治势力争取依靠的重要力量。 

【公武政治与幕府体制】 11世纪初,日本地方武士逐渐形成两大集团。一为关西平氏,一为关东源氏。11世纪下半叶,以为首的平氏集团势力强劲,一度控制朝政。1181年,平清盛死,关西平氏集团势力骤衰。1185年,以为首的关东武士集团击垮平氏集团,控制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任“”,设将军幕府于镰仓,史称“”(1192-1333年),开始了武家政权的统治时代。日本由此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公武”并立、将军专权的二元政权体制。镰仓幕府设、和3大机构,各置长官,辅佐将军执掌全国的政治,军事和司法大权。幕府派遣和进驻地方,维持社会治安秩序,掌管庄园事务。将军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将军和武士所结成的主从关系,称为“”。1232年,幕府制定有关武士的成文法规,不仅是幕府统治御家人的基本法则,也是广泛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施政大纲。由于统治阶级各个集团、阶层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日本社会的秩序相对稳定,社会经济也获得一定的发展。 14世纪初,镰仓幕府的统治体制出现危机。1333年,心怀大志的乘幕府内乱势衰之际,联合部分不满武士,起兵讨伐幕府,以图恢复天皇权力。经一番争战,镰仓幕府垮台,天皇政权恢复,年号建武,史称“”。但不久,实力强大的武士贵族崛起,废黜后醍醐天皇的建武政权,入主京都,自立为征夷大将军,设置幕府,开始了的统治时代(1336-1573年)。后醍醐天皇不甘失败,逃至吉野,另立朝廷,与北方京都室町幕府及所挟持的天皇相对峙,史称“”(1336-1392年)。室町幕府以同族和亲信为各国,赋其极大权限,使之成为执掌一方军政、司法、财税的大封建主。幕府政权只是一个各地守护大名组织松散的联合体。1467年(应仁元年),围绕第八代将军的继嗣人选,各地守护大名分裂为两大阵营,展开激战达10年之久,京都被夷为一片焦土,史称“”。此后,日本社会进入“战国时代”。 

四、儒学的弘杨与佛教的流传

中古时代的东亚文明,不仅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政治体制,而且也发展起博大精深的观念形态和思想文化系统。构成这1系统的两大支柱是儒家学说和佛教信仰。它们二者的演化流变,使东亚地区形成了相对一体化的封建文化风格。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化】 儒学是中国春秋时代哲人孔子所创建的政治伦理学说,战国时代经孟子继承、发展成为系统的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始,儒学便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体系,并随之发展成各种流派。如汉朝有以和为代表的以及;魏晋有、以老庄思想阐释儒经的;唐朝有韩愈的“道统”学说;及至宋、明又出现了兼取佛、道观念的程朱派与陆王派的,终将儒学在中国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大为巩固;清代仍有与、与之争。 以韩愈、朱熹为代表的唐宋儒学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韩愈对只讲个人修养身心,不管社稷天下的佛教出世观念大加鞭笞,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韩愈的“道统”学说被宋代儒学继承发展,形成“理学”。宋理学始创于和,由集大成。宋朝理学是孔孟思想在封建经济充分展开条件下的演变与发展,更符合地主阶级在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的形势下,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 儒家学说不仅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思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学的意义也不仅局限于中国,而且也越出国境,传至周边地区,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儒学在朝鲜、日本的传播】 据史书记载公元1世纪初,《诗经》、《春秋》等中国儒学典籍便已传入朝鲜。3国时代,儒学被各国视为维护加强王权的思想工具。4世纪,高句丽和百济分别设立太学,传播儒家学说,建立儒学教育制度。约6世纪,新罗统一半岛后,出现了学习儒学的热潮。682年,新罗设国学,置博士、助教传授儒经,培养贵族子弟,甚至国王也“亲幸国学听讲”。788年,仿唐朝科举,新罗设读书三品科,试以儒经,合格者分3等授官。8、9世纪之交,大批朝鲜留学生赴唐研习儒学,其中佼佼者还考中唐的或,出现了、等鸿儒。高丽王朝对儒学的尊崇甚于前朝。李朝建成之初,专制皇权空前加强,在文化上,李朝取抑佛拨儒,积极提倡程朱理学的政策。开国元勋早在高丽末年就倡导斥佛扬儒之说,著有《佛氏杂辨》1书,批判佛教,主张王道政治,传布朱子学原理。15-16世纪,又有权近、郑汝昌、李 等朱子学大家,更将程朱理学奉为至美学说,成为李滉朝维护天下的精神支柱和统治思想。 儒学传入日本的时间很早。据日本载,公元284年,百济王子阿直岐来到日本,成为日本皇太子的老师。次年,阿直歧荐王仁来日,献《论语》、《千字文》等籍。6世纪初,继体天皇渴求儒学心切,曾要求百济王定期向日本遣派讲授、、、、的五经博士。儒学入日本后,迅速被日本统治集团所接受,日益与日本的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施政育才和陶冶醇化民俗的基本文化规范。676年,日本政府设大学寮,“凡博士、助教皆取明经堪为师者”,以儒经为教学之本。710年,《大宝律令》对儒学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组织体制和教学内容都有明确规定。奈良、平安时代,儒学更为昌隆,天皇敕封孔子为“文宣王”,命各地祀孔。政府诏令每户人家须藏有1本,使儒学越出上层社会,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教化手段。9世纪晚期,摄政藤原基经“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幕府时代初,新兴武士阶层为适应政治需要,将儒学思想、伦理规范与将军同御家人的关系紧联结为1体。《贞永式目》规定武士必须“仆忠主,子孝父,妻从夫”。南北朝时代,日本接受程朱理学,并开始逐步建立起具有日本特色的儒家学说,及至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宋儒理学发展到极盛。最早用日文宣讲宋儒理学的是,其著作《四书五经倭训》便以朱注作为依据,被誉为“日本朱子学之祖”。他有门徒百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都是名冠一时的朱子学家。德川家康统一天下后,“欲以诗书之泽,销兵革之气”,将思想控制作为维持幕藩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他聘用鸿儒藤原惺窝讲解,录用林罗山为将军侍讲,参与政要。5代将军德川纲吉亲自向大名讲授儒经200余次,并建孔子圣堂。6代将军德川家宣重用儒学家,结成君臣鱼水之交。各地藩主也都大兴儒学,聘学者,刊儒籍,设藩校。日本朱子学派之所以受到江户幕府的重视,就在于它竭力宣扬的“大义名分”理论与幕藩体制和严格的身份制度极为吻合。日本学者鼓吹“君臣上下,尊卑大小,各尽其分而已,无浸渎之患则天下治矣”,“人有4等,曰士农工商,士以上劳心,农以下劳力,劳心者在上,劳力者在下,劳心者心广志大而虑远,农以下劳力而自保而已,颠倒则天下小者不平,大者乱矣”。在幕府强制推崇下,日本朱子儒学广泛而深刻地渗入社会各个阶层,成为幕府官方意识形态和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佛教的流传及中国化】 佛教发源于南亚次大陆,其历史命运与犹太教和基督教颇为相似,虽未能在原初诞生之地得以长久存在,却在其他地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的流传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方向。是以坚持原初教义,主张自我修度的小乘佛教为主,主要是先流传至斯里兰卡,后传布到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塞等东南亚各国,其佛教经典属。以大乘佛教为主,坚持自我修行的自利与普渡众生的利他相并重,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及越南,其经典属汉文系统与藏文系统。 大约公元前后,佛教由印度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此后中国遂成为北传佛教的中心地区。2世纪中叶,东汉一些王公贵族认为佛教与黄老之术相近,都主张清虚,乃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楚王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之仁祠”;汉恒帝刘志也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民众苦难,期望从宗教中寻求慰藉,加之统治者倡,佛学遂得以广兴。当时佛经汉泽兴盛,寺院修建普遍,信徒增加,名僧辈出。也正在此时,佛教教义与儒、道观念在相斥相融、交错互动的复杂关系中相互取资、相互浸染。一方面佛教的传入和普及,对中国以儒、道为主的本土文化产生极大触动,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佛教吸取儒、道某些观念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如著名佛僧、等就是用魏晋玄学大师王弼、何晏所创立的“贵无学派”的思想体系来阐释佛学中的般若经典。而一般民众则将佛教宣扬的人生无常、无我、皆苦与儒学宣扬的贫而无怨、富而不骄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加以沟通。 隋唐时期,在中原流传广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又称法华宗)、(又名唯识宗)、、、、禅宗、等,同时在西藏地区有喇嘛教。其中以禅宗、净土宗和最为畅行。禅宗,因主张禅定,概括了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相传其创始人为。该宗后分成两派,北派宗师神秀,南派宗师慧能。禅宗北派持渐悟说,主张通过长期苦修逐渐觉悟成佛;持顿悟说,认为佛在心中,觉悟不假外来,净心自悟就可成佛。禅宗南派这种简明直接的得道理论是对以往佛教繁琐教义的重要革新,又因其提倡修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故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中唐以后,禅宗南派不仅成为禅宗正统派别,而且几乎取代佛教所有教派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净土宗创立于唐朝,宣称众生信仰阿弥陀佛,并一心专念此佛名号,死后即可升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因该宗修行方法简单易行,普通百姓都可接受,故在民间广为流行,后与禅宗合流。喇嘛教,是流传于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是大乘密宗与当地长期相互影响的产物。它是中国佛教不可分割的重要支派。今主要流传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共和国和西伯利亚等地。 作为一种外来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佛教所秉持的那种寄期望于来世的出世思想,“万物皆空”、“众生平等”的观念与儒学那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和重人伦的纲常观念相悖,二者间自然产生种种矛盾、抵触和抗衡;但佛教不介入政治、不觊觎政权的倾向和因果报应、忍耐、顺从、寡欲、善行的主张却为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佛教不断吸收儒学因素,倡行戒孝合一,鼓吹心性之学;吸收道教中的老庄自然主义和仙家方术。这无害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又有利于专制秩序的强化和巩固。佛教在中国的长期传播发展,既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外在面貌和内在机制,又使自身中国化,因此,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佛教在朝鲜、日本的传布】 三国时期的朝鲜从中国输入佛教,高句丽为372年,百济为384年,新罗为518年。新罗统一朝鲜后,佛教隆升为国教。650年,新罗僧人义湘赴唐学求《华严经》,归国后奉旨在太白山建浮石寺,成为朝鲜华严祖师,后又被高丽王朝谥为“国教国师”。740年,新罗僧人审祥赴日宣讲华严宗教义,开创日本的华严宗。大陆的佛教流派对半岛影响甚巨,7世纪时,新罗佛教有5个教派---5教;8世纪后,又形成禅宗系统的九派----九山。 高丽王朝时期,宣扬护国护王思想的佛教更得君王青睐。高丽王朝始祖曾在其施政纲领《十训要》中明申:“我国家大业,必资诸佛护卫之力”,甚至在未立宗庙之前,就先建造了法王寺等10座寺院。王都开京一度有佛寺70座,几成为1座佛都。高丽国家设僧科,由国家授予僧侣不同级别的宗教职称,赐给田柴科。获得王师的高僧常常直接参与政事。历代君王不仅常至寺院作佛事,且派王子或至戚出家为僧,任僧科要职。高丽王朝常斥巨资,召集精工巧匠雕刻佛经,为镇护国家社稷之宝。这种行为虽近痴迷,但推动了朝鲜雕板印刷业的发展。 李朝建立后,扬儒斥佛,程朱理学超越佛教,成为朝鲜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佛教日趋衰落,但影响并未消失,它已渗透到古代朝鲜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 早在6世纪初,佛教就经大陆传入日本民间社会。552年,百济使节又将佛像、佛经带入日本。6世纪晚期,大和国家上层集团就出现崇佛、反佛两大派别。以苏我马子为首的崇佛派,以武力击垮物部守屋为首的反佛派,佛教遂得以在日本公开合法传播。圣德太子摄政之后,以崇佛作为刷新政治的手段,积极支持佛教发展,先颁布弘扬佛教诏书,后在“宪法17条”中明令“笃敬三宝”,佛教信仰由个人私事转化为国家公务。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加速引进大陆文化,在遣唐使的队列中常常可见求法僧的身影。中国佛教各宗也纷纷传及日本。日渐昌隆的佛教与日本国家政权的结合愈发紧密,“护寺镇国,平安圣朝,以此功德永为恒例”的佛教宣传深得统治者的赞赏,“诚欲赖三宝之威灵,乾坤相泰,修万代之福业”。奈良时代,法相宗十分流行,其代表周游城乡,教化众生。信从者“动以千数”,“争来礼拜”。后行基任全国大僧正。8世纪中叶,中国高僧鉴真历经艰难,东渡扶桑,创立日本律宗。日本朝廷对其十分重视,赐田地,建寺院。鉴真不仅在日本弘布戒律,还与弟子们主持设计、建造了庄严精美的,将唐朝中国的建筑技艺传至日本,赢得日本人民“禅光耀百倍,戒月照千乡”的极高评价。 平安时代,天台、真言两宗在日本最为流行。日僧来大陆求学,得天台宗秘传而归日本,在比睿山创日本天台宗,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可修心成佛,盛极一时。日本真言宗,又称密宗,为日僧求法长安时由中国高僧惠果所传授。密宗主张“三密加持”即身成佛,即口诵真言(咒语),手结印契(特定的手势),一心向佛,认认真真,即可得道。13世纪后,日本佛教本土化倾向加强。将早已传入的净土宗改造成为净土真宗(也称),该派强调内心的坚定信仰,戒律比较宽松,允许僧侣娶妻食肉,主张不分老少贵贱,皆可进入极乐世界。这种包含相互平等观念的宗派在民间甚为流行,却遭到官方的压抑。此外,僧人革新天台宗,创立,主张返补归真,恢复佛经本原精神,方可“立正安国”。该宗对其他各宗持斥责态度,视禅宗为天魔、真言宗亡国、律宗为国贼,并以“两目并现,薄蚀无恒;黑白二虹,表不祥相”的说教指责幕府政权,为历代将军所恶,并予以严加控制。佛教在日本化的过程中,与豪族关系密切,许多贵族子弟进出寺院,出现“权门座主”的现象,使佛教贵族化倾向加剧。同时,佛教与日本传统神道信仰的交融日甚,宣扬乃大日如来之化身。佛、神二教趋向合流。 镰仓幕府时代,融合了儒道两家某些思想,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的禅宗在日本成为主流宗派。12-13世纪之交,日僧和先后将中国禅宗南派的和传入日本,弘扬其中的坐禅、顿悟原理,发展“兴禅护国”学说,深得幕府和武士阶层欢迎,成为官方教派。特别是禅宗传入日本后,实行严酷的坐禅纪律,对于日本人恭顺、服从、自律和肉体忍受精神,以及武士道的形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佛教也深深契入日本社会结构之中,成为日本人的生活信仰,并极大地丰富了日本人的文化生活。

第三章 南亚社会的嬗变、更新


曾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的南亚次大陆,在中古时代仍是当时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而且文明社会所涵盖的范围也以恒河流域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温德亚山脉以北地区素为文化昌明地带,居住该地的民族多为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温德亚山脉以南则较为落后,其居民主要是达罗毗荼人;而其他民族部落还通过次大陆西北山口不断进入印度。因而中古时代的南亚次大陆,民族成分复杂,语言、宗教、风俗各异,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逐渐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文化趋势。 

一、笈多、戒日两大帝国的兴衰与次大陆的分裂 

【强大的笈多王朝】 的崛起,开启了南亚次大陆中古文明的帷幕。3世纪以后,强盛一时的贵霜帝国渐趋衰败,国势日蹙。南亚次大陆北部脱离贵霜统治,分裂为诸多小国。4世纪初,位于恒河流域中游的摩揭陀地区的小邦笈多的实力逐渐强盛。,通过与著名的犁车部族联姻,继承了华氏城一带的统治权。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其辖地大约为今日比哈尔、孟加拉及北方邦一带。笈多王朝第二代君主开始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他一生戎马倥偬,西征、东进、南下,百战百胜,征服了整个北印度地区,甚至南印度的大国帕拉瓦王国也慑于其威势,纳贡臣服。沙摩陀罗笈多不仅惯于沙场征战,而且也擅长文治,他秉持宗教宽容政策,奖掖学术,提倡文化,有“诗人国王”之雅称,可谓是1代文武兼备的伟大君主。 380年,沙摩陀罗笈多之子旃陀罗笈多二世继位,史称“”,在其统治期间,笈多王朝国势达及鼎盛。他集中国力,继续拓展国土,西至阿拉伯海,南抵德干高原,控制了北印度东西海岸的繁荣城市和港口,并迁都华氏城。笈多王朝建立起中央集权统治体制,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辖县。各地总督多由王子或其他皇亲担任。整个王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宗教宽容。中国东晋名僧曾在超日王时代为寻法求经,周游次大陆各地,据见闻著成法显,记载了当时北印度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繁荣状况。 进入5世纪之后,笈多王朝内乱时起,外患不断,尤其是北方嚈哒人(白匈奴)的入侵,对笈多王朝构成了长久而严重的军事威胁。塞健陀笈多在位时(455-467年),笈多王朝尚能御嚈哒人于国门之外。待至5世纪末年,嚈哒人已成为不可抵御的力量,大举涌入北印度。6世纪初,嚈哒人占领了克什米尔、旁遮普、北方邦、中央邦等地。同时,南印度的维卡特卡王国也不断向北方进攻。笈多王国内部诸小邦纷纷自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6世纪中叶,嚈哒国家在萨珊波斯和突厥人的联合夹击下灭亡。 6、7世纪之交,北印度小国林立,争战不已,处于纷争动荡之中。其中较强者有位于朱木拿河、恒河流域的坦尼沙王国、恒河中游的穆里克王国、恒河三角洲孟加拉的高达王国和印度中部地区的摩腊婆王国。四国中,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结成两个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 

【威风八面的戒日王】 606年,曷利沙?伐弹那继承坦尼沙王位,史称“”。即位之后,戒日王便亲率大军“自西徂东,征战不臣”,历经6年兵不释甲、象不卸鞍的连续征战,终于征服了北印度诸国。612年,戒日王将坦尼沙与穆里克合并,建,定都曲女城。有关戒日帝国的社会状况,中国唐朝著名高僧在旅游记中有较为详尽的记实。戒日帝国的统一与强大只是相对而言,所谓“帝国”,实际上只是由诸多臣服纳贡的邦国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身为盟主的戒日王,对数十个处于半独立状态的藩邦采取了如下策略:一是以“象军6万,马军10万,步军5万”组成的庞大军队相震慑,他经常巡视各地,营帐所至,众官相随;二是经常作出一些必要的妥协,以羁糜地方。戒日王晚年,中央权势十分软弱,地方割据之势愈益强炽。647年,戒日王病故,身后无嗣,王位由大臣阿罗那顺僭夺,地方王公纷纷自立,帝国全面解体。 7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的数百年间,印度次大陆一直处于分裂局面。西北地区一些小邦相互攻伐,忽盛忽衰,悠生悠灭。有些小邦王族自称“”(意为王孙贵族)。这些拉其普特小邦往往保有氏族部落的军事组织,势力颇大,割地自雄。其中较强者有8世纪兴起的,占有曲女城,夺得恒河中游大片土地,10世纪初,为势力最盛时代,11世纪被入侵的穆斯林所灭。此外,次大陆西部的王朝,孟加拉地区也都曾称雄一时。 中古时代,南印度的分裂局面更甚,从未出现过比较稳定的统一政权。3世纪之后,德干高原中部曾有1个与北方笈多帝国并立对峙的王国,6世纪初亡国。德干高原东南部则有延续数百年的,9世纪中叶灭亡。6世纪中叶之后,在维卡特卡王国故地又兴起,曾与戒日帝国争锋,一度占有德干高原大部地区。8世纪中叶,新兴的灭除遮娄其,称霸高原达两个世纪。此外,在次大陆最南端尚有、和等。 

二、印度社会的变革

从4世纪初笈多王朝建立,到7世纪中叶戒日帝国瓦解,印度的封建制度经历了初步发展到最后确立的历史过程,南亚次大陆社会进入了封建文明时代。 

【封建的形成】 早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印度就曾出现1部论述政治艺术的著作,书中曾多处载有鼓励奴隶主释放奴隶,令其耕作小块田地,奴隶主坐收地租的内容,表明奴隶制度已不合时宜,封建因素萌发在际。 笈多王朝时,据法显《佛国记》载:“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惟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至今不绝”。由此可见,当时印度的生产者已有所分化,一部分成为“耕王地者”的自由农民,他们虽负有缴纳“地利”的义务,但人身尚自由;但另1部分农民业已成为可以连同土地被赠与他人的“民户”,其不自由的社会地位已由永久性文书固定下来,他们可能就是早期的封建农奴。从上述文献中,也可看到,当时也存在国王、长者、居士及寺院等世俗或宗教大土地所有者阶层。 6-7世纪,封建制度在次大陆又有发展,并最终确立起来。《佛国记》载:“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表明笈多王朝已将土地分封。戒日王时代,依玄奘所言,土地分封进一步发展,“王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国用,祭祀资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有关戒日王所颁分的各种铜牌赐地证书,迄今已发现很多,证实玄奘所言不虚。在分封土地的同时,戒日帝国统治者还常常随土地一起,把大量劳动力分封给教俗地主。如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国王钦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邑二百户,日进秫米酥乳数百石”。其中的“邑”,为当时印度农村公社的基层组织名称,1邑就是1个村庄。各邑面积不等,户数多寡不一,但大体每邑为200户人家。“百余邑”,即百余个村社,有2万多户农民。可见,大量国有土地转化为封建土地与大量村社农民转化为依附农民是同时发生的。 戒日帝国的封建剥削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大唐西域记》载:“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这种地租率延续了相当1段时间。7世纪后期,唐朝求法僧访印后所著的中也曾提及印度的地租率为“六分抽一”。 

【古老的村社制度】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未触动当时印度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国王们常常是将整个村社的土地,连同村社成员一道封赐给封建贵族和寺院。转化为依附农民的村社成员继续生活在农村公社的体制框架之中。村社土地的所有权已转化为贵族和寺院的私人或集体封建地产,但依附农民在使用时,仍然要向村社领种土地。可见,村社土地还保留着某种“集体所有制”的外壳。同样,依附农民的劳动产品也要通过村社集体征缴岁贡这1传统形式转化为封建租税。农村公社原有的组织机构、职事人员和耕作、管理制度在形式上亦无很大变化。村社仍是自成1体的社会实体。但由于村社内部的生产单位仍是以1家1户为主,所以印度的村社又绝非是农奴制式的封建庄园。 

【社会的赘疣--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得以存留下来,并随着封建关系的演进而有所发展和衍变。《大唐西域记》中载:“若夫种姓,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戌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穑”。从中可见,古代的4大种姓仍旧存留下来,而且头两个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旧未变,仍为社会统治等级。但后两个种姓的成份却出现了较大变动。吠舍原来是由农村公社中自由成员,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的等级,而如今只剩“贸迁有无,逐利远近”的商人,那些劳动民众则被排除在外,“肆力畴陇,勤身稼穑”的农民已下降到最低的等级首陀罗之中。后世编成的证实玄奘的记载符合历史真实状况。 除了等级成分有所变动外,中古时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组织形式也日趋严格和细密。在下两个等级中依照行业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名目的“”。 阇提内部职业世袭,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监督其成员遵守规章制度和风俗习惯,违者视情节予以惩处。各阇提之间相互隔绝,不得通婚。随着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各类手工业阇提的数目增加,他们分别聚居于各固定地段,父子相传,世代为业。阇提间从不交流生产技艺,更无竞争可言,排他性极强。而在他们之上,则耸立着封建统治阶层的两大种姓,婆罗门与刹帝利。 在4大种姓之外,还有1个庞大的人群,即不可接触者----。这实际上是由从事屠、侩、钓、猎、娼等“不洁”工作的人所组成的种姓等级。因工作、出身卑微,贱民的人身和用过之物都被世人视为龌龊,故而贱民不得同其他人接触,“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 印度种姓制度的延续、发展和衍变,与生产力提高和分工加强有关。但种姓间的分割与隔绝,又是生产发展不够充分的表现。从社会发展而言,长期存在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肌体上的赘疣,它使印度社会成员处于相互隔绝,彼此排斥的状态中,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削弱了社会凝聚力,也降低了御外敌入侵的能力。因此,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进步和国家民族强盛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三、印度教的兴起

4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南亚次大陆的文化观念也出现了新的转变。这集中体现在,自公元6世纪以来受历代奴隶制帝王尊崇的佛教渐趋衰没,而古老的婆罗门教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出现复兴之势。到8、9世纪时,逐渐形成新的宗教体系---印度教。 

【佛教的衰微】 5-7世纪,中国高僧法显、玄奘在访印求法时,虽受到印度王公贵族的礼遇,但他们已经注意到佛教的衰败迹象,寺院废弃,佛塔倾残,“异道甚多,僧徒寡少”。佛教衰微的原因十分复杂。自阿育王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对佛教优待礼遇,广大信徒奉献贡纳,使得佛教僧侣身处深寺大庙之中,与社会民众愈来愈远,其说教理论也渐渐失去教祖释迦牟尼时期的那种朴实无华、关注人生的风范。各宗各派偏执一端,相互争辩不已,使佛学愈发抽象、艰深、晦涩。而对社会的巨大转变,却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信徒日散,香火难以为继。结果在外邦异域广泛传播的佛教,在故乡本土却陷入衰落的困境之中。 

【印度教的兴起】 就在佛教败落的同时,悄然兴起。由于印度教的基本特征和文化传统多源自古老的婆罗门教,故又称新婆罗门教。8-9世纪,著名宗教大师发起改革运动,整顿印度教的思想体系和寺院法规,终使印度教趋于定型,并彻底取代佛教,成为印度社会的主导宗教。印度教不是由某个教主所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宗教信仰,因而所崇拜的神祗多种多样,并随派别的不同而各有区别。这种典型的泛神论、多神崇拜教,同印度7世纪之后长期封建割据造成的多元政治局面相适应。同时,它又广泛吸收和消化各地民间的信仰崇拜,因而拥有广泛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基础。 

【繁杂的教义经典】 印度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该派奉古代的吠陀为经典,认为神的启示是人类认识的唯一泉源,真理就是对梵天认识的统一。而求得梵我一致,人生才能获得拯救。印度教的教义既保存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理论,又吸收了佛教不抵抗、禁欲、造“业”和轮回等说教;既宣扬虔敬神灵,安分守命,又提倡人的感官享受和恣意寻乐。印度教信奉的经典十分庞杂,包括吠陀、史诗、赞歌、神话、传说、哲学及伦理各方面的著作。这些著述往往是经若干世纪,通过许多人之手编纂而成,因而相互矛盾之处不少。印度教所崇拜的主体有3:创造之神、保护之神、破坏之神。大梵天婆罗摩为古婆罗门教主神,在印度教中被奉为万物之主、第一主神,但实际地位远不如前。印度教徒多信奉湿婆和毗湿奴。印度教主张化身说,每个神教以多种形式化身显现,下凡济世,降魔除暴,赐福救民,例如佛祖释迦牟尼就被印度教视为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 印度教内部派别众多,主要教派大致有4个,一是,遵奉古婆罗门教传统,奉行多神信仰,承认泛神论为最高真理,其信徒人数颇众;二是,拜兼有创造与破坏能力的宇宙维持者毗湿奴为最高神,认为通过默念神名和坐禅便可获解脱,强调禁欲、苦行、素食等戒律,主要流行于北印度和西海岸地区;三是,奉湿婆为最高主神,视其为毁灭、苦行和舞蹈之神,主要流行于克什米尔和南印度等地;四是,崇尚梵天之妻辩才天女、毗湿奴之妻吉祥天女、湿婆之妻难近母等女性神灵,持具有色情色彩的性力仪式。该派不相信业报轮回,反对种姓制度和歧视妇女。主要流行于孟加拉、尼泊尔和南印度的喀拉拉等地。 

四、绚丽多彩的南亚文化

12世纪以前的南亚中古文化,在继承古代文化硕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更趋繁荣昌盛,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吠檀多派哲学】 这一时期的哲学成就主要体现为吠擅多派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创立与发展。7、8世纪之交,印度哲学大师商羯罗从哲学角度对吠陀经典进行了新的铨释,认为存在的唯一实体是“梵”,它是唯一不生不灭,无所不在,具有无穷创造力的宇宙精神。而现实的大千世界却是不实在的,仅为1种幻想而已。人们称商羯罗的这一学说为“不二论”,它为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2-13世纪,另1位著名哲学家(1175-1250年)对吠擅多的“不二论”哲学进行了修正。他认为物质世界、人的灵魂以及神都是实在的,3者构成1个统一体,只不过物质和灵魂都服从于神。而神以物质、时间和灵魂创造了世界。此外,他还主张理解神并不需要对典籍的广泛了解,重要的是对毗湿奴神的真诚信仰。罗摩奴迦的修正理论使印度教信仰更为通俗化,极大地推动了毗湿奴教派和虔诚派的发展。 

【灿烂的印度文学】 梵语文学在这1时期进入全盛阶段,其中戏剧成就最大。5世纪伟大的剧作家著有、等剧作,主要特点是人物生动饱满,情节细腻精致,直到今天仍为印度人民所喜爱,并蜚声世界。此时的梵语故事集也很有水准,著名的有和等,其内容多通过生动的情节来讲述一些治国安邦、为人处世之道。其中一些故事对后来的阿拉伯、欧洲的文学都有影响。梵语文学的另一种表现体裁是小说,著名作品有、等。这些作品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生活,但因文字冗长,词藻堆砌,文体过于华丽而流传不广。 

【辉煌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集中代表了这1时期印度在建筑、雕刻、绘画等领域的高超水平。著名的位于印度中部,是1座由27个岩雕组成的石窟寺院。玄奘曾游观此地,称其“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其雕刻造型生动,壁画色彩斑斓,内容虽为佛教故事,却洋溢着深厚的人间生活情趣,在表现技巧上达到极高水平,为印度艺术的1大宝库。另1著名石窟为,它长约2公里,历3-13世纪的千年时光建造而成,其雕像、壁画庄严肃穆,生动逼真,技艺纯熟精美,建筑规模更为宏大。 

【博大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中古印度文化的重要领域。6世纪大科学家对希腊、罗马的天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他创立了5种天文学理论体系。著名数学家和,提出了地球绕太阳旋转,并沿地轴自转的科学主张,同时对日蚀、月蚀等天文现象都有清晰的解释。 

【举世闻名的学术中心】 5-11世纪的印度有两大学术活动中心:一是北印度摩揭陀城的,它创建于5世纪,到戒日王时代已发展成一座宏伟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最高学府,僧徒主客常有万人。研习的科目既有佛教因明、声明之学,也有医方术数等自然科学。当时中国、朝鲜、中亚和东南亚的大批留学生曾在此留学求法,进行各种文化学术研究。中国名僧玄奘、义净等人也在此就学多年,与那烂陀寺院齐名的另一学术中心,是南方的,主要向东南亚各国传播印度文化。 随着印度封建社会的发展,印度文化向域外的传播日益加强。特别是戒日王朝之后,伴随大量印度移民迁往东南亚,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以及文字、文学、艺术在东南亚也得到广泛传播。印度的封建经济、政治制度、社会体制也对东南亚产生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区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和封建文明的形成。


更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课件讲义,请联系小助手有偿获取!备注东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