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少数民族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7-05-26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一、名词解释


部落——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

华夏——古代汉族的自称。原指中国中原地区,后包括中国全部领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大聚居区内,逐步实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华夏开始成为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秦汉以后,华夏族这一称谓先后为“秦人”、“汉人”乃至“唐人”所代替,但“华”作为中国民族的概念,并未消失。近代出现“中华民族”的概念后,遂以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四夷——西周已有“四夷”的名称,是指“四方之夷”。是中原诸夏以夷、蛮、戎、狄配东、南、西、北四方,而与华夏居中构成五方,共称“天下”和“四海之内”的一种按地理方位的分类方法。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晋室的衰落和南迁。原居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与汉族比邻,并先后建立了五凉、四燕、三秦、二赵等十五个北方政权和一个西南政权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中原并成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者为夷。“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在中国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文化礼义作标准。

匈奴——匈奴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北狄。战国末年,匈奴势力转强,威逼北方的秦、赵、燕三国。为防匈奴,三国被迫在边境一带修筑长城。到两汉时期,匈奴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帝国。中原王朝在长期征战无效之后,采取「和亲政策」,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单于(王)。汉魏之际,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依附中原王朝,北匈奴则远迁西北中亚。两晋时屠各、铁弗、卢水胡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国。隋唐以后,匈奴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不复见于记载

南夷——古代对巴蜀以西、以南地区各民族的总称,包括今川、滇、黔、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的众多不同的氏族、部落和民族,他们或聚居或杂居,各自发展着自己的经济文化,为开发西南地区做出了贡献。秦汉时期,中央对西南夷地区进行长期的开拓,终于使西南夷地区纳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百越——世居中国中东南地区的庞大的族类集团,从今浙江到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古代都是各种“越”人居住的地方。百越又称“百粤”,形容越人集团及名称繁多。在华南地区,百越曾在历史上作出了许多贡献,其后裔演变成现代壮侗语族各民族

南越——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爨[cuàn]——古乌蛮、白蛮大姓,又是古地域名。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爨氏大姓演变而成。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以乌蛮为主,西部以白蛮为主。元代一般以乌蛮为黑爨,以白蛮为白爨。明以后爨则专指“罗罗”。西爨地区的白蛮,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滇僰、叟、爨为主体而不断融合其它各族人民而形成的一个接受汉族文化较多的民族集团。东爨的乌蛮,主要居住着“昆明”人的许多部落。到了唐宋时期,云南腹地的白蛮和乌蛮,通过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语支的彝、纳西、哈尼等族

和亲——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

羌——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州及绵阳市北川境内。氐羌族群除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相同外,各族的的语言、服饰、习俗等不尽相同,由此得知羌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

西域——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鲜卑——鲜卑族从大鲜卑山出来,在东汉打败北匈奴以后,逐步占据原来匈奴控制地区。檀[Tán]石槐继任为鲜卑族首领以后,统一鲜卑各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鲜卑各部大联盟。檀石槐死后,鲜卑族内部矛盾激化,逐渐分裂为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段部鲜卑、拓跋鲜卑等

突厥——突厥是中亚和西亚等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他们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突厥不特指一个民族,而是继承突厥血统民族的总称,这些人的分布甚广,主要在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北塞浦路斯、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和青海。其范围西到欧洲、地中海,东到新疆和俄罗斯北亚。人种属于欧罗巴人种和过渡人种。我国的突厥语族主要有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塔塔尔族等,狼旗是突厥人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全球约有2亿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语言上都很近似。人种多为白黄混血或欧罗巴人种。

女真——女真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有历史渊源关系。至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辽天显元年(926)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 地的女真人,未入辽籍,称为“生女真”

鞑靼——中国古代北方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唐代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又作达旦、达怛。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突厥的覆亡和回鹘的西迁等,一再给鞑靼人提供了向西推进的机会。8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此后,鞑靼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开始出现在842年的汉文文献中。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随着鞑靼人取代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黄帝——是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生、建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冒顿——冒顿单于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他是匈奴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秦始皇时,匈奴被秦将蒙恬击败,退出河套以南地,徙往漠北。此后,匈奴有十余年很少南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继位。他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多所建树,使匈奴迅速强大起来。

赵佗——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文成公主——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于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作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这个地域辽阔、民风古朴的国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在西边的最有力屏障。

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结束了青藏高原长期混乱纷争的落后局面,成为藏族的赞普,建立了吐蕃王朝。即位后,他开始致力于政权建设,建立了完备的、以赞普为中心、高度集权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同时,还制定法律、税制,任用贤明的大臣,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他还创造了藏文,并加强汉藏交往,对藏族的形成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侬智高——侬智高是中国北宋中期广西广源州的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事的发动者。在历史中,侬智高是饱受争议的人物。在部分壮族知识分子眼里,侬智高是一个争取本民族独立的失败的英雄;而在另一部分学者看来,侬智高是千年前西南版的阿古柏,是当时实质独立中国之外的小政权企图侵占中国的领土独立建国的人物。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因从小遭受结拜兄弟札木合迫害,因此形成刚毅坚韧的性格。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成吉思汗还曾留下:“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的豪言。

忽必烈——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但多遭失败。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八思巴——八思巴藏传佛教喇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吐蕃萨斯迦人。蒙哥汗三年,忽必烈从受佛戒。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使统天下佛教徒。至元元年,使领总制院事,统辖藏区事务。六年,制成蒙古新字,加号大宝法王。十三年还至萨斯迦。八思巴在世任国师期间,除了推动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之外,也为元朝的稳定、发展以及全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郑和——郑和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他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发展贸易,传播文明;开拓航路,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努尔哈赤——女真族民族的杰出领袖,是明初建州左卫指挥使、酋长猛哥帖木儿的后裔,姓爱新觉罗氏。他从小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1583年(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以其父祖遗甲13副起兵。这是他统一女真各部的开始。至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他统一了建州女真。由于努尔哈赤“忠于大明”和“保塞有功”,明政府先后封他为指挥使、都督佥事和龙虎将军。

达赖喇嘛——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中与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清代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的领袖地位。

班禅额尔德尼——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与达赖喇嘛并称,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西藏人一般相信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满清君主是文殊菩萨化身。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词,意为“珍宝”,并加封以前各世班禅,从此这一活佛系统得此封号。其驻跸地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

羈縻府州——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猛安谋克——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氏族、部落首领在进行生产或行军时,按率人数多少,称为“猛安”或“谋克”。1114年,阿骨打重新规定“猛安谋克制”,以100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平时出猎、战时作战,这样不仅节约财政支出,还保证有较高的战斗力。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兼具军事、政治、生产三方面职能的社会组织。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有元一代置而不废。对这一官职作系统全面的探讨将有助于蒙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职官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元代中国与周邻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深入研究。达鲁花赤,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在波斯语中则译为“沙黑纳”。汉文文献也称“监”、监某州、监某府、监某路,《世界征服者史》则称为“少监”,赵翼称其为“掌印办事之长官”。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羁縻勿绝,仍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因此它是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压迫少数民族的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

行省制度——元世祖时期,尚书省并入,地方机构也改称,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一直延续至今。它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瓶掣签——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该制度有利于蒙藏社会的长期相对稳定。它既符合政治手续、法律手续,也符合宗教手续;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又体现了西藏地方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事实;有利于维护和稳定蒙藏地区的社会局势,安定边疆。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它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西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

八旗制度——明末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创制。用黄、红、蓝、白及镶黄、镶红、镶蓝、镶白代表八旗,每旗隶属特定的人员,成为既是一种军事组织,也是一种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的制度,在女真族统一战争及后来与明王朝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八旗制度发挥重要作用。入关后,满清继续保留八旗制度,但其组织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黄教——黄教和格鲁派是同义词,已合并。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格鲁派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绿营兵——清朝常备兵之一,其制与满洲八旗兵不同,是招募汉人组成的,因用绿色旗而名绿旗兵,又因是以营为主要基层编制亦称绿营兵。绿营兵除在京师五城戍卫以外,绝大部分分驻全国各省。在京师担任卫戍的称为巡捕五营,与八旗步军营同隶步军统领. 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马兵(亦称骑兵)、步兵、守兵之分。马兵、步兵亦称战兵。沿江、海设有水师。绿营兵籍,皆注於册,由兵部管理。清代由汉人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统治,而改任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最初是利用土官犯罪、绝嗣等时机取消土司统治权力,到明永乐十一年平定贵州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之乱后,废除土司制度,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清朝更加紧在云南、贵州等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乱后设立的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统辖新疆南北两路,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天山南北两路,直至帕米尔等地的军政事务。该职位在设置加强了对北部和西北部边疆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桂海虞衡志》—记述广南西路风土民俗的著作。该书作者宋范成通过由广西入蜀道中追忆而作,将所到之处的未记载的风物土宜等及边远地区的一些传闻加以合编。其详尽记载了宋代广南西路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俗等情况,内容翔实,是研究广西少数民族的重要资料。

《元朝秘史》——是明初翰林译员将《蒙古秘史》汉译后的译本题名,原书是畏兀儿体蒙古文,采用叙事诗形式编写的近三十万言的历史文献,此书从成吉思汗22代祖先写起,记载了许多蒙古氏族和部落的起源。书中突出描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的艰难过程及英雄事迹,以及战争手段促使的社会变革和风俗习惯的变迁。书中包含关于12、13世纪蒙古社会状况的丰富资料,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史典籍。并交代了《秘史》成书年代和地址,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对后来语言学和民族学等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问答题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从新石器时期发展到青铜器时期,已经在黄河中游形成华夏族团,在夏、商、周三代从东方和西方吸收新的成分,经春秋战国的逐步融合,到秦统一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平原地带。汉在多元的基础上统一成为汉族。经过2000多年的时间向四方扩展,融合了众多其他民族的人。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

2.民族英雄有没有评价的标准?

答:民族英雄是有评价标准的,其标准就是“民族元素”。民族英雄分与两种类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解释为狭义的民族英雄。狭义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广义民族英雄的定义是:在和平、变革时期,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3.羁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羁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采取了各种措施。政治上,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大量册封进一步强化了二者的“君臣之位”,同时,承认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与中原地区存在的不平衡性,以不改变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为基本原则,因而,极大地保证了唐边疆广大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军事方面,羁縻府州受边州府州驻军的控制和统领,少数民族的游牧民众集合成为军事上的一支有力的后备军,必要之时,帮助巩固王朝统治。

经济方面,边疆地区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朝贡和回赐,二是互市,二者实际上都是民族间的贸易行为。唐政府还专门设有诸互市监,“掌诸藩交易之事”,虽然互市并非民间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还是大为有利的。

文化领域,采取有关制度和措施加大力度对羁縻府州各少数民族进行教化。一方面,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学,大量招收少数民族领袖子弟就读;另一方面,由和亲引进的大量儒书、佛经、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作为向各少数民族文化输出的辅助手段,佛教能成为回鹘国的国教就是这种文化输出的结果之一。

  羁縻府州制下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而就各少数民族而言,则更注重于它对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羁縻府州制最大限度地符合了双方的即时利益,这正是它能顺利实行的原因所在。

4.土司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央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改土归流?

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既是一种政治统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剥削制度,它是在适应奴隶制和农奴制分散统治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它的初期和中期曾有过进步性,在推动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土司制度到了后期,随着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落后性和腐朽性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到17世纪末其腐朽落后性越来越暴露无遗,成为南方各族社会发展的障碍,最后走上了崩溃灭亡的道路。

中央政府进行改土归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土司的存在已逐渐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6世纪以来,各地土司的割据、抗拒朝命,使中央王朝越来越难以制御,这就直接影响到中央封建王朝在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深入和稳定。二、明清以来,土司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封建领主经济发生变化,土司在本民族中的影响减弱,而封建地主经济在土司地区应运而生,迅速改变了土司地区的经济基础。中央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吐司的世袭制度、封建领主制的剥削等一些旧制陋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促进原土司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

5.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二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三是中国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三个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祖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

6.壮族是如何形成的?

答:唐宋时期僮(壮)族形成。其历程经过西瓯、骆越、蛮、夷、俚、乌浒、僚人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有分化,也有融合,并吸收了汉族的成分。到唐宋时期,广西地区的“蛮”已形成自己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成为壮族实体的雏型,其标志就是羁縻州峒的建立、西原州黄乾曜和广源州侬智高建立民族政权、古壮字的出现、统一族称“撞”的出现等。

7.藏族是如何形成的?

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西藏有“发羌”、“唐牦”等部,与甘青诸部已有往来。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大约进入6世纪时,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境内另外还有“羊同”、“澎波”、“苏毗”、“工布”等10余族部。隋末唐初,“悉补野’’部的松赞干布兼并诸族部,统一了西藏地区,定都逻娑,臣民共进赞普尊号,始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划分全境为四大军政区域,在西藏建成自称为“蕃”,汉籍称作“吐蕃”的奴隶王朝。

8.维吾尔族是如何形成的?

维吾尔族是西北和新疆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直接渊源是唐代时先称回纥、后改为回鹘的民族。唐中叶,回鹘被黠戛斯击溃,诸部离散。其中向西迁移的有西州回鹘和葱岭回鹘。以后这两支回鹘与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语各部,与居住在南疆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以及自西汉开始历代移居来的汉族人,唐代时迁徒来的吐蕃人等长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后来,这个民族共同体里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他们自称“维吾尔”意思是“团结”、“联合”。不久,伊斯兰教取代了回鹘人原来信奉的萨满教和佛教。共同的信仰,使这个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巩固下来。到十二世纪初维吾尔族基本上形成了。

9.为什么说壮族跟东南亚的岱、侬、泰、佬、掸等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

从历史上说,宋朝时期,侬智高起义失败后,朝廷下令诛灭侬族和屠杀广西人民,迫使大批壮族跟随侬智高逃入大理国,退聚滇南,落籍元江。邕州又派员到大理国勾结购智高,大理王为了沟通宋朝而查处侬氏,侬智高才率领侬氏族人逃到老挝和泰国。壮族和侬氏不仅居于老挝和泰国,后来还散居于越南、缅甸、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除此之外,就人种而言,广西与东南亚少数民族均属南方蒙古人种;在语言上,依语言谱系分类法,壮语与东南亚民族语言同属壮侗语族;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来看,二者之间也是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表明,壮族跟东南亚的岱、侬、泰、佬、掸等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

10.蒙古族为什么能够建立起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大帝国?

答:第一, 优秀的统帅与优秀的进攻战略、战术。成吉思汗是千年难得的奇才,统一了蒙古各部落,他把蒙古人以十、百、千为单位组织起来,实施军事化管理与激励,将蒙古部落社会高度组织起来,战争潜力迅速得到动员与发挥;第二,游牧民族的天然进攻优势。游牧民族在古代战争中素来灵活机动,相对其他民族有天然的战术优势;第三,蒙古人强大的学习能力,在军事进攻技术上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当汉民族的攻城技术为他们所掌握之后,铜墙铁壁的城池再也阻拦不了他们,学习到中亚和西方的技术之后,更为其征服东方大国打下坚实基础。蒙古人利用全世界的军事资源与军事技术来对付一个个地区大国;第四,对手分散且敌对,没有团结一致来对付蒙古人,许多王朝处于相对堕落时期,西夏、金、南宋这三个东方大国只要其中的两家联合起来,蒙古人就无法得手,可惜这三个王朝最短暂的相互谅解与联合都没有。

11.为什么历史上入主中原的都是北方民族?

在我国长达数千的历史长河之中,每当国家出现分裂或者动乱,总会出现一个统一的政权结束这种分裂动荡的局面。扮演这个角色的不仅有中原汉族的政权,还有周遍的少数民族,而无一例外的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总是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

我认为北方游牧民族能够经常入主中原,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方面: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风景风俗和丰富的物产是很向往的,他们十分向往中原汉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客观方面: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就是随水草丰富的地方迁移,在通向南面的地方水草丰富,有利于放牧,这个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侵的的原因,例如秦汉的时候,匈奴经常侵入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中原王朝动乱或者汉族政权初建根基不稳,汉族政权弱小的时候,就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提供了有利时机,如北宋和南宋的时候,辽金元经常南侵宋朝,掠夺宋朝的财物和领土;作为游牧民族,其组织性与纪律性很强,当两方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织成了恐怖的军队,比如蒙古军队将骑兵作战发挥到极致,攻城掠地无所不能;还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是经常他们经常入住中原的的原因,因为当中原混乱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政权要结束这个局面,所以他们就以华夏正统自局,加入这个逐鹿中原的赛场。十六国的时候经常有人打着这个旗号,建立王朝并逐鹿中原。

与北方少数民族相比较,南方的少数民族未能入主中原,问鼎政权。主要原因就是南方少数民族作为被征服的民族长期处于汉族的统治之下,被磨掉了锐气;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直是松散的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的的组织;南方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所以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军队;且南方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没有机会提供给南方的少数民族

12.为什么说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民族?

鲜卑是入据中原持续时间最长建国最多的一族,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鲜卑这支古老的游牧民族, 在南迁和西进的过程中, 经历了多次的分化与组合, 在与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中, 大大加快了自身发展的进程, 因此说, 鲜卑族南迁和西进的过程, 也就是其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各民族, 以其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周边各种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俗的种族, 紧紧吸附在一起, 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鲜卑族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化, 亘古长存。

13.如果让你来写一部本民族的通史,你会怎样写?

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及其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是人们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

从编写思路出发,首先,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角度来审视和考察民族发展历程,辩证唯物的分析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以唯物史观知道阐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形成、发展、衰落已至现今的解放历史,同时重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出发,考察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把经济活动作为其重要的编撰内容。然后,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出发,摈弃传统的“大汉族主义中心论”,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统一起来考察,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掌握历史规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

从研究方法出发,首先,搜集大量的史料,将口述资料、书本资料和民俗调查结合起来,归纳整理;其次要注重田野调查,确保史料运用的准确性。
“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现在的历史。

14.如果导师要你做一个社区的田野,你如何运用民族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工作?

答:第一,用线性历史观,构建村落的时间历史;第二,用还原历史记忆的方法,构建村落的空间历史;第三,用历史学的科学态度,叙述村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三、论述题


1.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从新石器时期发展到青铜器时期,已经在黄河中游形成华夏族团,在夏、商、周三代从东方和西方吸收新的成分,经春秋战国的逐步融合,到秦统一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平原地带。汉在多元的基础上统一成为汉族。经过2000多年的时间向四方扩展,融合了众多其他民族的人。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

2.论汉唐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可以说贯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或者是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联姻。它对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历代的和亲政策之中,尤以汉唐两朝的和亲政策颇具特色。汉的和亲政策为始,而唐的和亲政策为盛,这也正是和亲政策一直向前发展的过程。

西汉政权的和亲政策是针对匈奴和乌孙两个少数民族而言的,而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主要是与匈奴族进行的。这是由当时匈奴力图向南扩展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唐太宗就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和亲政策是唐王朝对历代民族政策中积极方面的吸收。唐王朝采取的和亲政策还在于它可以从周边各民族之中吸取优秀的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唐朝文化昌盛和经济繁荣。“兼容并包”正是唐王朝采取和亲这种民族政策时贯彻的方针,同时这一方针为更进一步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作出了贡献。

汉唐和亲政策的实行,为各自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不同历史环境之中,和亲政策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3.论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一种封建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是中央王朝对内属的各民族或部落酋长(首领)封以官爵,赐以名号,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个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这些民族首领进行间接统治;同时,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是中央王朝委派的官吏其统治区域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并听从中央的征调,按期交纳一定的贡赋。土司制度的源头是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是一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它是由羁糜政策发展、演进而来的, 一些管理办法粗具雏形, 始于元代,大盛于明代,各种管理办法臻于完备,衰落于清代, 制度逐渐瓦解、废弃。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用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经济上,土司制度实行的是封建领主制经济,领地上的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政治上,土司享有各种特权,采取世袭制,拥有军队,私设监狱;司法上,拥有独立审判权;文化上,实行“以故俗治”,保持原有的文化教育传统。

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土司制度作为元、明、清三朝统治南方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对南方各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

⑴使国家空前的统一。⑵使封建王朝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元、明、清三朝对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后, 按土司领地大小, 人口多少, 出产情况, 规定了贡、赋。⑶沟通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发展。实行土司制度的七百余年间, 在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 除了几次局部的短时间的动乱外, 社会秩序基本安定。土司制度的实行, 维护了西、南部少数民族地的安定局面, 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4)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逐渐兴起并发展,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封建朝廷规定土司要学习汉文化才能承袭, 土司为了承袭, 世传缓印,也为了增强统治能力, 提高威望, 就努力学习并运用汉文化,土司地区的文化教育也就逐渐兴起。⑸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土司武装力量在保国卫疆中作了很大贡献。自西藏至东南沿海的万余公里边防海疆, 在明、清时期, 土司武装力量, 在保国卫疆中曾作出过很大贡献, 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无论王朝中央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混战、甚至改朝换代,还是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都站在国家统一的立场上保卫领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说明土司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负有守土之责,在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土司制度的流弊:

⑴实行土司制度, 上司统治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 具有浓厚的封建割据性。⑵土司残酷压迫百姓。⑶土司野蛮掠夺土民。土司对土民的征收, 向无一个合理的定制, 完全是由土司任意索取,使土民苦不堪言。⑷土司荒淫腐化。无论是文献记载, 或是口头流传, 土司的荒淫腐化行为都是很严重的。

5.论壮族形成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先秦时代,壮族就属于百越的骆越、西瓯等,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 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我国壮侗语族诸民族以及在东南亚的相关民族,同时,也吸收了汉族的成分。到了唐代,西原“蛮”已有自己显著的政治、经济、文化,成为壮族实体的雏型,他们称王立号,冲破了唐王朝羁縻州、县、峒的藩篱,团结了人们共同体内众多的人群与唐王朝对抗,攻城掠地,北到湖南的邵阳,南到安南,东到广西容县,西到云南文山一带,充分显示了这个实体的实力。他们为了谋求实现民族的统一,几代人前仆后继地斗争了100多年,这个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了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北宋时期,侬智高起兵反宋,抗拒交趾的斗争,其实质也是要建立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左右江南北和云南文山一带群起响应,显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壮族实体明显可见。史书上称侬智高及其部众为“广源州蛮”,而“侬智高父本山僚”。就是说侬智高是山僚人。蛮是一个泛称,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都可称为蛮,为了有所区别,古籍中往往冠有地名,如桂州蛮、容州蛮、西原蛮、广源州蛮等等,而僚是指更具体的民族。壮族先民西瓯、骆越的人数本来就多,除了各种原因的死亡外,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使壮族人口至今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6.论汉族形成

黄种人的一种,说汉语,写汉字,认同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价值理念,并且带有50%以上的汉代汉族血统。汉族的形成:汉代,华夏族与边缘蛮夷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北方汉族,形成北方新汉族。北方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无论种族、语言,北南文化线以北的北方人较南方人对古代汉人的继承程度更大。

汉族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归纳为: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原始汉语部族——华夏族——汉族——隋唐汉族——当代汉族。

汉族所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现代汉语分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话、平话、晋语。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7. 论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既是理论问题,也是跟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

民族英雄首先要有民族的元素。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若不是产生在民族斗争条件下,就不是民族英雄。比如,岳飞是在汉族同女真族的斗争中,文天祥是在汉族同蒙古族的斗争中,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同倭寇的斗争中,郑成功是中国人同荷兰人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但是像曹操、朱元璋等人,不是在民族之间的斗争中进行历史活动,因此,他们只能算是英雄人物,不算是民族英雄人物。

凡是中国某一民族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有人把岳飞称为汉族的民族英雄,把对外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不可能把某个民族跟中华民族总称截然分开。因此,既然是某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也一定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近年来,有人把岳飞的“民族英雄”评价去掉,认为他最多是汉族的民族英雄,宣传岳飞抗金会影响北方民族团结等等,持有这些论调的人,是没有真正理解民族英雄理论的人。每个时代都需要民族英雄,更需要民族英雄的精神去鼓舞青少年。岳飞是中华民族抵抗异族压迫、忠君爱国的典型人物,他肯定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是无可怀疑的。

8.论北游南居

中国北方,大地辽阔,平原与草场肥沃,成为众多民族生息繁衍、往来交通的理想场所,并且形成各民族以渔猎、畜牧、农耕三种经济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三种文化并存互动格局,在当时生产条件下,畜牧业占显著特点,比较适合游牧经济的形成与发展;P490中国南方是古代百越人的居住地,古代百越人是稻作农业的发明者之一,由于自然的、气候的、稻作的优越条件,中国南方人很早就过着定居生活并一直绵延迄今。北游南居,反映了中国南、北之间截然不同的两种自然环境下的人类适应现象,一种游牧与定居的经济类型分野……

9.论北战南和

第一,  环境因素

北方气候寒冷,植被生长期短,牧草因受低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草群普遍低矮,畜牧条件差,草原的承载力也比较低。此外,严寒、风雪、冰雹、干旱、蝗灾、狼害等是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大敌。由于游牧经济本身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对于自然环境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所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有限,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屈从状态,一遇风雪、旱蝗等灾害发生,往往造成牧畜大量死亡,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天灾严重削弱国力,是诱发、加剧社会危机总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历史上每次重大灾害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崩溃,政治混乱与社会动荡,甚至国破种散,流离失所。

南方民族大都居住在多高山丘陵的温湿地区,适宜于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此外,交通困难,信息传播范围小而又缓慢。

历史上北方民族一次又一次进入中原地区,南方民族则很少有类似的活动,民族战争以北方民族之间及其与汉族之间发生的最多,显然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和自然联系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  政治因素

由于经济上的特点,也决定了游牧民族在政治上的不稳定。一些游牧民族骤兴骤衰,暴起暴落,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生活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北方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了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当中原王朝衰落或者稍有松懈的时候,北方民族就会趁机侵扰中原边境。而南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以及其民族性格,决定了其不主动向北方进军。

第三,  经济因素

北方民族从事畜牧业,需要“逐水草而迁徙”,对土地没有太多的依赖性,于是形成了到处流动迁徙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也受外族侵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南方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种植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南方民族以农业为主,需要四时在土地上耕作,于是形成以农耕纺织为主、聚集村落而定居的习性。

第四,  文化因素

游牧民族的部落组织,乃是生产和军事一体化的社会组织结构。这样的习性和组织,有利于形成迅速集结的战斗组织,而且人数众多还不需要维持军队的庞大开支。所有参战的成员在对外战争中也都能获得战利品,这也培养了他们“重兵死”的勇敢作钱精神。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使其形成了逐水草而轻迁、尚竞技而强悍、轻礼法而自然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

南方民族与汉族一样,大都以定居的方式从事农耕生产,自给自足,安土重迁,在经济生活上与汉族没有明显的分工互补。因此,他们既没有那种尚武的战斗风气,也没有对其他民族进行攻掠的需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