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精华笔记(秦汉--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秦汉
第一节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一篮子理论)
一、秦王朝立国的指导思想
1、前期法家
A:术:郑国人申不害强调君主统治的权术。
B:势:赵国人慎到强调君主的权威。
C:法:卫国人商鞅强调“法”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以刑去刑”。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老化(软性政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容易导致国家崩溃。
2、杂家治国方针的尝试
吕不韦召集门人编写《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内容兼及哲学、政治、历史、社会伦理、自然科学各方面。哲学上受道家影响较大,主张法天地,顺自然。政治观点更复杂,即赞同法家进化历史观,希望用战争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又吸取了儒家爱民思想,提倡行德政、用贤人,具有反专制的倾向。说明吕不韦认识到,即将建立的统一王朝,仅有法家理论远远不够,尚须兼综儒、道。吕不韦被杀,其政治主张被束之高阁。
3、韩非法、术、势并重的思想
A:发展的历史观:仁义适用古代,当今依靠暴力和法治。
B:法、术、势并重:实行专制主义的准则。
C:人性恶:“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D:禁止百家:文化专制主义;“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的政治思想偏激、冷酷,缺乏回旋余地和灵活性。这些策略全部实行的结果,导致秦王朝速亡。但其思想也为新出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乏实用性。秦亡后,历代王朝的政策大多是“阳儒阴法”、“儒表法里”。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名号
2、三公九卿制
3、废封建,立郡县
史料(附)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第。”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整齐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一
1、根据:
受到了阴阳家的影响。阴阳家是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代表人物为齐国的邹衍。对“五行”说加以发展,认为万物由五种元素构成,五种元素又与历代上的朝代相对应,相生相克,循环不已,称为“五德”。周为“火”,秦代周应为“水”,宣扬合法性。“水”时间上代表冬季,颜色尚黑,数字尚六,属阴,主杀。
2、内容
A:补充、修订法令:《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系治狱案例的汇编)。统一后,以此为基础,制定通行全境的法律。《龙岗秦简》保留了其中的部分内容。
B: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书年”、“傅籍”、“更籍”、“使黔首自实田”。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
E:统一货币
四、焚书坑儒: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二
五、南征北讨: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三
1、征匈奴:蒙恬击匈奴,收“河南地”,修长城。
2、讨南越:
“百越”是长江下游直至南海交州湾沿海地区居民的泛称,又称“百越”。屠睢讨南越,战死;监禄开灵渠,沟通湘水与漓水;始皇设南海、桂林、象郡,遣人前往戍守,开发江南。
六、其他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四
1、销兵器,铸铜人
2、坏城防,去险阻
3、迁豪强,实关中
4、修驰道,通四方
5、行封禅,天授命
6、巡郡县、示威强
7、刻石碑,颂功德
七、秦的急政与灭亡
1、急政表现
A:赋役繁重:男子服兵役至少两年,徭役频繁。开疆拓土,修阿房宫、骊山陵。
B:法网严密,条目繁杂,百姓动辄得咎。“法繁于秋荼,纲密于凝脂”。
C:秦二世残暴:始皇死,赵高与李斯密谋矫诏杀其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皇帝。
2、秦朝的覆亡
A:陈胜、吴广起事:前209年,“大楚兴,陈胜王”;“张楚”。
B:项梁、项羽起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巨鹿之战
C:刘邦起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D:秦朝灭亡:刘邦入关,二世出降。
E:楚汉相争:项羽分封18诸侯,混战爆发。刘邦自汉中占领关中。前202年,垓下之战。
史料:
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选自陆贾:《新语·无为》)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一、汉承秦制(思考秦的制度)
1、继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A:皇帝专权
B:以丞相为核心的官僚体制
C:郡县制
D:御史监察制
E:官吏考核制度:上计。
2、继承秦的法律制度
A:《九章律》:以秦律为主,在六章基础上增《厩》、《户》、《兴》三章。
B:《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内有《二年律令》、《奏谳书》。前者为吕后二年以前发布的汉初律令的部分内容,共有27种律和一种令;后者是议罪案例的汇编,其中有汉高祖时郡县上报廷尉的16件疑难案例。反映汉初法律大量继承了秦律的内容,只是量罪处刑较秦缓和。
3、继承秦的户籍与赋役制度
A:户籍:年龄、体貌、更籍、财产。
B:赋役:田租。“至秦则不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4、继承秦的兵制
A:中央军: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
B:地方军:材官和骑士由郡守、郡尉掌管。
C:兵役:“(秦)用商鞅之法,……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5、历法
“(秦)自为为获水德,乃以十月为正,色尚黑。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
二、文景之治
1、对秦政的反思
陆贾著《新语》,将秦亡原因归结为暴政,认为以暴力得天下,必须改用宽缓手段治理天下。《无为篇》、《至德篇》是“无为而治”方针的总结,其内容即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
2、无为而治的表现
A:恢复经济:士兵归乡务农;按爵授田宅;一段时间内免除徭役;流亡者各归本土,归其田宅;因饥饿自卖为奴者免为庶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抑制商人。
B:与匈奴和亲:白登/平城之围;娄敬;冒顿(音末毒)单于;开放关市。
C:任用“重厚长者”为官:萧规曹随
D:约法省禁:惠帝、吕后废秦“挟书律”、“妖言令”、夷三族等苛法。
3、无为而治的性质
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但扬弃了道家消级、悲观的思想,对仁义、道德、贤能、知识也不再予以否定,说明吸收了儒、墨的思想。适应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有助于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
4、文景之治(注意连续性)
文帝、景帝时期,继续“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称“文景之治”。
A:经济方面,轻徭薄赋:田租;算赋、口赋、献费;力役(践更与过更);“弛山泽之禁”;除过关用“传”制。
B:法律方面,轻刑慎罚:以笞刑代肉刑;废“收孥相坐律令”、“诽谤妖言之罪”改不定期刑为有期刑。缇萦
C:边境政策方面,和亲、安抚。南越王赵佗撤帝号,重为汉朝藩属。
D:提倡节俭。
结果与影响:户口增繁息,小农发展;粮价回落,国库收入增加。统治巩固。减免田租,地主获利;入粟拜爵,商人政治地位提高。助长兼并势力,加剧社会矛盾。
史料:
1、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选自陆贾:《新语·无为篇》)
2、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鸡不夜鸣,(选自陆贾:《新语·至德》)
第三节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一、削弱王国势力
1、诸侯王的状况
A:异姓诸侯王:七个。只有长沙王得以保留。
B:同姓诸侯王:辖地39郡,中央只有15郡。中央任命丞相,王国自置御史大夫以下官吏,自征租赋,自铸货币,自行纪年。文帝即位,同姓王势力更大。
2、文、景削弱诸侯王的措施及结果
A:众建诸侯:贾谊《治安策》;文帝16年(前164年),分齐为六,淮南为三。
B:削藩策:晁错;景帝3年(前154年)削藩。
C: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首,“诛晁错,清君侧”。周亚夫。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继续损黜王国官制及职权,诸侯王不治民。中央集权巩固。
3、武帝的措施
A:推恩令:主父偃。
B:左官律与附益法:淮南王刘安、衡山王赐被告谋反,武帝颁此律。
C:酎金律:
结果:“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对中央威胁解除。统一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二、削弱丞相权力
1、武帝前丞相的权力:曹参与惠帝;申屠嘉与文帝;田蚡与武帝。
2、由列侯为相到拜相封侯:公孙弘
3、中(内)朝官的形成(注意史料题):入宫侍从左右,参预决策,与外朝对应。霍光录尚书事。
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俱上书曰……
三、设刺史,察地方
1、监察区的划分:13州部。
2、刺史的地位与监察标准:六条问事
3、司隶校尉:最初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兵,察三辅、三河、弘农。
四、任酷吏、严刑法
1、迁徙、打击豪强与游侠。
郅都、宁成;张汤、杜周。朱家、剧孟、郭解。
2、律令的繁杂:
惠帝时、叔孙通撰《傍章》。武帝时,张汤撰《越宫律》,是警卫宫禁的法律规定;越禹撰《朝律》,是诸侯百官朝会制度的法律规定。律令359章、大辟罪409条1882事,死罪决事比(死罪判例)13472事。
五、加强中央军力
1、汉初的军队
A:兵役和徭役结合:男子服兵役两年。服役一月,称“更卒”,或在本县,或在外地,称“践更”;不愿服役的可纳钱300,使人代役,称“过更”。
B:地方军:材官、楼船、骑士称正卒;都试。发郡国兵用虎符。
C:中央军:北军守京师,多由三辅选调,由中尉率领。南军卫皇宫,多由郡国选调,称卫士,由卫尉率领。另有郎中令率领的侍从皇帝的郎。
2、武帝增加中央军力
A:八校尉:建屯骑、步兵等七校尉,常驻京师,统于原有的中垒校尉,隶于北军。
B:期门、羽林军:选三辅、陇西、天水等六郡“良家子”充当,归郎中令掌管。为名将摇篮。将从军战死者的子孙养于羽林军中,称“羽林孤儿”。
六、统一货币
1、西汉前期的币制:
货币混乱,大小不一,私家盗铸,影响交换,不利于国家统一。
2、武帝改革币制:
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禁私人盗铸,取消郡国铸钱权利,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五铢,又名“三官钱”。行用700年。
七、筦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
1、盐铁专营:大盐商东郭咸阳、大铁商孔仅主持,在各产地设盐铁官,隶属于大农。
2、均输法:调剂运输,由桑弘羊主持。郡国设均输官。
3、平准法:平稳物价,在京师设平准官。
八、算缗与告缗
1、算缗:主要针对商人征收的财产税。
2、告缗:杨可主持告缗,杜周处理案件。
九、行察举,立太学
1、汉初任官制度
A:任子
B:赀选
2、察举的渊源
A:孝弟力田:惠帝以来实行。
B: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实行,对象为官吏。
3、察举制的推行
A:察举制的内容:元光元年(前134年)实行,最初由董仲舒提议。一年一举,郡国各举孝、廉一人。“元光元年臣瓒曰:‘以长星见,故为元光。’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师古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
B:升迁方向:先在郎署任职,再迁尚书、侍中等,或外迁县令、长、丞、尉。
4、特举
公卿郡国举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另有上书拜官法,田千秋上书言事,由郎超升为丞相。
5、立太学
太学学生可免除本人徭赋,随五经博士受业。学成考试后,按等第隶用。令郡国皆立学校官,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蜀郡太守文翁。
6、作用
另有征召制。
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1、背景
2、武帝与窦太后的斗争
武帝采纳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窦太后则把鼓吹儒学的官员赵绾、王臧下狱。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齐备。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田蚡为相,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延揽儒生数百人。
4、影响
5、霸王道杂之
儒表法里: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重用酷吏和兴利之,与儒家原则相低触。律令条文大增。官吏大多是儒法兼综。董仲舒也因“明习文法”受到重用(《春秋决狱》)。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的“盐铁之议”,是基层儒生与文吏桑弘羊的辩论。从表面上看,儒生胜,桑弘羊败,但具体政策上,一些垄断性的财政措施仍未废止。以后的宣帝也仍“霸王道杂之”。这种精神以后为历代王朝继承。
十一、开疆拓土
1、北伐匈奴
A:决战的开始:元光二年(前133年);聂翁壹;马邑。
B:第一次战役: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夺回河套。设朔方、五原郡;徙民。
C:第二次战役: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攻匈奴右翼。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汉徙其于西北边塞之外,设五属国。在其故地设河西四郡。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交通。
D:第三次战役: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临瀚海,匈奴主力远徙西北。占领逆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河西走廊安全。
E:建亭障烽燧,开渠屯田:令居至敦煌;敦煌至盐泽(罗布淖尔)。张掖居延戍卒遗存的简牍文书,迄今发现者达三万余枚,称居延汉简。
F:恢复和亲: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王嫱嫁呼韩邪。汉匈百余年的战争真正结束。
2、通使西域
A:西域概况: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天山以南有几十个小国,主要有楼兰、龟兹、疏勒、于阗、焉耆、莎车等。以北为乌孙人建立的政权。更西的中亚诸国有大宛、大月氏、大夏等。
B:张骞通西域:建元三年(前139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凿空”。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鼎二年(前115年);中亚诸国使者来到长安。西域、中原连为一体,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C: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元封三年(前108年)王恢破楼兰,赵破奴破姑师。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李广利击大宛。
D:设立机构:征大宛后,在轮台、渠犁设使者校尉领护,这是在西域设行政机构的开始。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护南北道各国,诸国与汉的臣属关系至此确定;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在车师设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防务。
3、南平百越
A:百越概况:东瓯(浙江)、闽越(福建)、南越(广东)。半独立政权,为汉藩属。
B:对百越的用兵: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遭闽越所攻,内徙江淮。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吕嘉杀越王赵兴、汉使反;汉将路博德、杨仆于次年灭之,置九郡。闽越与南越同反,汉军进击。元封元年(前110年),闽越诸将其其王降。
4、通西南夷
川南、西南和云贵地区的民族。武帝派唐蒙、司马相如前往招抚。张骞在中亚曾发现邛竹杖和蜀布,据说得自身毒(印度),建议经西南夷开辟道路通印度。设郡县。云南晋宁石寨山滇人墓
5、东定朝鲜
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将杨仆、荀彘破朝鲜,设乐浪四郡。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一、武帝晚年政策的转变与“昭宣中兴”
1、统治后期的社会危机:豪强;自耕农;“沉命法”
2、巫蛊之祸与轮台罪己诏:征和二年(前91年);江充(兴利)、太子刘据(守文)。四年,武帝否决在轮台屯田建议,下诏罪己。富民侯田千秋;赵过代田法。
3、昭宣中兴:霍光
史料: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武帝后元二年)
二、元、成、哀时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外戚专政,官吏敛财:王氏、张禹、董贤
2、商人势力膨胀
3、自耕农破产:有七死而无一生
4、农民、铁官徒起兵:申屠圣、苏令等人。
5、限田、限奴婢之议:哀帝时师丹提出。孔光、何武。
三、王莽改制
1、上台的背景
A:谶纬盛行。“谶”是用诡秘之语暗示“天命”的一种预言,往往附有图,亦称图谶。“纬”与经相对,专指假托孔子之名用诡秘语言解释经书的著作。
B:易代思潮盛行:甘忠可。“陈圣刘太平皇帝”;“太初元将”。
C:复古思潮盛行:恢复上古礼议制度。
2、王莽篡位
A:家庭背景
B:个人条件
C:篡位过程:平帝元始元年(1年),号安汉公;四年,宰衡;五年,立刘婴为帝,自为“假皇帝”、“摄皇帝”。居摄三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3、王莽改制
A:“王田”、“私属”制
B:“五均、赊贷与六筦”政策:在六城市设五均司市师,收工商业税。五均加专营为六筦。
C:更改币制:先铸错刀、契刀、大钱、小钱等新币,又颁行“宝货”。
D:统一度量衡:
E:改官名、地名
F:在处理边疆关系方面,大肆更张。改王为侯,改玺为章,改高句丽为下句丽。
4、改制失败
第五节 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一、刘秀称帝
1、绿林、赤眉起兵
A:绿林军:王匡、王凤;22年,立刘玄为帝,更始政权;昆阳之战;23年灭新莽。
B:赤眉军:樊崇;刘盆子;25年入关中,灭更始。28年,被东汉军击溃。
2、刘秀起兵
A:舂陵军:后归入绿林军
B:在河北的发展:击败邯郸王郎;铜马帝;25年称帝于鄗(音浩,河北柏乡)。
3、统一全国
A:平定北方:建武五年(29年);睢阳刘永;渔阳彭宠。
B:平定西方:建武九年;陇西隗嚣;河西窦融。
C:平定西南:建武十二年;巴蜀公孙述。
二、东汉初期的政治
1、政权的性质
刘秀起兵依靠豪强大姓;士族大姓的政权;家族、宗族势力发展。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退功臣进文吏:云台;功臣可任边将,但在京师仅以列侯奉朝请。
B:抑制外戚:马援不得列入28将。明帝令外戚互纠;章帝后兄窦宪因买田受责。
C:限制宗室诸王:“阿附蕃王之法”。明帝之兄楚王刘英自杀,明帝穷治此狱。
D: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六曹尚书郎;“录尚书事”(注意史料分析题)。
“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後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至後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令及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及右丞,分掌廪假钱谷。汉初,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及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於是始见曹名,总谓之尚书台,亦谓之中台。大事八座连名,而有不合,得建异议。”(《通典》卷22《尚书省》)
“後汉章帝以太傅赵熹、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有录名,盖自熹、融始,亦西京领尚书之任,犹唐虞大麓之职也。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位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少帝立,则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己之义,薨辄罢之。”(《通典》卷22《录尚书》)
E:加强监察机构:将御史大夫属下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专掌监察,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重,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座”。又置司隶校尉,内察京师百官。地方上刺史权力扩大(注意史料分析题)。“秦置尚书令。尚,主也。汉因之,铜印青绶。武帝用宦者,更为中书谒者令。成帝去中书谒者令官,更以士人为尚书令。(时弘恭、石显相继为中书令,专权邪僻。前将军萧望之领尚书事,建言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後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与司隶校尉、御史中丞朝会皆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通典》卷22《尚书令》)
F:改革地方制度:裁县、撤兵、废郡尉、除都试。提高州部刺史权限,可领兵。
G:倡儒学,重名节:建太学,设博士,授五经。完善察举制,孝廉每郡按人口举荐;征辟由三公、郡守为之。倡儒学、重名节的影响。章帝建初四年(79年)由班固将儒生讲论五经异同的会议记录整理成书,名《白虎通德论》/《白虎通义》/《白虎通》
第六节 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注意“政治”)
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始于章帝去世以后)
1、专权的实质:皇权强化导致。
2、专权概况
A:和帝:窦宪;郑众。
B:安帝:邓太后、邓骘;李闰、江京;皇后阎氏、阎显。
C:顺帝:孙程杀阎显;皇后父梁商、兄梁冀。
D:桓帝:梁冀连立冲、质、桓三帝,势焰熏天。“自卖人”。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联合单超等五宦官诛梁冀。五侯。
二、清议与党锢
1、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A:经学官僚世家的形成(上层、领袖):有威望、影响。袁、杨二氏:四世三公。
B:学生数量的扩大(下层):官、私两途。聚集京师,影响舆论、干预政治的潜在能力可观。
C:选官制度的影响:察举:“年少能报恩者”。征辟:门生、故吏与举主的关系。
2、清议
A:含义、标准及作用:士大夫对当世人物的品评。郭泰;许劭、许靖与月旦评。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士大夫的进退。士大夫伪装高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清白寒素浊如泥。”清议的中心在太学。
B:清议成为与宦官集团斗争的武器:激浊扬清的特点容易染上政治色彩。攻击腐败与罪恶,赞扬干犯权贵者。刘穆、太学生刘陶;皇甫规、太学生张凤。
3、党锢之祸
A:第一次:延熹九年(166年),李膺杀术士张成。200余士人。党人放归故里,禁锢终身,不得出游为官。清议更盛。三君、八俊等。皇甫规自请连坐。
B:第二次: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窦武、陈蕃;李膺下狱被杀,死者百余人,因牵连而死、徙、废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州郡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
史料:
逮桓灵之闲,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选自范晔:《后汉书》卷97《党锢列传序》)
第七节 汉代的社会结构
一、地主阶层
1、西汉的地主
A:构成:皇帝、诸侯王、列侯在辖区与封域内,有租税之入作为“私奉养”。少府、水衡都尉收入巨大。军功地主是重要组成部分。
B:兼并土地:前期很少大地主,中期以后,兼并开始严重。三四百顷甚至千顷。宁成、董贤。社会危机加剧。
2、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朱著267页)
A:刘秀度田的失败:建武15年(39年)。两目的。欧阳歙、张伋。“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后汉书·光武帝纪》)度田在形式上成为定制。
B:地主田庄:南阳樊氏。崔寔《四民月令》是地主经营田庄的家历:种植作物广泛;生畜种类多;手工业包罗万象;纺织业;制造业;学校。自给自足,闭门为市;宗族、亲戚、宾客提供劳动,也是武装力量。“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仲长统传》)反映土地兼并和小农经济破产的加深。积极作用:生产经验的总结,生产技术的运用,个体自耕农难以做到。
史料: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妓)〔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选自范晔:《后汉书》卷97《仲长统传》引《昌言·理乱篇》)
二、农民阶层
1、自耕农
A:名籍
B:负担:算赋、口赋、更赋
C:生活:农产品价低,生产资料价高。地主、商人压价。
D:结果:破产。成为流民、佃客或佣工。
2、佃农与雇农
在汉代,雇佣不占重要地位。佣工人身受一定束缚。庸、奴连称。佃客。
三、商人阶层
1、大商人
西汉政策限制商人,但大商人势力很大。大盐铁商、大贩运商、大子钱家。莞盐铁后,转而经营加工制造等大手工业,经营屯积和高利贷。“以末致财,以本守之”。官、商合一。
2、小商人
由农民或城市贫民转化而来。无法突破政府抑商政策。“七科谪”有四科谪发商人及其子孙。
四、奴婢
1、奴婢政策(与经济发展有关)
A:西汉
B:东汉:西汉后期以来,奴婢问题严重。光武帝六次颁布释放奴婢诏令。“卖人法”、“略人法”。杀不得减罪,灼依法治罪,免被灼者为民。意义。
2、奴婢来源
A:官奴婢:罪犯及家属;私奴婢;俘虏。
B:私奴婢:破产农民;自卖与掠卖。官奴婢转化而来。
3、奴婢的使用
家内劳动与生产劳动。西汉后期王褒作《僮约》。
第八节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注意南方经济)
一、铁农具、牛耕的普遍使用和农业的发展
1、铁农具、牛耕广泛使用
A:铁农具:汉初,中原以外;武帝时,国家垄断,传播迅速。各地出土各种农具。东汉出土的数量远超西汉。犁铧更便于深耕。大型铧普遍。曲柄锄、大镰。一牛挽犁代替耦犁。
B:牛耕: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出现。武帝以后传到西北。耧传到辽阳一带。东汉初任延将牛耕传到九真真假假王景将牛耕传播到长江流域,进而到珠江流域。
2、农业生产的发展
A:生产技术:赵过“代田法”。
B:水利工程:武帝时,关中形成水利灌溉网。白渠沟通泾、洛。井渠。中原水稻。北方凿井灌溉普遍。最重要的工程是治理黄河。东汉王景、王吴治理黄河成效显著。关东及长江以南,陂池灌溉工程续兴建。邓晨、鲍昱、杜诗。王景修复芍陂。马臻修山阴镜湖。
C:谷物加工工具:两汉之际出现水碓。东汉末年,出现翻车、渴乌。
3、农产量的提高
西汉垦田数827万顷,人口5956万。东汉垦田数略少,隐匿所致。
二、手工业的发展
1、金属制造业
A:冶铁:西汉冶铁遗址以河南巩县、郑州最大。煤的使用。“淬火法”。东汉发明“百炼钢”;铁器出土远超西汉,南方;兵器均为铁制。杜诗推广水排。和帝罢盐铁之禁,私人重开冶欠铁制器,铁器可私造。
B:铜器手工业:武帝时,铜器制造主要属少府和蜀、广汉等郡工官,也有私人作坊。器物种类繁多,以铜镜为主。东汉时,长江以南发达。官府作坊不及私人作坊兴盛。
2、丝织业
临淄、襄邑官营作坊供皇室。长安东西织室。提花机出现。东汉时,北方丝织业继续发展,末年,成都织锦发达。
3、漆器
西汉出自蜀、广汉;加鎏金扣或银扣,称“扣器”。出土许多。分工精细,有十几个工种。东汉漆器有发展。
4、造纸业
蔡侯纸。
5、其他
煮盐、制陶、造船、造车、酿酒。东汉画像砖表明巴蜀地区利用火井煮盐。
6、劳动者的身份
官营作坊为吏、卒、刑徒、官奴婢和少数佣工;私营作坊主要为僮仆、佣工。
三、商业的发展
1、商业中心
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番禺为全国都会。地方都会。互相之间交通发达。船、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东汉北方都会仍发达。豪强操纵大商业,放高利贷。除钱币外,缣帛谷物兼具货币职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增长。
2、商品种类
奴隶;高利贷成为重要行业,称为子钱家;“辜榷”:商业交易中一种包揽政府买卖的独占行为。
3、对外贸易
陆上:沿丝绸之路与西域交易。海上:番禺。东汉官僚凭权势与西方贸易。
四、经济区域的变化
由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向长江流域发展,南方人口增长迅速;行政区划增多。
第九节 秦汉的农民起义
一、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1、自然灾害严重
2、农民赋税沉重
3、政治腐败:灵帝开西邸卖官。
二、黄巾大暴动
1、形式
以道教的一支太平道为组织形式。因尊奉《太平清领书》/《太平经》而得名。张角称“大贤良师”。单位为方。口号。
2、起兵
中平元年(184年),马元义。以黄巾为标志。张氏三兄弟。同时,巴郡人张修以五斗米道为组织形式领导暴动,称“米贼”。广宗之战。
3、结果
第十节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匈奴
1、南、北匈奴
建武24年,匈奴日逐王比被拥立为南单于,袭用祖父呼韩邪称号,请求内附。从此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东汉和平相处,逐步转向定居和农耕,向东、南迁徙。
2、东汉与北匈奴的和战
北匈奴控制西域,骚扰东汉。“合市”;“度辽营”:屯兵五原,隔绝南北联系。明帝永平16年(73年),汉攻北匈奴。窦固、耿忠。“宜禾都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耿秉再击匈奴,班固刻石而还。匈奴向西远徙。东面的鲜卑占据匈奴故地。
二、班超在西域的活动
明帝派窦固大败匈奴后,东汉着手恢复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这种情况下,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永元三年(91)班超出使西域,他的任务就是打通被北匈奴势力役属的南道,班超得到鄯善、于阗、疏勒等国的支持,杀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和帝永元三年(91),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至永元六年,班超控制了焉耆。至此,班超出使西域后,西域五十余国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下。
永元九年(97),班超副史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班超之子班勇曾任西域长史,撰写《西域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西域各族和中亚各国情况的重要文献。
三、羌族
1、西汉时期
分布在西海(青海)。武帝击走匈奴,置四郡,羌人与匈奴联系隔绝。汉曾征服羌人,设护羌校尉。宣帝时赵充国攻羌胜利,置金城属国纳羌。一部分羌人内徙金城、陇西,与汉人杂居。
2、东汉时期
汉羌冲突成为民族关系的焦点。羌人暴动主要有三次,分别发生于安、顺、桓三帝,主要出现于河西、陇西、关中地区。与羌作战,耗费了东汉大量力量,成为衰落原因。
四、乌桓、鲜卑
均为东胡支系。东汉设护乌桓校尉。檀石槐。
五、西南各族
《白狼歌》是研究西南民族历史和语言的宝贵资料。
六、对外关系
与朝鲜关系:汉初燕人卫满在平壤建朝鲜。武帝设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遣使;“汉倭奴国王金印”。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
第十一节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思想
1、董仲舒的思想(《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A:天人感应论
B: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宇宙观)
C:更化的政治主张
D:大一统学说
E:阴阳、刑德说
F:评价
2、经学和谶纬
A:经今古文之争:刘向《七略》;王莽刻“石经”;熹平石经: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参校诸体文字经书,以隶书书写经文及校勘记,镌刻石碑,立于太学,是古代早早的官定经书版本。《说文解字》;郑玄。
B:谶纬之学:中平元年(56年),光武帝定其为法定经典。《白虎通德论》:阴阳五行和谶纬的混合物,今文经学的主要论点。
3、桓谭《新论》与王充《论衡》
4、佛教与道教
时间。楚王刘英。《牟子理惑论》。笮融造佛像。宫崇与《太平清领书》。张陵与五斗米道。
二、文化
1、史学与文学
《史记》、《七略》、《汉书》、《东观汉记》;
《古诗十九首》;枚乘与汉赋、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说文解字》
2、绘画与雕刻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画像石。
三、自然科学
1、天文历算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24节气、太阳黑子;张衡“浑天说”。
2、农学
《氾胜之书》与区种法、《四民月令》。
3、医学
《黄帝内经》;淳于意;《五十二病方》;张机(医圣)与《伤寒杂病论》;华佗与五禽戏。
4、地理学: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
5、纸的发明
赫蹏;灞桥残纸;蔡侯纸。
6、化学的起源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四、练习题
(1)名词
1、《吕氏春秋》;2、约法三章;3、《九章律》;4、《二年律令》;5、《新语》;6、算赋口赋;7、七国之乱;8、左官律;9、附益法;10、酎金律;11、中外朝;12、算缗告缗;13、盐铁会议;14、居延汉简;15、凿空;16、昭宣中兴;17、霍光;18、清议;19、党锢之祸;20、征辟(音必);21、七科谪;22、刘秀度田;23、《僮约》;24、代田法;25、五斗米道;26、班超;27、董仲舒;28、《七略》;29、《熹平石经》;30、《白虎通德论》;31、《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封诊式》);32、巨鹿之战;33、楼船材官;34、文景之治;35、践更、过更;36、《治安策》;37、推恩令;38、六条问事;39、《傍章》、《越宫律》、《朝律》;40、察举制;41、任子与赀选;42、西域都护;43、河西四郡;44、五属国;45、王田私属制;46、六筦;47、舂陵、绿林、赤眉军;48、三独座;49、《四民月令》;50、子钱家与辜榷;51、《太平清领书》(《太平经》);52、《西域记》;53、经今古文之争;54、《新论》;55、《论衡》;56、《东观汉纪》。
(2)问答
1、韩非的思想对秦有何影响?
2、秦始皇是怎样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3、汉对秦的施政措施及方针有何继承和发展?
3、西汉政府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
4、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简述武帝的经济政策。
6、简述武帝的文化政策。
7、简述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8、评价汉武帝。
9、王莽改制为何失败?
10、刘秀在政治上有何措施和政策/刘秀是如何巩固东汉政权的?
11、简述东汉后期政治上的危机。
12、汉代的小农。
13、东汉时期地主田庄的特点。
14、汉代农业经济有何发展?
15、简述董仲舒的思想。
16、简述班马异同。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的军阀 混乱
A:董卓之乱:
B:东西对立:190年;关东军
C:主要割据者:二袁、曹、二公孙、吕、二刘、孙、韩、马。
2、与北方割据者的战争
青州兵;200年袁曹官渡之战;207年北伐乌桓蹋顿单于,统一北方。
3、统一北方的原因
A:“挟天子以令诸侯”:196年迎献帝。
B:屯田制:“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C:唯才是举:“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D:军事才能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国鼎立的形成
A:赤壁之战:208年。
B:刘备据益
2、鼎立的原因
A:经济
B:地理
C:军事
D:人才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一、曹魏的政治与经济(220年代汉建魏)
1、新制度的出现
A:屯田制:民屯:196年;枣祇、韩浩;许昌;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大司农。军屯: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
B:士家制
C:租调制:
D:九品中正制
E:官制改革:第一,中央设中书监、令掌管机要,草拟诏令,分尚书省之权,为隋唐三省六部制萌芽。第二,地方州牧制度固定化,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刺史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且自此刺史多带将军号,不带者称“单车刺史”,州级军政大权集于一人,助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割据。
2、北方经济的恢复
A:水利:在清水南开凿白沟,北凿平虏、泉州二渠及新河。白沟为隋代永济渠的基础。
B:灌溉:芍陂。
C:经济的恢复:韩暨改良冶铁技术,将马排、人排改为水排。
3、政治局势的发展变化
A:对士族的重用与打击:陈群、何夔;孔融、杨修、魏讽
B:司马氏与曹氏的斗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淮南三叛;265年司马炎灭魏建晋。
C:大族势力的发展:赐租牛客户制的出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
史料:
庚申令曰:“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於能则上尊,斗士食於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於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选自《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
二、蜀国的政治和经济(221年)
1、政治
A、荆、益集团的联合
B:南中之战:西南夷;降都督;马谡
2、经济
司金中郎将;火井煮盐;织锦。
3、北伐
祁山;马谡;五丈原。曹真;司马懿。
4、蜀亡(265年)
蒋琬、费祎、董允;姜维。钟会、邓艾。
三、吴国的政治和经济(229年)
1、孙吴的建立及其与山越的斗争
A:建立过程:建安15年(210年),步骘招附士燮;次年,徙都。24年,占荆。
B:征讨山越: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进攻丹阳,虏十万人。
2、三吴经济的发展
A:原因:北方技术与流民的进入;山越人出山。
B:表现:尝试开湖为田。民间副业为绩麻。会稽郡的铜镜制造业、青瓷业。破冈渎。武昌为冶铁中心;侯官为造船中心;卫温、诸葛直到夷州;朱应、康泰出使南海。
C:新资料:长沙走马楼吴简。
3、江南大族的兴起(顾、陆、朱、张)
A:世袭领兵制
B:复客制
C:势力发展的一般表现:“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4、孙吴灭亡(280年)
孙皓;王濬。
第三节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一、政治、经济问题
1、户调式
A:占田制:太康之治
B:户调制:九品混通
C:品官占田荫客制:
“又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夷人输賨布,户一匹,远者或一丈。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已下至十三、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已下六十六已上为老小,不事。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第五品三十顷,第六品二十五顷,第七品二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晋书·食货志》)
2、九品中正制
计资定品,只重门第,不重乡议(德行),导致士族垄断政治。
3、统治集团腐化
刘毅;何曾、石崇、王恺。《钱神论》。“风俗淫僻,耻尚失所……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干宝《晋纪总论》)
4、宗王权重
军事都督区:统管一州或数州的军事。
5、民族危机严重
五胡;六夷;汉化的过程;与西晋的矛盾;“徙戎论”。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316年)
1、八王之乱:291——306年。
2、永嘉之乱:310年,宁平城之战。
第四节 十六国与南北对峙
(07: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07上一节为“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及其意义”)
一、十六国的割据
1、从西晋灭亡到前秦统一(了解各族政权的汉化情况:《简史》P117—118页)
A:汉与前、后赵:304年刘渊在离石建汉;318年刘曜在长安建前赵;319年石勒在襄国建后赵。刘琨。
B:前凉:301年张轨建。张寔。
C:前燕:奠基者慕容廆;337年慕容皝(音晃)在龙城称燕王;352年慕容俊在中山(河北定县)称帝,后迁邺城。
D:代国:338年什翼犍建代。
E:成汉:304年李特在成都建立政权,306年李雄称帝。
F:前秦:351年苻健称天王,建都长安。苻坚与王猛于376年灭掉最后两个国家前凉和代,统一北方。统一原因:政治上维护士族特权;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思想上,提倡儒学。
2、北方的再分裂与北魏的统一
A:四燕(关东):384年慕容垂后燕都中山;385年慕容冲西燕都长子(长治);398年慕容德南燕都广固(益都);409年汉人冯跋北燕都龙城。
B:后秦与大夏(关中):384年姚苌后秦都长安;姚兴。407年赫连勃勃大夏都统万(陕西横山)。
C:西秦与四凉(河西走廊)
D:北魏(山西):386年拓跋珪代国/魏都盛乐(和林格尔);参合陂之战。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3、统治特点
A:胡汉分治
B:统治残暴
C:争战不休
二、东晋政权的政治
1、政权的建立(317年定都建邺)
A:南方士族平定江南之乱:石冰、陈敏、钱璯:周玘。
B:王与马共天下(史料):王导;王敦之乱;晋元帝司马睿、刘隗、刁协。
2、流民南迁(军事力量)
A:规模:按籍贯、按宗族。分布于江、淮之间或长江中下游沿岸,以扬州最多。
B:侨州郡县:黄、白籍。
C:土断: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成效最大。
3、大族把持政权(政治力量)
A:庾氏主政:苏峻、祖约之乱。
B:桓温擅权
C:谢氏当轴
4、孙恩、卢循起兵:399——411年
5、桓玄、刘裕的篡夺:403年桓玄逼晋帝退位,建楚。刘裕灭楚复晋,420年灭晋建宋。
三、南北之间的战争
1、东晋北伐
A:祖逖北伐:313年。
B:庾氏北伐:郗鉴;蔡谟。
C:桓温北伐:桓温于347年灭蜀。褚裒;殷浩。354年第一次北伐进入关中;356年第二次收复洛阳;369年第三次枋头大败。
D:刘裕北伐:
2、前秦南进——淝水之战(383年)
A:南北局势:桓冲;谢玄;刘牢之;北府兵。
B:淝水决战
C:南胜北败的原因:从民族矛盾角度考虑。
四、南朝政治
1、宋的政治和南北战争
A:元嘉之治:宋文帝统治时期。
B:南北战争: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北伐;王玄谟、庞法起。北魏南侵;魏太武帝;瓜步之役。
C: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宋孝武帝设典签,加强对方军政的控制。
2、齐的统治(479年)
萧道成;“却籍”:清检士籍,不合者一律改正;唐寓之。
3、梁武帝的统治(502年)
A:统治措施:协调统治集团各阶层利益;对待宗室诸王宽和;增设文武官位;大兴儒学,崇奉佛教(三次舍身同泰寺)。
B:对北方的战争:天监四年(505),萧宏北伐;13年,筑寒山堰。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奉元颢北上,攻入洛阳,后败归。
C:侯景之乱:萧绎称帝于江陵;王僧辩;陈霸先。萧詧与后梁。
4、陈朝的统治(557——589年)
南方土豪的兴起。吴明彻攻北周。陈叔宝。
第五节 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
(系07大纲两节合并:东晋门阀政治;南朝门阀的衰落和寒人的兴起)
一、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1、东晋以前的士族
A:独尊儒术培养出大批士人。
B:东汉创业依赖大姓:世代通经,长期把持高官。
C: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形成门阀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封闭性。
2、东晋门阀政治的鼎盛
A:高门士族主政,皇权衰弱。
B:士族内部有高下之别。
C:士族有特权
3、南朝门阀政治的衰落
A:政治上的点缀品:鄙薄武职、脱离军权。(新增)
B:士族独占清流美职(宦):不耐烦剧,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新增)
C:士庶不通婚(婚):注意沈约弹王源资料
D:士庶不交游(以上两项导致封闭)(新增)
E:士族重族谱
侯景之乱与士族衰落的关系。
史料:
自宋氏失御,礼教雕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沦杂,罔计厮庶。贩鬻祖曾,以为贾道。明目腆颜,曾无愧畏。……风闻东海王源,嫁女与富阳满氏。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而托姻结好,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此为甚。……窃寻璋之姓族,士庶莫辨。……王满连姻,实骇物听。……臣等参议,请以见事免源所居官,禁锢终身,辄下禁止视事如故。(选自萧统:《文选》卷40《弹事》沈约奏弹王源文)
二、寒人的兴起(南朝以后)
1、寒人的概念
2、兴起的背景
3、兴起的表现
A:成为将帅,主掌军事。
B:出任典签,监视诸王。
C:出任中书通事舍人,执掌政柄。
D:土豪洞主,遍及南方。
三、政治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的强化)
1、尚书省
东汉设台,曹魏设省,东晋相沿,南朝转化为一般办事机构。
2、中书省
长官为监、令;出纳帝命,起草诏书、政令,按受尚书省奏事。
3、门下省
长官为侍中;西晋始设,南朝沿袭,备顾问应对,拾遗补阙,分中书之权,有“宰相便坐”之称。
4、秘书省
长官为监;南朝设,掌典籍图书。
5、集书省
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南朝设,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阅奏书,有封驳权。
以上机构对皇帝集权有利,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打下了基础。
第六节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东汉以来南方社会经济的进步(《史纲要》P117—118页)
1、原因
北人南移,技术南传;南方各族成为编户。
2、表现
农耕、蚕桑、水利、手工业。人口增长。调荆、扬米赈济中原。孙吴时期行政区划的变化:扬州由3郡分为8郡,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豫章郡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
二、两晋以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1、原因
A:流民南下。北方生产工具和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
B:南方政权的措施:大批行政机构设立在南方山地。沿江设置政治、军事机构。
C: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2、田庄经济
A:地主田庄:刘宋“占山护泽令”。由建康和太湖到会稽郡。别墅、屯封。自给自足,放高利贷。孔灵符;谢灵运。佃客、部曲与奴隶。
B:寺院经济:有资产、劳动力。脱离户籍。经营高利贷。与政治势力的结合。
3、农业
A: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推广:区种法;水稻种植用烤田法。
B:中原农作物在江南大量种植:麦、菽
C:水利兴修:湖田为后世“圩田”的滥觞。
D:粮食产区增多:三吴,隋大运河的开凿;会稽;丹阳;江陵。
4、手工业
A:丝织业:普遍。刘宋江南织工到日本。
B:冶铁业:水排冶铁。横法钢。谢平善做刚朴,称为“中国绝手”。陶弘景与“灌钢法”。
C:造船业:南康、建安、晋安。二万斛。
D:青瓷业:
E:造纸业:压光与染色是新成就。藤纸。
5、商业
A:商业城市:建康;江陵:商品的转运站;成都;襄阳、寿春;番禺。
B:商品:草市、输估与散估(商业税)、承包商的出现。
C:货币:
三、南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发展不平衡。三吴地区获得了巨大进步,但长江流域的各地区并非均呈上升趋势, 上游的益州及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总体上衰退,湘江流域亦未能保持汉代的上升趋势,岭南、福建虽有发展,总体上相当落后,江南腹地开发更有待时日。
史料:
1、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zǐ)窳(yǔ)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选自《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2、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汉氏以来,民户雕秏,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既扬部分析,境极江南,考之汉域,惟丹阳会稽而已。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及孙恩寇乱,歼亡事极,自此以至大明之季,年踰六纪,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选自《宋书》卷54《孔季恭传》“史臣曰”)
第七节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一、北魏前期的统治
1、道武帝
A:政治上,依汉族官制设官分职,解散部落组织。
B:经济上,将中原百姓迁至平城,计口授田。
C: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承认汉族宗主在当地的势力和特权(《简史》第121页)。
D;文化上,收集儒家经典,置五经博士,设太学。
反映北方民族向小农变化的历史趋势,宏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2、民族矛盾严重
A:与少数族的矛盾:统一战争又是民族征服战争。与柔然的战争。盖吴起兵。
B:与汉族的矛盾
3、太武帝
A:政治上,任用汉族士族:崔宏、崔浩;神麚四年(431年)征召中原士族。北凉士人,汉族势力增长。
B:经济上,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
C:文化上,以道教为国教,寇谦之为天师,接受“太平真君皇帝”称号;倡儒学;禁佛教(灭佛)。
D:鲜汉冲突:450年崔浩国史之狱(《简史》第121页)。
二、孝文帝改革(前期冯太后主持,484——486年)
1、政治方面
A:吏治改革:官吏任职年限按治绩;颁行俸禄制。
B:三长制:废宗主都护制,设邻、里、党三长,控制基层。
2、经济方面
A:均田制(内容):推动垦荒,稳定土地关系。
B:新户调制:
3、迁都洛阳:“雁臣”;元恂。
4、改官制
依魏晋南朝官制度。
5、禁胡服
6、断北语
30岁以下者在朝廷上讲汉语
7、改姓氏
将鲜卑复姓改为汉人所用单姓,促进鲜汉融合
8、定族姓
仿照汉族门阀制度定鲜卑族姓,胡、汉贵族合流,民族矛盾缓和。
9、影响和作用(朱著363、365页)
A:民族融合
B:经济发展
C:为统一奠定基础
D: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綦母怀文造宿铁钢刀。
第八节 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一、政治的腐败
1、霸占良田
2、买卖官职
3、比阔斗富
4、崇尚佛教
僧祗户与佛图户(翦著第204页)。前者相当依附农民,后者相当奴隶。
二、自耕小农的破产
1、租调繁重
2、兵役、徭役频繁
三、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1、北方六镇
2、六镇兵将地位的变化
A:镇户:与罪犯同伍,受镇将欺压。
B:镇将:朝廷南迁,重文轻武。张彝事件。
四、各地的起兵
1、六镇起兵
A:起兵经过: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起兵。葛荣在河北起兵
B:尔朱荣掌权:528年“河阴之变”。
2、关陇起兵
胡琛在高平镇;莫折大提在秦州。
3、起兵的作用
具有反汉化倾向,最终导致民族融合。
五、东、西分立
1、东魏、北齐的政治
A:东魏、北齐之立:高欢起兵;企图弥合民族矛盾;534年,建东魏,都邺城。550年其子高洋废魏建齐,577年为北周所灭。
B:鲜汉矛盾:括户;士族地位的下降。杨愔;祖珽。
C:鲜卑人的汉化:河清均田。
2、西魏、北周的政治
A:西魏、北周之立:宇文泰平定关陇,535年建西魏,都长安。557年其子宇文觉废魏建周。
3、隋代周及统一中国
战争性质:统一战争。
史料:
1、魏末丧乱,宇县瓜分,役车岁动,未遑休息。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选自《隋书》卷2《高祖纪》开皇十年五月诏书)
2、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征徭。通计旧府六百三十三,河东道府额亚于关中。河北之地,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选自《唐会要》卷72“府兵”条)
3、天宝八载五月九日,停折冲上府下鱼书,以无兵可交。至末年,折冲府但有
兵额,其军士、戎器、六驮、锅、幕、糗粮并废。(选自《唐会要》卷72“府兵”条)
第九节 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参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下册第637—638页)
一、北魏前期的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卷入)
二、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重大推动作用
三、六镇起兵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参加)
四、东魏、北齐境内的鲜汉矛盾与斗争
五、西魏、北周的改革
1、改革内政
A:宇文泰采苏绰之议,制定计账和户籍制度。
B:颁布六条诏书。
C:用人不限门资,对门阀势力进行限制。
2、改革均田制度
3、创立府兵制
A:性质:与周礼六官结合。
B:机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
C:兵源:由豪强充任扩至富家子弟,最后一般贫下户均可入兵。府兵不入户籍,另立军籍。
D:意义:使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有了进展,政府在编户外控制了一些农民,对北周实力的加强及统一有作用,也为隋唐府兵奠定了基础。
“初,魏孝庄帝以尒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周文帝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已前,任者凡有八人。周文帝位总百揆,〔三六〕都督中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自相督率,不编户贯。都十二大将军。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每兵唯办弓刀一具,月简阅之。甲槊戈弩,并资官给。”(《北史》卷60《李弼等传》附录)
“(魏大统)九年(543年),太祖以邙山之战,诸将失律,上表请自贬。……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周书》卷2《文帝纪》下)
“建德二年(573年)……改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是后,夏人半为兵矣。”(《隋书》头子4《食货志》)
4、周武帝灭佛
574年周武帝下诏禁断佛、道两教。
5、释放奴婢
六、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1、各族融合的表现
南北朝末期,入塞各族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和汉族基本一样。融合有各族人民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少数族也带来了优秀的思想文化,为汉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2、边境各族
A:柔然/芮芮/蠕蠕:阿那瓌;北魏劲敌;554年灭亡。
B:高车/丁零/敕勒:546年,突厥击败高车,成为其附属国。
C:突厥:五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六世纪以后,势力壮大,552年,阿史那土门建立汗国,灭柔然,破吐谷浑,领土范围急剧扩大。
六、民族融合的成果
为大一统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催生了强盛的隋唐王朝。
第十节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玄学和宗教
1、魏晋玄学(《老子》、《庄子》、《周易》称三玄)
A:出现的原因:第一、儒学的繁琐、虚诞;第二、曹操唯才是举否定了儒教的绝对地位;刘劭《人物志》;第三、《易》学义理有待变革,出现子探讨《易》学的新潮流。
B:玄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何晏、王弼;调和儒、道。第二、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三、向秀、郭象;名教即自然;阮瞻“将毋同”。
C:对玄学唯心论的反对:杨泉《物理论》;裴《崇有论》;鲍敬言“无君论”。
D:玄学与佛教的融合:东晋以后;孙绰《道贤论》。
E:清谈:
2、佛教的发展
A:发展原因:士大夫阶层;普通百姓;佛教与玄学有相通处。
B:名僧:佛图澄(后赵)、弟子道安(前秦)、弟子慧远(南方领袖);鸠摩罗什(后秦,主持译经);法显《法显传》(又称《佛国记》)。
C:名作:梁沙门释僧佑《弘明集》;释慧皎《高僧传》。唐分别有《广》、《续》。
3、范缜《神灭论》
4、道教的发展
东晋葛洪《抱朴子》;梁代陶弘景。北魏寇谦之。
二、文化
1、史学与地理学
《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禹贡地域图》。
2、文学
《世说新语》、《文心雕龙》、《诗品》、《文选》。
3、艺术
顾恺之《女史箴》、陆探微、张僧繇,《古画品录》。最早石窟在新疆;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山石窟。梁鹄;钟繇(楷书);卫瓘、索靖(草书);二王。
4、自然科学
刘徽注《九章算术》;祖冲之《缀术》。王叔和《脉经》;葛洪《肘后百一方》;陶洪景《本草集注》。贾思勰《齐民要术》。
5、机械制造
三、练习题
(1)名词
1、官渡之战;2、士家制;3、租调制;4、赐租牛客户制;5、走马楼吴简;6、世袭领兵制;7、复客制;8、九品混通;9、占田荫客制;10、徙戎论;11、八王之乱;12、“王与马共天下”;13、土断;14、王敦之乱、苏峻之乱;15、祖逖北伐;16、北府兵;17、却籍;18、侯景之乱;19、典签;20、部曲;21、湖田;22、输估、散估;23、国史之狱;24、雁臣、25、僧祗户、佛图户;26、河阴之变;27、六条诏书;28、府兵制;29、《人物志》;30《崇有论》;31、清谈;32、法显;33、《抱朴子》;34、《水经注》、35、《洛阳伽蓝记》;36、宗主督护制;37、将毋同;38、关东军;39、赤壁之战;40、夷陵之战;41、九品中正制;42、单车刺史;43、高平陵政变;44、五胡;45、宁平城之战;46、参合陂之战;47、侨州郡县;48、瓜步之役;49、宗主督护制;50、河阴之变;51、周武灭佛;52、三玄;53、《神灭论》;54、《弘明集》、《高僧传》;55、《禹贡地域图》;56、《齐民要术》
(2)简答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2、曹魏在制度方面与此前有何不同?
3、试述西晋户调式。
4、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5、试述门阀政治兴衰的过程。
6、南朝时期寒人兴起的表现是什么?
7、南方经济的发展。
8、评价孝文帝的改革。
9、六镇起兵的原因及其影响。
10、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是怎样完成的?
11、试比较淝水之战、灭陈之战的性质。
12、试述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更多资料,点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