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精华笔记(五)必考部分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1、杨坚代周
2、统一南北
二、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1、政治制度创置与改革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3)初创科举制度
(4)改革府兵制
(5)修订隋律
2、经济制度的整顿与改革
(1)均田制
(2)租调力役制
(3)大索貌阅
(4)输籍定样
(5)统一钱币和度量衡
3、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都市
(4)海外交通及贸易
(5)南北大运河
三、 隋末大起义与隋朝的灭亡
1、隋文帝时期矛盾的积累与隋炀帝的骄奢统治
2、隋末大起义
3、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1、杨坚代周
周武帝时袭父爵为随国公。
578年 周宣帝即位,以皇后父拜上柱国、大司马。
580年五月,周宣帝卒,静帝即位。近臣郑译等矫诏引坚辅政。
七月,平定相州尉迟迥等反抗。十二月,进爵随王。
581年 ,静帝被迫退位,杨坚代周称帝,建元开皇,建都长安,国号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五《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隧安坐而攘帝位”
2、统一南北
587年(开皇七年),先灭掉建都江陵的后梁。次年,隋文帝派杨广率领51万大军,向陈发动总攻。
589年正月,隋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渡江,顺利攻下建康,俘虏了陈后主及其文武大臣,灭陈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政治分裂,开创了此后近三百年国家和社会的统一局面,推动了民族融合,消除了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二、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1、政治制度创置与改革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置三师、三公以及内史、门下、尚书、秘书、内侍五省。
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六曹。六部与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合称三省六部。
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互相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长官是内史令;审议机关是门下省,长官是纳言;最高执行机关是尚书省 。
二台(后为三台),十一寺(后变为九寺)
六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四人。如吏部:吏部尚书、吏部侍郎、选部郎
九寺:卿一人、少卿一人、丞。如太常寺:太常卿、太常少卿、太常丞
(2)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
583年,隋文帝取消郡,将以往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置令。
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节约政府开支,加强行政效率。
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
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规定:全国各地的“ 大小之官, 悉由吏部” 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
(3)初创科举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 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此时已初步走向“开科举士”的科举制度。
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等科。 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4)改革府兵制
改革府兵制
590年,隋文帝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户”。
府兵军人除原有军籍,隶属军府外,由于家属一同列入州县户籍,成为民户。
府兵按照均田制授田,出征时自备衣粮,因而虽授田但免租调力役。
由此兵籍与民户同隶州县,改变了过去兵民分治的现象,寓兵于农,府兵制度进一步与均田制度结合起来。
(5)修订隋律
针对北周刑律苛酷的情况,隋文帝也进行了改革,制成《开皇律》。《开皇律》在北魏、北齐刑律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废除了诸如枭首、孥戮、宫刑等许多酷法,只保留律令五百条。
2、经济制度的整顿与改革
(1)均田制
隋朝继续推行均田制。隋制规定,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和北齐相同。即一夫一妇受露田120亩,丁男受永业桑田或麻田20亩。地主官僚的奴婢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60人到300人之间,奴婢受田的数量和普通人民一样。丁牛一头受田60,限四牛。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30顷。
均田制的意义
隋朝实行的均田制度是在人少地多,朝廷可以控制较多土地的背景下实行的王朝国有土地分配制度。均田制不是将所有土地都拿来分配,而是将政府所能支配的土地上的一些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他们固定在土地上,以利于封建政府的派役和税收。均田制的分配比例也有利于官僚地主。但另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农民还是得到了一些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也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
(2)租调力役制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朝实行租调力役制度。规定:成丁要负担赋役,老年免去。
缴纳租调,一般以床(一夫一妇)为单位来计算。丁男一床,纳租粟三石;调视桑田和麻田而纳物不同,桑田纳绢一匹和绵三两,麻田则纳布一端和麻三斤。未婚单丁和奴婢则纳一半租调。
力役方面,隋初沿袭旧法,每年服役一个月, 583年,改为二十一岁起服役二十天。 590年改为五十岁免役收庸(用布帛代替力役),调绢也减为二丈。
(3)大索貌阅
鉴于南北朝以来,农民诈老诈小、隐漏户口、避役逃亡的情况十分普遍,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开皇五年(585年),实行“大索貌阅”,即责令州县地方官吏检查隐漏户口,按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的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诳报年龄,以防诈老诈小。又规定堂兄弟以下,都要分居。奖励百姓之间互相检举。通过检括,有大量民户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5)统一钱币和度量衡
隋朝以前,钱币长期紊乱,大小轻重不一,影响了商品交换的发展。隋建立后,改铸新五铢钱,“又严其制,自是钱货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
同时还采取了一些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人口的激增与农业的发展
隋朝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人口的激增、垦田面积的扩大和国家粮仓的丰实。
隋初,仅有359.9万多户,灭陈后得50万户, 总计当时全国户数近410万,人口约3000万。到606年(大业二年),达到890.7万多户,4600多万口。 在十七年间,户数增加了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600多万。隋人口的激增超过了正常的人口繁衍速度,与隋朝廷大力检括人口的措施产生的效果有很大关系。这种人口增长在当时也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隋代仓库丰盈
隋代粮仓之丰盈,为后来封建史家所艳称。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炀帝大业初年,置洛口仓于巩县东南的平原上,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可容八千石。 洛阳的含嘉仓规模巨大, 20世纪70年代被发掘。洛阳还设有回洛仓、子罗仓等。 此外,黎阳仓(河南浚县黎阳镇) 及永丰仓 ( 陕西华阴)、 太仓(长安)、 常平仓(河南陕县)、广通仓(陕西华县)等, 所积亦甚丰富。 这些粮仓储存的大米、 谷子、 食盐, 多的达上千万石, 少的也有几百万石。 府库中所藏布帛等其他物资也不计其数。一直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隋府库中的各种物资还未用完。 元代史家马端临评价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 莫如隋”(《文献通考·国用考》)。
含嘉仓遗址发掘情况
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含嘉仓, 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 找到了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 探出粮仓287座,发掘粮窑400余座。仓窑形状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径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实后,用火烘干,周壁和窑底铺设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后储粮,粮入窑后,上面铺席,堆糠和垫草,最后用土密封。在已发掘的仓窖中,出有刻字砖,记载仓窖位置、粗粮来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领粟官的职务、姓名等。砖文所记大都是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有调露、天授、长寿、圣历和开元等年号。粮仓储存的粮食品种有糙米、粟、小豆等。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镇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 冀县)、 德州、濮州(山东濮县)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 第160号窖还保存有约25万千克的炭化谷物。 如此规模的粮仓可称为我国最大的古代粮仓
(2)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与玻璃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白釉瓷。这批白瓷,胎质坚硬,色泽晶莹,造型生动美观,这是中国较早出现的白瓷。隋代青釉瓷器的生产则更广泛,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江南各地皆有青瓷出土,并发现了多处隋代窑址。
造船业
隋朝造船技术相当进步。当时的五牙大战船,船上有五层楼,高百余尺,左右前后设置六个拍竿,高五十尺,可以拍击敌船。炀帝游江都时所乘的船,种类很多,其中“龙舟”制作最精,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船身分为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
(3)商业·都市
商业 · 都市
隋代商业贸易出现繁荣的景象。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城市。长安有都会、利人两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通远市临通济渠,周围六里,二十门分路入市,商旅云集,停泊在渠内的舟船,数以万计。丰都市周围八里,通十二门,其中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 “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像这样规模宏大、商业繁华的都市,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罕见的。
海外交通与贸易
隋朝的对外贸易,分为海陆两路,其中西北陆上贸易尤其发达。通过此路,不仅可以到达亚洲西北部,而且远及欧洲东部。通过海路,隋朝对东亚以及南洋诸国也有着贸易和友好关系,而对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日本曾多次派使臣来隋通好。隋炀帝在608年也派裴世清回访了日本。在交往中,隋炀帝曾 “赐其民锦线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从此日本人开始服用汉人衣冠。
(5)南北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其工程可分为文帝时的广通渠和炀帝时的四段:
1、通济渠: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征调河南、淮北一带一百多万民夫,从西苑(洛阳西面)引谷、洛二水到达黄河,再从板渚(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复自大梁(开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达于淮水。
2、山阳渎: 自山阳(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至扬子(仪征)入江,这条水道原称邗沟,最早为春秋末吴王夫差所开。 578年,隋文帝因要伐陈,下令对这条水道加以疏浚。 605年,隋炀帝对山阳渎又进行一番修整、扩大。
3、江南河:610年,从京口引长江水到余杭。
4、永济渠:608年,征调河北一百多万民夫,引沁水南达黄河,北到涿郡。
三、 隋末大起义与隋朝的灭亡
1、隋文帝时期矛盾的积累与隋炀帝的骄奢统治
隋炀帝的骄奢统治:
A、征调百姓,大兴工役。
B、游幸江都。
C、三征高句丽
2、隋末大起义
长白山首义
611年(大业七年)一月,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山东章丘)起义。王薄自称“知世郎”,还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队伍。
到617年前后,形成三支最主要的起义军
3、隋朝的灭亡
在大起义的冲击下,隋政权土崩瓦解,它所控制的地区只剩下几座孤城。 江都(江苏扬州)城的东、西、北三面都被起义势力包围。 618年(武德元年)春,领导侍卫部队的司马德戡和贵族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缢杀了隋炀帝。隋朝自581年建立,至此灭亡,前后历时37年。
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首先,摧毁了隋朝腐朽统治,为社会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其次,冲击了整个地主阶级,尤其是对贵族、官僚、门阀士族等特权阶层的打击更为沉重。
最后,为唐朝统治提供了借鉴。
思考讨论题:评价隋朝的历史地位及隋炀帝其人。
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历史特点
隋朝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再建的时期。它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我国封建经济和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短暂而繁荣是隋代历史的显著特点。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都有发展,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题:
1、评说武则天及如何看待今天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2、两税法的意义
3、隋唐赋役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唐朝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晋阳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2、统一全国
二、 唐朝前期的政治制度
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
2、地方机构:州县与诸道制
3、府兵制度
4、唐律
5、学校与科举
6、打击门阀士族政策
三、唐代前期的经济制度
1、均田制
2、租庸调制
四、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A、玄武门之变
B、贞观之治
2、 武则天与武周统治
A、唐高宗即位与永徽政局
B、武周政治的特点
3、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A、唐中宗、睿宗时期政局与唐玄宗登基
B、唐玄宗革新与开元之治
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6—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得对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为安宁,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时期的政策措施和特点: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②君臣论治
③重视农业,轻徭薄赋。
④知人善任,善于纳谏。
⑤法令严明。
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 、武则天与武周统治
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特点:
①打击关陇士族势力,扶植庶族地主力量。
②发展科举制度,开创了“殿试” 。
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④加强西域边防的管理和建设。
⑤奖励告密
⑥大肆佞佛
五王政变
705年(神龙元年) 宰柏张柬之、崔玄等五人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强迫武则天传帝位给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事后,张柬之等五人同被封王,史称“五王政变” 。
3、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A、唐中宗、睿宗时期政局与唐玄宗登基
B、唐玄宗革新与开元之治
经高祖以来百余年的恢复发展及玄宗的革新措施,到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国力强盛的局面,唐王朝进入了繁荣富强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①裁汰冗官,整顿吏治
②抑制食封贵族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抑制佛教的泛滥
⑤检括户口
⑥重视经籍的整理与著录
二、 唐朝前期的政治制度
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
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①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
②唐太宗指定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与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参与行使宰相职权。
③高宗以后,这些名称逐渐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并成为正式相衔,同为宰相之列。三省长官也必须加“同平章事”一类职名才能厕身宰相行列。
政事堂:
政事堂是唐初宰相议事之所。唐初始设于门下省,后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又改名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后逐渐成为三省之上的宰相集体议政施政中心。北宋沿设。
2、地方机构:州县与诸道制
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二级制(唐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
至唐玄宗时,又重新分全国为十五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到各道、州、县检查工作,进行监督。开元以后,道开始具有行政区的性质。
唐代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乡下有里。里是最基层政权单位。
城市中的基层组织则是坊。
3、府兵制度
唐代府兵的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十二卫,外加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共十六卫。
卫之下府兵的基本单位是府。
在中央有内府。在地方是外府,即设在各地的折冲府。
唐朝府兵每三年选拔一次。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班到京城宿卫,叫“番上”。
期间免本身租调。兵农合一。府兵制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
4、唐律
服役唐代的法律体系由律(量刑定罪的依据)、令(官府规章制度条文) 、格(皇帝防止奸邪的制敕禁令) 、式(政府机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4部分组成。
唐高祖时就令臣下制订《唐律》,至唐太宗时完成了这一工作,637年(贞观十一年)颁布全国。
刑名有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凡二十等 。
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沿袭隋的《开皇律》。
唐高宗时,又令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
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法典。
5、学校与科举
唐代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之分,总体以官学为主。
唐获得出身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门荫入仕,二是杂色入流,三是科举。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也叫常科,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玄宗以后,进士科占重要地位。唐初,常举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取士。
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 ,制举不常举行 。
科举考试的作用:
①适应了普通地主阶级发展的需要,能广泛的把地主阶级中的中下层乃至贫寒之士通过科举考试吸收到封建政权中来。
②更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打破士族门阀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王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③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唐代前期的经济制度
1、均田制
① 对百姓授田。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 永业田二十亩。
②对贵族官僚受田。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
③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
2、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赋役制度。
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是:
租:丁男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
调:每年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庸: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
这种以绢、布折役的方法称做“输庸代役”。
唐代的赋役制度不同于前代的是完全以受田丁男计征,而且“输庸代役”不再受年龄的限制,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二、唐朝后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安史之乱
1、开元、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
2、安史之乱
二、唐后期的政局
1、藩镇割据与反藩镇的斗争
2、宦官专权与南衙北司之争
3、牛李党争
三、唐中后期的理财政策
1、榷盐法
2、刘晏理财
3、两税法
四、唐末农民战争
1、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2、裘甫起义与庞勋兵变
3、黄巢大起义
一、安史之乱
1、开元、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
A 均田制度的破坏及土地兼并的盛行 。
B 府兵制的终结及“内轻外重”军事格局的形成。
C 天宝年间的政治危机
开元中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①、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②、检括户口
③、改变地税和户税征收办法
④、改革兵制
安史之乱的爆发:
2、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载(755)冬, 安禄山在范阳率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等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十五万人起兵反唐,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安史之乱的相持与结束:
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至德二载(757),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
乾元二年(759),史思明杀安庆绪,在范阳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广德元年(763)初, 史朝义在唐军打击下,穷促自杀。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的影响:
①唐中央集权体制大为削弱,藩镇林立。
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③打破了唐王朝的边防军事格局。
二、唐后期的政局
1、藩镇割据与反藩镇的斗争
四镇之乱: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泾原兵变:唐德宗建中四年(783)
淮西之乱:唐宪宗元和九年(814)
“元和中兴”
2、宦官专权与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专权
唐初宦官人数并不多,只负责侍奉皇帝和管理宫廷事物。
太宗之后制度渐弛 。
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 。
唐肃宗以宦官李辅国为专掌禁军。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
代宗时增设内枢密使一职,由宦官担任,执掌机要。宪宗时置左右枢密使。
德宗朝,设统率禁军的神策军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均以宦官担任。
两神策军护卫中尉与两枢密院并称为“四贵”。
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势力的恶性发展引起朝内官僚集团的不满,朝官与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宰相官署在宫廷以南,称为“南衙”;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在宫廷北部,称为“北司”,两者之间的斗争故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唐顺宗“永贞革新” (“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
唐文宗联合朝官谋诛宦官的一次事变。
文宗任用李训和郑注,打击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底,在文宗会见百官时,李训等布置兵力,诈言大明宫左金吾厅后石榴夜有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一举消灭他们。
事被发觉,仇士良急忙回宫劫持文宗,并派禁兵大杀朝官。李、郑等大批朝官和家属被诛杀。史称“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
牛党是以牛僧孺为首领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领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
其分歧主要表现在:一如何对待科举取士,二如何对待藩镇割据。
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前后斗争数十年。
三、唐中后期的理财政策
1、榷盐法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任盐铁使,建议实行榷盐法,改食盐征税为官府统购统销。
即国家在产盐区设盐院,居民凡以产盐为业者,免其杂徭,隶属于盐铁使,所产盐由国家统购专卖,人民私煮盐者判罪。
大体而言第五琦的榷盐法运营方式为:“亭户制盐―官府统购―官运官销”的垄断运营方式。
2、刘晏理财
刘晏的财政改革
①改进榷盐法
刘晏革第五琦榷盐之弊,改为“民产一官督一民销” 。
即盐的生产由盐户为之,按官府定价卖给盐商;盐商向官府纳盐税,然后方可去市场销售。
②漕运整治
疏浚运河,建造坚船,训练漕卒。
③行常平法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3、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提出“两税法”。其主要内容是:
(1)废弃按丁征收的租庸调及一切杂税,改为按资产征户税,按田亩征地税。
(2)“量出制入”的原则,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3) 不分土、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户籍,一律就地落籍纳税。居无定所的行商,征三十分之一的所得税(后改为十分之一)
(4)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户税按户等高低纳钱,地税按亩征收谷物。
(5)两税分夏税秋税两次,分别于六月和十一月纳毕。
两税法的作用与评价
两税法使国家对百姓赋税征收的标准由税丁转向税产,这是中国赋役制度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变革。
首先,使唐中期以来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
其次,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比此前不管土地资产多少一律按丁征税的租庸调制合理,多少改变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再次,“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
四、唐末农民战争
1、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王仙芝与黄巢起事:
乾符元年(874),长期从事私盐贩运的盐商王仙芝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几千人在濮阳起义。另一私盐贩黄巢率数千人在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响应。两军不久会合,转战于山东南部。
黄巢的流动作战:
乾符五年(878),王仙芝败死,余部与黄巢会和。黄巢自称黄王,号“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成为领袖。
广明元年(880)黄巢十一月占东都洛阳,十二月进占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遂于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黄巢起义失败及影响:
中和三年(883),起义军被迫退出长安,退入河南。
中和四年884年,起义军败退山东,6月7日,黄巢在山东莱芜狼虎谷战败自杀。唐末农民大起义失败。
影响:
对五代、宋以后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农民军第一次提出了“均平”的口号。
黄巢大起义打烂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赖以维持的中央地方军政格局的平衡。起义虽然失败,但唐王朝也奄奄一息,只挣扎了二十余年就灭亡了。
材料:《新唐书》卷五○《兵志》:“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其反映了唐朝后期怎样的政治局势并作出具体分析?
反映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政治局势。
唐后期政治局势表现的主要特征是安史之乱中立有军功的武夫战卒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大多数被任命为节度使;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或连州十余,或兼有三四州之地;节度使父死子继,自己任命官吏,掌握了相当大的政治权力;他们不向中央上报土地户籍,不输贡赋,具有极大的经济权力,天子不能制。
第一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
一、五代更替
1、后梁
2、后唐
3、后晋
4、后汉
5、后周
二、十国并立
1、吴和南唐
2、前、后蜀
3、吴越、楚
4、闵、南汉、南平、北汉
三、后周世宗改革
五代政权表
后梁
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自己称帝于开封,建国号为梁。 史家为与南北朝时萧梁相区别,称之为后梁。后梁经历二帝,17年。
后唐
923年四月,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称帝 (庄宗), 国号唐,十月攻灭后梁,建都洛阳,史称“后唐”。
后唐统治14年。
后晋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沙陀人) 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的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岁贡绢帛三十万匹和认辽朝君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等条件,取得辽兵援助,推翻后唐,建立了政权, 国号晋,迁都开封,史称“后晋”。
947年初,辽兵攻入开封,后晋亡。后晋凡十二年。
后晋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沙陀人) 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的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岁贡绢帛三十万匹和认辽朝君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等条件,取得辽兵援助,推翻后唐,建立了政权, 国号晋,迁都开封,史称“后晋”。
947年初,辽兵攻入开封,后晋亡。后晋凡十二年。
后汉
当辽兵攻入开封后,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沙陀人)在晋阳(太原)称帝(高祖),仍用后晋天福年号,争取后晋旧臣归附。辽兵北退后,他进入洛阳和开封,并在开封建都,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汉高祖做了11个月皇帝死,其侄刘承(隐帝)继位后,忌杀大臣,天雄节度使郭威被迫起兵反汉,隐帝被杀。后仅仅统治四年就灭亡了。
后周
951年正月, 郭威在开封称帝(太祖),国号周,史称“后周”。
954年,周太祖死,养子郭荣(原姓柴,太祖内侄)继位(世宗)。
周世宗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础上,继续革新政治,训练军队,开始进行统一战争。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十国政权表
国号 | 时间 | 创建者 | 国都 | 灭于 |
前蜀 | 891—925 | 王建 | 成都 | 后唐 |
吴 | 892—937 | 杨行密 | 广陵 | 南唐 |
吴越 | 893—978 | 钱鏐 | 杭州 | 北宋 |
闽 | 893—945 | 王审知 | 福州 | 南唐 |
楚 | 896—951 | 马殷 | 潭州 | 南唐 |
南汉 | 905—971 | 刘隐 | 番禺 | 北宋 |
南平 | 907—963 | 高季兴 | 荆州 | 北宋 |
后蜀 | 925—965 | 孟知祥 | 成都 | 北宋 |
南唐 | 937—976 | 李昪 | 金陵 | 北宋 |
北汉 | 951—979 | 刘崇 | 晋阳 | 北宋 |
吴和南唐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 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但此时杨氏大权已旁落。937年, 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前、后蜀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 (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 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楚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 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 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 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潭州(长沙)。 927年,后唐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 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刘言后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闽、南汉、南平、北汉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 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周世宗改革
内容:
1、政治上,选贤任能,整饬吏治,赏罚严明。
2、在军事上,严明军纪,整编禁军。
3、经济上,鼓励开垦荒地,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4、禁灭佛教,抑制寺院经济,废佛寺,令僧尼还俗。
5、在刑法方面,要求不因怒刑人,不因喜赏人。
影响:
周世宗的改革加强了后周的经济、军事力量,使后周末期的局势比较稳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了统一大业,虽未完成,但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材料二: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材料三: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回答: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