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本科双非跨考华东历史系失败,成功调剂至西南大学!

2018-02-24 lwr2017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作为一个双非跨考兼调剂生,分数又不是特别出众,能被还不错的一所211院校录取,实在是很幸运。


我的本科院校是湖南一所非211省部共建重本,本科专业是法学。当初高考时得知该校法学出众,于是我就报考了法学专业。但是经过四年的学习,还是感觉自己当年图样。法学是个需要扎实专业知识的学科,而我的专长显然不在这一领域,专业课成绩只能说是苟且而已,大多是70多分。于是我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


尽管如此,做出跨考的选择也是艰难的。做决定是在5月,但是因为大三下学期的一系列事情耽误,以及7月病了一场,全面备考已经是8月的事情了。最初选择的目标是华东师大,动机也很单纯:它是985,历史专业排名很前,但不是自主划线(不然英语必死无疑),同时不歧视跨考生(如长春某高校历史学专业原则上不收跨考生)。

在专业课、政治与英语的精力分配上,我和当年高考时一样,选择了“扶强抑弱”模式(总分主义)。这一模式让我在专业课上取得了成功,却差点让我因为英语成绩直接出局。因为高中时我的历史成绩一直不错,大学以来也继续阅读有关历史的书籍,并活跃于网络平台的历史区,因此我认为我最能有所作为的正是专业课。


政治方面,作为文科生,我认为只要有条理的复习,维持一个可观的分数还是比较容易的。英语方面,我从高中以来,英语成绩从未超出总分的70%,因此对在英语上突飞猛进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过线就好,半百更好。”对英语的预期从来没高出60分。

因此我的时间分配是:专业课50%,政治30%,英语20%。而且专业课和政治放在精力较充沛的时段进行。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值得效法的方案,因为最后我的英语当真是压线。。。出分数线时,可谓惊出一身冷汗。


于是全面的复习从8月开始,首先是专业课,我选择的是九本。8月看完了中国古代史上下册和中国近代史。


政治课则跟着文都的第一阶段网课(当然不是正版。。。),看完了马原部分。英语主要是背单词,我投机式的选择了新东方的常用900词,毕竟全面背几千个词汇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事实证明这九百个词还是很实用的,可惜我的掌握还是不够扎实。

9月开学,我的课能逃则逃,不过有些课还是必须去的,比如坑爹的逻辑学。。。(原本是大二下的,被教务搬到了大四上)。毕竟到了学校,效率也高了起来。

专业课方面,9月看完了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和半本世界近代史。政治方面看了文都第二阶段的马原、史纲网课,同时跟着开始做题。英语则确立了以阅读为根本点的策略,跟着新东方的逐篇讲解课,全力刷阅读真题。同时继续温习那900词。

10月本来想在十一奋斗一波,后来发现在十一的气氛中的确效率高不起来。同时经过之前两个月的鸡血模式,身心也开始疲惫,头发也不停的掉,好在我的头发够浓密,没变成光头。

十月的进度就慢了下来,我买了大纲解析,但是陷入了解析和教材何者优先的困惑,因此也耽误了进度。总之,到了月底我看完了后半本世界近代史和前半本中国现代史。政治复习了一半的毛概。英语还是继续阅读单词。。。

十月也是志愿填报的时候,在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我最初没有明确意向,本着实用主义原则,选择了往年分数略低,录取人数也更多的近现代史。不过后来看了复试名单才知道,如果当时选择古代史,说不定真能如愿去上海。。。

十一月,湖南彻底凉下来,加上考研临近的压力,复习效率高了起来。面对专业课时间严重不够的局面,我断然决定剩下的中国现代史下半本,还有两本最后的中国当代史,世界现代史扔了不看。直接去看大纲解析中对应的部分。然而后来的事实告诉我,要不是对这一部分历史还是有一定的积累,这个选择等于把自己挖坑埋了。。。

完成了对专业课的第一轮梳理后,笔记什么的也顾不得再做了,直接买了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和论述,每天20页的速度开刷。如今看来,长孙博名词解释还算是很靠谱的。而论述虽然。。。但是就当复习各章节知识点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答题技巧和思路通过一个月的背书开始熟练起来。


政治上,我粗制滥造的把毛概后半部分和思修结束了,然后发现当代还没准备。。。于是买了肖秀荣的书,开始进入刷题查漏补缺时期。英语继续攻阅读,同时做了一点完型和作文的准备。

此外十一月我还不务正业去省城考了个国考,

当然裸考死的很惨。。。不多说了。

十二月终于到了。。。

历史专业课继续十一月的背书计划,政治开始背大题,英语准备大小作文。不过其实到考试时,这三者都只能说完成了大部分而已。

同时,今年肖老师着实套路了一回,八套和四套进入语录体模式,搞得几个研友们互相吐槽:老肖今年真是疯了?不会是之前预测太准要避嫌?于是对八四的重视还是不够,不然政治再高上十分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考试终于还是来了,看到题目时,先是一愣,这套路不对啊?然后是惊喜,毕竟爆冷门对我这种“广而不精”的情况还是利好的。
政治就不说了。。。学弟学妹们,信老肖没错,即便他看上去有时不大正常,那也在是用特殊方式告诉你重点。。。
[额..]英语。。。时间特别赶,十分钟小作文,十五分钟大作文,我都佩服自己。。。虽然翻译没来得及写。接着就是难熬的一月二月。出成绩那天,感觉我输入报名号的手都在哆嗦。后来一看统计,出成绩前两周,我总共访问那个查询页面一百七十多次。。。

专业课231,政治65,英语45,方向第十五。

如果不出意外,英语线又没连涨两分,那就能进复试了。三月份国家线公布,算是松了口气。从一月到三月底第一志愿复试,我先后看了费正清的剑桥民国史(上卷)、共和国史(下卷),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侯宜杰老师《晚清立宪运动史》,胡绳先生《七十年》,近代史研究的电子版也看了两期。此外,这期间又“不务正业”的去南京考了次江苏省考。

不过第一志愿的复试还是败了。十八人中,六、十三、十四、十五(我)、十六五个被刷了,前十二除了第六都稳入,十七、十八两个女生逆袭成功,也是人生无常,但也心服口服。。。第一志愿别刷的教训已经专贴说了,这里就从略了。


之前调剂系统开放后,我就给合适的院校投志愿,毕竟总要留退路。


按顺序,我先后填了湖北大学(复试通知)、华南师大(拒绝)、西南大学(复试通知)、广东社科院(没理我)、内蒙古大学(拒绝)、大连大学(拒绝)。

湖北大学和西南大学接受我的调剂,但是湖北大学后华东师大的复试挨得太近,同时担心去复试会令第一志愿院校不悦(当然这是我单方面的想法而已),因此最终放弃了。

西南大学接受了我的调剂,记得是我去上海复试的前一天早晨,西大打给我一个电话,问我英语四级过了没有?我自然是过了,于是当天上午,复试通知就过来了,我点了接受。

上海战败后,沮丧而归,但终究路还没绝,于是我开始准备西大复试。看到西大要求复试交一篇论文,当时蒙了,好在随即反应过来,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法制史主题的,改一改淡化法学色彩,强化历史学色彩就能充数了。

针对上海复试失败的教训,我开始有针对性的认真准备重庆的复试。

首先是英语口语,我针对性的设计了多个模板,不过最后都没用上。

然后是专业课,我决定要针对性的瞄准一个导师,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几率被挑中。于是我详细搜索了西大各位中近史导师的研究方向,发现各位导师大多是民国共和国经济史和西南地方史方向的,只有一位教授是研究晚清民国政治史的。就是这位了,于是我把她的主要论文都读了一遍,还总结了她的研究方法和切入点、立场选择。

这大概对我有所帮助。


4月7日上午到了重庆,在车站吃了早饭,然后一路地铁到了学校附近的天生站,在旅店办了入住手续,又吃了午饭。


下午又拿着有关材料去学院报道,一切顺利,只是缴费时出了点问题。


因为之前把建行卡中的钱都取了出来,而另一张非银联的卡不能直接支付,于是当研究生学姐告诉我今年西大走电子支付道路后只好用非银联卡转账。。。然而当时一急(学姐说四点半前缴费不成功等于放弃资格),然后就连输错五次密码。。。只好厚着脸皮让父亲赶快汇款300来应急。。。作为从不轻易开口提前要钱的人,这还是有点小尴尬的。


8号上午是专业课笔试,四道题:
1、近年出土的文献及其内容意义,

2、对马克思落后征服者被被征服者先进文明反征服的看法,

3、民族资本主义的定义及其产生发展,

4、kmt为什么败逃宝岛。
第一题对我而言最难,我写了睡虎地秦简,马王堆汉简,居延汉简(后来出来一查这是二十世纪初的。。。),古《论语》竹简。
第二题我从民族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展开论述,赞同这一论断,并以北魏、元朝的汉化历程为两个各有特色的例子互相印证。
第三题就是正统的背书,没什么新意。
第四题我围绕着kmt不能建立有效官僚机构、基层组织力低下,不能解决土地问题扫清工业化障碍两点展开。

写了两大张纸。

下午就是 56 34123 56 19414 0 0 6438 0 0:00:05 0:00:03 0:00:02 6437语口语和综合素质,因为准备充分,加上是六人一批的多人模式,我感觉表现还可以。

英语面试时,我说跨考历史的原因是因为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正确的看待世界与人生云云。。。大概算个亮点。

因为得知9号校医院休息无法体检,所以8号晚上我坐地铁去重庆北站换票。来回用了三个小时。

9号晚上是中国近代史专业面试,有20个人参加,我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西大不歧视调剂生,而我的初试成绩是二十个人中的并列第五,专业课成绩是最高的。

但是面对如此高的淘汰率(20进8),还是不禁心虚。因为调剂生放在后面,轮到我进去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

面试异乎寻常的顺利,老师先让我自我介绍,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能感觉到,本科出身和第一志愿给我加分了。

大概因为是跨考生,老师的重点反而不是专业知识,而是问我跨考原因。在回答中,我又借机把我看过的书,以及导师的专著罗列了一下,不过也没被深入追问。

这时候一位女老师(就是我之前重点关注的导师)说,你的论文和本科专业联系很密切啊。

我说:是的,老师,这也是我的毕业论文。她点了点头,又问我本科开设了法制史没有?我回答,中国外国法制史都开设了。她又问,中国法制史用的是哪位老师的教材?我一愣,但是好在还记得,于是我回答,是曾宪义教授的。她点点头。

然后另一位男老师问,你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毕业后当老师,还是继续读博士?回答自然是后者。


老师们点点头,又问了一下我的方向。我回答是晚清史或者近代政治史。面试就此结束。出去时,我还听到老师们的议论,其中一个老师说,“他第一志愿是985嘛。。。”


当晚回到了旅店,卖了烤串糕点,大吃了一顿。然后想看看电视,却发展打不开。。。前台又下班了。只好无奈的洗洗睡了。

10号是体检,碰到了两位同样考中国史的兄弟,体检结束后一起吃了一顿,相约9月重庆再见。吃完回旅店时才发现他们就住在我的楼上。。。

11 号凌晨回到了学校,决定继续找工作参加考试,以防万一。之后就一边修改毕业论文,一边求职。

12号上午,给院里打了个电话,老师告诉我,成绩不错,耐心等吧。

16号又打了一次电话,老师说拟录取名单已经提交审核了,我问我是否进入名单。

老师问了我的名字,然后有些奇怪的说:不是已经告诉你了?还问什么?

虽然被批判了一下,但是还是很开心,不过还没完全安心。依旧继续投简历。

直到今天早上,日常刷网站时看到了名单,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

终于,结束了。。。


来源:考研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