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概览︱《中德跨文化论坛》2022年第1期目录摘要

《中德跨文化论坛》

主编:贾文键、Hiltraud Casper-Hehne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中文)

作为跨文化行为的回忆:

以上海犹太流亡为例


童欣、张帆

关键词:回忆 跨文化行为 上海犹太流亡


内容提要:本文以记忆的过程化特征展开探讨,论证回忆(Erinnern)作为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交际行为具有跨文化属性。本文以文化记忆与流亡研究的整体风貌为问题语境,重新审视了中德两国就犹太来华历史展开的实践,认为双方共同参与塑造了这段历史在后世的记忆。在中德不断重返与铭记的过程中,对上海犹太流亡的回忆超越了犹太民族的狭义范畴,流亡记忆不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而是指向更为深远的大屠杀记忆、中国抗战记忆、民主革命记忆、殖民记忆、老上海城市记忆等议题。回忆的行为与实践激发不同历史与族群之间产生多向度对话,具有去边界化的效能,可被视作学术研究、媒体传播、政治合作等领域的催化剂,也为推进中德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带来新的契机。

微信2.0:当前通信发展趋势下对

应用软件交际潜能的思考


Michael Szurawitzki

关键词:微信 通信 聊天 术语 多模态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目前中国通信软件微信的发展潜能以及微信功能改革的可能性。首先,本文认为既有德文文献主要从语言学角度介绍了中国通信应用软件“微信”,而本文重点探讨了微信的最新功能。其次,本文分析了当今日益复杂的、逐渐呈现出多模态特征的媒体环境并得出结论,即有必要推进聊天和通信软件中专业术语的革新。最后,本文通过对比当前其他受欢迎的通信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微信未来发展的潜能,同时从跨文化视角对此进行了反思。

布莱希特作品《墨子•成语录》中的

中国及中国元素


景菁、李昌珂

关键词:布莱希特 中国《墨子•成语录》


内容提要:在中国对于布莱希特文学意义这一问题视域下,本文探讨了贝尔托•布莱希特作品《墨子•成语录》一书中的中国元素。它们是布莱希特在其中国文化接受中化为己用的话语、主题和精神。本文不仅阐释了那些比较容易发现的中国风格,还勘探了那些并非能够立即辨识的深潜的中国思想。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再一次证明:中国在布莱希特那里自由增生。中国及中国文化影响对于布莱希特文学研究是绕不开的话题。

跨文化文学理解: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


张叶鸿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实证研究 读者反应 文学理解


内容提要:阅读文学作品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基于推理之上的沟通。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描述空白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其文本世界激发着读者的想象。读者运用自己相关的世界知识和概念化的文化思维模式,填补文本世界的描述空白,诠释文本隐性内涵的意义。受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更多机会欣赏同样的文化产品,跨文化研究因此更为必要。跨文化文学作品阅读反应研究可以预示文学理解的基本要素。在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下开展跨文化文学理解研究,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在文学阅读中是否存在理解模式的差异,以及探索跨文化文学理解的共同基础。基于跨学科理论,本文讨论并介绍了跨文化文学理解的实证研究,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同一叙事故事解读的异同、对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比较和阅读诗歌的情感反应比较。实证研究表明,特定的文本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文化界限,读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文学阅读中可以激活不同的内隐涵义和情感模式。这些均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作品跨文化理解的核心问题。跨学科文学理解实证研究可为此提供新的见解。

陌异文化交流与互动中以行为者为

中心的语言体验和语境的重要性


Christina Henkel

关键词:生活世界 互动 交流 语言 大学生 跨文化能力


内容提要:本文探究了德国大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的体验和感受,其中涉及他们的语言学习经历、语言的意义、实际交流的分析以及交流的局限性。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语言对于海外居留具有多维度的意义。语言学习构成了大多数留学生前往中国留学的动机。这也使得他们在此期间须重新考量和调整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学生意识到了语言交流的局限性。这是一种超出纯语言技能,并且无法由第三语言英语来逾越的边界。对此,论文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出自跨文化日耳曼学研究的“视角”概念被行为者表示为必要的参照系统。从中可以看出,跨文化日耳曼研究的术语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解释互动以及跨文化能力的理解或习得过程。与此同时,这些术语也被揭示为行为者的解释工具。

《三国演义》在德语国家的

早期接受研究


远思

关键词:《三国演义》 文学翻译 接受史 德语国家


内容提要:中国小说《三国演义》在德语国家的接受最早可以追溯到1856年。本文讨论了1856年至1940年间德语国家的作家和汉学家对《三国演义》的接受情况。文章分三部分对《三国演义》在1856—1940年间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做出了历时性梳理,最后得出结论:《三国演义》在德语国家的接受主要取决于德语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总体来说,德语国家的译者为《三国演义》的传播和接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促进中国和德语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因易而易——与Bettina Wilhelm关于汉学家卫礼贤及《易经》的对话


綦甲福、Bettina Wilhelm、孙立新、黄怡容

关键词:卫礼贤 《易经》 变化 交流


内容提要:汉学家及神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著作的翻译和对中国文化的开创性研究,为中国古典哲学在西方的传播和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孙女贝蒂娜•威廉(Bettina Wilhelm)在自己执导的纪录片中追踪祖父在中国和德国的足迹,与祖父进行了一场跨世纪对话。贝蒂娜•威廉在青岛播映了该部影片并与研究者、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了卫礼贤对《易经》的研究和翻译,“易”这种思想在中西方现代生活中的体现以及现代中西方学者、学生对这种思想的理解,形成的普遍共识为:与异文化交流即意味着变化,对变化持开放态度是应对变迁、和谐共存之道。


《中德跨文化论坛》简介


《中德跨文化论坛》(德文刊名:Interkulturelles Forum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Kommunikation)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与德古意特出版社(德国)联合出版,以刊登中德跨文化交流领域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


《中德跨文化论坛》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期刊方阵中的重要刊物,旨在以科学的方法探寻中国和德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取得成功的模式和机制,存在的问题、误解、冲突及可能的解决路径,贴近实践进行理论探讨,以科学认识引导实践,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与德语国家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建设沟通中国与世界学术界的桥梁。


本刊编辑部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每年出版两期,分别于6月和12月发刊。本刊主要刊登德语论文,也收录少量英语论文。本刊主要常设栏目有:


1. 跨文化学术交流(如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学术风格对比研究、跨文化能力评估研究等);

2. 跨文化媒体传播(如媒体报道中的国家形象构建、传播策略和效果等);

3. 跨文化商务交流(如跨文化广告传播、跨文化管理、跨文化冲突、跨文化培训等);

4. 跨文化政治交流(如外交话语研究、跨文化语境中的公共外交研究等);

5. 经典作品的跨文化接受与传播。



获取本期论文全文链接

https://www.degruyter.com/journal/key/ifdck/html


《中德跨文化论坛》投稿通道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fdchk

点击链接下载《征稿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