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研究 | 詹姆斯《螺丝在拧紧》中的帝国意识与东方主义(文 / 胡江波)
《英语文学研究》 第四辑
主编:张剑
副主编:赵国新
詹姆斯《螺丝在拧紧》中的帝国意识与东方主义
胡江波
内容提要:亨利·詹姆斯在《螺丝在拧紧》里描写了一名普通的英国家庭女教师,她为了培养将来去海外殖民地担任管理职务的帝国下一代,在履行职责时做出了巨大努力。她有意识地培育两名学生的高贵气质和风度,努力把两名早熟的贵族儿童从放纵和淫荡的邪路上拉回来。但是,两名儿童道德堕落与他们出生于印度的这一背景联系起来,被归罪于他们的东方出生地和东方特质,这与当时英国社会和文化里盛行的东方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螺丝在拧紧》通过一位为帝国尽职的家庭女教师以及两名早熟的英印儿童,从侧面揭示了詹姆斯和当时英国文化中盛行的帝国意识与东方主义思想的联系,呈现了詹姆斯思想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
关键词:《螺丝在拧紧》;詹姆斯;帝国意识;东方主义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于189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是一部有恐怖色彩的小说,一直受到西方学界的关注,关于它的评论文章几乎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学者从各种角度,特别是心理分析和怪异性欲的角度对它做了分析和解读,比较经典的是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的论文《亨利·詹姆斯的含混》(“The Ambiguity of Henry James”)。他对《螺丝在拧紧》做了弗洛伊德式解读,分析了女主人公由于性压抑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错乱,以至于出现鬼魂的幻觉。另有评论家认为,詹姆斯写这样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家庭女教师,是为了戏仿文学史上著名的家庭女教师原型简·爱(Jane Eyre)。女主人公像简·爱一样,是贫穷的乡下牧师的女儿,同样爱上了自己的雇主(Petry,1983)。詹姆斯在小说中的确流露出不少戏仿的痕迹,比如女教师第一次看到彼得·昆特(Peter Quint)的鬼魂出现在暮色中时,鬼魂被当成女主人公的幻觉来处理,因为当时她正在思念男主人。她幻想在一条小路的拐角处碰到英俊的男主人,他对她微笑着表示赞赏,这几乎就是她来这里当家庭女教师的全部目的之所在。就在这种令人晕眩的幻想中,女主人公第一次看到了昆特的鬼魂。总之,学界对于家庭女教师的心理分析已有很多经典的论文与研究成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但是,从后殖民理论角度来看,詹姆斯的这篇中篇小说也间接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里普遍存在的帝国情结。本文试图分析家庭女教师在培养帝国代理人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帝国意识,剖析两名早熟儿童迈尔斯(Miles)和弗罗拉(Flora)的出身和来历,探讨他们身上可能存在的印度血统,以及这个血统在东方主义思想关照下所产生的后果。
一
《螺丝在拧紧》里的兄妹俩迈尔斯和弗罗拉出生在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印度,他们的父亲曾经在印度的军队里服役。父亲死后,兄妹俩被伯父接回了英国,住在埃塞克斯乡下一栋古老的府邸里,由管家格罗斯(Grose)太太和一位年轻的家庭女教师看护。由于这位伯伯是个单身汉,且住在伦敦,因此很少来乡下看他们。
在家庭女教师的叙述里,哥哥和妹妹都非常漂亮,举止文雅礼貌,世上没有比他们更可爱更天真无邪的孩子了。迈尔斯浑身上下焕发着勃勃生气,“他的那种在世界上除了爱别的什么都不懂的小神气是无法形容的”(詹姆斯,2004)。兄妹俩居住的地方,就像“被一个玫瑰色精灵居住的童话城堡,这样的地方好像就是为让孩子们驰骋他们的想象而准备的”(詹姆斯,2004)。此处具有浪漫风格的语言显示家庭女教师显然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像盛开的鲜花那样健康而快乐;我好像在照顾一对小贵族,出身高贵的小王子小公主,他们的一切都应该受到隔离和保护,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的想象中,多年后他们的生活只能是很浪漫的,是一种在真正的皇家花园和猎场中的生活。”(詹姆斯,2004)对女教师这种过于浪漫的幻想的夸张描写隐约透露出一股詹姆斯式的嘲讽意味,詹姆斯在此讽刺了英国小说中家庭女教师喜爱幻想的特点。但是,这里除了对简·爱式家庭女教师的戏仿以外,也流露出一种当时在英国社会流行的帝国意识。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帝国的全盛时期,这一全盛时期是从1837年年仅18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Victoria)登基为英国女王开始,直到1901年她逝世。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60多年中,经过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国控制了全球海权,主宰了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大部分英国人民对于大英帝国都有一种自豪之感,对于帝国事务比较关心。作为一名长久寄居于此的外国人,詹姆斯对大英帝国也抱有深厚的热爱之情,他非常关注英帝国的统治。“我想到了英国在人类事务中所起的伟大作用,她所占据的巨大空间,她的强大的力量,她的范围深远的统治……在现在正在流逝的艰难岁月里,一个意气相投的外邦人发觉他的遐思奇异地加快了。他主要关心的正是英国历史上的这种帝国色彩……”(詹姆斯,2001)作为外邦人的詹姆斯从这些描写中见证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帝国意识。
在帝国的家庭女教师眼里,大英帝国的儿童是高贵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他们成年后将生活在“真正的皇家花园和猎场中”(詹姆斯,2004),这是一个教师关于帝国统治的幻想,她将妥善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帝国代理人,他们的一切受到隔离和保护。大英帝国的帝国意识和梦想就这样通过家庭教师来影响孩子们,再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停留在人们的意识深处,积淀在文化之中。通过描写家庭女教师的心理,詹姆斯清晰地描摹出当时英国文化中的帝国意识。
家庭女教师观察着孩子们就餐的礼仪,认为迈尔斯吃饭的样子颇为文雅迷人,完全符合餐桌礼仪。她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督导孩子,培养他们的绅士礼仪。在女管家带着弗罗拉离开庄园的那一天,女教师负责整个庄园的管理,担负起很多事情的领导责任。“为了向全府的人显示我培养提倡的高贵气派,我命令仆人们把我和迈尔斯的中饭摆在楼下。”(詹姆斯,2004)。为了培养将来去海外殖民地担任管理职务的帝国的下一代,家庭女教师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高贵气质和绅士风度。当然,她觉得迈尔斯在这方面表现已经足够好了。
事实上,当初她的雇主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她时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那就是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拿孩子们的事情去麻烦他,完全由她自己来应付所有的问题。家庭女教师就俨然成了雇主在乡下庄园的代理人,女管家只负责管理仆人们的事情。家庭女教师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自己责任重大,甚至为此而产生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气概。她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庄园里掌舵,下决心要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女人。当出现幻觉担心鬼魂来迫害两个孩子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一定要保护好那两个天真可爱的孩童,为此甚至走火入魔,本来已很紧张的神经更加紧张,最终让迈尔斯在她怀里丧了命。“简而言之,情况很清楚,我只有紧紧地把握住舵把,才能避免完全沉船灭顶的命运。”(詹姆斯,2004)。她在最后的冲突即将来临前的心理活动表明,她把培养帝国代理人后代的责任看得非常认真,可以说帝国思想已经深深地进入了她的意识和无意识中。也许英国文化里帝国意识的养成,正离不开像她这样的家庭教师对于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灌输。
孩子们的伯伯作为帝国的一名有为青年,正是这位家庭女教师暗地里爱慕的对象:他“相貌英俊,大胆豪爽,天性快乐”,而且“腰缠万贯”“挥金如土”,“总是置身于上流社会令人炫目的光彩之中”。在他城里的寓所里,“装满了各种旅游纪念品和一箱箱的纪念物、收藏品”(詹姆斯,2004),这让读者联想起大英帝国的子民在海外殖民地所搜刮来的当地财富。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为数众多,在海外收集的收藏品难以计数,被“一箱箱”地堆放在英国的寓所里。帝国的财富来自对海外的征服,帝国挥金如土的生活也是由海外殖民地掠夺的财富来支撑的。毫不意外,这样的帝国有为青年成为家庭女教师向往的结婚对象,虽然这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幻想。
但是,有关帝国的幻想并非一直那么迷人,大英帝国的前景也有着不测的变化。“正是那突然爆发的事变,使我觉得前一段那种宁静的日子格外迷人——那种静谧中聚集和潜伏着某种东西。变化实际上就像一只突然跃出的野兽。”(詹姆斯,2004)这一段文字紧接着上面的帝国幻想,虽然看起来这是关于家庭女教师的神经质情绪,但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帝国幻想的一种潜在的警告,预示了帝国幻想在将来的破灭。丛林中的野兽已经潜伏下来,只是不知道何时会一跃而出。帝国未来的衰落命运也已经像丛林野兽一样潜伏下来了,也许不久将突然出现。詹姆斯《螺丝在拧紧》发表的1898年,也正是美西战争开始的那一年。在美西战争胜利后,美国正式登上国际舞台,取代英国而成为未来的帝国。而就在1904年到1914年这10年间,大英帝国统治的许多地区逐渐变成了地域广袤却又毫无价值的不动产,其中有的地区难以统治,有的则不值得统治。从1914年到1944年的30年内,大英帝国又陆续丢掉了两个殖民地——印度和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全球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加上英国国力日渐式微,大英帝国规模大为缩小,进而逐渐瓦解,失去了往日“日不落帝国”的风采。
二
大多数历史学家同意,1840—1914年这段时期是“欧洲帝国在亚洲的全盛时期”(Mansergh,1962)。帝国主义的发展和其在东方的殖民或掠夺密切相关,英国帝国主义也不例外,其间在亚洲大肆掠夺。东方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当东方不是作为亚洲一词的同义语的时候,或不只是从总体上指称遥远、新异的地方时,它在严格意义上指的是伊斯兰的东方(萨义德,1999)。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曾经这样说:“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萨义德,1999)
近古以前,欧洲人所说的东方指亚洲等地,包括欧洲人所指的近东、中东、远东地区,甚至包括俄罗斯和原来的东罗马帝国。直到19世纪早期,东方指的实际上仅仅是印度和《圣经》所述之地(萨义德,1999)。在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由于受到东方学的影响,19世纪的欧洲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东方人的性格、东方的专制主义、东方的纵欲之类所谓的东方本质上。西方凝视下的东方,充满了异国情调和罪孽的性愉悦,所有这一切都掩盖在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东方主义传统中。欧洲人普遍认为,与欧洲自身的物质繁荣和技术飞速进步相比,欧洲以外的社会是贫穷、无知、落后和不知进取的,甚至是腐败和下贱的(波特,2014)。
在《东方学》中,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是一种帝国主义的建构,东方学中普遍存在帝国主义世界观。19世纪东方学的一个发展是将有关东方的基本观念——纵欲、专制倾向、怪异的思维、不求精确的习性、落后——凝固为一种固定的印象,扎根于西方人的头脑中。萨义德认为,任何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的人——不管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还是语言学家,无论面对的是具体的还是一般的问题——都是“东方学家”,他或她所研究的事情就是“东方学”(萨义德,1999)。亨利·詹姆斯的好友欧内斯特·赫南(Ernest Renan)就是这样一个专家,专为其同胞们阐释东方。
在詹姆斯生活的时代,印度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来自东方印度的事物一度在宗主国英国很流行,包括大英帝国的中心城市伦敦。从定义来看,东方主义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萨义德,1999)。在萨义德看来,欧洲文化的核心观点是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所有非欧洲的民族和文化。詹姆斯大部分时间定居在伦敦,对于伦敦盛行的东方主义并不陌生。他的好友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就是一位有名的东方学家。也许是受到当时环境以及这些东方学家的影响,詹姆斯的作品中有不少涉及东方的细节,尽管他本人从未到过东方。在《丛林猛兽》中,马凯所害怕的那只老虎就是亚洲的。在《欧洲人》中,美国人阿克顿的不少古董藏品都来自中国,阿克顿曾经在中国广州经商和生活。在《螺丝在拧紧》中,迈尔斯和弗罗拉兄妹俩的祖父母在去世前就曾经生活在印度,这一细节唤起了读者对于英国在海外的帝国回忆。兄妹俩从小在印度长大,在印度的生活也养成了他们早熟的性格。
詹姆斯对印度当时的情况比较熟悉,这与他的好友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有关。吉卜林是当时以描写印度而著称的作家,他出生于印度,六岁时前往英国,十七岁又回到印度。吉卜林以豪迈风趣的笔调讴歌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有着“帝国诗人”的称号。在他的笔下,白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比有着天然的优越性。他们有着文明社会所具有的种种优点,而土著居民则既懒惰又无知,与处于文明中心的西方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吉卜林对印度的精彩描绘激发了詹姆斯对印度的兴趣。从印度回到英国后,吉卜林和詹姆斯有过往来,彼此非常熟悉,詹姆斯一个朋友的妹妹嫁给了吉卜林。詹姆斯曾为吉卜林的《我的国人》(My Own People)撰写评论,被列昂·埃德尔(Leon Edel)收录于《文学评论(卷一)》(Literary CriticismⅠ)一书。从詹姆斯对吉卜林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詹姆斯深谙当时英国文化中的帝国主义思想和东方主义。
在此评论中,詹姆斯把印度看成“一个并非像它表面上那样暗淡的地区,尽管吉卜林常常提醒我们印度首先是一个神秘之地”(James,1984)。
毫无疑问,吉卜林的大部分兴趣和我们一样,来自于这些生动的异国材料所带来的娱乐,来自于那里炙热的太阳、帝国的属国、神秘的宗教、不安的驻防部队和戴面纱的女人所带来的难以抗拒的魔力——一种由色彩、炎热、危险和尘土所带来的魔力。印度是一个怪异而不祥的地方……(James,1984)
詹姆斯把吉卜林所写的印度印象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当地的生活故事,对于当地风俗和迷信的好奇一瞥,以及许多人没有看到的“黑暗的事情”(James,1984)。第二类是关于英印人时期的社交生活,“对于政府部门和军事部门的研究,还有那些骑着马咔嗒咔嗒走来的精彩女士们,在西姆拉和其他车站里绝望地寻找着丈夫和情人的身影”(James,1984)。詹姆斯所描绘的这些生动场景可谓印度之行的标准画面。第三类是关于他本人挥之不去的军人情结,“最精彩的一类完全献给了那些普通的士兵,这一系列对于我来说好得几乎无法表达。在这一方面吉卜林先生是一个大师……”(James,1984)。詹姆斯对于当时英国与印度的密切联系如此熟悉,他的笔下自然也少不了有关印度的细节。《螺丝在拧紧》里的儿童就是一位在印度当军官的英国人的后代,这一细节绝非偶然,下文将会有详细论述。东方是帝国存在的一个他者,对东方印度的关注也是詹姆斯对大英帝国的关注的一部分。
三
詹姆斯塑造的两名儿童,本是大英帝国的孩子,出生在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从小在印度长大。在父亲去世以后,他们先由印度的祖父母看管,祖父母去世后,才由伯父接回英国。在《螺丝在拧紧》的早期版本(Signet Classics)中,这个聘请家庭女教师的单身汉据说在两年前失去了在印度当军官的弟弟。现在,他的弟弟弟媳已全死于印度,于是这个单身汉就成了这两个孤儿的监护人。但是在后期版本中,特别是在Beidler版中,原来Signet版本里的那句“他们的父母亲”(James,2007)288被特意改成了“他在印度的父母亲”逝世了(James,2004),“他”指的是监护人,即孩子们的伯父。“他在印度的父母亲”也就是两个孩子的祖父母去世了。詹姆斯的这个改动富有深意,可能不是随意的改动。因为这一改动引出了诸多疑问,比如为何这里避免提及兄妹俩的母亲?原来的Signet版本曾提到孩子母亲也死在印度,但在这里却不再提及。如果孩子母亲没有死,为什么两个孩子要由祖父母来抚养,后来又由伯父来监护呢?难道他们是非婚生的孩子,母亲是那英国军官在印度认识的印度人?联系当时东印度公司的士兵经常在印度娶印度人为妻的那段历史来看,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詹姆斯在小说这里没有明白说出来的信息,暗示了小兄妹俩英印人的身份。他们“粉红色的小脸”也暗示了一种亚洲人的肤色。
回顾历史,1857年印度叛乱,引起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有秩序的殖民管理。但在这之前,当时驻扎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士兵经常在印度养情妇,娶印度人为妻。因此兄妹俩很有可能不是纯粹的英国血统。他们这种混血儿的可能性也解释了为何他们的伯父把他们放在乡下抚养,而不是和自己一起住在伦敦。祖父母的逝世则说明了为何他们在乡下的府邸里面没有其他家人,只有管家和仆人。
居住在布莱庄园这个安谧的乡下府邸里的,除了女管家格罗斯太太和现任家庭女教师以外,曾经还有男主人即孩子们伯父的贴身仆人昆特。他是一年前男主人回到乡下府邸时的随从,但现在已经成为困扰这个府邸的鬼魂。昆特生前精明、英俊,但又厚颜无耻、胆大妄为、腐化堕落。他干起事来肆意妄为,不光是对前任家庭女教师,“对他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詹姆斯,2004)。可见他已经在这个乡下庄园里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影响。在女管家格罗斯太太看来,过去“昆特太随便了”(詹姆斯,2004),“和人人都太随便了”(詹姆斯,2004),对迈尔斯也不例外。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昆特和迈尔斯经常形影不离,格罗斯太太曾经“批评过他们的这种亲密关系,暗示那样不成体统”(詹姆斯,2004),但是前任家庭女教师杰塞尔(Jessel)小姐却要格罗斯太太少管闲事。她和昆特沆瀣一气,在私下里有着不体面交往的同时,还给两个孩子带去了恶劣的影响。成人的罪恶摧残着原本天真无邪的儿童。由于受到她的不良影响,八岁的弗罗拉曾经用一些“骇人听闻的语言”来评价现任家庭女教师,让格罗斯太太大为震惊,“对于一个年轻小姐,那么说真是太出格儿了;我简直无法想象她是从哪儿听来的”(詹姆斯,2004)。
迈尔斯与弗罗拉兄妹俩非常聪明。他们学习起来记忆力非凡,能够背诵一些冗长的文章片段。他们“无论从头开始学做什么,都是一学就会,而且成绩引人注目”(詹姆斯,2004)。两个孩子说起话来老到成熟,像大人一样。作为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迈尔斯“那永远令人惊讶的聪明”让女教师印象深刻。根据女教师的陈述,“我竟然那么完全肯定是他那神秘的早熟(或者我可以称之为一种有害影响什么的,我只敢遮遮掩掩地给他一个名字),尽管有内心烦恼的轻微迹象,使他像一个成年人那么容易与之相处——使我把他当成一个几乎和我智力相当的人”(詹姆斯,2004)。他常常直接称呼女教师为“亲爱的”,女教师承认说“他已经能勾引人了”(詹姆斯,2004)。他们神秘的早熟让人感觉到了在背后同他们保持密切交流的鬼魂的邪恶和可怕。
迈尔斯被学校开除了,因为他在学校里对他自己喜欢的人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语,而那些人又把他的话“告诉了那些他们喜欢的人”。而且这些事情最后传到了老师那儿。迈尔斯对女教师承认说,“那话太难听了”,“他们没法写信告诉家里”(詹姆斯,2004)。正是迈尔斯的这些行为导致了他被学校开除的结果。在这里,詹姆斯隐晦地提到了一些男孩子们没法写信告诉家里的话,但读者可以猜测这些话的内容。由于受到腐化堕落、肆无忌惮的昆特的影响,早熟的迈尔斯可能在学校里对他喜欢的男同学说了一些只适宜在恋人之间诉说的话,造成了他被学校开除。
詹姆斯在这里描写的早熟儿童,除了因为受到昆特与杰塞尔小姐堕落生活的影响以外,也与他们在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长大的经历有关。在西方的东方主义者眼里,印度这个处于热带地区的东方国家是一个色情的地域。它富有异国情调,充满了罪孽的性愉悦,所有这一切都掩盖在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统中。欧洲人一直认为东方在地域上极其遥远,在文化上神秘难寻,充满了性的诱惑,如“东方新娘的面纱”或“神秘莫测的东方”等语言已经进入了公众的话语之中。历史上,西方在与伊斯兰教的碰撞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对东方的认识:它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而又充满异国情调的、色情的地域,那里既是神秘故事的居所,也是一个残酷和野蛮的地方。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大体上属于热带地区,西方人认为在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从小就很早熟。詹姆斯没有去过印度,受其朋友吉卜林的影响,他对印度的了解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东方主义思想。在《螺丝在拧紧》里,詹姆斯所描写的两个早熟儿童都是在印度长大,这一点可能不是偶然的。詹姆斯这种对于早熟的英印儿童的刻画,反映了当时帝国文化里盛行的东方主义思想,即把东方作为一个充满性诱惑的纵欲之地来看待。
四、结语
在《螺丝在拧紧》里,詹姆斯描写了一名普通的英国家庭女教师为了培养将来去海外殖民地担任管理职务的帝国下一代,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两个孩子的高贵气质和绅士风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英帝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帝国意识在一个尽职尽责的家庭女教师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家庭女教师把成人关于帝国统治的幻想渗透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中,大英帝国的帝国意识和梦想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下去,停留在人们的意识深处,积淀在英国文化中。同时,《螺丝在拧紧》是以英国在印度殖民时期当地英印人的生活为时代背景的。两名早熟的大英帝国儿童出生于印度的这一背景,反映了当时英国文化中盛行的东方主义思想。詹姆斯暗示了这两个孩子的身份可能是英印人,并把他们刻画成早熟的英印儿童形象。两个孩子和他们的两任家庭女教师,以及前仆人之间的混乱关系,则反映了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东方主义偏见,即认为东方人早熟,东方也是一个充满性诱惑的纵欲之地。
从后殖民理论来看,东方是帝国的他者,是帝国文化里不可忽略的一个存在。东方主义与帝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东方主义认为东方“无知”“落后”,这也是帝国主义思想的一部分。正如萨义德所说,欧洲文化的核心观点是,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所有非欧洲的民族和文化。“欧洲的东方观念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这种观念不断重申欧洲比东方优越、比东方先进。”(萨义德,1999)10。大英帝国文化里普遍存在的帝国意识和当时流行的东方主义思想本是一体两面,《螺丝在拧紧》通过一位尽职的家庭女教师以及两名早熟的儿童,同时揭示了这样的两个方面。
注:本文选自《英语文学研究》第四辑,第110—119页。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及注释已省略。
期
刊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24.shtml
在知网下载期刊全文
https://t.cnki.net/kcms/detail?v=E7rb1aNNAO8MaOwdHRFwW_4SyVmeuueeZqwyb7Gj78jMuXA2QSYRzAcNgAtSNUlvcn-4HLiXKsp-dvuGCGdH0cBRwf_vJ_mswdnhDZ-2ocHPAKI6d-KjFA==&uniplatform=NZKPT
往期精选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