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高频问题这样解——江汉区书记沙龙高频问题最优解案例⑮
为深入实施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区委组织部面向全区社区发出征集令,广泛征集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社区治理“高频问题库”,不断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近期,江汉区2024年第三期“社区治理高频问题最优解”社区沙龙在民族街道龙王庙社区召开,围绕“没有维修基金,老旧电梯如何换新”这个基层治理难题,社区书记们充分展开讨论,寻求解题之道。现对“没有维修基金,老旧电梯如何换新”进行最优解展示。
没有维修基金,老旧电梯如何换新?
一、存在问题
一是物业管理失效。老旧电梯的使用场所大多数是上世纪建造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不但没有维修资金甚至连物业都没有。有的小区即使有物业,由于遗留问题多、物业费价格低、收费率不高,物业长期处于“管理难、收费难”两难境地,导致自身难以为继、“消极作业”。
二是维修成本高昂。受限于当时生产设计的技术条件,“高龄电梯”安全可靠性逐渐降低,故障问题频发。零部件老化严重,有的老机型原厂配件早已停产,维修保养难、价值低且费用高。维修还是整体换新,居民意见难统一。
三是资金筹措困难。电梯虽属于业主共有,但业主普遍认为电梯已委托物业管理并缴纳物业费,电梯更新改造属于物业管理范畴,如由业主分摊费用,业主与物业以及业主之间很难达成一致。老旧小区住户普遍经济能力较弱、不愿出资。
二、解决措施
一是牵头协商议事,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社区议事平台,召集物业、居民及相关单位多方进行专项协商,探讨制定工作方案。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走访入户、调查问卷、线上接龙等方式,全方面收集意见诉求,逐条梳理问题,以积极沟通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统一各方意见。
二是整合共建资源,多元筹措资金。通过用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链接辖区单位资源,拓宽资金渠道,逐步探索“居民众筹、政府补贴、单位支持”资金筹措路径,努力减轻居民负担。针对居民出资部分,合理确定分摊标准和比例,推动居民出资可行有效。
三是激发参与热情,居民自治共管。以老旧电梯换新为契机,撬动居民积极性,引导社区党员先锋、热心居民自发组建“电梯换新小组”和志愿服务队伍,持续跟进电梯换新进度,实时通报情况,监督资金使用、招投标、施工过程质量,自觉参与电梯日常维护和环境管理,让居民做“当家人”。
三、案例分享
居民议事 共献妙招
社区共建破解“电梯大修”难题
民族街道和平社区,自2019年开始推进城市更新,目前辖区地块90%处于城市更新范围。其中,民权公寓由于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楼栋基础设施老旧,配套设施不全,高层住宅电梯“老龄化”问题成了居民的心头大患。和平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牵头联系物业、居民等多方协商,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广泛吸纳意见建议,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居民众筹、政府补贴、单位支持”资金多元筹措机制,共同破解老旧小区无维修基金难题,让居民幸福一键“梯”升。
畅通议事协商,弥合矛盾分歧。本着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决,居民办的原则,社区采取“一协商、二调解、多方参与”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一长三员”力量优势,搭建议事平台,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协商议事,先后分批次组织10余场议事会。为避免矛盾冲突升级,社区分别召集物业、居民单独协商,就物业困难、居民意见听取各方诉求。一方面通过梳理问题,明确工作方向,逐步攻克难点。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态度强硬的居民,通过一一上门入户,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以温情拉近距离。多番努力后,大家达成共同解决电梯维修问题的共识。
多元筹措资金,突破建设瓶颈。过了意见难统一“难关”,首要摆在眼前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从何而来。老旧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未设立维修基金。物业收取物业费价格低,营收勉强维持日常开支,一时难以拿出大笔钱来维修。居民认为物业收取物业费,有义务承担电梯维修责任,也不愿全部分摊费用。为打破僵局,积极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和平社区创新采取“居民众筹、政府补贴、单位支持”方式化解矛盾。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决定,由社区惠民资金承担1/3,物业独自承担1/3,楼栋全体业主平摊1/3,三方共同承担该电梯的维修费用。
激发自治活力,共建美好生活。尽管老龄电梯维修困难重重,但得益于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顺利推进。电梯维修问题解决后,社区以此为契机、更深一步,“唤醒”居民主体意识,引导党员先锋、居民骨干自发成立志愿服务小队,持续跟进电梯维修进度,监管资金使用,对电梯环境、文明乘梯开展日常维护。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小区的变化,参与自治的热情空前高涨。
下一步,和平社区将在发动群众、凝聚多方力量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工作态度回应居民遇到的问题,让居民群众实现由“看热闹”变成“唱主角”,获取共管共谋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增强基层治理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深入。
“三个一点”换新电梯
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汉兴街道常远里社区金盾花园小区是一个距今已有20年房龄又无公共维修基金的单位宿舍型小区。近年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小区13部电梯老化现象突出、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常远里社区党委聚焦居民实际需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主动搭台启动换梯工作,成功推动13部“高龄”电梯换新,让居民的幸福生活“一键直达”。
搭建平台,议出治理“好方子”。秉持“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的理念,社区吸纳20余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退休老党员、下沉党员以及热心业主组建换梯工作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经过小组调研梳理,小区13部电梯改造维修无法解决问题,更换电梯迫在眉睫。为争取居民支持,换梯工作小组一方面依托“睦邻之家”议事平台,分批组织20余次议事会,将持不同意见的部分居民邀请到场,由专业人员现场释疑,推动形成共识。另一方面,上门征集意见,多次进行沟通交流,让居民成为换梯方案的“推广大使”,进行解释宣传。最终有94%的业主同意换梯,达成了更换电梯的普遍共识。
用好资源,亮出治理“金点子”。无公共维修基金的小区更换电梯,“钱从哪里来”是最大难题。社区多方吹哨,数次邀请江汉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房管局等职能部门和街道相关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小区被列入2022年度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财政补助计划,获得改造总金额50%的补助。另外,金盾花园小区是单位宿舍型小区,社区积极与小区原建设单位联系沟通,向其寻求资金支持。有了这两项资金来源,居民自筹资金压力变小,各单元楼的所有住户共同商议决定本单元的费用分摊问题,“一单元一策”平衡了高低层住户间的利益冲突。最终,资金筹措难题以“政府补一点、居民出一点、原建设单位支持一点”的方式,成功得以解决。
跟踪问效,走出治理“新路子”。前期,换梯工作小组充分挖掘在建筑、法律等行业中具有专业特长的居民,组建居民“智囊团”,在电梯品牌及施工单位选择、议价磋商、合同签订和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寻求“最优解”。经过反复考察、比较,与初始方案相比,节省费用近百万元。施工过程中,居民自发监管施工进展,轮流当起了“梯长”,成为电梯“监理员”,短短3个月内,小区13部电梯全部换新。电梯换新后,居民们组织成立了维护保养巡逻小分队,负责安全巡查、电梯卫生等各项事务,定期掌握电梯运行情况,督促责任方按时进行维护与检修工作。
13部电梯的成功换新,不仅让居民幸福感“梯升”,更让社区党委切实转变了工作思路,摒弃“先入为主、自娱自乐”的“唯我”模式,鼓励居民、单位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建设,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