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孩子,“普信”就挺好

2020年下半年,“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梗从一档脱口秀综艺火遍全网,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标签着实带有几分讽刺意味,揭露出个人能力与认知状态不匹配下的后果,带有几分调侃的意味。


但如果换个语境,从教育的角度重新看“普通却自信”,顿时少了戏谑和调侃,变得严肃甚至有些沉重。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普通人,似乎并不是件易事。


  承认孩子“普通”,真的很难?


“谁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普通呢?”对不少家长来说,选择大城市栖身、争抢学区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比自己强,不只是一个“普通人”。

家长们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性。

不是所有孩子,都只能走一条路,才叫做成功。不是挣了钱、有了名、得了利,才叫做有出息。

有人说,当前很多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承认一个基本事实:自己孩子是一个普通人。

但“普通”本就不是一个贬义词。而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也是父母必修的功课。


在著作《及格家宣言》里,有这么一句话: 

看开和认命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我们不是应该放弃努力,而是应该放弃过于努力。 
事实上不管是谁,都没有必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个不普通的人物,但更要接受,他最后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的结果。

父母把期待放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幸福感就增加了,遇到孩子考不到100分,选不上班干部也不会那么焦虑了。 

当然,接受孩子做一个普通的孩子,并不等于放弃孩子, 恰恰是为了给孩子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孩子要求简单一些,让孩子看见自己,也看见世界,能够“自在”成就自己的特长和生命力,这才是真正的爱。 


享受你和孩子的努力,也淡定地接受“他不行”的结果,真正的理解孩子、活在当下,至少这种想法,要比“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得出人头地”更现实!

作为一个普通人,拥有普通的成绩、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伴侣,如果人品好,有修养,拥有阳光积极的好心态,那么他们依旧可以过上同样精彩的人生。

  “我的孩子会比我更快乐吗?”


家长们的焦虑往往围绕“我的孩子能否比我/别人家孩子更优秀?”展开,很少有人会在意另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会比我/别人家孩子更快乐吗?”

事实上,从小被灌输“不是普通人”想法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快乐阈值被不断提高。

得到老师表扬、考进前十名、顺利进名校……这些成长路上大大小小的“成就”逐渐被“内化”为一种理所应当,似乎没道理成为他们感到自信和满足的理由。

但人生终究挫折不断,屡尝失败滋味让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或许就是个“普通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的落差有些难以接受,于是他们更难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以至于跌入自卑的低谷。

而现如今,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也害怕让父母失望。在经历无人知晓的反复挣扎后,父母们这时才明白:原来,我的孩子不快乐!

其实,人生不过就是一道道关卡:升学、高考、大学、硕士、博士、事业、结婚、生子……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只是一种经历。

对于孩子来说,在“通关”的过程中,比时刻保持优秀更重要的,是时刻保持自信的感觉:

就算我有很多缺点,但我依然觉得自己很棒;就算这次失败了,但我对未来依旧充满希望;就算这件事我无法完成,但我坚信快乐仍是生活的底色;就算我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但他们永远会无条件地爱我、支持我。

自信,才是家长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东西,也是教育初心的重要构成。



不指望把小草培养成大树
但要让小草成为美好的小草
孩子“普通却自信”
其实就挺好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荐阅读


编辑|佳佳   校对|木子  责编|洛桑

这些话,越早给孩子说越好

经常被吼骂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这20部高分电影,适合和孩子一起看!

点赞在看,转发扩散

一起来做智慧的家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