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妙招!呵护心理健康他们这样做
青少年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也是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孩子们容易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也越来越容易囿于心理困境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
成年人的焦虑和紧张也容易传导给孩子
使孩子无形中成为了接收情绪的“最底层”
如何守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跟着成教君一起来看
首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七中育才学校始终坚持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文化浸润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浓厚的心育氛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都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板块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学校心理成长中心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负责整合学校各项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参加行政会,每周就相关心理教育议题,在行政会上研究讨论,从顶层设计上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真正发挥其为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的作用。
学校配备3名专职心理教师,设有独立的心理教研组,每周开展教研,扎扎实实推进学科建设,目前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辅导型、实践型、提升型“三型”心育课程体系,编制了《七中育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案》,以“课程视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体、系统、持续推进。2021年,该课程方案被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为校本课程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学校“三型”心育课程不断丰富。除了每周一节的心理课外,学校还开设了“玩味心理”“趣味心理学”“小团体,大人际”“职业生涯规划”等心理选修课。同时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和泛在育才的云平台,制作了系列心理微课和疫情下的心理关护系列微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有着眼未来的“发展与预防”,也需要有聚焦当下的“预警与干预”。学校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每年进行调整完善,将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落实到人、方法培训到位。同时,建立了“动静结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静态”主要为每学年开始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动态”主要通过教师和班级心理关护员的日常观察收集信息,并及时反馈到心理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家长参与进来,更新家长的育人理念,提升家长的育人智慧,家校合力,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学校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尝试:
系统建设“家长学校”,提升家长“心育智慧”
“双减”以来,学校系统建设“家长学校”,整合三个校区名优教师,打造系列家庭教育培训课程,以提升家长“心育智慧”。
积极拓展“心育时空”,提升家校“共育质量”
具有渗透性和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需要广泛拓展“心育时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从学校延展开来,拓展到家庭、社会,在学校的整体建构、深度整合、科学指导下系统实施、有序开展。
在省、市中小学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指导意见基础上,学校构建了心理防护的积极教育、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严重问题的自我心理预警、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五级心理问题预防机制”,建设安全、和谐、温馨校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把学生心理安全纳入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学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安全工作小组,由心理专家、校级领导、德育处和安全处、年级管理委员会及心理教师、班级安全委员和心理委员组成,形成五个层级的心理安全工作网络。
第一层级为心理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心理安全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第二层级为德育处、安全处、年级管理委员会,都有心理教师参与,协助心理安全的组织与管理;第三层级为专职心理教师、A证、B证、C证心理辅导员,负责相关年级的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心理活动;第四层级为班主任、团队干部,在心理教师指导下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和心理教育与心理防护的主题活动;第五层级为各班安全委员、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协会主要干部,观察同学安全和心理状况,形成同伴互助机制,必要时及时向心理教师报告。
专业性心理防护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
渗透性心理防护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融合性心理防护教育
学校德育与心育充分融合,开展常态化下“五育融合”心理防护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心理主题班会。
自助性心理防护教育
以问题为主轴,开展各种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让同学们学会自我防护、自我预防、自我救助。
互助性心理防护教育
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心理互助小组、学生心理协会的作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让同学们学会互助。
第一步对起始年级新生运用专业心理量表进行心理问题的初筛。第二步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作成长环境、家庭情况、重大事件等的筛查,建立学生心理辅导个人档案。第三步对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再用另外的专业心理测试工具筛查,并建立个人心理档案。第四步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委员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发现同学们中有行为表现异常或比较特殊的学生,由心理老师提前介入指导。第五步运用心理绘画、沙盘、心理剧、情境剧等心理投射技术,发现心理危机易感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育人育心,最重要的是师生“自主育心”,自我持续积蓄强大的内心力量,适应和创造幸福的生活。小学心育应重在“教育”,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立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应尊重儿童生命及成长规律,将心育融于儿童的学习、生活,游戏化、活动化、常态化,润物无声,心育无痕。
定理念:以优势带动全面发展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聚焦“关注每一位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遵循“顺自然,强基础,重创新,促发展”育人思路,期待师生“健康、聪慧、高尚、快乐”。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师生生命成长,以优势带动全面发展,帮助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因地制宜,解决心育硬件和软件问题,把每间教室都建设成心理健康教室,每位教师都积极成长为心育教师。因势利导,关注每位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问题转化为心育契机,及时疏导化解问题。
建生态:全面全员全域全程心育
师生家长共建共创共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将心育体系融入学校全面发展体系。遵循办学规律,落实心育常态化路径,从心育奠基办学——构建心育体系——建设心育生态,逐步坚实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化团队育人,学校建设强大的心育教师团队,家长专家志愿者小组+学校心育专职教师+学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师组+全校教师+全体学生,师生家长育人育己共成长。自主专业发展,学校有6名教师成长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心理、语文、数学、音乐、信息技术、后勤保健等教师,引领心育融于教育教学常态。
建课程:倾听每位学生心声
从求助——互助——自助
关爱每一位学生,将心育融于学校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分类分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构建专门课程、支持课程、渗透课程为一体的心育课程体系。创新心育支持课程,倡导心育渗透课程,及时进行心育个辅课程。
搭舞台:关注每位学生需求
从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主选择
—自主合作—共同成长
在校园,人人真诚微笑问候,有各种渠道可以倾诉求助;在课堂,人人有发言和展示的机会,教师关注并指导每个学生;在班级,人人有班级志愿服务岗位、喜欢的团队、展示的机会;在学校,人人都有全校展示的机会;在社团,人人有C位展示的舞台,更为身心特质孩子量身定制。
心理健康与生活密不可分,人的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力量,最重要的力量是自我建设稳健的强大内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密不可分,它融于学校常态工作的全面全域全员全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师生自主个性化成长,让生命花开七彩。
心理问题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拥有健康的心理的人
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也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同时用快乐去温暖和感染别人
让我们共同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让孩子们能够成长为
拥有健康人格的新时代公民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
编辑|佳佳 校对|木子、石头 责编|洛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