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人类行为:评估新冠病毒带来的“信息流行病”
论文题目:
Assessing the risks of ‘infodemics’ in response to COVID-19 epidemics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0-00994-6
面对跌倒起伏的美国大选,想必太多人见识到了假新闻的危害。信息流行病(infodemics)是描述这一现象的新词。它由信息information和流行病pandemic两个词合成而来,是指伴随疾病的流行,各种信息特别是虚假信息大范围传播,进而造成巨大负面社会影响。如今关于新冠病毒的信息流行病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信息流行病的传播过程,与传统的流行病传播有相似性。为了描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传递,研究者首先对信息和传播者进行了分类。
如图所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方,不仅有真实人类,还有一些机器人账号。根据账户发布的信息真伪,将其分为红色、蓝色和绿色三种,分别代表虚假信息传递者、一般用户和可信信息源。
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给予不同的打分,例如阴谋论的危害最大,得分是9,而虚假信息的危害为8分。之后针对各地区某段时间用户的新冠信息总和,得出代表该地区的信息流行病的总分,称其为“信息流行病风险指数(Infodemic Risk Index )”。
各国不同时间段新增病例和社交网络中传播信息的信息关系
上图中部,展示了世界各国受到“信息流行病”影响的程度,四角分别是加拿大、俄罗斯、危地马拉和韩国日均病例和传播信息的有多少是经过验证的(浅蓝色),有多少是未验证的(深蓝色),图中的圆圈代表该国单日新增病例数。
各国的信息流行病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对比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可以发现在不同地域,信息流行病严重程度的变化是独立的。上图所示的各国信息流行病风险指数,先后顺序上并不存在相互之间的影响。
从该研究中,可得出几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社交网络中关于疫情的信息大多是未经验证的、错误的;
谣言的传播和单日新增病例这一代表疫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不同国家可信与不可信新闻来源的占比,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没有关联。
考虑到应对新冠,最有效的手段是预防,而这需要真实信息的广泛传递。故而这项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教育背景、常用语言的原因,缺少对各国社交网络的无偏采样,同时由于实时收集海量数据面临的困难,该研究还有诸多局限性。
作为一篇量化研究”信息流行病“的论文,这项研究提出在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社交网络中必然存在着与正确信息伴随的虚假信息,而虚假信息的传播规律,比想象中的更为复杂多样。
信息流行病作为新兴课题,在全球疫情持续发酵、人类信息环境愈发恶劣的背景下,未来研究值得期待。未来还会继续拓展,比如可以考察社交网络中机器人账户在虚假信息传播中起到的作用;可以针对可靠来源的数据,建立多语言的文本库;以及对跨社交平台进行文本挖掘,建立对各国人群的有代表性的抽样。
作者:郭瑞东
编辑:邓一雪
复杂科学最新论文
集智斑图顶刊论文速递栏目上线以来,持续收录来自Nature、Science等顶刊的最新论文,追踪复杂系统、网络科学、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前沿进展。现在正式推出订阅功能,每周通过微信服务号「集智斑图」推送论文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订阅:
推荐阅读
集智俱乐部QQ群|877391004
商务合作及投稿转载|swarma@swarma.org
◆ ◆ ◆
搜索公众号:集智俱乐部
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点击“阅读原文”,追踪复杂科学顶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