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 跟着弘虫读乡村】蓑衣

陈强 越民生
2024-09-04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蓑衣

现如今,城里的一些休闲娱乐场所,如饭店、茶馆、酒吧,往往在墙上挂一件蓑衣作为装饰,赏心悦目,令人遐思。

二十年前,蓑衣是农村的常见用品,农忙时节,遇上细雨斜风,农人穿蓑戴笠,扶把犁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往后,抛秧技术、农业机械呼啦啦上来,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很快被冲得七零八落,过去十多天的农活,一天半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农人们再也犯不着风里雨里苦撑。多年过去之后,蓑衣之类的老物件,只有老一辈才记得它的来路。

蓑衣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同时表明,蓑衣与斗笠常是配套着使用的。“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父》)。

蓑衣的用料可因地制宜。江南基本用棕叶,中原地区则用高粱叶子,而唐诗中所谓的“绿蓑衣”,则是用蓑草编织而成的,蓑草呈草绿色,线形,生长在岩石或贫瘠的峭壁上。

编蓑衣,业内又叫齐蓑衣、打蓑衣。齐蓑衣是从编织蓑衣的质量上说的:棕片齐,棕线针脚齐,成衣左右对称,上下均衡。打蓑衣则是从编织的工作强度上说的,打蓑衣是个体力活,棕片要缝合得密实紧扎,针线匀称,不花点力气哪行?一件蓑衣,有几十道工序,技艺娴熟的师傅要三天多才能编织而成。

做蓑衣,先立领,领子是一件蓑衣的核心。缝好领后,钉八卦,八卦是连接领子的脊梁部分,也是蓑衣的骨架。这里得用上好的棕片,做出来的八卦会越穿越好看,油光发亮。然后才是铺里子,接围腰。里子的棕片要宽而平实,围腰则需要一样长度的棕片。最后一道工序是盖活,蓑衣后背的铺缝,这是面子工程,棕片自然也要选上等的。

当农人在雨天披上蓑衣时,雨水就自然顺着蓑衣表层滑下,不会浸入蓑衣的里层。这样,在稍微有些寒意的雨天,蓑衣不但防雨,还有御寒的功效。在江南,人们一直相信穿蓑衣能辟邪。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当过放牛娃时就穿过蓑衣,宋高宗赵构也是因为在金兵的追击过程中穿蓑衣,装作放牛的而侥幸躲过金兵的追捕。朱元璋和赵构两人都当上了皇帝,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所以皇帝自然也就成了人间至高无上的神,是神就不得了,连他们曾经用过的衣物也就因他而具有了神奇的法力,一般的小鬼见了也就退避三舍了。这就是民间的逻辑,依照这种逻辑,蓑衣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也就有了神性,并成为珍爱之物。

除了植物的自然芬芳,纯天然制品的蓑衣没有其他任何异味。可是,自从雨衣、雨披等塑料制品相继问世以来,蓑衣因其略微有些笨拙的身材,渐渐地为人们忘却,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



(本文选自弘虫的《那时候》)



作者简介

弘虫,真名陈强,1969年出生,浙江诸暨枫桥人。名中有“强”,拆开成了“弘虫”。先后在学校、媒体和政府机关工作,业务爱好阅读写作。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男人而已》《黄酒加冰》《老家》《诸暨孝事》《蓼莪情》《那时候》《解密陈励忠》《寻找施耐庵》《杨维桢与水浒》《南楼美人》《清气满乾坤》《新长乐》《高湖村》等十余部。

越民生 合集


1.诸暨市乡土文化读本·马剑

2.文言公益讲堂

3.读写公益讲堂

4.作文公益讲堂

5.公益古诗讲堂

6.小古文讲堂

7.主题聊聊吧

8.标点符号8讲

9.小学生必读经典文言文

10.小学生必背经典古诗词


11.跟着梅芷读童年

12.少年版 三国演义

13.海底两万里

14.昆虫记

15.唐宋名家诗词故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