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民生· 跟着弘虫读乡村】修伞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修伞
中国是伞的故乡。《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伞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它的起源有两种传说:
一个是“鲁班造伞”的传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他叫公输般,春秋鲁国人,按现在的说法,他应该是个爱动脑子的绝对聪明的工程技术专家。那时有人对鲁班说,你造的房子固然可以遮避风雨,但你到外面去,遇到风雨可怎么办呢?鲁班就苦心研究,终于用竹子做成第一把伞。另一个是“鲁班妻子造伞”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见丈夫常年在外奔波,遇雨很不方便,便想做一种能遮雨的工具。她将竹子劈开剖成细条,然后蒙上兽皮,形似“八角亭”,张开若盖,收拢像棍。后人见其方便实用,便开始模仿,并陆续传开。传说虽然不很可靠,但能研究出攻城云梯的鲁班家里,再研究出一把小小的雨伞,也确实不是件离谱的事。
春秋之后,为图轻便,人们不断改进伞的用料。在纸发明以前,伞是丝制的,自宋开始有纸伞、油伞、布伞,乃至今天的塑料伞。
在我小时候,拥有一把雨伞简直是件无比奢侈的事情。上初中以前,我家是没有雨伞的,连油纸伞也没有。因为日子的困顿,因为油纸伞的脆弱,我们习惯使用那种笠帽,大的小的,尖顶的圆顶的。下雨了,头顶笠帽,在乡间游走,我就像一朵蘑菇,在风雨中飘摇。雨停了,笠帽在手,就像持着一面盾牌,但
不知道到底在对抗着什么。
在油纸伞刚刚进入百姓家里时,拥有它并戴着它,必定是很浪漫主义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著名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中的第一节,全诗有七节,他在全诗中三次重复了“撑着油纸伞”一句,可以设想,假如没有了“油纸伞”这个道具,《雨巷》的意象将是不完美的。你让她戴着笠帽在雨巷里试着彷徨,那么这个画面便了无气色,又岂可将她与“丁香”牵涉在一起呢。
但后来油纸伞还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因为油纸伞有它的特点:轻便、美观,收拢后的体积也小,所以很得老百姓宠爱,多少年来一直为国人所袭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章,写许仙借伞,那借伞者边给他伞边唠叨说:“小乙官,这伞是清湖八字桥老实舒家做的,八十四骨,紫竹柄的好伞,不曾有一些儿破,将去休坏了!仔细!仔细!”冯梦龙是明代人,可见杭州当时制伞业的精致。实事求是地说,84根骨子,这么密,在生活中我还没见过。也许是小说,略有夸张吧。
竹骨油纸伞,上面描有花鸟虫鱼的图案,《毛主席去安源》画上的那种。台湾女作家三毛说,穿一袭红旗袍,撑油纸伞,上书“风雨英雄”,该是多么地壮丽哟!这种伞现在只在工艺品专卖店出售。
油纸伞的好处是轻捷灵活,缺点是伞面很容易戳破。大人用伞比较当心,小孩子用伞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会留几个洞在伞上。于是诞生了修补雨伞这个行当。
雨季到来之前,修伞的人来了。弄堂里便时不时会飘过拖长了声调的“修洋伞,补雨伞,洋伞雨伞好修”这样的吆喝,唱成谱子就是:“梭米啦,梭梭啦,米啦米啦啦梭。”待到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各家各户如有伞坏的就会端正好,一到门前就叫住,谈好价钱,就让修伞师傅修作。
修伞人便会向你家借张凳子,在墙角边一坐,铺开家什动手修理。油纸伞伞面如果有洞,他会将洞周围弄平服,然后取出一种名为“牛皮纸”的乳白色丝绵状的纸,按尺寸要求剪好,然后在伞面上洞口周围涂上一种记得叫“白油”的东西(估计这是从桐油里炼出来的东西,必须既能粘得牢,又可防水)。再然后,将牛皮纸小心地覆盖在洞口上,用小毛刷轻轻在纸面上刷几下,使其平服。油纸伞伞面一般都有颜色,或棕色,或栗壳色,那师傅会取出相应的颜料涂于纸面上,使其和整个伞面的颜色尽量接近,再覆以白油涂一层,然后他会吩咐,必须将伞撑开,半天或一夜之后才可使用。也有断了几根伞骨子的,那修伞人的包里往往带有些备品,抽出几根给你换上,那伞就获得了重生,而修伞人则挎着包又云游四方去了。
后来有了钢骨布伞,和现在使用的有点相似。不过全是黑色粗布,不能自动撑开。化纤花色的折叠自动伞,最初看到是有海外关系的侨眷,亲戚从香港或新加坡南洋寄来,甚是炫耀。布伞大多是钢骨弯翘了,修伞的一一校正。骨眼和布面连接处用针线重新缝牢,有破洞的地方也帮你缝补了。纸伞和布伞的修理,区别在伞面上,一是纸,一是布。布伞面有洞,那要贴上布缝好,关键是针脚要好。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产生了钢骨布面的晴雨伞,这种伞虽然较牢但也要坏,主要是钢骨顶端与布面绕的线有时会脱掉,钢骨也偶有断了的。这,是另一路修法了。
现在的伞,姹紫嫣红,美得像花园里的花。我们几乎见不到那种打着补丁的伞了,丢弃一把用旧的雨伞,远比丢弃一件不愿再穿的衣服来得容易。于是,专职修伞的人也从此在街头消失。也许,在那些补皮鞋、配钥匙的摊贩里,还可依稀觅得修伞的灵巧之手,但是,那百分之百是一双苍老的手。
是啊,修伞这门老手艺,犹如当初的油纸伞,在滚滚的生活浪潮面前,竟是那样地不堪一击。那么,谁来修补老手艺的残缺和失落呢?
(本文选自弘虫的《老家》)
推荐阅读:
17.越民生|2020.7—2020.12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26、越民生|2021.7.12.-2021.8.12“抗逆星”成长营
27.越民生|2021.1-2021.6 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