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民生·走读乡村习作篇】2020.7-2020.12合集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为什么要走读乡村?
走读是读无字书、活字书。而乡村是我们的根,或许因时空而远离。
走读乡村就是去触摸根的文化,去啜饮源头活水,去滋养渐行渐远的心田。
从7月份开始,我们在诸暨最西部的马剑走读。
而且有一个“三人行”核心小组成员,都是马剑人:陈可英,负责总策划;戴小娟,负责习作指导;陈能昌,负责摄影录像。
于是,带着城里乡下的孩子与家长,一起走古桥、骑竹马、入古田畈、过古驿道、参观祠堂、读古法造纸、进乡村图书馆、考察鱼化石基地……已经在四个浙江省传统村落里流连忘返:上和村、沈家村、石门村、寺坞坪村,还有相公殿村的竹马文化也留在小朋友的印象最深处。每次走读完毕,我们都会在侯门山图书馆里复盘整理,交流用自己的视觉来审视乡村的思想与感悟,然后流于笔端。
也许文字也还很粗朴,甚至稚嫩。但当第一篇《每一座“桥”都值得被歌颂》被转发到越牛新闻、被收入到《浣纱》杂志;当陶朱初中马清琳同学感言“怀揣一颗虔诚宁静之心,俯下身来触摸脚下这片家乡的土地,发现了她别样的美丽,感受到了她别样的深度、温度”;当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蔡荣荣老师喟叹“最美的风景不是灵动的水,亦不是沉稳的山,只有山水融合的人文爱国情怀,才是这世间最美的景色”,我们就认定这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至今有7期,160多人次参与。
活动得到马剑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所到乡村,都有热情的引领,尤其值得点赞的是沈家沈国民老师、相公殿村陈伟朵老师、石门村方东书记。许多老师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对诸暨市双语实验学校的赵福英、大唐初中的沈俞梅、五泄中心学校的周飞迪、上虞市文澜华维小学的刘雅萍、章薇薇等老师一并致谢。
走啊,读啊,既然己经启程,而且越读越有味,我们定然一如既往。
越民生·走读乡村习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