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民生· 跟着弘虫读乡村】木匠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木匠
时髦地说,木匠是村庄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你别小看他们的手艺,他们仅凭几把斧头、几把凿子、几把锯子,在时光里挥舞,在汗水里凿刨,一件件精致的家具就替你打成了。那时农村里,读书不上心、跳不出龙门的乡下男孩,最理想的最现实的出路就是学做木匠。他们的父母总是事先物色木匠师傅,等儿子毕业或辍学,便让他去拜师学手艺。
追本溯源,西方人利用石头堆出了他们的家园,从希腊式、罗马式、罗曼式、哥特式、巴洛克式一直到现代“石破天惊”的摩天大厦式样,套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话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用五行中的“土木”二字来表达建设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本中国建筑史几乎就是整个工艺发展史,原因尽在建材——木头。在中国,但凡可以应用在木头上的技术,几乎都可以发生在建筑上;同样,建筑的种种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其他木材工艺上。古人植树为林,栽木为材,盖房子,做家具。生活在树木旁,住在木材里。在木桌上吃,在木床上睡。五行中,“木”的位置安放在旭日照耀的东方,是一切生命之源。而这一切,便都与木匠须臾不可分。因木匠的功劳,中国汉字中以“木”为旁的字便数不胜数了——柱、楹、梁、栋、栏、檐、枨、楣、桁、杆、枋……从某种意义上说,木匠是一个地区人文景观的设计者、记录人,是他们亲手打扮了这个的世界。
当然这里说的是传统的木匠。这一行既需要体力,又要有技艺,他们的技艺都是师徒相授。春秋时代的建筑工匠鲁班被他们奉为祖师,传说古代攻城略池的云梯和多种木工工具是他们发明的。
传统木匠的工具有测量工具、锯切工具、刨削工具、凿眼工具等。木匠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折尺、曲尺、三角尺、墨斗、划线刀、圆规等。木匠常用的锯有框架锯和刀锯。刨子按刨身的长短及其用途,可分为长刨、中刨、短刨、线刨、蜈蚣刨等。木匠常用的凿子有平凿、圆凿、扁凿、斜凿等。另外,木匠制作时常用的还有钻、斧头、锤子、木锉等工具。
那些被辛勤汗水浸泡的斧呀凿呀锯呀,那些历经艰苦岁月的房屋和家具,都沾了木匠的手温,留下了岁月的温暖。记忆中的木匠,敦实、厚道、朴实,不苟言笑的样子,做事情有板有眼,一副埋头苦干的模样。他们经常身背工具游走于城乡,承揽活计。所做的木工活不计其数,小到板凳、半桌、板桌、猪栏,大到八仙桌、大衣柜、五斗柜、眠床和手拉车,无一没有做过。木匠虽然是粗活,但也不乏精细,那时候的衣柜和眠床上都雕有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这都是经过木匠的凿子精心凿刻而成的。最奇的是,他们制出的不少家具,不用铁钉钉,而是凿出木孔、塞上木桩做成全木家具。这是现代的木匠无能为力的。
请木匠师傅到家里来做家具,一般一天要管两顿饭、一顿点心、一包香烟,这些都由东家供应,不算在工钱范围内,是不成文的规定。手艺好的木匠一年到头在外做活,真是吃百家饭做百家事。有道是“家有万贯,不如一门手艺”。按照这个理念,手艺活是家藏万贯的基础,人们格外看重。
要做家具的人家早早地候着了,他们急切地把搁在房顶或堆在园子里的木头扛出来,让木匠师傅过目挑选。这是备料。木匠师傅把一根根木头裁成一截截的,分别在上面写好尺寸,做上记号,然后叫主人拉到锯板厂去锯,这就大大节约了干活的工夫和力气。遇着大的木料,木匠的活儿就不那么好干了。尤其是在锯的时候,一个人根本不是大木头的对手。男主人看见,就会过去帮忙。和木匠师傅一起,拉了墨斗线,固定好,看拉直了,手抓住中间,向上一拉,再一弹,一根黑线就落在了木头上面。然后用一把锯子在那里“滋够滋够”地锯,木匠师傅往上面拉,男主人则往下面拉,一上一下,像是拔河,惹得木屑在空中飞舞。
木匠干活,通常在一扇门板上进行,门板搁在两条长凳上,上面放满了各式工
具。木匠师傅或蹲或站,或坐或冲,在那里弄出锯的声音、刨的声音、敲的声音、钻的声音,叮叮咣咣,响彻园子,传遍村庄。村里人谁家请了木匠,消息总会一传十十传百,引来闲人看热闹。孩子们最喜欢玩木匠刨下来的“刨花”,那刨花圈缩成一个个圆,舒展开来像木匠师傅的圈尺,可以戴在头上用来蒙眼,也可以凑在鼻子底下呼吸木头的清香。
那时候有名气的木匠,一定还会做棺材和做房梁,小打小闹的做个板凳什么的,基本上每一个木匠都会,算不了什么。棺材要大气、厚重,人活的时候不突出,死了也应该辉煌一下,所以木匠必须随叫随到。做房梁主要体现木匠的几何水平,角度啦,斜面啦,不同的木匠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木匠,没有以前吃香了。人死了,拉到火葬场烧掉,装在骨灰盒子里,哪还要什么棺材。小孩子成绩不好,不用去学做木匠,实在不行可以去学理发,学洗脚推拿,这个玩意最赚钱。连木匠的后代,也看不惯老子做的家具了,笨头笨脑的家伙放在房间里几十年都完好无损,这怎么行呢?这太影响他们赶时代潮流了。
老一辈人看到现在的家具,或许只有生气的份了:哪有做木匠不要榫眼的?哪有做家具只靠几根钉子几块复合板的?事实上,工业化的生产,木匠那老一套的理论已经没有用了。说归说,可人们仍然怀念木匠这个行当,怀念着木头的清香。过去的纯木家具如今正越来越值钱,坚固不说,且不易生虫子,放上几十年都不会变样,年代久远的那些家具,更摇身一变,成文物和古董了。
(本文选自弘虫的《老家》)
推荐阅读:
17.越民生|2020.7—2020.12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26、越民生|2021.7.12.-2021.8.12“抗逆星”成长营
27.越民生|2021.1-2021.6 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