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 跟着弘虫读乡村】车水

弘虫 越民生
2024-09-04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车水



铜打板,铁打闩,


夜夜车水夜夜搬,


不车水,田又干,


车起水来脚板酸。


这是一首名叫《车水歌》的儿童歌谣。


诸暨民间也有一首名叫《车水苦》的歌谣,它是这样唱的:“渴煞苦,/渴煞苦,/晒煞田稻,/苦煞农夫,/眼泡膨肿,/脚底流脓,/到头来颗粒无种。”这首歌谣写了农民车水的辛劳,因为车水,导致的结果是苦煞农夫、眼泡膨肿、脚底流脓,辛苦是付出了,但问题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到头来竟是颗粒无收。为什么?因为谁也敌不过天灾人祸。譬如车水,本是为了抗旱,期望那些正在枯焦的稻田有个好收成,可辛辛苦苦忙碌一阵,好不容易把田里的水车满了,稻田也获救了,却突遇老天变脸,冷不丁掀起一场特大洪涝,让你咿咿呀呀吃力的车水付出都放了汤,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吃力不讨好——黄胖搡年糕。上面这首歌谣出自诸暨连湖,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车,是一个动词。车水,是一项农事,一项看起来轻松、其实也挺艰苦的劳动。


车水的渊源,当在《天工开物》里寻找。《天工开物》里有一幅插图正好是水车的模样。插图所示:木制水车状如长龙,由转轴、刮板和链带构成,用脚踩踏轴片,刮板随着转动的链带,将水提灌到高处后排出,用于丘陵、山区的灌溉,在机械化灌溉之前,它始终是先进的灌溉工具。


江南水网地带,多河塘水田,且丘陵地带也有种植的习惯,庄稼若期望收获,须有雨露滋润。没有水怎么办?老百姓自然用老祖宗的办法:车!用水车,车。


在我的深刻的农村记忆里,车水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田在高处而水在低处,为了保障稻田的灌溉需要,必须用水车将低处的水车到高处;二是塘里捕鱼或换水,遇塘水无法自然排泄时,需用水车将塘内的水车到塘外。


我虽没有亲历车水的农活,但目睹了农村里的两种水车:一种是脚踏的,一种

是手摇的。用脚踏的水车,需两人一左一右同时进行,所以水车的身段修长,车起来的水也连绵不绝;用手摇的水车,只需一个人,因为力量的限制,水车的身段比较短小,且只适宜于坡度不大的田间地头。当然,这只是我们一带的习惯,如换在其他地域,还有别具一格的水车,如借风的叫“风推水车”,靠牛的叫“牛拉水车”。


若是两人共踏的水车,必然搭一个架子。架子类似于现在体育场上的单杠,考究的话,还可以在上面搭一个凉棚以遮阳光。一具水车,尾巴浸在水里,像牛饮水,头朝向田里,像鸭听天雷。踏水车的的农民,身子立于龙头处,两个人一字儿排开,将身子伏在胸木上,步调一致地踩着脚下的踏板,他们踏车的样子,看上去像在并排着走路,雄赳赳的气势。踏板带着木制的轴,车轴转动,带动车槽里跟自行车链条一样的木链条,那木链条上有固定的桑木叶片,随着叶片的滚滚而来,清清的河水也被提升起来,一斗一斗汩汩地流进了农田,那样子如同龙吐水一般,所以老百姓也称水车为龙骨车。用龙骨车车水,比起肩挑手提,毕竟轻松惬意得多。


这种水车在我国的宋代已经很普遍了,诗人范成大有诗云: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常在踏车头。


龙骨车的发明,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今日的偏远地区,龙骨水车依然是灌溉用的工具之一,可见其生命力之长。尽管如此,车水依然是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元代撰写《农书》的王祯在诗中叹道:


日日车头踏万回,


重劳人力亦堪哀。


这样原始的农事活动,竟一直延续到我的童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曾经无数次想踏上那一架龙骨水车,为图一时之新奇。然而,我的身高总是够不着那条放臂膀的杠杆,即使能努力攀上去,那样子也非常地狼狈,被乡亲们戏谑为“吊田鸡”,我的脚步与水车的踏板更是合不上节拍,毕竟我还不到挣工分的年纪。那么我所能做的,只能是痴痴地看得水车出神,在大人们挥汗如雨的时候,将一只簸箕放在龙骨车的出水处,以期守株待兔,希望那车上来的流水里,能顺便携带来我所需要的泥鳅或小鱼。


我后来曾想,许多美丽的乡村爱情,或许就是一男一女在踏水车时齐心协力地踏出来的。试想,一对恋爱男女若有幸被生产队安排在一个水车上车水,那么,那时那刻,你我踏着脚下的,看着近旁的,想着心里的,说着知心的,那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乡野风情啊。


曾一度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天下粮仓》的片尾,有一段农夫踏水车的镜头闪回。这个镜头,一般人是不易察觉的,因为那木制的人力水车早已被电动水泵所替代,因为如今的人已无法体验踏水车的感受了,那些水车,早已成为历史的灰烬,找得出实物的,大概只有那些地方的民俗博物馆。


在这个返璞归真的时代里,人们总是挖空心思地回归自然,打捞往昔。譬如那些农家庄园,为了吸引游客,他们在那里别出心裁,精心设计,挖一条小沟,添一把水车,让你重温乡野的古朴之情,收获重温旧梦的快乐。


(本文选自弘虫的《老家》)




作者简介

弘虫,真名陈强,1969年出生,浙江诸暨枫桥人。名中有“强”,拆开成了“弘虫”。先后在学校、媒体和政府机关工作,业务爱好阅读写作。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男人而已》《黄酒加冰》《老家》《诸暨孝事》《蓼莪情》《那时候》《解密陈励忠》《寻找施耐庵》《杨维桢与水浒》《南楼美人》《清气满乾坤》《新长乐》《高湖村》等十余部。



推荐阅读:

1.诸暨市乡土文化读本·马剑

2.文言公益讲堂

3.读写公益讲堂

4.作文公益讲堂

5.公益古诗讲堂

6.小古文讲堂

7.主题聊聊吧

8.标点符号8讲

9.小学生必读经典文言文

10.小学生必背经典古诗词


11.跟着梅芷读童年

12.少年版 三国演义

13.海底两万里

14.昆虫记

15.唐宋名家诗词故事

16.跟着弘虫读乡村

17.越民生|2020.7—2020.12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18.走读乡村习作篇

19.草房子

20.纪录片 故宫100


21.傅雷家书

22.纪录片 汉字五千年

23.纪录片 史说汉字

24.纪录片 中国文字发展史

25.纪录片 百年巨匠

26、越民生|2021.7.12.-2021.8.12“抗逆星”成长营

27.越民生|2021.1-2021.6 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28.绿珍珠 

29.一只蛤蟆叫太阳

30.青草国的鹅


31.守护神一个

32.大马梦里来

33.爱在他乡项目——关怀外来建设者子女

34.“壹心”关爱儿童项目

35.焕新乐园项目

36.阳光少年大声说项目

37.牵手成长 爱在诸暨项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