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 跟着弘虫读乡村】换个姿势生活

弘虫 越民生
2024-09-04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换个姿势生活



我终于实现了两个愿望:第一,在乡村老家住了下来;第二,适应了一个长假在乡村老家的生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对我而言。


二十年前,我离开了老家,独立在外工作生活,那时的我二十岁刚出头。当老家成为牵挂,便也彻底告别了农村一整套的生活习惯。在城里打拼二十年,其实不过是在重新培养一整套城市的生活习惯。农村与城市,两种习惯,如两种格格不入的脾气,正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抗,贫穷与富裕的对照。


如今我四十出头,正在奔五。我的前半生就这样被分割成大致匀称的两个段落。四十岁以后,我回老家的频率越来越高,试图能够在老家住下来,换个姿势生活,回归到朴素自然的乡村。这个设想几年前就已萌芽,但下定这个决心,却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我精心准备,蓄谋已久,有时来老家的路上还信誓旦旦,筵终人散,我还是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城里。想来,成家前父母围着我转,成家后我围着孩子转,人的骨子里,到底还是爱幼刻意点,而尊老总是可以随意的。


多年的城市生活,已让我的习惯根深蒂固,上厕所,泡杯茶,上个街,洗个澡,洗个脸,也一律都城市化了。虽然乡村的空气真的很好,但不习惯处也随处可见。自来水里带着浑浊,让毛巾一入水便脏成了抹布;蚊蝇四飞,任凭努力驱赶,依然是源源不断;室内地砖与室外泥地虽截然分明,却截不断随意进出的尘土;我的卫生习惯与父母坚守了一辈子的习惯,不能浑然一体。所有这些,拧成一股绳,总是将我的心思活生生拉回到了城里。


现在好了,我将城里的日常生活用品搬到了过来,然后,用两天时间,为这些用品,不断地寻找与变换与自己身体动作最匹配的位置,剃须刀搁哪里,毛巾挂哪里,卫生纸塞哪里,餐巾纸摆哪里,茶叶放哪里,书报叠哪里,皮夹藏哪里……当它们各就各位后,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焦虑的身心也终于沉静下来,我突然摸到了胸中那颗随遇而安的心。于是,就这样一直在老家住了下来,住成了习惯,住出了滋味。从此之后,我可以白天进城上班,晚上回乡过夜。


感谢老家的秋风。它们从远山吹来,一路上掠过稻香,掠过豆香,掠过草香,掠过桂香,它们密密匝匝地从窗户吹进来,咝咝地钻进我的鼻子,咝咝地滑入我的心田,我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夜里开窗睡觉的习惯。多么纯净的秋风啊,它跟城里的风是两副面孔,城里的风在钢筋水泥里穿越,东跌一跤,西撞一头,大多缺臂断腿,它们也想沁人心脾,但在灯红酒绿中,已没有了山村姑娘的清纯,它们被汽车、被油烟、被麻将、被歌厅、被人山人海的呼吸,糟蹋得面目全非了。


感谢老家的声音。清晨五六点,到晚上九十点,这段时间,是动物世界的声音,我的耳朵里充满着鸟的喳喳,鸡的喔喔,鸭的嘎嘎,狗的汪汪,蟋蟀的唧唧,有独唱合唱,有长笛短笛,有抒情叙事,有议论争执。我摊开书看,那些声音就取代了密密麻麻的汉字;我摊开纸写,那些声音就又吸干了我正欲落笔的思想。它们一刻不停在我耳边环绕,逼我放下书和笔,然后静坐屋内,聆听它们美妙的歌声。我明白了,为什么乡村人可以在屋檐下一坐半天,一坐又半天,因为时间是有声音的,时间是动听的,悦耳动听的时间里,最宜闭目养神和修身养性。


感谢老家的深夜。那是专门为我脑子提供的宁静之夜,宁静得没有丝毫的杂质。此时,人早早睡了,鸡鸭进笼了,鸟儿回窝了,看家狗静静把守在门口,它们共同为我维护夜的宁静。乡村的夜,像是熨斗熨过了,摸上去软绵绵,滑溜溜;乡村的夜,像是一碗洒得满满当当的老酒,稍有躁动,就会洒落酒水。宁静如水的夜,总把一个咳嗽、一个脚步、一段对话,折射和放大数倍。在这样的夜里,我可以把心绪放得很平,把烦恼丢于脑后,我聆听自己的呼吸,和自己的心跳,在宁静的夜里,我寻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彻底释放了自己。


我换了一个姿势,在乡村老家开始自由自在生活。换了个姿势,我实现了孝顺父母的夙愿,仅仅因为我在他们的身边,让他们的日子充满了幸福与快乐。换了个姿势,我远离了工作的负累,躲避了家庭的烦恼。所谓的功名,不过是风中摇晃的枯萎的茅草,所谓的生命,旺盛也不过是收割前橙黄的稻谷,人类,不过是生长期更长久些的庄稼。但是再长再久,也不过是生根,开花,结果,直至枯萎,死亡。在人生的四季里,我们何不活得再洒脱些,自由些,精神些。


换个姿势生活,也换了我思考的视角。为什么,我们非要在城市里争个你低我高,你贫我富,尔虞我诈?为什么,我们抛弃乡村的父老乡亲不去亲近,却非要去追逐以牺牲清风明月、糟蹋诗情画意为代价的忙碌与焦虑?为什么,轻而易举的孝顺我们视而不见,难以做到,却愿意死心塌地去争做千辛万苦的房奴?为什么,我们进了城,做了个伪市民,从此非要与农村划清界限,且以此标榜自己?为什么,我们这些从农村出去的人,不回归乡村去为新农村增光添彩,却非要争着去给不堪重负的城市添加无尽的拥堵与争夺。


换个姿势生活,日子会更滋润,心情会更畅快!


(本文选自弘虫的《老家》)




作者简介

弘虫,真名陈强,1969年出生,浙江诸暨枫桥人。名中有“强”,拆开成了“弘虫”。先后在学校、媒体和政府机关工作,业务爱好阅读写作。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男人而已》《黄酒加冰》《老家》《诸暨孝事》《蓼莪情》《那时候》《解密陈励忠》《寻找施耐庵》《杨维桢与水浒》《南楼美人》《清气满乾坤》《新长乐》《高湖村》等十余部。



推荐阅读:

1.诸暨市乡土文化读本·马剑

2.文言公益讲堂

3.读写公益讲堂

4.作文公益讲堂

5.公益古诗讲堂

6.小古文讲堂

7.主题聊聊吧

8.标点符号8讲

9.小学生必读经典文言文

10.小学生必背经典古诗词


11.跟着梅芷读童年

12.少年版 三国演义

13.海底两万里

14.昆虫记

15.唐宋名家诗词故事

16.跟着弘虫读乡村

17.越民生|2020.7—2020.12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18.走读乡村习作篇

19.草房子

20.纪录片 故宫100


21.傅雷家书

22.纪录片 汉字五千年

23.纪录片 史说汉字

24.纪录片 中国文字发展史

25.纪录片 百年巨匠

26、越民生|2021.7.12.-2021.8.12“抗逆星”成长营

27.越民生|2021.1-2021.6 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28.绿珍珠 

29.一只蛤蟆叫太阳

30.青草国的鹅


31.守护神一个

32.大马梦里来

33.爱在他乡项目——关怀外来建设者子女

34.“壹心”关爱儿童项目

35.焕新乐园项目

36.阳光少年大声说项目

37.牵手成长 爱在诸暨项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