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论神聊‖第38期/关于现代诗的几点思考

王少勇 自然微论坛 2021-02-01

2017年7月20日,《国土微论坛》在微信群举办第38场“微论神聊”活动,由青年诗人王少勇主聊“关于现代诗的几点思考”。主持人:熊宴。


主聊人:王少勇,中国国土资源报社首席记者,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鲁迅文学院第32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28f3rzp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思考一:怎么看待诗歌

1.关于诗歌

人们都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人云:言之不足,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舞之蹈之。比起歌,比起咏,诗更像是舞蹈。诗不是外在的舞蹈,而是内敛的舞蹈,是心灵的舞蹈。

我认为,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说得太温和了。诗是情感的爆炸,是情感的喷发,像火山那样,岩浆冲破厚厚的冰冷的岩层,带着作者炽热的体温,闪着光喷发出来。


2.关于诗人

    那么,诗人是什么呢?我认为,诗人是善良、敏感、多情的普通人。

诗人这个称谓特别准确。因为,诗人首先是做人,然后才是作诗,诗和人是无法分开的。离开作者的人去谈他的诗歌,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可笑的。诗加上人才是完整的作品。

诗人是这样一种人:他以是否具有诗意,是否美,作为生活中唯一的价值标准;以飞翔和高贵作为唯一的姿态。

诗人并不是怪人,诗人首先必须是有修养的人。但是,有些人却在扮演诗人。他们诗写得很烂,却处处想要表现得像个诗人。这些人以为自私无理、尖酸刻薄就是天才的特征,为了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他们无知傲慢、哗众取宠。这些小丑是可笑的、可耻的、可悲的。


3.关于写诗

诗不是写出来的,是自然生成的。诗就像樱桃从樱桃树上长出来,就像头发从我们头上长出来。万物的生长和凋谢多么迷人,无法用人工雕琢的事物多么迷人。如今,机器人都会写诗了,还出版了诗集。这是多么令人惊恐的事情啊。但我们想过没有,我们那些堆砌意象,生造词语,玩弄文字的诗,写得还不如机器人。如果诗歌朝这个方向发展,人类将失去最宝贵的心灵。

因此,我一直认为,技术流是一个伪命题。写诗确实是一门必须经过训练的高超技艺。但如果我们谈论诗歌时先谈论技术,就意味着我们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写诗的技术更像游泳,是一种本能,是无意识的技术。手脚的动作,呼吸,是自然连贯和协调起来的。如果做出一个动作后还要思考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肯定就沉下去了。

当某一瞬间,仿佛有一道天光照射进我们的身体,仿佛一根针刺痛了我们最柔软的部分,我们放下手头的琐事,停下来,深呼吸以平静内心的情绪,向自然万物敞开自己,诗就借着我们的手流出来了。

 

思考二:诗的几个元素

1.语言

简练是诗歌语言的第一美德,简约合宜,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点,我们的唐诗宋词已经登峰造极,充分展示了汉语的简练之美,现代诗必须借鉴。强调简约,并不是强调诗行诗篇的长短繁简,而是要讲究语言的质地,不能啰嗦,不能散漫,不能绕来绕去不知所云,尽量以最少的字来凝聚并表现最多的含义与韵味,以有限浓缩无限。

我们常说,诗歌要不断地带给语言新的可能,诗人要对自己使用的母语作出贡献。这种要求并不是每个诗人都能达到。但我们写诗,有一点必须警惕,应当坚决避免使用约定俗成的词语,尽量不使用流行的词语。

我喜欢朴实的语言,讨厌那种故作华丽、故作高大上的语言,讨厌晦涩难懂故意制造阅读障碍的语言。我们所能记住的经典之作,全部是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写成。


2.节奏

下面来谈谈诗的音乐性问题。我认为诗必须有音乐性,这是诗的基因,诗的传统。   

现代诗摆脱了韵的束缚,但内在的韵律不能丢失。这种内在的韵律,体现在诗句的节奏、气息上,那是诗的呼吸,也是诗人的呼吸。我们常说,这首诗气顺畅,这首诗气不顺。学写诗,一开始最难掌握的可能就是怎么把气写顺。

我们追求的是这样一种完美的效果:诗的节奏恰好是情感起伏的节奏,诗的气息仿佛流水般自然发展,情感平静时语调恰好是轻轻的,情感热烈时语调适时加重;就像大海摇动它的波浪那样不急不缓,又像专业赛车手过弯道那样,每个弯都转得干净利落,痛快淋漓。当读者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其情感的波动恰好也与这节奏合拍,他想喘口气的时候,你恰好让他喘了口气,一首诗读完,他闭上眼睛,觉得舒服,觉得过瘾。

如何掌握诗歌的内在韵律,我觉得首先要多读好诗,感受诗人赋予那些诗歌的气息,不仅要读现代诗,古诗也要读。还要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天籁,这样说看似有点玄,但真正的好诗发出的音乐是和大自然一样的。此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放轻松。这一点下面我们将会探讨到。


3.情感

诗就是诗人情感的传达途径。一首诗,你想传达的情感被读者感受到了,这首诗就是成功的。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想要传达的真实情感是什么?比如在下班回家路上,我们看到了夕阳,我们被感动了,想要写一首诗表达这感动。而此刻心中可能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如果不搞清楚到底是哪种情感最强烈,最打动自己,诗就无从写起。看到夕阳,你是想到故乡呢?是想到曾和你一起看夕阳的姑娘呢?还是想到那天黄昏在旅途中的一个经历呢?

情感是被感觉唤醒的。就像上面说的三种情感中的一个,在下班路上,被天边夕阳带给你的感觉唤醒。所以,把握情感其实就是把握感觉,捕捉感觉。我特别喜欢“第一感觉”这种说法。“第一感觉”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内心最初萌动的诗意的感觉。另一方面,“第一感觉”是指他人从未有过的感觉,或者说由你第一次发现的感觉。

再说回情感,我们必须要用浓烈的情感去浇灌一首诗,但不能任由情感将我们淹没,不能沉溺在情感中。有时带点轻松、带点调侃,反而能够将情感表达得更深刻,更动人。

 

思考三:诗歌写作的几点忌讳

1.紧张

写作时紧张,是多数人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已经写到一定程度,对自己期望又比较高的人。一紧张,本来能写好的诗,就写不好了,甚至写不下去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在放松的状态下,我们能做得更好。放松,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灵光一闪;放松,才能是自然的协调的。一旦紧张了,我们的思维就会被限制住,就会变得笨拙,没有灵气。考试紧张,本来会的知识也会想不起来;演讲紧张,关键的话语可能会临时忘记,更别说现场出彩的发挥了。

写诗紧张,会让我们使用不该使用的词语、意象,会让气息不畅,会让诗人飞不起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可以试着变换心目中的潜在读者。即这首诗写给谁看的?谁能看到?直到你想象的那个人让你一点都不紧张。


2.含混

含混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不清楚自己要说什么,另一类是作者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读者不知道作者要说什么。第一类是观念的问题,前面关于情感的部分已经探讨了,这里不再说。第二类是技巧的问题。

我认为造成含混的主要原因是意象的乱用。本来要用意象甲,结果用了意象乙,不知所云。本来一个意象可以表达清楚的,非要再加上一个,同样不知所云。

我们要对使用的每一个意象十分慎重。写一首诗就如同创造一个世界,诗人就是造物主,创造什么,不创造什么,多创造一个或者少创造一个事物,这世界都是截然不同的。出现在我们诗里的每一件事物都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凡是对表达感情没有帮助,甚至起到反作用的意象,一定要坚决摒弃。

还有一种原因是语词的使用不当,言不达意。这就属于语文基本功的问题了,需要在阅读和写作练习中积累。


3.假大空

假大空是一种很普遍很令人讨厌的毛病,改不了这个毛病,永远也写不出真正的诗歌。

先说“假”。感情是假的,虚伪的。明明不爱,偏说爱,只爱一分却说爱一万分。这样的写作者,显然是受到某种遗毒的影响。“假”的问题不需要进一步探讨。如果还想写诗,就请先认清自己的内心,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请不要玷污诗歌。

再说“大”。口气大,写诗时最喜欢用那些看似崇高、宏大的词语,恨不得一行诗就用几个大词。其实越是这样,表达就越无力 。我们写诗,是在对自己,对爱人,对亲人好友说话。试想,你和自己的母亲说话,会用这样的词语吗?你会这样说吗——“啊,母亲,你是天下最伟大的母亲,你像太阳一样释放着无穷的光芒,让我时刻感到无比温暖”?有些词语只要在一首诗里看到,就可以对这首诗或这个诗人一票否定。因为有些词语是不可原谅的。“大”往往就是俗,就是假。总之,有话好好说,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诚恳一些,朴实一些。

有时,“空”是“假”和“大”的产物,也有些时候,“空”是为附新诗强说愁的产物,是做出来。心中无情感,无感觉,硬要写点什么,那么,只好承担“空”的后果。





诗歌讲座链接

微论神聊‖怎么把诗写好/首先要把握这样几个问题

微论神聊‖站在“道”上看诗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