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聊吧‖说话的艺术

自然风 自然微论坛 2021-02-01
2019年10月24日,自然微论坛在微信群举办第2期“自然聊吧”活动,本期话题:“说话的艺术”。主持人:佳木秀;主聊人:贾宝军、韦汉华;特邀佳宾:岳晓武。


1


△主聊人:贾宝军  韦汉华


聊吧实录

你会说话吗?你真的会说话吗?我们不必关心别人会不会说话,先认真反思自己,我相信,大多数人在说话方面都会有所困惑。当然,也有少数人从来就没把说话当回事儿,因为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场讨论计划时间是一小时,结果从晚上八点,由于有群友陆续加入讨论,一直持续到十二点。有群友说,人类文明,一半看举止,一半看说话;有群友说,人生祸福,全由口出;有群友引用《周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说话的确是一门艺术,善用语言表达与沟通,不是容易的事儿。说实话容易得罪人,说假话会失去信任,说客套话又显虚伪。如何说话才容易让别人接受?有群友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神仙说奉承话。

  

(一)

我不会装,也不喜欢玩深沉,平时爱说真话,讲实话,关键是傻大胆。年轻时也没重视和思考过如何说话这个其实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时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为此没少得罪人,甚至得罪领导。即使步入中年以后,仍然感觉自己有时还是不会说话。

 

刚到报社记者站工作,参加一次座谈会,领导讲:“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对报社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当时我说:“我们报纸最受欢迎的是四版的文摘,我觉得有点跑偏了,我们毕竟是行业报,还是要突出对业务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建议应把重点放在一二版。”没想到,当时领导脸色就变了,直接怼我:“你们厅的领导对我们报纸还是很认可的嘛”。

 

后来才明白,开会时如果领导让你提意见,尤其开民主生活会,千万尽量别说实话,如果不是出于故意找事儿,那就是个大傻子。

 

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后来在另一次报社开的座谈会上,由于此前我写的稿子经常被总编室枪毙,心里很不高兴,还是没忍住,在会上就提出:“我是记者,采访一篇稿子经常要跑很远的路,被采访单位也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结果写了稿子却发不出来,让我如何跟人家交待?下次还怎么去采访?”

 

这个牢骚当时引起报社领导重视,可能是会后领导批评了总编室。结果,总编室副主任先打来电话表示不满,总编室主任也打来电话怒火冲天。没办法,我找通联部主任“诉苦”,结果他说:“你确实不会说话”。

 

人是得罪了,但后来我的稿子在总编室一路绿灯,很少有被枪毙的,其实与两位主任的关系也没到“恶化”程度。当时与总编室直接反映肯定没用,那么,我当时在会上到底是该说还是不该说呢?

 

当我们对一些事情有看法,或者有意见时,到底说还是不说?说了就得罪人,不说问题又解决不了,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常会面临这种难题。

 

于是,有了在群里共同探讨“说话的艺术”这个话题。

 

(二)

外貌固然能给人留下第一映像,但开口的第一句话更像是一张打开心扉的正式名片,粗糙或者精致,粗鄙或是优雅,立马定型,即见分晓,并且这种认知根深蒂固极难改变。

 

韦汉华说了几件事儿,都是关于如何称呼女性的。

 

多年前,她的一个好朋友,刚毕业才二十来岁那会儿就被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黑丫头叫阿姨,她气得不行。也正是因为这句称呼得罪了她,此后对这个“小黑丫头”一直耿耿于怀,没有好感。

 

单位有个大姐,她女儿的年龄都还比我们大一点儿,叫阿姨也不为过,她自己也经常开玩笑说让我们叫她阿姨。有一次,我们中的一个女孩儿就突然叫了她一声阿姨,结果这位大姐的脸色立马晴转多云。

 

有一次和母亲去菜市场买菜,一个卖菜的阿姨喊母亲大姐,母亲一生气扔下菜不买了。回来的路上就给我吐槽,说是她也不看看自己多老,还喊我大姐。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一个称呼问题,就足以让人不知到底如何开口说话了。实际上,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从人性角度,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无论是谁都是要自尊、要面子的。所以,说话一定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不能过于随性、直性、率性、任性,不能无所顾及。

 

(三)

贾宝军分享了女儿给他讲的两个五年级小学生一段精彩的微信对话。

 

小明:在吗?小涛:不在。

小明:你现在方便吗?小涛:我家有卫生间。

小明:你有时间,可以约下吗?小涛:我残疾。

小明:我可以带轮椅过去。小涛:我上身残疾。

对话结束,小明直接把小涛拉黑了,一对小伙伴就此掰了。

 

这个对话,有些调侃的味道儿,但足以反映出沟通的重要。沟通就像女巫手中的魔法棒,沟通得好,可摘星辰;沟通得不好,寸步难行。会说话、善沟通,就会让自己广结善缘,否则就可能结出恶果,因为当你传递出不好的言语,对方势必反击,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一拳打在墙上会疼,因为墙有反作用力。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性格,也能折射出你的修养。所以,贾宝军提出:一要懂得换位思考。言语的杀伤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小觑,不要觉得自己随口说出来的话无伤大雅。二是说话先过脑再出口。好心提醒的话也要委婉说出,考虑他人的感受。

 

有群友在讨论时提出:说话,其实说的不是话,是思维模式,是涵养教养,也是为人处事的态度。

 

(四)

岳晓武用了四个字:真、诚、实、达,就说话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观点。

 

真,就是讲真话。讲真话真的很难,完全讲真话更难,但还是要讲真话,多讲真话。如果有些场合或跟某些人实在不能说真话,也尽量少说或不说假话,用假话是无法实现沟通的。如果真话不能说,假话不想说,那就选择说废话。

 

诚,就是真诚。这是说话和沟通的态度,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对方,让人听了舒服。我们在讨论和争论问题时,有时会有人提出:“你能好好说话吗?”这就是说他已不能接受对方的态度,也就表明大家已没办法讨论事情了,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讨论态度,也就是希望对方不要吼、不要急、不要指责,心平气和才能正常讨论问题。

 

实,就是要有内容。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言之有物,不是说虚话、套话。他举例说,自己大学毕业工作后,第一次在安徽讲课,当时非常紧张,后背都被汗湿透了。但最后能克服紧张,把课讲下去,而且很受欢迎,就是因为准备充分,讲的内容非常实,也正是大家希望听的,所以言之有物非常重要。

 

达,就是表达。如果你没有表达的能力,别人听不明白,也就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更谈不上说话的艺术。表达更多体现的是技巧。第一,要有一定的洞察力,也就是洞察你讲话的对象,知道是跟谁讲,明白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性,知道他们关心什么,想听什么;其次,要有良好的交互和共情,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要学会去找话题,学会去跟对方交流交互,形成共情,能进行正常、友好、自然的交流;第三,就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比如讲课,能做到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就是一种重要表达能力,因为别人能听得懂。

 

能够伤害你的人,都是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岳晓武在最后提出一个不少人经常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与你最亲近、最亲密的人说话和交流沟通。我们经常可能不自觉的在跟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说话时,恰恰态度不好,不会好好说话,不讲究说话的艺术,忽略对方的感受,往往几句话就引起不必要的争执。所以,对自己最亲近、最亲密的人,更要体现真、诚、实、达,特别是真和诚,更多地保持尊重和耐心,好好沟通,耐心沟通,平等沟通,不要让不会好好说话消耗甚至伤害亲人之间的爱。



说话的技巧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4、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5、批评也要看关系。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6、批评也可以很悦耳。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7、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8、时间点很重要。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9、注意场合。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10、同时提出建议。提出批评之外,还应该提供正面的改进建议,才可以让你的批评更有说服力。

 

11、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涂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12、别回答果然没错。这是很糟的说法,当对方听到这种响应时,心中难免会想:你是不是明知故问啊?所以只要附和说:是的。

 

13、改掉一无是处的口头禅。每个人说话都有习惯的口头禅,但会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例如:你懂我的意思吗、你清楚吗?基本上…、老实说…。

 

14、去除不必要的杂音。有些人每一句话最后习惯加上“啊”等语助词,像是“就是说啊”、“当然啦”,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就会显得不够庄重稳重。

 

15、别问对方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你在一场活动遇到某个人,他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在某家公司工作。千万别问:你公司是做什么的?这项活动也许正是他们公司举办的,你要是不知道就尴尬了。也不要说:听说你们做得很好?因为对方可能这季业绩掉了3成。你应该说:你在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别问,因为有可能他没工作。


相关链接

+


自然聊吧‖夫妻相处之道
什么都敢讲‖100期微课完整版/自然微群讲过的那些知识,那些故事
微信群里“嗨”‖自然微论坛举办过的那些文化活动
土地执法业务集成‖法律政策/查处规程/问题解析/法院判例/微课培训


欢迎加入自然微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