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邓小平登黄山”:伟人留下足迹,摄影师留下印记

安徽画报 2021-07-30

邓小平在始信峰上


1979年,邓小平在安徽视察农村改革后,携家人来到他向往已久的黄山。当时的安徽新闻图片社摄影记者陈谋荃,正在黄山采访拍摄,在接到要随行跟拍邓小平通知后,陈谋荃既兴奋激动,又紧张胆怯。在随后的几天里,他用相机记录了小平同志登山的生动画面,留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邓小平在黄山》珍贵组图。

邓小平途中小憩


陈谋荃说,能够为邓小平拍照,是各种机缘的巧合。当时陈谋荃正好在黄山拍摄,时任黄山接待处处长朱福生告诉他,有大人物要来!当时陈谋荃用的相机是玛米亚RB67,但胶卷相当珍贵,恰好香港摄影家罗苏民给他寄来了一盒柯达胶卷,于是,天时地利人和!

邓小平女儿邓林写给陈谋荃的信件


陈谋荃对《安徽画报》记者说,现在网上很多的报道并不准确,比如在梦笔生花前拍的照片并不是第一张单人照,而是第三张,第一张则是邓小平为陈谋荃签名的在始信峰上的照片。“那天上午,我一共给他拍了三幅单人照,为我签名的那幅是在始信峰上,他的手表上十分清楚显示是10点23分,第二幅是在石笋峰前,显示时间为10点35分,第三幅在梦笔生花观景台,显示时间为10点50分。我记忆也是这样样子,加上他手表上的显示,我想这应该是‘标准答案’吧。”

邓小平为黄山题字


陈谋荃于1973年进入安徽图片社工作,后来,安徽图片社和安徽画报社合并,陈谋荃被任命为副社长,他回忆起任命前,他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不丢相机就好!那个年代,他背着笨重的相机,被朋友开玩笑称“整天背着个马桶”;那个年代,胶卷珍贵,不可浪费,摄影师会自己冲印照片……老一辈摄影师的专业、执着,和对摄影的敬畏,在这个何时何地何人都可以拍照的年代,慰藉也激励着我们。


以下文字摘自陈谋荃《伟人在这里留下足迹》


十四日上午,在我们游览了西海景区返回北海住所的途中,一批大学生终于如愿以偿。顿时,掌声和“小平同志好”的欢呼声响遍山谷。小平同志微笑着向他们频频挥手致意。突然,一名学生大胆地蹿到小平同志面前,掏出学生证请他在上面签名留念,其他学生也立即纷纷效仿,小平同志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后,四周又响起“谢谢小平同志”的欢笑声。我拍下了这一动人场面。

邓小平为游山的大学生签名


在攀登始信峰的途中,香港的一个电影剧组正在拍戏,小平同志的突然到来,使他们又惊又喜,纷纷放下手上的活计跑来迎接。小平同志饶有兴趣地与剧组人员亲切交谈,并主动提议:“来,合个影吧!”数十个人立即把小平同志团团围在狭隘的蹬道上,我按下了快门。

邓小平与香港长城影业摄制组在一起


始信峰山势险峻,小平同志没有听从随行人员的劝阻,坚持要上山顶,他将拐杖在地上敲敲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爬山就是要吃苦,岂有不上之理!”就健步登上了山顶。他极目远眺如诗似画的美景,连声赞叹:“好,好,好!”山顶上地方狭小,我为拍摄下这一场景,爬上了一块悬崖后面,小平同志一下发现了,连声说:“太危险了,赶快下来!”我赶忙按了几下快门就往下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从这块巨石上下来真感到无处下脚,小平同志看到这一情景,关切地嘱咐:“当心、当心”,并要随行人员帮我提下相机。他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关心身边人员的安危,使我深受感动。

登上始信峰


小平同志一路上话虽不多,却处处平易近人,我早已消除了紧张和胆怯的心理。我们从始信峰下行至散花坞,这里的景色吸引了小平同志,他驻足仔细观赏。我想,机会到了,就赶紧走到他身边大声地说:“邓副主席,这里的景色很好,我为您单独留个影,好吗?”我之所以故意大声,是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听到,理解我的意图。小平同志看看我,似乎是表示赞同,然后信步走下十余个石阶,站到散花坞观景台中央。我“指挥”成功,为他单独留了影。

邓小平在散花坞前留影


十五日早晨,小平同志在与北海宾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后,便经白鹅岭徒步下山。从白鹅岭到云谷寺是黄山的后山,景点已不多,我边走边思忖,能在什么地方再为小平同志留个影呢。蓦然间,我想起了“喜鹊登梅”这个著名景点,就不由得加快了下山的步伐,先去看个究竟。有了几次“指挥”的经历,我充满信心,选好角度,调整好相机,专心等待小平同志的到来。

在排云亭观景


邓楠等先到,她得知我的意愿后,风趣地说:“我们当一下模特儿,先拍一张吧”。随即,万里同志到了,他也要我在这里为他留个影。顷刻,小平同志到达,此时,他已徒步六七里的山道,却精神抖擞毫无倦意,在听了随行人员对这个景点的详细讲解后,便神态自若地站到我选定的位置,我赶紧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一历史瞬间。随后的岁月里,这幅照片成了这位世纪伟人在古稀之年的坚强毅力徒步勇登黄山之巅的历史见证。

邓小平在黄山“喜鹊登梅”景点前留下的经典画面


下山后,我赶紧冲洗照片。当晚十时许,便将样片送到小平同志的住所。我特地多洗印了一幅小平同志在始信峰上的单独留影,交给他的随行人员,希望能请小平同志在上面签名留念。我深感此举有点鲁莽,但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最好愿望。

邓小平在下黄山途中


十六日,小平同志要离开黄山了。清晨,我按预先约定的时间到达他的住所——观瀑楼。小平同志在为黄山题写了“天下名泉”四个大字后问道,“不是还要照相吗?”我赶忙回答:“是呀,就在外面阳台上,背景是天都峰。”我事先已在阳台上准备了一把藤椅,请他坐下。

摄影师陈谋荃与邓小平及其妻子卓琳在黄山观瀑楼合影


在拍了他的单人照及他与卓琳同志的合影后,我又大胆要求:“邓副主席,我们也合个影吧!”可能他没听清我的话,仍起身要离开,这时,站在一旁的邓楠大声说:“老爷子别走,安徽新闻图片社的记者要与你合个影。”小平同志又重新坐下,他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同志用我的相机,拍下了小平、卓琳同志与我的三人合影。

“我最后一个到,成了落后分子,还受欢迎?”

在石笋峰前合影

邓小平与当时的安徽省委常委等合影

邓小平下山后与欢迎者热情握手


陈谋荃,1937年出生,浙江省绍兴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958年毕业于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分配至安徽省商业厅工作。1969年抽调到安徽省820工程指挥部。1973年起,任安徽省新闻图片社摄影记者、采编部副主任、副社长。1987年获主任记者职称。1990年调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曾任《浙江侨声报》总编辑。

曾参与安徽新闻展览图片、《安徽画报》以及《黄山》《中国安徽》等大型画册的摄影和编辑。作品被用于插图、封面、挂历、年画、明信片及《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人民画报》等三十余种省级以上报刊杂志采用。其中“邓小平在黄山”一片在《人民画报》刊用后,又选入《邓小平》《在中华大地上 - 人民画报三十五周年图片选集》等大型画册,还被用于新华社新闻展览图片、中央电视台和中共中央文选研究室拍摄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及全国许多报刊书籍。

1977年,《山村灯光球场》(合拍)入选全国体育影展;1981年,《竹之乡》和《天上玉屏》入选第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亚洲);有15幅作品入选黄山摄影艺术展览。《霞光万丈》曾获安徽省第七届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黄山之冬”征文摄影比赛摄影作品一等奖。有《黄山晨曦》等近二十幅作品相继入选香港大众摄影会、中华摄影会、三十五米厘摄影会和澳门沙龙影艺会举办的国际影展;《云海松涛》等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展览,送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尼日利亚等三十余国展出;1984年应泰国暹罗彩色幻影会之邀,有四幅作品参加“亚洲摄影名家黑白及彩色照片佳作展览”,其中《双峰插云》被编入《亚洲摄影名家佳作》集。摄影集《黄山天下奇》(合作)1985年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未经安徽画报社允许,本条微信严禁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字:孙婷

图片:马启兵

编辑:张倩莹

                                                                      

《安徽画报》开放办刊,将面向社会征集优秀文章和精美图片,期待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你;期待一部相机扫天下,大美安徽尽收镜中的你;《安徽画报》等你来激扬文字,行摄江山。

投稿邮箱:ahhb2017@126.com

赐稿热线:0551-64376898

洽谈合作:13665697794

(文中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