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还重要吗?

集锦 Life and Arts集锦 2023-07-04



许多重大时刻,媒体职责、新闻伦理也随着时事讨论而被从专业领域推到大众视角下。报了还是没报?报的是否是大众关心的?报的是否是真实的?报道角度是否受到左右?


在社会进程中,媒体因其专业度和传播范围而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力量,因此主流媒体的失语令人唏嘘。或许值得庆幸的是,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拿起手机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很多年来人们悲叹纸媒时代已逝,可以确信的是,新闻仍然将我们与彼此相连,它不会消失。


我们依然需要“新闻”的力量。


理性的新闻,遇上感性的艺术——两者都在诠释现实的一体两面。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当报纸渐渐淡出视线,艺术家却看它价值“千金”,称它灵感缪斯。它也没有消失。也许,艺术可以为新闻背后的意义带来更有影响力的传达。

Dave Mckenzie, Yesterday’s Newspaper, 2007

©摄影:Dan Kvitka;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usanne Vielmetter Los Angeles Projects; Flag Art Foundation


在过去数年中,曾有近百名艺术家以《纽约时报》作为材质进行创作——这个存在了近两个世纪的纸质刊物融汇地缘政治和社会议题,人文故事和流行趋势,像编年史一样梳理着时代文化进程——这本身就足以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和观察对象;而作为实体的可触的纸张,也成为艺术家探测世界和重构时代的载体。


2017年夏季,FLAG艺术基金会曾集结了80多位艺术家,以《纽约时报》作为材质进行创作并举办展览。图为FLAG Art Foundation The Times展览现场©摄影:Steven Probert



被称为“Gray Lady”的《纽约时报》无疑是追溯历史进程和公众舆论的绝佳媒介。作为世界发行量最多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在千禧年前后就开始开拓在线新闻业务,如今人们可以轻易在其网站得到该报纸上溯至 1851 年的历史存档。在 2016 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后,特朗普在 Twitter 痛斥新闻媒体是“美国人民的敌人",《纽约时报》甚至被直接攻击并被贴上 “假新闻"的标签,不过这似乎更巩固了大众与艺术家心中这份自诩“paper of record”的刊物的符号意义。

 

现在,仍然不断有新的艺术家把《纽约时报》的头版作为承载灵感的舞台,某种程度上揭露了艺术和纸媒在当下融合的逻辑:让正在发生的事件像艺术一样可感知;让历史多了一层可重新被认知的机会;或者,重新定义时间,揭露属于未来的秘密。




2020 年 covid-19 席卷西方的时候,涉谷翔整天对着窗外的景色出神。原本可以无限感知的世界坍缩为窗外的景致,他用画笔诚恳记录下这一小片声色,画布是平时收集的《纽约时报》版头。

 

版头一直是纸媒最为醒目的存在,而被业内称为“档案记录报”的报纸版头,是时代事件与精神的双倍浓缩。涉谷翔保留版头的时间和日期,以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每日创作,用规律的自然景象抵消封控期间弥漫在全社会的压抑和未知。纸媒的低交互性是被新媒体挤占市场的主要原因,艺术家通过填色、拼贴,在已有的权威文本上覆盖新的意义,完成了对当下社会事件的个体回应。


Sho Shibuya, Sunrises from a small window June, 2020


涉谷翔的作品仍在纽约时报上「连载」,从用画笔呈现窗外到以艺术形式表述新闻——2020 年 5 月,非裔美国人 George Perry Floyd 被白人警察 Derek Michael Chauvin 跪压致死,涉谷翔把整个报纸版面涂成黑色,并接连创作了一系列和社会新闻相关的图画作品。碎裂的玻璃面罩象征法国乐队 Daft Punk 的解散,融化的雪糕暗示欧洲遭遇的极端高温......在涉谷翔的表达下,「新闻」不仅是一种来自权威的、冰冷的议程设置,借由个体的诗意表达,严肃的含义被消解,属于解读符号的艺术趣味铺至眼前。结果是,「新闻」以「艺术」的形式变得更直观、可感知、有了更多人情味。


Fred Tomaselli, The Times, 2016


Fred Tomaselli 同样利用纸媒版头让新闻事件可视化,不同于涉谷翔对社会事件的诗意解读,他在已有的头版图片上直接进行拼贴、作画,演绎出幽默、讽刺或荒谬的情绪。如果说涉谷翔以一种重新编码的方式呈现自己对社会事件的观察视角,Fred Tomaselli 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权威的戏谑。他用一种超现实的方式对严肃的新闻图片进行编排:阿富汗战争中,爆炸的浓烟被无数密集的圆点覆盖,战争的伤痛意义被消弭,呈现出一种虚无的迷思。

 

借由艺术,具体的社会事件拥有了来自艺术家个体的灵韵,反而从机械复制中解脱出来,继而没有淹没在数以亿计的数字新闻中。





抽象「Abstrac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Abstrahere」,本意为让步。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呈现在网络上的图片变得泛滥而易于更改。而纸质媒体上的影像一旦定版,就成为某种既定事实,许多艺术家选择以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参与历史事件的讨论,以一种相对抽离的、还原的视角与当下的现实世界产生联结。


抽象艺术家 Doug Ashford 曾在 Next Day 展览中展出了 28 幅以《纽约时报》作为创作载体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选取了 9·11 事件发生后的 28 组报纸首页,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覆盖新闻图片。政治性图片经过艺术家的编辑处理,跳脱出历史情境,变成一种对现实的「抽象」和讽刺——历史的真相被淹没意识形态之下,正像被色块所遮蔽的、被寄望于呈现真相的新闻照片。在《Many Readers of One Event》系列中,他重新讨论了不同人群应对灾难的态度。他在《纽约时报》上抽取了一张照片:在孩子的遇难现场,一对父母痛苦地彼此相拥,Doug Ashford 邀请演员重演他们彼此支撑的体态,以此讨论不同人群应对灾难的态度和方式。


Doug Ashford, First Reader (preparation image for "Many Readers of One Event"), 2011

“Many Readers of One Event” 在2013年卡塞尔文献展展出


同样通过抽象画作对公共历史事件提出质疑的还有雕塑家 Ellsworth Kelly。纽约遭受 9·11 恐怖袭击时,被破环的不仅是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在曼哈顿下城的“归零地(Ground Zero)”地段,包括世贸中心建筑群的全部七座大楼在内的共 10 座建筑和世贸中心广场被毁。2003 年 9 月,Ellsworth Kelly 给建筑评论家 Herbert Muschamp 寄去一张拼贴画,讨论归零地的重建问题。拼贴呈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大片的绿色梯形覆盖“归零地”广场地段。他主张不在袭击遗址处建造任何建筑,只留下一大片绿色草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视觉体验’,而不是额外的建筑、博物馆、一份名单或者纪念碑」——Ellsworth Kelly 希望以一种抽象和极简的方式,让灾难发生的场所和曼哈顿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做清晰地区隔,让人们铭记这场人为灾难。


左图:Ellsworth Kelly在作品《Ground Zero》(2003)中他把一张绿色的纸梯形贴在时报上的一张航拍照片上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gift of an anonymous donor


右图:《纽约时报》艺术与休闲原版面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的时代属性让它成为昨日纪念的标志。美国艺术家 Lauren Seiden 花了八个月,在公寓大楼的回收站里收集来一摞一人高的《纽约时报》。她把报纸都读了一遍,然后把它们粘在一起,用石墨在上面作画,直到原本的字迹被完全擦掉。她随后把它们堆叠起来,形成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灰色巨石。她为这个作品起名叫 The Future is Lost in Yesterday's News。


Lauren Seiden作品《The Future is Lost in Yesterday's News》



诗人欧文·莱顿曾写过:时间像火焰,我们经历过的分秒在其中燃烧。(Time flames like a paraffin stove / and what burns are the minutes I live.)也有艺术家抱有这样的观点,相信人的存在、印记都由时间书写诠释。2014 年起,美国艺术家 Dashiell Manley 开始每天抄录当日的《纽约时报》,他把头版的所有文字都写在画布上,五颜六色的字符在画布上纵横交错,形成一种迷雾似的抽象境界。犹如日常冲刷在各种新闻信息里的我们。抄写文字时,他并不选择当天的新闻,让一周前的事件经过苦修一般地抄写动作转化为新的事物。在 Dashiell Manley 看来,纸媒是时间的凝聚,它同时压缩了刊发的时间、发表的日期,以及自己阅读和转录文章的时间。

 

Dashiell Manley 的这项艺术被视作一种情感项目,当他将一天的新闻写到失去转译的可能时,正是将时间带入到一个更慢、更趋近于沉思的领域。


Dashiell Manley, The New York Times, 

Saturday April 16 2016/Friday September 2 2016, national edition Southern California (front page), 2017



对于年轻的程序员 Alexander Klöpping 来说,纸质媒体的形态是抵御不确定性时间的良方。他用无背光的电子墨水屏在家中自制了一个可以每日更换版头的数码《纽约时报》,形态不变,只变更日期和内容。它像《black books》中 Manny 亟需的那本《平静小书》(The Little Book of Calm)一样,通过每日headline的展示,把Alexander Klöpping注意力从纷乱的数字信息中收回,在不确定的当下抓住一些笃定运行的东西。


新闻迷、科技记者和 Blendle 创始人 Alexander Klöpping

自制的每日更新的《纽约时报》头版






在前文提到的艺术家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纸质的海量报纸像可见的数据库,凝结着事件和时代精神,也蕴藏议程设置的规律。而在这个数字化和现代化飞速发展、人与人渐行渐远的时代,报纸为载体亦是一种对抗孤独的手段。共同经历的社会事件能够唤起久违的共识感,报纸的形式和内容能够重构当代人际关系里消失的附近,并激发集体意识里的怀旧情绪。“模拟报纸”这件事便是艺术家施政从 2018 年开始,在作品中尝试去做的。

 

艺术史上以纪实报纸为素材的作品,可以归为两类,对于形态的再创作或者对于文字内容的再创作,施政则将两者结合,他把内容作为数据集,映射于报纸本身的形态,并加入了一种更为赛博朋克的视角——人工智能。


施政,《雾晨》,2019


2018 年,基于对机器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施政通过自己制作的脚本,从官网上采集了过去六年的《纽约时报》首页,然后利用算法对 2000 余张头版内容的分析和学习,逐步对比当日和次日的画面,进而制作出了能够自动延续的《纽约时报》头版画面,这便是他的作品《雾晨》的原理。第二年,一个衍生想法出现,施政把报纸上的图片和文字都删除只留下页面栏目间的轮廓线,经过训练学习的机器生成了单一交叉线段不断蔓延的影像,赋予随机颜色后,他创作出了自己的另一件作品《BINE》。即使文字和图片内容已经不可被人阅读,但施政认为,这些流动的线条本身在《纽约时报》的版式下,已经足以代表那些发生了的、出现过的社会进程。AI 生成的混沌模糊的图像带有“预测未来”的意味,同时又正是反映当下的合理呈现。


左图:施政,《雾晨(原型)》,2018

右图:施政,《BINE》,2019


除了自己制作报纸,利用新闻本身的性质,施政还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去模拟“附近”;而机器的参与也像另一种巧思,书写着他对后人类时代的提问。《停悬于汇集处》中,他将一款已编码的营造类游戏作为载体,模拟出建筑和交通场景(大部分是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汽车在他预设的路径上有序移动;《来自电影<阿尔法城>的片场》中,艺术家用建模软件勾勒出近似自己工作台的场景,极具生活气息的环境,主人似乎前一秒刚刚离开,漆黑的显示屏和显示运转的硬盘灯,似乎暗示着一个复杂的,可能关于机器觉醒、控制论与元宇宙的故事。


左图:施政,《停悬于汇集处》,2021

右图:施政,《来自电影<阿尔法城>的片场》,2020


在今天,“日常”的力量比往日更值得被重视。《集锦》邀请施政,将《雾晨》与《来自电影<阿尔法城>的片场》结合,模拟自己办公室的场景,并将一本以算法生成的模糊不可辨的图像为封面的杂志置于桌面。艺术家工作室里再平常不过的朴素的画面,通过建模重新勾勒,带出一种暗涌降至的神秘的平静氛围。


The Time Machine 集装箱 001 × 施政



当《纽约时报》失去可读性,不再凭借犀利的文风与富有冲击力的视觉设置议程,但其力量却在模拟的形式中留存,令“日常“变为“异常“。在本次合作中,比起创作,我们更多的是提出一些疑问: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媒体?

新闻和真相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正处于一个怎样的日常?

我们将引领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The Time Machine 集装箱 001 X 施政



这些都是这个作品提出的问题。悬浮而广阔的「所指」,正是艺术相比于新闻的特点之一。自然,还有更多问题等待被观看、被解读了。




策划

Max Li  Yifei


撰文

etoile  张安雅


编辑

张安雅


设计

12


排版

TT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