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隐喻,你看懂了吗?
如果说艺术家的作品是一个比喻句,用视觉化的物体来代替文字来进行表达,那么你看懂了其中的本体、喻词和喻体了吗?
2020年,上海四方当代美术馆临时空间,艺术家张如怡带来了自己的个人项目“装修:碎石”。她在这个犹如“毛坯房”般充斥着残破地板、斑驳墙面、粗犷立柱,以及各种残垣断壁的特殊空间中放入了更多“剩余物”,以至于前来观展的人们有时分不清哪些是艺术家的作品,哪些是原本就属于这里的物体。
上图:四方当代美术馆“装修:碎石”展览现场
下图:UCCA“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作品《外机》,2021-2022
之所以提及这场两年前的展览,是因为它与张如怡近期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张如怡:低声细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艺术家在“装修:碎石”展览现场与朋友交谈时提到了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后者曾在书中写道:“沙漠并非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这句话为艺术家最新个展入口处的大型特定场域装置作品提供了直接灵感,成为作品名称。
再比如,张如怡在“装修:碎石”中呈现的作品“低声细语”,除了与最新个展同名之外,作品中使用到的透明塑料薄膜元素也成为了一条贯穿两场展览之间的隐形线索,运用在两件大型作品之中。塑料薄膜的透明性、呼吸性大大降低了其作为边界的存在感。但与之相反的,无法被穿透的物理属性意味着塑料薄膜在事实上隔绝了空间,制造了克制且绝对的孤立。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入口处的装置组合被命名为《沙漠并非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其实,这样的线索在展览“张如怡:低声细语”中随处可见,或者说,在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中,这种不同元素符号的沿袭脉络都是极为清晰的——比如仙人掌、网格、混凝土等元素几乎出现在了张如怡创作的各个阶段,然而随着艺术家向内自我挖掘的不断进行,这些元素在表现形式上不断蜕变。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元素所承载的隐喻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对此,《Life and Arts集锦》采访了艺术家张如怡,以及展览“张如怡:低声细语”的策展人张南昭,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的仙人掌,2022。
图片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仙人掌是张如怡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元素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元素之一。在近期的作品中,她通过雕塑翻模,并用浇筑混凝土的形式对仙人掌进行了重塑。
张如怡对仙人掌的着迷可以追溯至早年间的种植经历。在种植的过程中,张如怡逐渐被仙人掌独特的几何造型、外表尖锐内部柔软的矛盾属性,以及生长方式等特点所表现出来缓慢与距离感所吸引,于是便把它加入到了自己的创作当中。
起初,张如怡先是以平面的方式对仙人掌进行“写生”,借助网格计算纸的特性,对仙人掌的造型进行几何化的改变和扭曲。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大量线条的堆叠排序的出现,仙人掌的形象开始被逐渐弱化,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意象化的表现。
《温室一角》,2012
与此同时,张如怡也开始了对空间结构的思考与介入。比如在2011年的展览“我所不能了解的事”中,她就呈现了以房间为主的空间介入代替性装置,以混凝土为代表的建筑材料开始出现逐渐出现在艺术家的创作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张如怡开始在自己的雕塑创作中加入仙人掌的局部,如《桌子-2》中,尖锐的仙人掌刺就被植入了由混凝土和铁丝填充的桌面。
《桌子-2》,2012年
时间到了2016年,在张如怡的个展“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中,仙人掌这一元素的整体由二维转变为三维:作品《盆栽》中,仙人掌被混凝土雕塑捆绑挤压,在三维空间中呈现。
《盆栽》,2016
两年之后的2018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中,张如怡在个人项目“轮廓”中首次以雕塑的形式呈现仙人掌整体,混凝土质感的仙人掌被陈列在瓷砖底座之上,与其他作品相呼应。自此,仙人掌在张如怡的创作中完成了由二维至三维,再由自然物至非自然物的转化。
上图: 《一株-13》,2018
下图: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术探新”(Discoveries)展区
在展览“低声细语“中,混凝土被塑造成各种形态。
在2011年的展览“我所不能了解的事”之后,张如怡开始陆续将混凝土这种工业社会中颇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最初是在空间结构中介入小型据地雕塑创作,人为隔断所造成的限制和阻碍开始开始成为张如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情绪与体验上的关键词。
2014年,张如怡在个展“隔|断”中用一块巨大的长方体封堵了展览空间中的一扇门,并用水泥堵住了所有窗户,使得整个艺术空间变成了充满封闭气息的个体心理空间;2016年的个展“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中,她选择用铁丝捆绑混凝土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挤压在作品表现隔断的概念,同时还把建筑材料置入同个空间的两个入口,其中一处用水泥封住整个门,另处则被一对水泥门分隔成两个平行的狭窄隔断。
“隔|断”展览现场,2014
“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展览现场,2016
之后的创作中,混凝土开始大范围地应用在她的作品中,比如由混凝土翻制的仙人掌在工业化语境下借助这一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坚固与脆弱的矛盾属性,增加了沉默和克制的气质;在“装修”系列中,通过对门、窗、墙、砖、插座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混凝土再造,对这一⼈类社会⾏为进⾏解构与重构;亦或是近期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作品《碎屑》中,混凝土粉末与污水管道及仙人掌团刺组合呈现出的工业与自然并存的奇异感。
《碎屑》,2021-2022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对于张如怡而言,混凝土更像是一种复合体,这样的感受当然不止来自与它的颜色与触感,作为由不同的矿石粉末组成的重要工业材料,其作为物质本身的能量以及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尤为关注的重点。和仙人掌一样,混凝土在张如怡的创作中也经历了自然物到人工制物的转化。
《对遥远的折叠-1》,2022
大学本科时期,张如怡学习的是版画专业,在她看来,这种媒介的制作过程繁杂而理性,但又充满偶然性。因此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尤为强调的对于秩序、重复、克制、痕迹等概念潜移默化地延续在了她后续的创作当中。
在张如怡早期的平面作品中,网格计算纸中的横平竖直制定了强有力的秩序,仙人掌失去了自由生长的权利,在点位间的不断压迫扭曲下被篡改、扭曲。之后随着创作的积累和深入,仙人掌开始从网格中脱离,而网格自身也通过瓷砖这一常见的建筑材料得到转移。
《温室系列-7》,201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张如怡的另一场展览“现代化石”中,网格这一元素被丝网印制在墙面之上,这不仅可以被视为针对艺术家早期平面作品在现实空间中的拓展,也意味着网格的秩序性同样规范着空间本身。
《现代化石(管道)—2》,2021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瓷砖大量出现在展览“低声细语”现场。
作为在当代社会最为常见装饰材料之一,瓷砖被普遍应用于日常居室建设中,尤其会频繁出现在厨房与厕所。在空间的属性上,厕所是绝对私密的,而厨房则相对开放。2016年“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个展之后,张如怡在创作中一方面将瓷砖自带的秩序感视作网格元素的三维立体化,一方面把清洁与规训的隐喻作为居室环境的延展,在社会性与自我意识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对话。
在展览“张如怡:低声细语”中,瓷砖除了为张如怡的创作提供栅格状的背景,还被大面积平铺于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大型装置雕塑《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和《水渍》两件作品之中。这是张如怡首次广泛使用另一种型号的外立墙面的建筑瓷砖,目的是强调城市外墙建筑和意识间存在着微妙的控制关系。其中,《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构建了一个常见的人造生态系统——温室,白色瓷砖作为地面置于塑料大棚之下,消解温室的功能性的同时,构建起了某种关于城市及自然面貌的映射。
《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2022
《水渍》局部,2022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如果说网格在张如怡的作品中提供了一种视觉性的秩序化,那么当它在从二维(纸张)转化成三维(瓷砖)时,所承载的信息发生了哪些改变?
展览信息
张如怡:低声细语
艺术家:张如怡
策展人:张南昭
时间: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
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作为张如怡近期规模最大的机构个展,展览重点呈现了艺术家受委托创作的20余件最新装置作品,系统梳理了艺术家以仙人掌、混凝土和网格等元素为代表符号的艺术实践对当下人与社会、人与建筑空间、自然与工业之间关系的探讨,并首次有针对性地呈现其对玻璃、塑料薄膜等透明标准化生产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材料背后所隐含的透明性之多重意向的思考。
采访、撰文
信玥
编辑
吴亦飞、Anya
排版
Yiya
栩栩华生集团旗下文化艺术刊物
《纽约时报》艺术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