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一个笑话!

一本正经的华仔 一本正经的华仔 2021-07-14

文  |  华仔

1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俨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关于全球变暖及其原因和影响的许多声明都是基于政治而非科学的,因为所有这些问题在科学上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目前的政治氛围下,有关气候变化的合理科学分歧已经被政治和媒体噪音淹没。

 

 

2

最新数据

 

自1996年以来的20年内,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从每年240亿吨增加到370亿吨,增长了54%,这是人类历史上20年来绝对增幅最大的一次。


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料来源:《金融时报》

 

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温上升之间确实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从统计角度看,20年的时间似乎就足以让我们确定其因果关系。

 

然而,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基于低层大气计算的温度图(比陆地计算的结果更不容易被扭曲)可以看出,全球气温在这段时间内几乎保持不变,除了1998年和2016年两次被称为“厄尔尼诺”的现象期间。


1997—2016年与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资料来源:罗伊·斯宾塞,卫星大气温度。

 

也许未来几年,这种情况会改变,人们会以某种方式阐明其因果关系,但目前看不出如何能够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二氧化碳与全球气温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很明显,过去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没有影响地球的温度。

 

3

对全球变暖的质疑

 

捷克作者J·巴莱克在其《气候变化的水文后果》中指出,气候的可变性和气候变异总是由地球外部运动周期影响引起的。

 

在这个星球的历史上,频繁的人类活动出现的时间很短,实质性的气候变化却不断地发生,并且早在任何人类活动产生影响之前就出现了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乔治·库克拉也提出了非常类似的论点,目前的气候变暖是一个自然过程,是因为地球绕日轨道的几何变化所引起的,即使人类的真的希望阻止这一过程,也无能为力。人类的作用实在是及其有限。

 

美国气候物理学家辛格和D·T·艾弗里在《地球的1500年气候周期实证证据》中对气候问题也得出了相似的观点。

 

两位作者并不否认存在气候变暖,但认为其程度轻微

 

然而,在广泛分析的基础上,他们相信,这种轻微的气候变暖是1500年周期的组成部分,而人类活动在其中之发挥了非常微不足道的作用

 

他们因此提及公元950年至1300年左右的中世纪暖期,公元1300年至1850年左右的小冰河期,最后提到1850年之后的现代暖期。

 

他们认为这一周期的原因并非内源性的,而是外源性的,与太阳活动有关。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太阳活动周期的了解有限,无法将其纳入到气候模型之中。

 

加州大学能源与资源名誉教授J·M·霍兰德在其发表的《匆忙的判断》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气候变暖和变冷的周期是地球亿万年自然气候历史的一部分,因此认为,地球在过去两个世纪变暖,而在此前五百多年变冷,这是很自然的事。

 

他还认为,没有温室气体的话,地球会变得太冷,地球上所有的水都会结冰,我们所知的生命根本不会形成。

 

他同时指出,实证科学尚未在二氧化碳增加和观测到的全球变暖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

 

19世纪60年代至今,地球表面的空气温度只上升0.6摄氏度,这与此期间固体燃料使用的增加并无联系,因为一大半的变暖幅度都发生在1940年以前。

 

相反,地球表面温度在1940年到1980年期间降低了0.1度,但在接下来的20年间在此上升了0.3度。

 

4

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

 

辛格和艾弗里关于冰川演变的论证也非常有说服力。

 

冰川在1500年的周期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容易预见的演变。

 

1850年之后也曾出现过冰川消融的现象,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北极冰川在二十世纪加快消融。

 

相反,随着时间流逝,冰川消融量正在逐年下降。

 

乞力马扎罗山周围地区的温度在不断下降,冰川在一百多年间却不断消融,原因不是气候变暖,而是大气湿度下降。

 

因此,冰川消融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为零。

 

关于海平面上升,辛格指出,自18000年前的上一个冰河期以来,海平面上升了120米!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海平面以每100年大约18厘米的速度不断上升。

 

他认为,这一过程目前并未加快,未来也不会加快。 

 

海平面的升高,世界各地各不相同,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差异也很大,有的还呈下降趋势。

 

否则,一些岛国早就遭到灭顶之灾了。

 

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独立决策者摘要》中认为,人们觉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可能是因为事件报告的增加。

 

5

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到底是利还是弊?

 

每个地区可能都不相同,对于有些地区有利,而对于另外一些地区则不利。

 

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威胁到某些太平洋小岛上的居民。

 

然而,温度上升使广袤的西伯利亚变得适合人居住,其居住面积将扩大几千倍。

 

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变暖的话,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适种区正向北、向高海拔地区移动。

 

耕地面积将会的飞速扩张,粮食困境不再是问题。

 

在中国,有一条著名的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又名胡焕庸线。

 

这是年降雨量400毫米分界线,决定了中国96%的人口只能聚集在国土面积36%的东部。

 

一旦地球变暖,这条线就会西移,如果移动到伊犁–拉萨线,会给中国带来无可限量耕地,还有大片漠戈壁也将会变成绿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指出,千百年来,人类活动在广漠的距离之间,经历着极其不同的气候条件。

 

气候的变异比今天任何一种全球变暖假说所要提供的陈述都要大得多。

 

6

主流声音成因分析

 

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一直遭到众多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质疑,这其中的质疑声明包括海德堡呼吁、莱比锡宣言、俄勒冈请愿书、独立决策者摘要等。

 

但为什么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声音一直占主导地位,并对经济政策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西班牙股神弗朗西斯科·加西亚·帕拉梅斯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从众」心理的例子。

 

他认为,我们得到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消极方面,这种观点扭曲了现实,创造了一种主流舆论,它就像一股强大的浪潮一样拖住了我们。

 

他继续说道:「我觉得完全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媒体没有引导人们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甚至没有正确地报道数据呢?我想已经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导致我们难以看透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

 

美国气候学家协会前主席迈克尔斯看来,原有的科学报告与其研究结果在一般媒体公开的展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其后果是大众传播领域存在着半真半假的信息,甚至直接造谣。

 

因而,让人觉得,这是故意为之,其主要目的是尽量争取最大数额的公共资金用于专门应对潜在的灾难的项目。不可预见的灾难越多,科学家能够运用的金钱也就越多。

 

哈佛大学捷克裔物理学家摩陶在其《关于全球变暖的质疑》一文中提到,科学家的研究若导致对于现有数据的不同预测或不同解释,这些科学家就会经常受到胁迫。

 

他们会被指控与邪恶的石油公司合作,而无权享受相关基金,难以获得提拔和重用。

 

英国前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在其《诉诸理性》说道,近来出现一种趋势,即如果气候科学家不同意危言耸听的观点,英国皇家学会对其的资助就可能会中断。

 

朱利安·莫里斯在其文章《波普尔、哈耶克与环境监管》中说道,就环境学说而言,处于买方垄断地位的是国家。

 

而2F天然的有权力扩张倾向,他们正好需要这样一个借口。

 

7

结语

 

鉴于众多的不确定性,将气候的影响最终归结于人的因素,归结于大气含量占万分之三左右的二氧化碳,这纯属看法问题。

 

并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目前存在危险或前所未有的变化。

 

正如卢波什·摩陶说的,没人能解释过去这些年,全球变暖只发生在北半球而没有发生在南半球。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全球海洋在2003年至2005年之间降温,为什么格陵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变得更加寒冷,为什么2006年比2005年要冷得多,以及为什么全球平均气温在1940年至1970年间下降。

 

他还说,全球变暖不仅发生在地球上,还发生在火星、木星、土星,甚至冥王星上。

 

全球变暖论调在当今政坛仍火力不减,甚至有加强趋势,仍然有很多政客、公众人物、社会党人及左派的知识分子们,对此津津乐道,将全球变暖变成权力扩张和盈利的工具,变成他们对抗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效工具。



END

延伸阅读:

环保主义本质是计划经济思维

为什么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欢迎扫码关注

请把我「设置星标」,以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