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使用权得来不易
十年谋划终获批
刚刚,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月11日在立法会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未来:与深圳共同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并透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深港合作,打造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 学界认为“香港+深圳+东莞”将成为“世界新硅谷”!而广东省政府已决定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
而刚刚!东莞投下重弹!滨海湾新区正式挂牌!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桥头堡!未来30年东莞将大变!
万众瞩目!10月12日上午,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东莞港揭牌仪式在新区管委会举行,吕业升、梁维东、张科、潘新潮等市几套班子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现场
滨海湾新区由长安新区板块、沙角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三大板块构成,总面积83.2平方公里,其中现状陆域面积51.8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后陆域面积60.3平方公里,是珠江口东岸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
滨海湾新区城市设计效果图
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位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毗邻港澳,连接穗深,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连片且尚未开发,周边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支撑,有自贸区引领,是滨海片区先行区和片区中心,更是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区。
揭牌仪式结束后,滨海湾新区填海项目动工。新区填海面积合计588公顷,共包含17个填海项目,总投资约61.5亿元,规划分三期实施推进。
目前,17个项目已全部获得广东省海洋渔业厅批复同意开展用海前期论证工作,并整体纳入2017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其中粤港澳文化街、深圳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基地项目已获得省政府、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准用海,其余项目相关的前期用海报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开展中。
高起点规划
打造东莞“新浦东”“大湾区明珠”
滨海湾新区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是湾区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对接前海和南沙两个自贸区。
据了解,滨海湾新区的中长期规划立足核心统筹区,辐射滨海片区,以放眼全球、对标国际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以国家自贸区的标准来规划建设,打造东莞“新浦东”“大湾区明珠”,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
据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滨海湾新区的主要任务是构筑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框架,重点理顺体制机制,做好园区申报和规划,实施造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5级开发和必要的招商引资,推进沙角A、B、C电厂和信义玻璃厂的转型。“十四五”期间到2049年,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着力把滨海湾新区打造为滨海新城、新经济中心和高端产业集聚地。
根据规划,滨海湾新区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为导向,努力打造湾区新门户、新纽带、新明珠。
高起点规划将重点做好片区交通统筹,建设好滨海大道、常虎高速延长线,打通新区道路微循环;做好全市“三规合一”和海绵城市的工作试点工作,扭转“项目牵着规划走”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为滨海湾新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建设
突出产业、人才和城市品质高端化
城市、产业、环境是互动的,城市升级以提供一流环境,进而引进一流人才,承载一流产业为目的。“产城人融合”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突出产业高端化、人才高端化和城市品质高端化。
为此,滨海湾新区管委会通过把土地租赁给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自行开发或与其它公司通过PPP、BOT、1.5+2.0等模式进行合作开发,形成产业聚集,吸引人气。目前初步规划建设展览中心、综合办公服务中心、企业总部创新孵化基地、商业服务中心、贸易商务中心、物料集散基地等。
步步高项目和交通轨道TOD项目,被喻为滨海湾新区的引爆点。
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步步高成为新区最快的落户产业项目。新区以轨道交通2号线与轨道交通3号线的滩涂换乘站为中心,开展轨道交通TOD项目建设。同时,参考东京、香港、广州等成功TOD项目,计划邀请国内外成功的TOD运营商参与新区TOD项目开发、建设、运营。
高效率推进
滩涂开发为重心、围填海同步推进
滨海湾新区确立了“滩涂开发为重心、围填海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有17个填海项目,目前已经拿到粤港澳文化街项目和深圳海洋科技研发基地项目海域使用权证书。
填海工程正式启动后,滨海湾新区其余15个项目,正在开展相关专题报告编制工作。目前成立了新区控股公司,收回了滩涂1.2万亩土地。新区实际需要填土区域为6000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填土2800亩,年底前完成剩余土地的填土任务。
本报记者了解到,片区交通建设方面,重点做好滨海大道滨海湾新区段(从虎门镇沙角延长连接新区交椅湾大道)、湾区大道等道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长安新河一期工程(河道部分)已动工建设,二期工程(泵站、水闸部分)同步开展前期工作。进场路建设预计今年12月完成桥梁工程,2018年底竣工。
滨海湾新区有17个填海项目。目前成立了新区控股公司,收回了滩涂1.2万亩土地。新区实际需要填土区域为6000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填土2800亩,年底前完成剩余土地的填土任务。
接下来,滨海湾新区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历史机遇,把握世界最新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深化莞港合作,主动向前海和南沙两个自贸区看齐,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市场化、环境国际化,构建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新高地,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桥头堡,湾区的新门户、新枢纽、新明珠,成为东莞经济的新增长极和兴奋点,引领东莞未来30年经济发展,再创东莞新辉煌。
来源: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张安定 吴金华
图片摄影/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 郑家雄图文编辑:王飞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桥头堡
发展空间大 产业支撑强
滨海片区整合
滨海湾新区由长安新区板块、沙角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三大板块构成,总面积83.2平方公里,其中现状陆域面积51.8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后陆域面积60.3平方公里,是珠江口东岸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
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位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毗邻港澳,连接穗深,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连片且尚未开发,周边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支撑,有自贸区引领,是滨海片区先行区和片区中心,更是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区。
滨海片区交通规划
片区交通路网发达顺畅,一小时交通圈内,通过一个港澳码头(虎门港澳客运码头)、两条城市轨道(东莞2号线对接深圳20号线,东莞3号线对接深圳11号线)、三条城际铁路(广深港高铁、深茂铁路、穗莞深城际)、四条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广深高速、常虎高速、番莞高速),形成了“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轻轨、国际机场、港口码头”的复合交通条件,构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2018年广深港高铁通车后,从虎门站到香港西九龙站只需33分钟。
滨海湾新区是滨海片区先行区和片区中心,周边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其所引领的滨海片区,虎门、长安、厚街、沙田四镇的工业产值达到3500多亿,形成了极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新区的沙角板块拥有东莞最具经济潜力的海岸线与水深条件,最大可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深可达18米,具备建设大型深水港、开辟远洋班轮航线的天然禀赋,从而有条件以港口为载体,培育形成新兴国际航运门户。东莞也寄望以港口城市为重要牵引力,发展以海带陆、区域合作的经济模式,充分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
打造对外开放高水平门户枢纽
滨海湾新区航拍
今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大战略部署。东莞也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努力在全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走在前列,为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作出应有贡献。
在国家、省的推动下,滨海湾新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工作也已启动。9月初,广州、东莞两市党政代表团完成城市互访,双方聚焦南沙自贸试验区与滨海湾新区合作,提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港区联动为支撑,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
滨海湾新区概念规划
国庆前夕,《广州市人民政府 东莞市人民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南沙新区 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港务局 东莞港管理委员会港口合作发展协议》三项合作协议在广州签署,两地提出深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硅谷”,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合作的典范。
接下来,滨海湾新区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历史机遇,把握世界最新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深化莞港合作,主动向前海和南沙两个自贸区看齐,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市场化、环境国际化,构建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新高地,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桥头堡,湾区的新门户、新枢纽、新明珠,成为东莞经济的新增长极和兴奋点,引领东莞未来30年经济发展,再创东莞新辉煌。(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2017-09-19 长安政府官方平台
日前,滨海湾新区建设有重大进展!这片由长安新区扩充,纳入了沙角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总面积共83平方公里的滨海湾新区首个填海项目在日前获得海域使用权证书,成为滨海湾新区首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项目,标志着滨海湾新区正式进入填海阶段。
据了解,首个填海项目为粤港澳文化街项目,填海约22公顷,有观察人士认为,由于受限于填海项目未获批准,滨海湾新区开发一度进展相对滞后,今年东莞市加强了滨海湾新区开发力度,新区开发启动了“快进键”,首个项目的海域使用权证书获批,标志着滨海湾新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未来,滨海湾新区将开发将进一步提速!
海域使用权得来不易
十年谋划终获批
滨海湾新区开发最大的瓶颈在于“填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海洋资源的使用也从过去的“粗放式”逐渐向“集约式”转变,更加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于生态敏感、水动力不足的珠江口海域,将严格限制围填海。在用海政策从严从紧的背景下,只有提高填海项目 “含金量”,才能提高用海审批的可能性。
此外,在2015年初,在国家海洋局的指导下,东莞市提出将滨海湾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区,提升滨海湾新区的品位。在新区单个项目报批时,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又对每个项目的产业方向、填海规模、生态要素、投资强度等反复推敲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充分体现科学用海、生态用海、集约用海理念,提高项目品质。同时,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争取将滨海湾新区纳入《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 “十三五”规划》等国家和省重要海洋发展规划中,为新区用海提供政策支撑。为此,东莞市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成功获得滨海湾新区首个海域使用权,滨海湾新区开发方可进入实际“填海”开发阶段。
首个项目将带动约6000人就业
首个获批的填海项目为粤港澳文化街项目。作为东莞市滨海湾开发区重要项目,也是东莞市重大项目之一,粤港澳文化街项目对推动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东莞市转型升级、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粤港澳文化街项目位于东莞市长安镇交椅湾海域,用海类型为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用海面积22.3032公顷,占用岸线约801米,申请用海期限50年。该项目产业投资额约1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产出约3.6亿元,实现政府财政税收每年约0.7亿元,带动就业人员约6000人。
17个填海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工作
滨海湾新区肩负着打造“东莞新浦东”和“大湾区明珠”和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的使命。首本海域使用权证的取得对滨海湾新区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东莞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市建设将迈入新征程。
滨海湾新区
据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俊透露,截至目前,滨海湾新区17个填海项目中,除粤港澳文化街项目外,深圳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基地也已获省政府批准,其余15个项目中已有8个项目的环评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
滨海新区用海申请简史
2008年滨海湾新区用海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家海洋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力度持续加大,困难逐个击破。
2012年12月,长安港区(现滨海湾新区三个板块之一)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取得国家海洋局批复,明确了新区的功能定位、布局和具体用海、填海面积。
2015年初,在国家海洋局的指导下,提出将滨海湾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区。
2015年7月启动办理粤港澳文化街等4个项目用海手续。
2015年12月,制定《东莞长安新区围填海总体实施方案》,将新区划分17个填海项目分3期推进。
2017年1月,省海洋与渔业厅召开东莞市用海项目现场办公会,对滨海湾新区2个填海项目出具用海预审意见。
2017年6月,市委市政府对滨海湾新区进行扩容,由原长安新区板块、沙角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三大板块构成,总面积约83.2 平方公里 ,并赋予滨海湾新区新的角色定位。
2017年7月,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指导下,提出将滨海湾新区打造成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海岸带综合示范区。
2017年8月,省政府批准粤港澳文化街项目用海。
2017年9月1日,滨海湾新区的粤港澳文化街项目海域使用权证书诞生。
*消息来源于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东莞正式对标深圳:在深圳大空港北面规划了一个“滨海湾新区”!
香港政府终于出手!特首首份施政纲领宣布联手深圳打造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
香港宣布发展“世界新硅谷”!“香港+深圳+东莞”将引爆粤港澳大湾区!
香港宣布“世界硅谷”发展路线图,要引领粤港澳科技湾区,跑赢智能时代!
定了!香港已成立公司进入落马洲河套地区营运“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