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硅谷"腾空出世!广州+深圳+东莞10大核心创新平台+37个创新节点曝光
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一条连接广州、深圳、东莞,长度为18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被正式命名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决策者表示,这条走廊将对标美国的硅谷、波士顿地区等全球知名科技创新区域,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成“中国硅谷”,使之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根据广东省的有关规划,这一雄心勃勃的方案,规划期限为2017到2030年,展望期至2050年。其战略定位是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的主要承载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的核心区。
《参考消息》刊发题为《整合创新资源 串“超级产业链” 广深科创走廊争当“中国硅谷”》的文章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正式出台!大机会又来了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在做这篇文章的时候,孤陋寡闻的小科曾经问过一个在美国的同学:
小科:亲,到底101公路是啥?
同学:是一条很堵的公路。
小科:😅
不过101公路之所以出名,还真不是因为堵,而是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facebook、google、苹果等公司就与这条公路相隔几个街区。而闻名于世的硅谷更是被这条公路横穿而过。
别的不说,但就科技创新而言,这条公路就集中了世界科技界的大牛。
回到咱们广东:
以广州为一个端点,一路向东望去,貌似也有一条十分堵的高速公路——广深高速。这堵不堵还真不是我们关心的,但看看这高速上都分布了些啥企业,小科也心领神会了。在这条路上有广汽、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一大批国内的科技大牛啊。那中国的101,乃至中国的硅谷会不会在这里诞生呢?
还真别说,不久前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就是冲着“中国硅谷”来的。
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什么?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一个共享、开放的创新经济带,具有很强的吸附和辐射带动作用,位于走廊沿线周边或延伸端创新能力突出、关联紧密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节点,在发展成熟后可适时纳入走廊范围。
这个定义一下来,很容易导致亲们懵圈了~
其实很简单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就相当于一条创新“项链”,“项链”上的各式“珠宝”就相当于在广州、东莞、深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科学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等的创新资源。
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现在都有啥?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近五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穗莞深三地已有一定的创新基础。
小编不了肌肉,只好先给亲们来点数据,了解一下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现在的创新发展情况啦~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19%,超过创新型地区水平;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10.5万件和2.2万件,其中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47%,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
市场经济充满活力
民营经济活跃,营商环境优良,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2016年,广州、深圳、东莞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92.9万户,同比增长22.3%。
在商事制度、行政审批、土地政策、城乡规划、户籍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改革都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在经济发展和科技管理方面大胆先行先试,作出了重要探索,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起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
创新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016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4805家,拥有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创新、广汽集团、广药集团、金发科技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龙头企业;实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2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3.2%,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维持在60%或以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推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实现GDP 4.6万亿元,以占全国约0.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约6%的GDP;人均GDP 13.6万元,超2万美元,超过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标准。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1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截至2016年年底,建有2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7家新型研发机构、44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布局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东莞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本省及双聘院士15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61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12个。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区域内坐拥白云山、梧桐山、莲花山等多处生态绿核,广州海珠湖、东莞华阳湖、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构成独特的湿地景观,近海岛屿风光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超过41%,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人,远超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区域空气质量持续好转,PM2.5浓度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图片来源:金羊网)
相信不少亲们小时候肯定看过一些机器人片,一辆机器车、一架机器飞机、一艘机器船合体之后就成为一个更厉害的大机器人。
咱们穗莞深这次合体串连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就产生了很强的创新集聚优势,创新力量就从原来的1+1+1变成了现在(1+1+1)的N次方,创新发展潜能无穷大~
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怎么建?
作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重要载体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要怎么建?
发展目标
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展望至2050年。
第一步:到2020年科技产业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主要创新指标达到或超过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R&D/GDP超过3.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2%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件,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
初步建成创新资源集聚带、转型升级引领带、生态宜居示范带,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强有力支撑我省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步: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打造中国“硅谷”,成为与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相媲美的全球创新高地,R&D/GDP超过4%,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0件。
建成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全球创新网络重要力量,成为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科技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强有力支撑我省进入全球创新型地区前列,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创新型湾区,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强大支撑。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走廊,形成全球顶尖创新人才向往的最具魅力的人居环境,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强有力支撑我省领先全球创新型地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劲支撑。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建设工作
再来看看
按照整体统筹、集聚带动、协同联动的原则,结合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选择若干个创新基础好的区域打造为核心战略平台,带动周边具有创新潜力的节点,形成各具主导功能的创新区块,依托高速公路、城际轨道等交通通道串联,构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深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健全服务科技创新驱动的人才资源保障体系,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高地,为走廊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着力集聚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建设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撑,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引领型创新企业,优化科技企业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
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聚焦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大战略需求,以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抓手,着力推动我省重大基础设施、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功能的有机整合,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要建设全球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地、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和建设创新创业文化高地。
要构建内畅外联交通圈、营造活力开放生活圈、维育绿水青山生态圈和塑造高品质创新环境。
要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粤港澳科技合作机制和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体系。
来源:省科技监测中心 微信工作组
下面来看看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具体每一个方面是怎么建设的~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
——构建“一廊十核37节点”的空间格局规划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一
一廊联动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据10月19日上午,广东代表团继续讨论十九大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开放,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代表发言透露:广东科技创新走廊是沿着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等交通要道形成的创新集聚区,总定位是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重要载体。空间布局为“一廊十核多节点”,一廊是指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核包括广州大学城、东莞松山湖、深圳高新区等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多节点包括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莞中子科技城等37个创新节点,发展目标是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形成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发展定位是广州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东莞发挥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深圳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的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先行区。
广州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深圳
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先行区;
东莞
东莞发挥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二
十核驱动
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
区域创新空间综合能力和潜力评价体系
这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可不是随意选出来的,它们是经过根据区域创新空间综合能力和潜力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结合三市自身的发展战略与意愿,研究确定十大核心创新平台。
区域创新空间综合能力和潜力评价体系是通过综合考虑相关区块的创新机构现状、产业基础、交通、配套设施、生态环境等影响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因素,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建立起包括创新产业要素、科研基础设施、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支撑条件等4个大项、23个小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具体这“十核”是哪些创新平台,如果亲也在这里工作的话……亲的机会就来啦~(๑•̀ㅂ•́)و✧
广州
1
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
以广州大学城教育科研创新为支撑,建设珠三角科技创新高地、华南科技合作之窗、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产业。
广州中新知识城
2
建设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成为广州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枢纽的核心组团。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知识经济产业。
3
广州科学城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突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提升创新要素密集度,扩大对外辐射带动影响力,把科学城建设成为区域性科技创新创业中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
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4
打造广州新经济重要引擎、亚太地区互联网总部基地、全球互联网投资首选地及国际高端人才汇集地。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
深圳
5
深圳空港新城
打造技术标准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国际会展贸易、现代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城、国际一流空港都市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航天航空产业。
深圳高新区
6
增加创新要素密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通信、数字视听、生物医药产业。
7
深圳坂雪岗科技城
放大华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技术溢出和人才溢出效应,培育打造国际科技研发高地和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通讯设备、5G产业。
深圳国际生物谷
8
瞄准国计民生重大需求,以前沿科学发现为引领,发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优势,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
东莞
9
东莞松山湖
打造全球性科技园区、国家科创策源地、生态文明示范城区。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机器人、生物技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
东莞滨海湾新区
10
打造海洋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创新集聚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空间平台、粤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三
多点支撑
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内初步选择37个创新节点,突出特色,分别发展为创新研发型节点、创新制造型节点和创新服务型节点。
广州(拟发展13个节点)
国际生物岛园区、天河智慧城、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创新带园区、国际健康城、天河·公园智谷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黄埔·云埔片区、增城·太平洋夏埔片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白鹅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增城·珠江国际智能科技产业园片区。
深圳(拟发展15个节点)
留仙洞总部基地、坪山高新区、梅林-彩田片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凤凰文旅科技小镇、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宝安中心区、光明凤凰城、龙华中心区、坪山中心区、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
东莞(拟发展9个节点)
中子科学城、长安科技商务区、石鼓片区、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东莞生态园、水乡新城、东部工业园、虎门北站片区、沙田临港现代产业带。
“一廊十核多节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下期咱们再来看看《规划》的“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内容吧!
来源:广东省科技监测中心 微信工作组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点规划区域在哪里?
我们画了1万个格子告诉你
来源:南粤规划 (微信号 gdsplan) 作者:广东省城乡规划院
等一下!围观群众有问题:
群众
为什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主要是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形成的,但珠三角有那么多条高速和铁路,为什么偏偏是广深之间的区域呢?
凭什么能判断广州、深圳、东莞的创新空间就一定是带状走廊的形态而不是圆圈、方块、三角形或者心形呢?
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走廊空间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呢,靠传说中夜深人静灵感乍现文思泉涌的“拍脑袋”吗?
走廊面积这么大,哪些地区才是现在的创新先锋和未来的创新潜力股呢?(群众的投资需求很迫切啊……)
请大家不要着急,淡定围观,我们准备好了瓜子花生薯片汽水小板凳,抓来了编制《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技术团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小伙伴。这些问题,他们会一一回答。
群众甲
我读书少你们不能骗我,创新空间这么抽象的东西,你们是怎么识别出来的?
我们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论文,对理论进行了再梳理,并且以国际知名创新集聚区——硅谷作为研究案例,首先明确了创新空间的评价核心是创新人才的需求,并分析了不同人群对于居住和工作的空间需求,探究在地区尺度下,有利于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有哪些具体特征。
技术男
群众甲
等一下!结论似乎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城市规划文本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吗?把创新两个字去掉,换成其他类型的空间需求也完全可以吧?
为了不拘泥于传统规划的常规空间视角,我们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不同类型的学科角度,进一步梳理了现有研究和理论中对于创新的理解,更深入地解析了创新空间的特征,对创新空间的特征进行了综合修正。
技术男
最后,我们综合归纳了创新机构现状、产业基础、交通、配套设施、生态环境等影响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因素,并考虑到与香港等城市的协同,建立了包括创新产业要素、科研基础设施、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支撑条件4个大项、23个小项指标的区域创新空间综合能力和潜力评价体系。
技术男
群众乙
……听起来有点复杂
技术男
群众丙
听起来很有道理……可这些特征该怎么用呢?难道一块块用地挨个去调研打分评价吗?
不要方,我们有数据!根据指标体系我们筛选出了相应数据,以当前规划界发展形势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分析作为技术手段,识别出了各类创新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技术男
指标数据来源及各类空间要素分布
随后,我们将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城市划分成了11824个1km×1km的栅格,作为空间分析基本单元,根据指标体系和权重,将各类创新要素分布情况叠加分析,得到了区域创新空间评价的热力图,识别出了广州、深圳、东莞三市范围内创新能力和潜力最高的地区。
字看不懂没关系,看图——我们画了1万多个栅格,最后简单粗暴、有理有据的创新空间识别结果就是下面这张图了!
技术男
总体来看,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创新空间带状或据点集聚的特征十分明显,创新能力极高区域呈现据点集聚,在广州东部、深圳北部呈现连续带状集聚;能力高区域呈现带状连绵特征。广州的中心城区和东部园区创新能力较强,北部部分园区已经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深圳呈现圈层和指状分布特征,内圈层主要以高新区周边为主。外圈层呈现沿交通干道向外带状集聚。东莞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特征,以莞深高速的松山湖到城区的轴线,创新能力突出。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东岸的产业沿着广深高速和铁路等轴向布局,在这一轴线区域上已经集聚了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初步形成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雏形。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空间的理解,完善了对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雏形的认识。因此,我们确定了本次规划范围为沿广深轴线区域,具体为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新区,沿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的创新要素集聚区域,长度约180公里。
技术男
群众丁
……信息量太大,能不能说人话?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对创新空间的识别和空间特征分析,结合前期调研对于珠江东岸创新要素分布情况的理解,判断得到创新要素沿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集聚,已初步形成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雏形的结论,从而明确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范围,并根据创新空间评价结果识别出了一批创新综合能力和潜力较为突出的地区,最终得到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结构图。
技术男
群众甲乙丙丁
了不起,鼓掌!但现在世界上已经有硅谷、波士顿地区、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等一批发展成熟的科技创新走廊了,和它们相比,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什么比较优势和借鉴的地方吗?
受时间和篇幅限制,这次我们就先聊到这儿,在下一篇公众号推送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过程中对国外知名科创走廊的研究成果。欢迎大家持续围观“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那些事系列”相关推送,瓜子花生薯片汽水小板凳不要丢,我们下期再见~!
技术男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是一个集体智慧的成果。为加快规划编制,促成各方共识,高水平编制成果,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科技厅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规划工作营,工作营成员为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技术团队)、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牵头技术团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等。在此,对以上团队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来源:南粤规划 (微信号 gdsplan) 作者:广东省城乡规划院
以上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广东省科技局、广东省科技监测中心 微信工作组、南粤规划 (微信号 gdsplan)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
相关文章:
东莞沸腾了!投资超2000亿对接深圳广州!″创新型一线城市东莞″来了!
沸腾了!广深港高铁视频首发!票价首曝光!深圳赴港仅14分钟!
香港宣布发展“世界新硅谷”!“香港+深圳+东莞”将引爆粤港澳大湾区!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