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第一:深圳每千人拥有企业151户!对标国际一流城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18-03-02 深圳梦

原标题:

深圳推出20大营商环境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

对标国际一流城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前海深港合作区俯瞰图。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图

各类商事主体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深圳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552223户,平均每天新设1513户。其中,新登记企业362992户,平均每天新设994.5户。

成绩当前,市委市政府在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上依然不遗余力。近日,《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发布,《措施》从贸易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着力,率先营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措施》的发布实施,是深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战略行动,是勇当“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尖兵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必然选择。

1

平均每天诞生近千家企业

记者从今年2月份举行的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88亿元,增长9.3%,增速创近4年新高;外贸进出口扭转了持续4年的下滑态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011.5亿元,增长6.5%,出口连续2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经贸的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的良好效益,企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所在地区的良好营商环境。当我们提起深圳时,总会想起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企业巨擘们,他们有的和深圳一起敢于“吃螃蟹”,像招商局、万科、平安;也有诸如腾讯、华为等企业抓住20世纪末的IT互联网大潮,成长为领域内的执牛耳者;还有像大疆、光启等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行业新秀。这些企业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相互成就,它们是深圳不断进击的最强势能,深圳为它们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市经贸信息委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新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7家;新增7家中国500强企业,累计达到27家;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3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2017年,深圳平均每天新设994.5家企业,全年新登记商事主体占全省新登记总量的28.3%。目前,深圳累计登记商事主体309.4万户。

2

“自由、开放、包容”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017年11月8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多项排名靠前。报告指出,深圳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十分优异,不仅孕育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世界型企业,也诞生了无数中小企业,形成开发、设计和生产一体的生态系统。

3W孵化器市场经理张向野认为,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无论是从国际视野、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还是政府对高新企业的扶持这些角度衡量,深圳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乐信集团CEO肖文杰也向记者介绍:“深圳市场驱动创新,政府扶持鼓励的政策环境也让企业少了 42 35381 42 14942 0 0 880 0 0:00:40 0:00:16 0:00:24 3383很多后顾之忧。”

2016年11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可能比往年更加忙碌一些。当日下午他突然现身深圳后海,宣布深圳阿里中心正式建成启用,深圳也是阿里继杭州、北京以外拥有自己办公置业场所的第三个城市。马云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新制造的重中之重在广东,深圳今天具备新制造能力,我们将把物联网、未来智慧制造的东西都落实在深圳。”

总部位于南山的乐信集团成立于2013年,公司的金融科技应用已经领先全国。按照市值计算,目前发展成为继腾讯之后的深圳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并成为中国最快实现年销售额破百亿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广东十大互联网创新企业,其CEO肖文杰认为这些成就离不深圳发展环境的支持。肖文杰对记者表示:“深圳是最佳的创业沃土。对于创业者和成熟的企业来说,深圳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毗邻香港,腹地广阔,处于大湾区的重要区域位置。在城市文化上,深圳是有着跟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滨海、移民文化,它更加自由、开放、包容。”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曾如此评价深圳:“深圳对于中国有特殊的意义,代表了一种精神,雄心勃勃、面向全球又继往开来。”

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宋丁看来,企业总部在深“抱团”或将形成良性的示范效应。“不少企业都往深圳赶,有的也正在往这赶的路上,就会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趋势,未来也还会有不少企业将会加入深圳,不止IT互联网,还有房地产、金融业等领域内的大企业。”

3

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面对新时代与新机遇,深圳在引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上将有更多新作为。近日,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从贸易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政务环境、绿色发展环境和法治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20大改革举措、126个政策点,着力率先营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措施》提出,将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为此,深圳将放宽外商准入限制。除法律已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外,将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广至全市。在金融市场方面,加强深港金融合作,丰富前海金融开放创新政策体系,争取出台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政策,推进前海金融新一轮开放创新。

为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减税政策,探索更多与国际接轨的税收管理与服务方式,简并纳税申报期限,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实行一年一报,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的新办企业货物劳务税及附加推行有税申报。

此外,《措施》指出要实施创新验证计划,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设立“创新验证中心”,联合专业机构打造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提供创业孵化、投融资管理全流程服务。这意味着将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为推进更深层次政务服务管理改革,《措施》指出,建立集办公、审批、对外服务、监察、信息公开等于一体的全市统一智慧政务平台,实现与身份信息识别、银行信息、社区网格化、空间地理等信息系统的衔接融合,除特殊规定外,推动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税费缴纳、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水气供应等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该《措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参照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一些细则上要求更高,通过制度完善使深圳的营商环境改革走在前列。“这份文件全文6000多字,几乎一句话就是一项政策、一项改革、一项任务。”(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数说 深圳营商环境

7家

世界500强企业7家

2017年,深圳新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7家;新增7家中国500强企业,累计达到27家

994.5家

平均每天诞生994.5家企业

2017年,深圳新登记企业362992户,平均每天新设994.5家企业

126个

126个政策点

《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从贸易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政务环境、绿色发展环境和法治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20大改革举措、126个政策点



20条政策措施提升深圳营商环境

深圳今年拟推“自动发照机”


在深圳,商事登记门槛大大降低,登记便利度大幅提升。

图为市民在深圳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登记手续。资料照片

深圳行政服务大厅商事登记窗口主要办理的是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前海则是近几年创业的“高地”。昨日,记者在前海e站通看到,新春伊始,前来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从1号窗口到12号窗口,涵盖了咨询、发照、受理等与商事登记制度相关的全流程服务。

据工作人员介绍,前海e站通自2013年底正式运作以来,每天平均办理不少于300起业务。前来办理“股权变更”的一家投资公司代表刘女士向记者透露,她已于年前在网上预约,今天是到现场交纸质材料,“如果自己不失误的话,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办完手续,非常省时省力。如果是办理营业执照,一周左右就能办好。”

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了在新起点上创造新优势,2018年,深圳推出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20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每千人拥有企业151户

近年来,深圳GDP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主要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带动社会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降低,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为持续推动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截至2018年3月1日,深圳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已60个月。记者昨日从深圳市企业注册局处获悉一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2月25日,深圳累计商事主体(企业及个体户)共3109462户,其中,企业累计1808047户,个体工商户累计1301415户。按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口径,深圳的商事登记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含副省级城市)首位。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61户,拥有企业151户,创业密度高居全国第一。企业占商事主体总量比重达58.1%。

企业开办时间将从16.5天压缩到8.5天

虽然在城市体量、面积、人口等方面,深圳在特大城市中并不是第一位,但深圳的商事登记总量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市企业注册局局长李际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市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自2013年3月实施以来,商事登记门槛大幅降低,登记便利度大幅提升,在广东省社科院组织的便利度评估报告中,深圳的便利度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在市企业注册局提供的数据中,记者发现有一个突出的现象:2017年深圳新登记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29968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562户,同比增长了9.3%。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促进深圳产业机构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际告诉记者,2018年,深圳在商事登记领域要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提高便利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登记质量。比如强化智慧监管,开发个体户的移动端申请,“自动发照机”或将面世;继续缩短企业的开办时间,从16.5天压缩到8.5天;大力拓展“多证合一”,实现“三十+X证合一”,以“数据网上行”让企业“少跑路”;还将积极推动商事登记立法工作。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一成

据悉,深圳去年实际使用外资74亿美元,增长9.9%,规模占全省的32.3%。“一带一路”沿线有41个国家和地区在深圳投资,新设企业302个,增长39.8%。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获悉,深圳市新登记外资企业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的港珠澳大桥两地车牌利好政策影响。根据省公安厅出台的《内地、香港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入出香港、内地商务车辆牌证申请所需资料和申办流程》,境外投资者到广东省投资、3年内累计纳税额达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即可准予办理1辆经港珠澳大桥入出内地的商务车辆牌证。新政同时取消了验资报告、审计报告等申请资料,大幅降低了申办两地车牌的准入门槛,迅速引发深圳市外资企业的“设立潮”。经统计,2017年9月以来,深圳市月均新设外资企业1558户,较上年同期的586户,增长166%,其中港资企业占绝大多数。

去年专利申请量17.7万件

2017年,深圳的知识产权数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质量不断提升,并取得优秀的成绩:全市专利申请量17.7万件,授权量9.4万件,同比增长34.8%和25.6%;发明专利申请量6万件,授权量1.9万件,同比增长22.6%和7.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万件,占全国43.1%;有效发明专利维持5年以上的比例达86.3%,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获中国专利金奖5项,占全国20%;全市商标申请量39.3万件、核准量18.3万件,同比增长55.2%和31.2%;获中国商标金奖3项,大疆、华为获马德里商标注册特别贡献奖;新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4万件,占全国登记总量11.6%。深圳正逐步从知识产权“大市”向知识产权“强市”转变。

在降成本、优环境方面,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扎实推进清费减负降成本,去年对24个政府部门涉企收费开展检查,督促落实涉企减免收费政策,全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305.97亿元。(深圳商报记者 李佳佳)


来源:深圳晚报、深圳商报


相关文章:

深圳率先立法施行: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入股公司可独立持股!

深圳再被国家委以重任,32个指标打造中国典范!一文读懂《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深圳书记市长的开年三件事,件件意味深长……前海调研、广州学习,是为了这件事

深圳高级炫富!10个诺贝尔奖实验室告诉你:顶级科学家为何青睐深圳?

深圳“九大战略”曝光,2018年又要爆发了!

粤港澳大湾区11城市GDP排行及蓝图曝光!2018广深港将点亮“世界硅谷”!

深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全文)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