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人才”这两个字,深圳再次让全球瞩目!

深圳梦 2019-10-07

鹏城春早

尽吐芳华

4月12日 

群贤毕至的深圳

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盛装亮相

喜迎来自五洲四海的你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现场。 


这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将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人力机构参展,8500多名外国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和5000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会。


人才交流会



人才强国

打造“中国人才第一会”

新时代提出新要求。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关于人才和创新发展间关系的重要讲话,为深圳市继续完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指明了改革方向。


创新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以“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信息化”为目标,走过十五届征程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已赢得了人才和引智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才第一会”,为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人才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才驱动型城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回望2007年至2017年在深圳举办的十届大会,数据耀眼,成绩喜人:参会机构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多达41500名国(境)外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专业人才参会;24000多个国内人社、引智、教育、科技部门的单位参加;5200多个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科研机构、人才中介、科技企业积极参与;举办了550多场签约、推介、研讨、论坛活动;签署了25000多项人才与引智合作协议;达成了36500多个职位招聘意向……每届大会期间有8万人次进场交流洽谈,与国内引智单位零距离对接。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今天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图为记者探营场馆内的展位。


人才强市

筑巢引来孔雀栖

新时代带来新视野。


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特区。 海纳百川, 筑巢引凤。特区的人才聚集将呈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新态势。


政府“筑巢”,新政“引凤”。深圳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城市的核心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使深圳成为吸引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为“孔雀东南飞”不断注入新内涵。深圳出台《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2008年,在全国较早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的1+6政策;2011年,制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孔雀计划”;在事关人才资源能否加速集聚、人口结构能否加速优化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2016年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探寻深圳人才优先发展的科学路径;2017年颁布实施《深圳特区人才工作条例》,通过特区立法突破人才发展体制障碍,继续“量”“质”齐升引“孔雀东南飞”。


截至2018年3月31日,深圳累计确认“孔雀计划”人才3264人,核发奖励补贴资金11.2亿元; 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现有外籍人才1.6万在深工作, 累计14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为广东省外专千人人数的50%;开展“放管服”微改革,增加留学人才直接申办途径,缩短办理时限,简化申请材料,累计引进留学人员10万人;举办“人才智路演”活动,累计向947家留学人员企业发放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一大批海归企业,如迅雷、柔宇科技、光峰光电、奥比中光等公司已成为我市自主创新与产业提升的重要力量;连续3年在海外举办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成功吸引来自24个国家的3000多个优秀项目报名参赛。


图为记者探营场馆内的展位。(本文图片来自深圳商报)

人才荟萃

火花碰撞促共同发展

新时代促进新发展。


今年的大会内容十分丰富,亮点纷呈。大会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500多名海外代表参会,国内参会代表9300多人;提供中高端职位3万多个;共有4000多家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人力机构展示自我、推介项目、寻求合作。


大会放眼海外,聚集全球人才。首次设置德国为主宾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邀请德国专家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以及高端专家来深参加大会。同时,大会首次在德国、香港设置分会场。德国分会场活动分两条线路,分赴慕尼黑、柏林、法兰克福等地揽才。


大会突出实效,强调项目对接。包括外国专家组织与培训项目对接、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海归人才及项目交流对接、软件人才项目投资交流、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项目成果展示与对接。


各省市高度重视对此次大会的参展,纷纷组织代表团前来洽谈参展。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机构组团参加,展示引智成果,发布高端人才需求,宣传介绍各地吸引海外人才环境与政策。其中,京津冀地区城市联袂组团,广东省、香港、澳门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展区,与粤东西北展区呼应。山东省将组织800人代表团参会交流。此外,国务院国资委设立了央企引智项目及人才对接展区,组织了招商局、商飞公司、中广核、中国节能、中智等9家央企参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

深圳再次向海内外发出了

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深圳将立足全球视野

广纳天下英才

翻开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端玉 编辑 | 李怡天



原标题:广州深圳入选外籍人才最具吸引力城市TOP10


 广州日报深圳讯 (全媒体记者周伟良)4月14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今年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人力机构参展,8500多名外国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和5000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会。在4月14日的大会的论坛上,广州和深圳双双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TOP10,而深圳也将大会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机会并且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4月14日,深圳方面还透露,深圳即将出台“鹏城英才计划”,一人一策,加快聚集一批前沿科技领军人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一流战略科技家和院士。


  4月14日上午,在会展中心4号馆,还有博士创业团队进行项目路演。记者了解到,今年大会在全球范围内邀请数百名海外大学的博士或优秀硕士带着项目或海外先进技术来华参加大会,并在大会期间走访考察深圳各区,了解创业及就业环境和相关人才补贴及创业扶持政策,并最终使优秀人才及项目落地深圳。为了丰富博士深圳行活动并加强博士项目与国内资金的对接精准度,在海归人才专馆还将特别设置馆内活动区,举办“百名博士深圳行-项目路演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加大会的博士主要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博士,他们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机械动力、生物医学、环境建筑工程、计算机通信。

  根据深圳人社局统计,截至今年3月31日,深圳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人才3264人,核发奖励补贴资金11.2亿元。深圳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现有外籍人才1.6万在深工作, 累计14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为广东省外专千人人数的50%。

  针对留学人才,深圳开展“放管服”微改革,增加留学人才直接申办途径,缩短办理时限,简化申请材料,累计引进留学人员10万人。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深圳“引爆”人才招聘!8场招聘会同时举行,3万多个岗位等你来

华为打响人才战!任正非签发《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堪比《华为基本法》附PPT

北京、上海宣布“抢人”,深圳扔出“王炸”!

深圳99%海归必来的人才招聘盛会,深圳要为人才做件大事,还有1天就要开幕!

深圳要房给房,要钱给钱,最高奖励个人1200万的最拼人才政策到底是什么?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