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最新演讲:10张图看懂深圳和粤港大湾区未来趋势!

深圳梦 2019-10-07
深圳梦 按

2018年6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之际由深圳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主办,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深圳市政府、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指导,深圳市中集产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云加新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天安数码城(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华强新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光大产业集团、碧桂园集团莞深区域产城联盟支持,新浪乐居战略合作,400余企业家、180余产业地产操盘手、120余媒体人员共计700余人参与的一次粤港澳大湾区聚焦产业发展的论坛。在本次论坛上,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 唐杰进行《新时代机遇下——湾区城·产·企发展展望》的演讲,通过他的演讲和10张图分享看懂深圳和粤港大湾区未来趋势!深圳梦对其中图片内容进行补充。



以下是唐杰的演讲内容:

我讲所有的湾区,所有的城市群一样的,不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就有新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我讲一般性可能会更好一点。我的题目是“加大创新力度与完善创新政策——比较与借鉴”。

现在看到的图是去年刚刚出来的图,从目前来讲,中国经济转型的难度还是很高。左边列的各个省区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右边图是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重。从目前基本印象全国来看经济增长过程高度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

不是上海房地产投资占的高就有多大的问题。吉林占的比重不高,吉林两个比重一比,吉林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极高。全国经济转型从依靠投资转向依靠创新,看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

美国“铁锈地带”

第二,给大家看一看美国的变化。现在看到的是美国著名的铁锈地带,如果说著名的铁锈地带问题是什么,美国铁锈地带是结构调整,美国高速成长地区靠的是结构调整。垂直向上纽约靠自己的区位优势,我们可以想象粤港澳湾区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大地区处在非常好的区位上,同时有快速进行结构调整的功能。假如说完成这样的过程,粤港澳湾区的发展没问题了。

现在看到的图是美国过去二十年的变化,横轴是人口增长,纵轴是人均GDP增长。很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右上角人口和GDP都很快的位置,随便一扫这样的地区基本上是新一代产业增长的地区。左下角是传统产业地区。最典型的是底特律,美国汽车破产的地区,人口也收缩、经济也收缩。

第三,什么是新型城市?新型城市就是创造有价值品牌的城市。深圳刚刚列入新型城市的前十名,来自于深圳著名品牌以及品牌价值远远超过上海,上海排在十五,北京排在第二。

2017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名前十公司(单位:十亿)

未来城市增长靠什么?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大概两万到三万美元,两万美元之下靠什么?可能靠投入,大家没什么差别,过了两万美元进入三万美元开始越来越靠创新,高收入经济体以创新为主导,未来中国的城市可能还会增高,分化在于科技创新的能力。

深圳是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创新城市,怎么走到今天?如何走向未来?

北京排在全球第六,深圳排在全球第十一,构成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城市,上海排在二十。未来中国三大城市竞争,如何看待一个城市,取决于定在什么样的位置。假如说我们扣除了泡沫可以看到城市的登记越高,聚集能力越强,房地产价格越高。创新能力可以持续,持续就可以增长,不可持续就停止。如果深圳定位在A级城市,大家就可以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趋势。现在看深圳大概在B和A之间。

 2017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前20名城市,深圳居11名 

2018福布斯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出炉 国内仅华为一家上榜

图片来源:福布斯全球官方网站


现在看到的图是不同的城市群比较。

数字革命和信息革命基础上,未来城市竞争力确定什么知识产品比物质产品要重要,创造知识永远大于创造物质,知识更有价值。

第二,现在看起来制造中心和科技创新的分离还是趋势,大城市更加倾向于走向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小城市走向大规模制造。大城市聚集的制造一定和创新有关的制造,不是大批量生产的制造,这应该看的很清楚。

第三,从现在来看,全球过去二十年区域没发生变化,这是高端创新、高端产品和高端的技术控制低端、控制全球。有大量的制造假如没有核心技术就是属于被控制之列。

从目前来看,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但是这个中心被美国佬拿住,高端技术在美国。未来我们要突破的可能是技术创新支持方面的突破,软件和硬件方面,软件可能更重要,自己没有系统的工具软件,连操作系统也没有,中间件软件也没有。中国现在编程软件美国人都知道干什么,用的软件是他的。

第四,网络条件下信息产业构成了全球的支撑。

到目前为止,美国有五十个先进技术行业,其中35个制造、3个能源、12个服务业。12个服务业中专门抽出一个产业就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产业,硬件包括计算机和服务设备制造、计算机和附属设备制造、通讯、导航、半导体、电子设备、光电设备。信息产业属于服务业的包括软件、有线、无线、卫星、其他通讯、数据处理、系统设计,基本上囊括了信息产业的软硬件两个行业。

未来看到的差距在硬和软上都有巨大的差距。从软的方面来看,计算机系统设计、数据通讯、卫星通讯软件人均的研发费用高于硬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高于了硬件。

现在找一个数据公司,问一下你的员工从哪来?什么专业?最后一定会知道75%以上是学数学、计算机系的,回来基本上从美国千百所名校回来。这些领域高度密集化是技术创新。

美国两大巨头,微软和因特尔,一个提供了计算机的CPU,一个提供了操作系统,只有CPU没有操作系统不是计算机,软件在这里未来对城市创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这个巨大的过程中,现在看到的图是1975到1995年发达国家每百万人拥有的国际专利。去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国际专利大国。百万人均就是发达国家75年水平,百万人国际专利只有35件,美国大概是我们的一倍,这是我们面临的差距。

不是只有差距也有优势,去年专利分布排第一的是中国,前面是数字技术,排第二的是计算机技术。这两个领域上的最快的是深圳。深圳拥有了数字、通讯、计算和计算机最强的城市,这是我们创新的根本,未来没有数字、没有创新一切都没有,这是深圳走向未来保持创新的重要优势。这个优势下,所谓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第三部分是实用新型(音)、工业设计。不强的是实用新型(音)。亚洲实用新型最重,接着是工业设计,接着是专业、品牌。

深圳的基本经验,深圳基本经济就是一件事,企业创造创新,构成了一个循环,不是政府部门做上去的,政府不断汇总资源,给企业创新提供便利,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同时鼓励企业创新

另外,企业能够获得创新的优势。假如这样我们一做就知道深圳的未来是什么。企业做的、政府做的合起来求一个最大化就是效率,没有政府不行,但是最核心的是企业。

这个过程中未来做的两件事,一件事是继续拉大差距,深圳目前在国际专利申请是显著具有领先几个位的优势:占全国只占到45到46。去年全国增长非常快,深圳还占到43。深圳去到前十家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国际专利是上海全部专利的十倍。这不是深圳的科技实力优于上海,是说深圳企业的活跃程度比上海高,上海有大量的国家基础设施在,科学的发现不仅仅是专利,还包括其他。深圳企业活跃是肯定的,深圳活跃的专利提升企业发展是肯定的。

美国城市的对比,85年这些城市的差距不大,15年过去了差距到了40%。意味着什么?当一项重大创新突破之后,引来更多的创新在这个地方。未来的城市发展靠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怎么创新?创新发展具有马太效应的,当你大规模创新开始之后,大量的资本会追逐优秀企业。大量的资本会追逐优秀的科学家。

美国的南部增长很快,快的原因在什么?美国很多明星科学家搞生物技术,未来大量新的产业方面,大量的企业会有更快的成长,前面5%的城市是移民城市。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是深圳,保持移民城市的活力,保持移民城市的富有创新精神,拉大差距。

最后,我们学习做科学,当我们现在说深圳如何时,当我们说中国如何时,可以看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看国际期刊SCI优秀期刊,李健博士做的统计,我们大概17个,最优秀的城市是创造知识、汇聚知识的地方,为什么看到纽约的人均GDP持续增长?科学。我们可以看到牛津、华盛顿、巴塞尔、东京有很大的进步,目前17个国际纳入第二名系统的杂志,北京14个,3个在上海,深圳是0。未来深圳要有科学创造和科技汇聚。当我们说纽约是金融中心同时忘了是科学创造、科技汇聚的公司,我们要不断创造一流的知识,汇聚科学期刊大量的知识,这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做的。我们要办最好的大学,要形成世界一流的科学知识。

分城市SCI期刊地理布局

李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研究。(深圳梦注,引自国际城市观察)


谢谢大家!    

构建城市群、保持港澳持续繁荣、助力“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的三重使命

在“政策解读”的峰会开篇重磅环节,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博士主题演讲“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

王博强调:作为中国“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的战略之一的重要抓手政策,“粤港澳大湾区”与“南海自贸港”同为量级相同的制度设计。将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在管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尤其将肩负有效解决港澳问题,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形成正面示范作用,实现伟大“中国梦”。

同时,王博还从“湾区国际经验借鉴及与其他重点区域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携手打造粤港澳金融核心圈、打造全球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协同、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共建优质生活圈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新水平、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等十大课题做了宏观的解读。


(王福强博士主题演讲)

梁永生主任则从大湾区时代企业的机遇与挑战角度出发,为企业指明道路。企业从国内走向国际将面临需求、规则、服务的三重变化,需要五位一体,在有自身基础优势的领域差异化创新,愿意以十年以上的周期持续实践,做好长效机制的保障。并洞察到科技与经济的两大规律,把握好产业与创新的两大趋势,利用好国内与国际两个资源,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两重关系,真正实现创新发展。

五大产业地产先锋人物共探,中集产城示范,产业创新服务模式

湾区新时代,企业新诉求,服务新升级。产业地产运营商作为产业兴城实业兴邦的生力军,担负着全方位服务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责任。

由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深圳经济学会副会长邓志旺博士主持,中集产城董事执行总经理张一平、凤岗天安数码城总经理余安定、华强新城市副总裁练斌、光大产业集团副总裁林建强、碧桂园莞深产城研发总经理熊继忠五大产业先锋人物权威对话的“产城研讨”也百花齐放,大放异彩。天安数码城的“创新生态圈”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环境的同时聚集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要素并有效形成流转;光大产业集团深耕产业垂直领域以产业链构建创新、创业、创投的资源服务平台……

而中集产城董事执行总经理张一平从“产业人做的产业园”维度,重点分享了中集产城发展模式的创新生态与精准服务之道:“中集产城作为新型产城开发运营商,践行‘产业兴城,产城兴邦’的使命,坚持‘学、研、产、城’发展路径,以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助力企业发展,‘一体'即以产城融合为核心,‘两翼'指物理空间与服务平台的双重构建”。张总指出,“优秀园区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物理空间,更需要营造充满生命力的氛围。中集产城力图做到产业园区的物理空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产业创新生态。而中集产城为企业构建的‘六大中心、九大能力'运营服务体系,更是家庭式精准服务的体现。”

中集智谷董事总经理陈平在案例分享中介绍:“中集智谷以打造‘引领中国制造产业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集群基地'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产业带动创业,以服务支持创新'为理念服务入园企业,重点引进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高端科技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入园发展,一、二期‘带凤筑巢’成功引入160余家龙头企业,与松山湖华为、大疆等龙头企业共筑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华’产业板块,尤其是中集智谷的中德、中法、中英、中加四大国际创新中心,为企业沿‘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云加新产业等7家单位

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产业地产联盟”

峰会的高潮部分,由“粤港澳产业地产联盟”的成立划上圆满句号。

“粤港澳产业地产联盟”由云加新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深企联、中集产城、碧桂园莞深产城、天安数码城、华强新城市、光大产业集团七家单位共同发起,将秉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产业升级、企业壮大的宗旨,共创技术、金融、人才等资源平台,共探产业地产服务模式,共享湾区产业发展机遇,发挥联盟应有的作用。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云加新产业、腾讯房产深圳直播、新浪乐居直播、网络等

延伸阅读

全国30典型城市房地产占GDP比重:深圳9%倒数第一


2017年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的30个典型城市GDP对地产投资依赖度排名中,三亚房地产投资额占GDP比重高达86.21%,其后分别是海口、郑州、西安、贵阳、珠海、福州、杭州、惠州、成都、合肥、重庆、武汉、厦门,该比值均超过20%。


18份中国新晋SCI期刊列表:

数据来源:2017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本文刊载于《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3期P47-52,作者为任胜利,宁笔 ,严谨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