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深圳挤入亚洲前五!东京、上海、北京、首尔到底有多强?

深圳梦 2019-10-07
深圳梦 按

1月18日,深圳市长陈如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一时间,深圳人对亚洲其它四城(东京、上海、北京、首尔),充满了好奇。今天,深圳梦特别梳理了2018年亚洲五城GDP及发展目标,看看东京、上海、北京、首尔到底有多强?


一、东京:破10000亿美元

2018年东京预测GDP会突破万亿大关,为10220亿美元。


东京2020目标:

国际大都市排名成为全球第一


东京2000年后已有多份城市规划


进入21世纪后,出于城市发展以及申办奥运会的需要,东京出台了多个城市发展规划(见表1)。这些规划中,既有一脉相承的内容,也有时任知事对于城市发展的不同见解。2016年12月出台的《打造“都民优先”的新东京——东京2020年发展计划》(下文称“《计划》”)继承了2014年《东京长期展望》的发展大方向,并对2020年之前的具体计划进行了更新。同时,《计划》还呼应了2016年6月日本政府推出的《日本复兴战略2016》,融入了其中的相关内容。


表1 2000年后东京主要的城市发展规划

时间

规划名称

主要内容

时任知事

2006.12

《10年后的东京》

为了申办2016年奥运会并推动城市发展,2006年东京出台了这一规划,提出了8个城市发展目标,涵盖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

石原慎太郎

2011.12

《2020年的东京》

规划集成了《10年后的东京》的基本理念,并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及国际大都市竞争愈发激烈等新形势下,加大对城市防灾能力、能源安全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并提出新的8大目标以及12项任务。

石原慎太郎

2014.12

《东京长期展望》

2013年,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成功,如何成功举办奥运会成为东京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议题。规划提出了至2024年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如何使2020年奥运会留下的遗产发挥最大作用。

舛添要一

2016.12

《打造“都民优先”的新东京》

以2020年为目标,提出打造“3个城市”,即安全之城(Safe City)、包容之城(Diverse City)、智慧之城(Smart City),并提出24条主要政策,并明确给出预算。

小池百合子

资料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整理


《东京长期展望》中的8个战略以及23项政策方针在新的《计划》中均有体现,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新任知事认可并继承了前任知事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新的口号。此外,由“8大战略”精简为“3个城市”也表明新任知事在发展目标上更加集中与明确。


关键指标到2020年时要有大幅提高


本次发展计划对2020年时东京的一些关键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涵盖城市GDP、来访外国游客人数、都民生活满意度以及世界城市排名等。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东京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


城市GDP——2020年要比2014年增长24%


根据日本政府推出的《日本复兴战略2016》,日本名义GDP至2020年要达到600万亿日元(约合36.5万亿元人民币)。作为日本经济的核心,同时结合2020年奥运会的举办,东京希望本城市名义GDP至2020年能达到120万亿日元,占整个日本的五分之一,相较2014年实现26%的大幅增长。


外国游客人数——2020年要比2015年成倍增长


外国游客能够带来大量的境内消费,能为住宿、餐饮等众多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东京将观光产业定义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2015年前往东京的外国游客人数为1189万人,考虑到奥运会的因素,东京期望2020年该数据能达到2500万人的规模,相较2015年实现成倍增长。


都民生活满意度——2020年提高至70%


根据东京每年进行的《都民生活相关舆论调查》,东京都民的生活满意度由1977~1980年间的平均71.6,下降至2011~2016年间的平均53.0%。为使东京的经济成长惠及民众,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在以“都民优先”为理念的发展方式下,至2020年将都民生活满意度提高至70%。


国际大都市排名——2020年成为全球第一


东京目前与纽约、伦敦、巴黎等都同处于全球国际大都市的第一梯队。根据日本森纪念财团都市战略研究所公布的年世界城市综合实力排名(GPCI),东京2016年排名第三位。东京力争于2020年在此排行榜上占据第一的位置。 


二、上海:预计3.37万亿人民币,约合5000亿美元

2017年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就已经突破了3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预计2018年全年或可达3.37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大城市的宝座。

2018年上海gdp将历史性的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大中华地区首个突破5000亿美元的世界级超级城市。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启动:

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轮廓初显!


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将启动。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上海已经就《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工作方案》),征求苏浙两省的修改完善意见。同时,上海还商请共同成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以组织协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审查和实施,并参与编制过程中重大事项的指导和决策。


下一步,上海将联合江苏、浙江两省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共同部署启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

急需小尺度、跨区域的都市圈建设

「 2035年 」上海将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


通过对全球780座最大城市的研究指出

2035年中国33城市跻身GDP全球百强

上海将上升为全球第五位

仅次于纽约、东京、伦敦、洛杉矶

大上海的新目标显露无疑

卓越的全球城市

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三、北京:预计破3万亿人民币,约合4530亿美元

北京全年GDP总量预计约为3.07万亿元人民币。

2019年1月11日,一个历史性时刻来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揭牌,40万人即将迁入城市副中心。自此一个面向未来的北京将迎来大变化。


北京定位: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017年9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9月29日,该规划正式对外发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国首都?怎样建设首都?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如何在发展和保护中取得平衡?新版北京总规给出了明确答案。



1. 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 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 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 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四、首尔:4200亿美元,约合28461亿元

2017年,首尔的GDP达到了4120亿美元(约28476.62亿元),如略有2%的增长就会超过4200亿美元。(具体数据仍待官方发布)


首尔定位:“全球领袖城市”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国际城市观察 (微信号 GJCSGC-SASS) 作者:张鹏

原文标题:首尔市如何看待自己的全球城市竞争力

在目前的各种全球城市排名中,韩国首尔市总能占据较为靠前的位置。韩国的城市化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起步,短短50年内,首尔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积极主动地对待和加强自己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是分不开的。根据首尔市官方网站关于首尔市参与“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调研的公开资料,结合在首尔的实地访谈,笔者认为,争取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全覆盖、重视和保持城市的单项世界第一以及与全球重点城市评估机构广泛合作是首尔市保持全球城市竞争力中“巧”的因素。

韩国首都首尔,是韩国最大城市,也是韩国首都圈(Sudogwon)核心城市。首尔市本身辖有25个区,面积为605.77平方公里,不到北京“城六区”(指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面积的一半,也略小于上海外环线以内的上海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因不断开展人口疏解工作,至2017年底首尔市人口降至约1000万人。以首尔市为核心的韩国首都圈还包括仁川市和京畿道,总面积11704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550万人。历史上,韩国共推行过两次“首都圈整备规划”,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首都圈规模,特别是通过公共交通规划和建设实现了首都圈概念的“落地化”。例如,正在运营的韩国首都圈电铁(Seoul Metropolitan Subway)系统以首尔拥有的9条地铁线与韩国铁道公社等经营的12条线路组合,连通首尔市、仁川市和京畿道甚至部分首都圈以外韩国城市。目前,韩国正在推行第三次“首都圈整备规划(2006—2020)”,明确以“寻求质量发展”为导向,而首尔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首尔,让市民倍感幸福的首尔”这一城市口号,也正好契合了以追求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新城市主义建设理念。作为韩国首都、集中了韩国半数人口和70%经济规模的韩国首都圈核心区域,是首尔市大力开展全球城市竞争的基础。在不少全球城市评估报告中,略显“后发”的首尔市经常能够占据靠前的位置。

那么,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激烈全球城市竞争的当下,首尔市是如何参与其中,特别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全球城市竞争力的呢?笔者认为,争取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全覆盖、重视和保持城市的单项世界第一以及与全球重点城市评估机构广泛合作是首尔市保持全球城市竞争力中“巧”的因素。

争取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全覆盖

在国际评级机构评估城市的全球竞争力过程中,是否在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中拥有地位和话语权是一项重要指标。自20世纪80年代起到目前为止,首尔市几乎加入了世界上全部重要的城市间国际组织,基本实现了首尔长期追求的“与世界先进城市并肩开展活动”的目的。这些城市间国际组织有: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盟(UCLG)。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方政府间国际组织,该联盟常被称为“城市和地方政府的联合国”,其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国际城市联盟,首尔市于1998年加入,目前是联盟世界理事成员、执行委员和亚太分部理事。

世界大都市协会(Metropolis)。该组织创设于1985年,总部所在地为西班牙巴塞罗那,首尔市于1987年加入,目前是协会理事会成员、亚洲地区副议长城市。

亚太城市间合作网络(CITYNET)。该组织创设于1987年,总部所在地为横滨,首尔市于1989年加入,目前为该组织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

亚洲大城市网络21(ANMC)。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首尔市是创始成员城市。

国际地方政府环境行动理事会(ICLEI)。该组织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首尔市于1999年加入,目前是正式会员、执行委员城市。

C40大城市气候变化领导组织。该组织创设于2005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首尔市于2006年加入,目前是正式会员。

除了争取实现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全覆盖以外,首尔市还于2010年创设了全球设计城市协议组织(GDCO)。另外还积极加入亚太旅游协会、美洲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世界电子政府协议组织甚至国际建筑师协会等专门领域的国际组织。实现在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全覆盖,是首尔市扩大国际影响,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一步“明棋”。2017年4月刊发的首尔市“政府月刊”就以“首尔市城市外交愿景和基本方向”为主题,明确提出首尔要成为城市外交中的“全球领袖城市”(Global Leader in City Diplomacy)。

重视和保持城市的单项世界第一

在首尔市官方网站的介绍中,首尔市有两个世界第一位于“首尔的城市竞争力”栏目的显要位置。

第一个是全球电子政府第一位,相关数据支撑来自联合国系统在2008年和2012年的两次报告统计(UN Survey 2008, 2012)。除此之外,首尔市还介绍了美国的技术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调查结果:该项调查显示,新加坡与美国的高速互联网使用率分别为88%、60%,而韩国高速互联网的使用率在95%以上。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指出,包括首尔市在内,人口超过2千万的整个韩国首都圈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互联网热点地带(hot spot),事实上在韩国首都圈的任何地方都能以极少的费用进行无线上网,这也就是对首尔目前的世界级互联网节点现象进行了高度评价。

正是这种互联网使用率,倒逼首尔市政府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水平。首尔市政府官方网站的内容堪称包罗万象,但高度集约在“了解首尔”“首尔政策”“首尔生活”和“首尔新闻&活动”这四大板块上,界面友好程度较高。特别难能可贵的是,首尔市政府官方网站开通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版本,关键是每一种语言版本内都有丰富的政务、商务信息内容,基本没有因语言不同而在提供官方信息方面“大量留白”的情况,这为各类研究人员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访客提供了方便。

首尔市的第二个世界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数据支撑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年度报告。这意味着首尔市是一个“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最为优化的城市。这一方面说明首尔市集中了大量知识水平和工作素质高的劳动者,同时也表明首尔市是一个绿色、节能、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考虑到首尔市较大的人口体量和有限的地理范围,取得这个世界第一是相当不容易的。

与全球重点城市评估机构广泛合作

可以说,上至国家、下至基于某种爱好形成的社团,世界上任何相对重要的由人类构建的实体(甚至虚拟组织)都会有相应的评估机构对其开展评级工作。城市也不例外,人们对城市的研究和比较,自有城市以来就一直在进行。目前最令人瞩目的城市竞争,是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城市”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具有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的世界级城市间的竞争。首尔市作为韩国最为重要的城市,也一直关注自身的全球城市竞争力,在目前各主要全球/世界城市排名体系中,首尔往往占据不错的席次。这一方面是由于首尔市的综合实力随着城市的发展确实在提高,另一方面也和首尔市长期与全球重点城市评估机构开展广泛合作相关。

首尔市官方网站的介绍中明确列出了该市看重的五大全球重点城市评估机构及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它们分别是:日本森纪念财团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GPCI);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的研究机构EIU发布的“最宜居城市”;美世咨询集团生活质量报告;普华永道与纽约市合作的研究项目“机遇之都”;科尔尼咨询公司与《外交政策》杂志合作开发的“全球城市指数”(GCI)。

例如,首尔市围绕日本森纪念财团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长期提供展现世界各城市竞争力的经济、研发、文化交流、宜居及交通便利性等6大领域的70个具体指标需要的数据,这70个具体指标分别由其收集的59个统计数据与11项问卷调查构成。特别是协助完成11项问卷调查方面,每年首尔市都通过其下属的首尔研究院(Seoul Institute)协助“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组织方完成。2012—2017年,首尔每年都能位居全球第六位,报告还特别指出,由于拥有大量的专利申请并汇聚了大批研究人员,首尔市在“研发”指标上表现强劲,这与首尔突出自身的优势不无关联。

关于构成“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指标体系中的11项问卷调查指标, 根据首尔市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整理如下:是否能够轻松获得人力资源;接受外国研究人员的准备情况;创新型活动环境评估;文化、历史和传统互动的机会;购物满意程度;餐饮满意程度;员工工作满意程度;零售店的多样性选择;餐厅的多样性选择;公共交通准时性;通勤便利性。

2017年9月和12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分别获得国务院批复,其中,“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之一,成为“卓越全球城市”是“上海2035”规划中的总目标。北京、上海等中国超大城市正在开展新一轮城市建设,这实质上意味着北京、上海在东亚范围内将在更高水平上与东京、首尔等城市开展竞争与合作,同时,北京、上海将在世界范围内与纽约、伦敦等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竞争与合作。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对待自己的全球城市竞争力,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相信首尔市争取重要城市间国际组织全覆盖,重视和保持城市的单项世界第一以及与全球重点城市评估机构广泛合作等做法,同样能够为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提供借鉴。

本文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升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城市参与度研究”(课题编号:2017ECK002)、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一般项目“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城市参与研究”(项目编号:20161140035) 的支持。

张鹏: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五、深圳:2.5万亿人民币(突破2.4万亿),约合3689亿美元


1月18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深圳市长陈如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初步预计,201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东京、上海、北京、首尔);辖区公共财政收入9102.4亿元,增长5.5%;地方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3538.4亿元,增长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经济发展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

深圳社科院预测,2018年GDP在2.57万亿,增速8.6%。(最终数据仍需官方发布)


六、香港:将低于2.42万亿人民币,约合3571亿美元

据据华尔街见闻粗略测算,2018年香港地区GDP可能会低于2.42万亿元人民币:

去年11月,香港政府将2017年全年名义GDP从26626.37亿港元修正为26610亿港元,名义增速6.8%,实际增速3.8%。

2018年前三个季度香港名义GDP为20895亿港元,名义增速7.7%,实际增速3.7%

详情见:林郑月娥2018施政报告发布:香港将大变=填海造城+280亿加码科技+高层次督导大湾区(附全文)

七、新加坡:3466亿美元,约合2.34万亿人民币


IMF的预测,2018年新加坡全年GDP折合成美元约为3466亿美元,与2017年的3239亿美元相比增长了7%(略低于上半年的美元名义下的增速)。这样,如果IMF预测成真,那2018年新加坡人均GDP就成功突破6万美元,达到6.12万美元。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新年献词

为下一个五十年重新建设我国住屋和基础设施



2018 年对于新加坡是成果累累的一年。我国经济稳健增长了3.3%,接近2017 年的水平,也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预计2019 年将实现1.5%至3.5%的经济增长,但全球经济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包括贸易冲突加剧、金融市场波动频频,和经济可能放缓的迹象。


国际舞台上的新加坡


对外方面,2018 年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外交官和官员代表我国不停地在国际舞台上奔波。6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之间的历史性峰会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这一年也是亚细安轮值主席国。我们以“坚韧团结·创新求变”为主题,推展了务实的项目以增进区域稳定和一体化。我们也加强网络安全合作,并组成亚细安智慧城市网络,创建与伙伴合作的新平台。


但地缘政治总有潮起潮落。中美关系继续让人担忧。这些紧张局势将给世界制造问题,使得各国更难同时与中美为友。如果各国被迫选边站,开放互通的全球秩序将进一步分裂,伤及所有人。


在邻近的区域,我们也一直经营着与邻国的关系。我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向来积极,有显著的双向合作与投资。马来西亚在5月大选后成立了新政府。我国希望与马来西亚维持具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也期待双方的新一代领导人能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尽管如此,我们之间近日浮现几个课题。在两个因历史、经济、文化和亲情而紧密相连的邻居之间,这种情况时不时发生是无可避免的。


马来西亚想要延后新隆高铁项目时,新加坡与马方合作调整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最近新的争端则较难化解,包括具挑衅意味入侵我国领海而引发的海域边界争议,以及有关实里达机场仪表降陆系统(ILS)程序的空域纠纷。马来西亚也想要调整柔佛水供价格,这是个近来重现的老课题,而新加坡对这个立场非常明确。


我们会冷静并具建设性地处理这些事宜。无论多么困难,新马都必须在处理具体问题的同时维护整体关系。要做到这点,须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并履行国际承诺和维护法治。较年长国人应该记得,双边关系过去经历困难时,我国都是这样应对的。每一次我们都能够团结一心,冷静但坚定地站稳立场。我有信心,这一次国人也将紧密合作,维系与马来西亚的稳定关系,新一代也将学习如何在与邻国和平友好相处的同时,共同捍卫我国至关重要的利益。


国内情况


对内方面,我们正在进步。在许多国家,社会承受着压力,人们对于工资停滞、生活不见改善,以及政治制度失灵感到愤怒和沮丧。法国“黄背心”示威只不过是这种焦虑情绪的最新表现。无论是英国脱欧,或是美国和德国温和派政治领袖的支持率大幅滑落,类似不满情绪也在其他地方爆发。


做为高度开放的社会,新加坡也面临类似压力。但我们比多数国家应对得更好,因为我们一直与国人密切合作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我国经济有所增长、失业率维持在低水平,各阶层的收入也提高。我们创造好工作,并通过教育制度和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为人民做好准备胜任新工作。关键在于,政府关注人们的担忧,并与国人一同努力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我国正在改进医疗、教育、住屋和公共交通。我们确保优质的医疗服务是负担得起且便捷的,并在全岛兴建更多综合诊疗所和医院。最新的盛港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已在8 月开始接收病人。社保援助计划(CHAS)和终身护保计划(CareShield Life)即将有所改进,为慢性病患和残障人士提供更多支持。出生于上世纪50 年代的立国一代,也可期待在不久后领取他们的医疗福利配套,如同之前的建国一代。


我国教育体系已受到国际赞赏,但我们将进一步改进,以协助学生甄别和培养他们的强项与才能。我们正在减少对考试和学术成绩的关注,并强调全面发展。我们大力投资于学前教育,通过新的国立幼儿培育教育学院提升教师素质,并兴建更多学前教育中心,给予年轻一代良好的人生起跑点。我们也增加学前教育津贴,减轻养育幼儿的父母的负担。


 硬件方面,我们在为下一个五十年重新建设我国住屋和基础设施。建屋发展局正在制定计划,以提升和更新政府组屋和住宅区,包括扩大家居改进计划(HIP)、推出第二次家居改进计划(HIP II)以及自愿提早重建计划(VERS)。这将确保政府组屋仍将是优质住宅,并且可良好保值以供退休用途。国人可期待生活在充满活力且温馨的邻里内,居民中有老有少,也有浓厚的社区精神。海军部村庄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它近日在世界建筑节上被誉为“世界年度建筑”,是很高的荣誉。


我们在公交系统上所投入的巨大努力也取得成效。巴士和地铁不再那么拥挤,并且服务更可靠。汤申—东海岸地铁线的新列车已运到,赶上这条线2019 年在兀兰的第一阶段通车。我们也正在为2040年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进行公共咨询。与此同时,大士巨型海港和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的工程继续进行,星耀樟宜也将在2019 年开幕。


领导层更新


这些是为我国未来所做出的至关重要的投资。为实现这些大胆的计划,新加坡需要稳重且能干的领导人,能够带动国人共同进步和繁荣。


2018 年,我们在领导继任上取得显著进展。国会5月经过内阁改组后重新开幕。较年轻的部长和次长们正在接触不同职责,作为一支团队一起努力。他们已决定由王瑞杰领导他们,也支持瑞杰选择陈振声为副手。


这是好的结果。它让新加坡人和外国人都有信心,在我和其他资深同事卸任之后,新加坡仍将继续获得长期的妥善治理。我和较年长的部长们也将竭尽所能,协助新领导团队接棒,成功肩负起领导新加坡的责任并保障其未来。


全民一心


新加坡人民在这个领导接棒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恳请大家与较年轻政治领袖合作,为新加坡组建最好的团队。我国的治理模式相当独特,且行之有效。它让新加坡得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东西,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脱颖而出。我国政治经绝对不能发生其他地方常见的敌意、争斗和党争所造成的分裂与动摇。相反的,国人必须保持团结,坚定地共同努力,来加强和更新我们的社会契约。


凭着长远的政策和强大的团队,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尽管外部环境和经济前景不确定,但我们将以焕然一新的活力和意志迈入我国开埠200周年。我们已准备好应对前方挑战,进一步建设安全、和谐和繁荣的国家。


祝大家新年快乐。



八、广州:2.3万亿,约合3394亿美元!

广州2018年GDP完成2.3万亿!

详情见:深圳GDP超广州千亿,但广州宣布一个更大的目标!

广州2019打响抢人大战!学历人才放宽5岁,应届生可直接落户

定了!广州又有一批大学即将诞生,交大、科大、中科院、华工国际校区都要来了!

重磅!广州2018年GDP完成2.3万亿!附2019广州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来源:华顿经济研究院


2017年亚洲城市GDP排行榜,深圳还处于第6名



特此更正:周五即1月18日的“深圳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东京、上海、北京、新加坡)”中的“新加坡”特别更正为“首尔”!感谢用户指正、批评!小编为工作疏忽导致的错误致歉!今天特别重发!

一图读懂2019深圳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晶报 (微信号 szdailyss) 晶报融媒体中心制作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上海情报服务平台、上海2035、《公共外交季刊》、国际城市观察、晶报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