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中央点名!粤港澳大湾区要来了!下周四有大事发生!

深圳梦 2019-10-07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2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发展改革工作。韩正表示,要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开放式、市场化机制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要明确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完善海南自贸试验区政策框架,研究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供图


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香港特首宣布:下周四粤港澳大湾区有大事!

规划纲要日内公布 林郑:大湾区改善港人生活空间

2019-02-13 03:17:52大公报 作者:周宇、文轩、方俊明、卢静怡

图: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传媒,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在日内由中央公布/中通社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月12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将於日内由中央政府公布,粤港澳三地政府亦将於下周四(21日)在香港举办规划纲要宣讲会。消息透露,届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等600名粤港澳嘉宾将会到场。林郑月娥指出,大湾区建设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央政府希望粤港澳三地政府能寻求创新突破,将大湾区建设成世界性高水平的湾区。她亦强调,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不会影响“一国两制”实施,因为“一国两制”正正是大湾区成功的其中一个要素。

 

林郑月娥昨早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特区政府将联同广东省政府和澳门政府於下周四在港举办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来自三地的数百位嘉宾将出席探讨大湾区发展为三地带来的机遇。据了解,宣讲会将於当日上午十时半於海洋公园万豪酒店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以及约600名粤港澳嘉宾将会出席,其中港方包括行政会议成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各个商会、驻港领事和专业团体代表,立法会相关委员会的议员等。

 

林郑月娥指出,大湾区建设现时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过去一年,特别在她述职期间,中央领导对於大湾区非常支持及充满期盼,亦希望香港寻求创新突破,把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世界性、高水平的湾区。不过,她表明,纲要并不会像施政报告般推出几百项可以立即落实执行的措施,而是一个大方向,具体则由三地政府在中央部委配合下设计,“总的来说,整个大湾区建设一方面是希望为香港的经济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亦为香港市民在改善生活方面提供更大空间”。

 

参建大湾区无损“一国两制”

 

对於有反对派声称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会有损“一国两制”,林郑月娥强调,大湾区建设或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会影响“一国两制”的贯彻落实执行,因为大湾区成功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正正是有“一国两制”,有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她说:“中央由国家主席至总理,以至韩正副总理担任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组长,都曾经在过去一年重申过这个立场─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的参与是一定坚守‘一国两制’来进行。”

 

林郑月娥下午与约三十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会面,就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积极参与大湾区发展交换意见。会上有代表就在大湾区内实行“港人港税”等问题表示关注。林郑月娥表示,政府十分重视代表们的意见。她期望他们继续支持香港发挥自身的优势,抓紧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为香港和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五个战略定位

人大代表意见

 

优势互补

 

大湾区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市场,而香港则在品牌和国际贸易上有明显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有利於香港企业的转型升级。

 

减轻港珠澳大桥负担

 

简化香港车辆使用港珠澳大桥的申请手续,善用大桥容量。尽快建成大桥东面的人工岛,并完善岛上旅游观光措施,从而分流专门前往观桥的游客。

 

发挥中心优势

 

早前中央已定位香港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还可发挥固有的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优势。

 

在大湾区实施“港人港税”

 

需作技术性配合,例如税制如何辨识、如何作技术调整等。

 

大公报记者整理

 

可否实施“港人港税”引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即将公布,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关注“港人港税”、医疗、跨境支付、外商投资法草案对在内地工作港人有何影响等问题,亦认为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可发挥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优势。

 

昨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约三十位港区人大代表会面,就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交换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会上表示,较多代表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内可否实施“港人港税”,以及即将在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对在内地工作港人的影响。他引述林郑月娥回应说,期望各代表可与特区政府一同向中央反映港人的忧虑及意见。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亮星指出,大湾区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市场,而香港则在品牌和国际贸易上有明显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有利於香港企业的转型升级。他透露,目前香港有集团正准备大举投资高科技安全健康食品,而此举正是将两地优势充分结合的具体表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则希望简化香港车辆使用港珠澳大桥的申请手续,善用大桥容量。他引述与会的官员表示,由於屯门赤鱲角连接路未通车,担心大桥车流增加会对机场附近交通造成负荷,他认为担心合理。亦有代表认为,香港连接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通基建已相当发达,尤其是港珠澳大桥更成为世界奇景,导致来往旅客繁多,故建议尽快建成大桥东面的人工岛,并完善岛上旅游观光措施,从而分流专门前往观桥的游客。

 

另外,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昨日出席一活动后表示,早前中央已定位香港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的发展并不单一。他认为,大湾区的进一步融合,亦需关注诸如“港人港税”、医疗、跨境支付等民生细节问题的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尤其是“港人港税”需作技术性配合,例如税制如何辨识、如何作技术调整等。他强调,“香港虽然很小,但在‘两制’下,我们可发挥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优势。”

 

拟“三年计划” 穗港建创新中心

 

图:广州为推进大湾区建设,正制定贯彻规划纲要的三年行动计划,携手港澳打造国际创新中心/设计图片

 

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於下周中公布。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广州为推进大湾区建设,正制定贯彻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中新科学城等重点发展平台有望纳入国家中央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的储备议题。科创将是穗港合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广州将推出系列扶持政策,打通港澳科研成果在穗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携手港澳打造国际创新中心。/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广州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一直受港商投资青睐,近年更成为众多港青北上创业的选择。梁翠盈和余强都是90后,2017年,他们以“海归群体社交软件”的创意,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拿到天使轮1500万元的风投。然而,比融资还难的竟然是跨越两地创业门槛:因身为港人但长期在内地居住,梁翠盈很难在香港登记注册公司,进而无法以港资身份入股新创业的公司,最后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办完手续。

 

这样的窘境,今后都不再是问题。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更多空间,创造更优条件,是规划纲要中广州的定位之一。

 

核心引擎功能将强化

 

广州已成立广州市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旅游一体化等八个专项小组。广州还制定了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重大项目库、创新政策库和年度工作要点,并有望在纲要出台后正式对外发布。

 

科创将是广州未来与香港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今年一月,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港澳地区广州市政协委员座谈时,曾公开表示要着力深化穗港澳科技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记者多方了解,为推动穗港科创合作,广州将引领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创共享机制,打通港澳科研成果在穗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产业化链条。

 

推更多科企赴港上市

 

广州还将通过打造一批重点合作平台或区域,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包括正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中新科学城等纳入了国家中央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的储备议题,下一步还计划将穗澳葡语系国家产业合作园纳入其中。同时,在广州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在广州南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枢纽;在海珠区建设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并要依讬临港经济区,建设粤港澳跨境电商枢纽港;在从化区建立马匹检验检疫检测中心和马术运动综合体,携手香港发展马产业。

 

推动科创人员和创新要素在湾区畅通流动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广州将试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研人员按需办理往来港澳有效期三年的多次商务签注,落实职业资格互认等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穗港澳顺畅流动,同时推动更多科技企业赴港交所上市。此外,广州在启运港退税、个人所得税补差、南沙航运增值税退税等方面纳入财政部的支持政策,未来将与横琴、前海有一致的退税政策,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穗港重点合作平台

 

广东六方面推湾区建设

 

1.搭建好大湾区“四梁八柱”

 

在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基础上,编制推出相应专项规划,包括创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等

 

2.积极探索三地规则对接

 

为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3.携手港澳共建国际科创中心

 

目前广东正积极推进河套地区港深科技创新园区、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建设

 

4.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重点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的规划已在编制中,今年上半年可以出台

 

5.提高三地居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积极推进港澳青年有较强诉求的民生领域、文化领域的合作

 

6.三地携手打造“一带一路”支撑平台

 

今年上半年,三地政府将组织联手到海外推介的活动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筑一小时交通圈 湾区城际“公交化”

 

 

图:在珠海,旅客等乘港珠澳大桥的穿梭巴士前往香港/资料图片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大湾区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记者12日从有关权威部门获悉,今年大湾区将推动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动建立环内湾城际,实现湾区城市群一小时快速通达。

 

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亦将加快,共建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其中,广州多个连接大湾区城市的交通项目在重点推进中,包括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推动广深港高铁引入广州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

 

同时,目前大湾区港口资源整合正稳步推进。继广州、佛山、中山三地联手合建南沙港四期之后,广州市港务局先后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江门市交通运输局签订合作协议。记者还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广州将重点探索与香港合作,整合珠江口内和珠江西岸港口资源,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在江门开建材厂的港商刘先生告诉记者,随着近年广州南沙港区的国际航线不断增多,加上位於珠三角几何中心位置,在运输距离、成本上较香港港更有优势。不过,香港港在欧美等国际航线更加完善,而广州港的航线近年实现非洲港口全覆盖,“大湾区规划促进港口群的真正融合发展,必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跻身世界级湾区”。

 

广州建创新工场 支持港澳企拓市场

 

广州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定位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广州将共建一批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工场,深化对港澳服务业开放,学习借鉴港澳发展金融、会计、律师、广告、谘询、知识产权、社区健康养老等高端专业服务业的经验,支持港澳企业来穗拓展市场。

 

此举将对大批在穗生活、工作、创业的港人释放红利。港青袁勤钦在广州生活和创业将满一年,目前正尝试在内地推广国外广告模式,反响热烈。他说,广州拥有可联通内地的大市场,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消费群体。对於广州将学习借鉴香港广告等专业服务经验,袁勤钦感到喜出望外。

 

“在广州推广可以更加迅速扩散到全国,对内地影响力比香港更强。如果行业标准更加国际化,对有国际市场经验的从业者而言会更加容易融入。”袁勤钦说。他亦期待广州的创新创业基地可借鉴香港数码港的孵化模式。

 

深再推扶持初创政策

 

另据记者何花深圳报道:2019新开年,深圳即重磅推动深港青年科创。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11日考察深港河套地区科创孵化平台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时透露,深圳市政府将设立50亿元人民币资金做早期投资,资助创新创业公司,并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担保。

 

高校打湾区牌 筹建合作实验室

 


图:广州不少高校已开始筹建大湾区实验室 /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广州是大湾区内地9市中,高校最为集中的城市。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广州对接大湾区规划正在筹备的措施之一,就包括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中心。消息指,广州将发挥香港科技大学来穗合作办学示范效应,开展更多高校合作发展项目。与此同时,广州不少名牌大学近期纷纷打出湾区牌,成立港澳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落户广州南沙港科大广州校区力争今年年底动工,将采取边筹建边招生方式进行,今年9月开始招生,首批学生将赴香港就读。除了香港高校考虑在穗设立分校区外,广州本地高校已经开展与香港高校研究合作。记者从暨南大学有关方面了解到,暨大接下来将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实验室,例如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脑计划、大动物疾病模型制备与研究中心、未来光子技术探究中心、创新药物重点实验室等,助力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据透露,暨大还将计划扩大港澳台侨和留学生的招生规模,3年内达14000人,占比也从现在的33%提高到40%,在广东的招生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此外,两地科研机构合作也在加速。上月底,香港理工大学和中科院下辖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及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来源:香港大公报)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