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华两馆”提前速览!预计于今年10月份开工!

深圳梦 2019-10-07

文化地标是

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神磁场

 深圳美术馆新馆 、 深圳第二图书馆项目 

(简称为龙华两馆

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

备受瞩目



虽然它们还于蓝图之上

却早已跃入龙华人的视野

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

今天,发布君就带你“穿越”预览!



龙华两馆

文化艺术的城市客厅

项目定位

国际标准 高点定位


深圳美术馆新馆和深圳第二图书馆是由一个美术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广场共同组成的建筑群。


该项目选址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在城市新区发展中,具备文化与艺术等多元功能。城市公共生活的交互、共生、渗透,进而形成市民文化生态,是公共空间真正的生命源泉,这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生活改善。


2015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放眼全球,邀请了国内外134家设计机构参与方案竞赛,最终德国KSP+筑博设计联合体赢得方案竞赛第一名。


2017年底该项目移交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项目定位进一步提升,市建筑工务署开展多方案比选,坚持从整体到细节全管控,方案设计获得各方高度认可,现已开展初步设计,预计于今年10月份开工


设计亮点

建筑对话:艺术与文化的凝望与交融


本项目创新思路,实现设计中的四大突破,极力为深圳市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智慧体验


1提升深圳市艺术与文化品味


龙华两馆的建设将看齐国际水平,发挥公众艺术教育功能,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间,提升深圳市文化与艺术品味。


其中,深圳美术馆是展示艺术的窗口,是推动中国艺术与国际艺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是进行艺术交流与欣赏的基地,是面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市民文化的场所,是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地。


第二图书馆是展现深圳市文化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的窗口,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原点,是深圳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




设计通过丰富的手法展现中国和深圳文化与艺术精神的高度凝结。


空间秩序上


美术馆与图书馆分布于用地内的东侧和西侧,以中国的自然观和仪式感的建筑空间来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


在建筑形态上


建筑体量方正,在整体形态上呈相互咬合之势,局部立面细微变化,呈现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的关系。以抽象的建筑符号和建筑特征表达文化与艺术的相互融合。


在开放空间上


以开放包容的态势来延续深圳的精神传统。建筑应以开放的状态,让艺术与书籍走进大众,让公共建筑和城市空间共同营造自由、包容、积极的城市精神。



2引领深圳市民的新生活与新思潮


龙华两馆除了在外形上独具创新性外,在功能上更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建筑之首,其不仅是公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一个全新载体,更是深圳向全国以及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


未来的两馆建设可以引导一种新的活力,形成文化艺术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两馆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功能,更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


深圳美术馆



在美术馆中,设计着力打造共享平台广场,这里是对市民开放的空间,通过多层级平台的设计,让建筑的广场空间与室内空间交融贯穿,尤其是独具特色的25米高的雨蓬覆盖下,是美术馆的户外雕塑广场



广场布置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各具形态的雕塑,令来到这里的人们感受到和谐、素雅的文化艺术氛围并提升着市民的艺术品味,激发创新思维和引领深圳市新思潮的发生与发展。





深圳第二图书馆

第二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为市民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无论是休憩的上班族,还是自由工作者,亦或是老人与孩童,都可以在此阅读交流,感知艺术,参加活动,享受生活。


第二图书馆拥有全国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通过无线定位,物流小车自动存取,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设置观察窗,给市民提供学习参观的机会,将智慧存取寓教于乐,同时还设置自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便利条件。



除了传统的现场纸质借书和阅读之外,图书馆提供了图书预借服务,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访问馆藏图书,确定借阅后,直接快递到家或到离家最近的自助图书馆取阅即可。享受足不出户的阅读体验,改变我们的阅读生活方式,800万册的藏书量足以满足市民读书的需求,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免费享受终身学习的自由。



3构建多元活动与叙事性的城市公共平台


全新的龙华两馆有着非常纯粹的建筑形式,为本体空间功能提供了清晰的导示作用。同时,设计通过打造多层级、多样化的空间,为市民创造丰富的活动体验和具有叙事性的公共空间。



1.  构建多元活动

在设计概念上,公交车站和地铁站来的人流通过大台阶从场地南北两侧进入中心广场。在这个开敞的公共广场上,人们可以沿着城市轴线享受到开阔的景色。



同时,设计定义了不同的功能性景观分区,一静一动、或宁静或喧嚣、光影交融、密集与开放、集聚与独处的可变空间,为主体建筑附加了多样化的室外活动场所,例如专门为图书馆访客设置的读者花园、儿童平台、文化花园,以及在美术馆区域设置的雕塑花园、户外展览区及镜水面广场。满足不同的活动场景下市民对空间的需求,让城市空间真正地为城市及市民所用。




它真的就像每个人家里的客厅一样,学习、工作、会友、喝下午茶……在这里不会感到拘束。



2.  叙事性的城市公共平台

在外部观看这两座建筑,像是上下合并的双手,在两座建筑中间创造出了不同层次的公共平台,南侧入口广场拾级而上进入到第二图书馆前的广场,其上预留丰富的空间意向,图书市场、阅读、散步、展览、演讲……而这个广场又与美术馆前的地面庭院巧妙相连,在大雨蓬的覆盖下,是美术馆的户外雕塑广场;它们为城市提供了公共空间并承接着城市的轴线。平台扩充了建筑的功能,抬高的空间使它远离城市的喧嚣,其上悬挑的屋盖为其提供了庇护,营造出了舒适的氛围。



而在建筑内部,两馆均采用了中庭空间,层层退台的方式面向中心广场,设计采用大片的玻璃幕墙消解建筑内外的边界,在大屋盖下的灰空间的渲染下,使建筑内外形成一个连续通透的整体,公众活动在某种概念下呈现出了观看与被观看的反转,光与影在空间和时间上流转,使建筑空间极具戏剧性色彩。



4搭建信息与智慧的传播媒介


第二图书馆拥有国内第一家地下智能立体书库,书库内将全程自动化存取书籍,实现了图书的高密度储存和高效利用率,为读者提供了便利。


同时设有大型分拣系统,实现图书高速分拣和精准配送,配合智能立体书库,将发挥第二图书馆文献物流枢纽作用,促进全城文献流动,提升文献服务时效。


第二图书馆通过引入最新的IT技术,对馆内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化设备、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搭建起一个专业性、自动化、数字化、全开放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引进、迁移、升级、开发图书馆信息系统,将为广大读者提供除普通文献阅览、外借服务之外的多种形式的远程服务和网络服务,为广大市民营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的图书馆服务环境,实现图书馆的开放、便利与快捷,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第二图书馆还将建设成为“图书馆之城“的网络数据中心、文献物流中心、联合采编与书目控制中心和数字资源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全城图书馆服务能力,为“图书馆之城”建设添砖加瓦。


期待的盆友们

点个“在看”告诉更多人!


来源:深圳工务署、深圳龙华发布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