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市长演讲:深圳的政府服务就像空气一样,平时没感觉,需要时又无处不在

深圳梦 2019-10-07



7月12日下午,深圳举行了2019年度的招商引资大会,吸引了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国企业、央企、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近500人参加。

会上共有16个重大招商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约463亿元人民币,包括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总部、中国建设银行理财子公司、上海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总部、中国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总部、百佳永辉超市新零售等,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现代物流等多个深圳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参考:深圳市长说,深圳将打造全球企业最佳首选地!




小编留意到,和签约成绩单一样亮眼的还有出席会议的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对企业的一番讲话。他首先向与会企业推介了深圳一流的综合创新生态、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等。


谈及深圳营商环境时,陈如桂说,深圳一直倡导“企业有需要的时候,政府就在身边;企业正常发展的时候,政府绝不打扰”的服务理念,正如深圳的企业家常说的一样,深圳的政府服务就像空气一样,平时没感觉,需要的时候又无处不在。并表态,深圳将努力打造全球企业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


陈如桂在讲话中还直接谈及“大家关注的产业空间受限制比较大的问题“:土地有限,但产业空间还是有的,只要是好项目都会尽量给予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他还具体提到,目前,深圳已整备了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谋划了一批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生态自然的优质空间载体,正在高水平打造前海城市新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一批城市新客厅、新空间,布局了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12个高新区片区,在产业空间周边大量配套建设人才房和保障性住房,为包括蓝领工人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努力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在随后的招商推介环节,深圳市相关部门也详尽介绍了深圳的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和产业空间保障等情况,福田区、坪山区、光明区分别介绍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高新区坪山园区以及光明科学城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情况。


小政发现,近一段时期,深圳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都曾表态土地空间问题:只要符合深圳产业方向、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到深圳都“有地可落”。这个“承诺”的背后,是深圳近期实施一系列土地空间拓展挖潜政策的支撑——


仅2019年,3月,《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旨在加快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月,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市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管理规定》,将尽可能把所有存量产业用地纳入“提容增效”范围,初步测算,符合该政策规定的产业用地约88平方公里,如全部按此政策实施,可在不新增1平方米建设用地情况下,增加1.6亿平方米产业空间,成为产业空间再造、产能再扩大、实体经济再发展的重大举措。


6月,深圳通过《已批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方案》,将用两年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彻底解决500多宗、总用地面积近12平方公里的已批未建土地问题,促进闲置、低效用地消化和盘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小编注意到,就在近几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刚刚发布了《深圳市2019年度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安排了本年度全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200公顷,全市预留指标100公顷,下达各区(新区)指标1100公顷。


该计划提出,今年深圳供地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加强区域协同合作,突出民生优先、优化产业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为深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这1100公顷下达指标用地的供地来源为:

——新供应建设用地794公顷。

——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实现供应建设用地246公顷。

——通过土地整备供应存量建设用地供应60公顷。


按用地性质分类:

——民生设施用地供应595公顷。

——产业用地供应195公顷。

——商业服务业用地供应160公顷。

——居住用地供应150公顷。


这些供地除了加大补短板惠民生的力度、供应民生设施用地外,最大用途就是保障重大产业及总部经济项目用地供应,加快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质量型发展新优势。


依据《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和光明区在组织实施辖区区块线内工业用地出让时,普通工业用地供应面积原则上不得低于当年度工业用地供应总面积的60%。


同时还要用于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这也是深圳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 


来源:深政观察微信号:szgc2015【编辑】陈小慧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