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又有3项科研成果影响全球!《柳叶刀》+《科学》+《自然》论文发表!

深圳梦 2021-02-21

【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专栏:创新决定未来。


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更加突出源头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构建集原创性技术、引领性创意设计、国际化服务为一体的一流创新生态。——2020深圳政府工作报告


登上《柳叶刀》
哈工大(深圳)马婷团队联合深圳疾控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专家,揭示新冠病毒传播特性

4月27日,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其传染病月刊发表中美学者联合完成的学术论文,对深圳391宗确诊病例与1286名密接者进行样本追踪,分析研究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系统介绍了深圳作为人口高密度城市遏制疫情的成功经验。哈工大(深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婷老师(共同通讯)发起并主导了该项研究,其余两名参与人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叶辰飞(共同一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博士生孙彬彬。

疫情初期,随着深圳确诊病例数量的增长,马婷老师大年初一便应邀前往深圳市疾控中心讨论新冠病毒传播模型与疫情发展形势,随后组织团队,每天前往深圳疾控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传播研究,并在第一时间将防控经验总结为论文进行了预印本公开,与全球专家进行交流。

该论文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官网的报道中被称为第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证据充分、基于大量病例和相关密接者的研究。预印本论文于3月4日发表在medRxiv网站上,3月5日即被顶级刊物《Nature》在新闻(news)专刊做了报道(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154-w,3月5日新闻专题)。


Nature News专题报道


随着全球疫情不断恶化,研究团队不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同行的咨询与交流,其中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著名流行病学专家Neil Ferguson教授团队、法国法兰西工学院、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专家。

“能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疫情初始,马婷老师组织团队对病毒传播进行分析与建模,大年初一开始就“泡”在深圳市疾控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传播模型研究。疫情期间,开展研究困难重重,但大家的“步伐”却坚定执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直是哈工大倡导的理念,面对疫情,去有需要的地方解决问题正是对这一理念的传承。”马婷老师介绍到,本次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是此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攻关的第一批成果,后续还将陆续公开其他研究结果,为战“疫”贡献更大的科技力量。

该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媒体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以“《柳叶刀》披露深圳抗疫关键密码,全球媒体竞相聚焦深圳经验”为题进行了报道,深圳卫视还连续三天播出了对论文作者的专访。


中央电视台报道画面





深圳卫视报道画面


 如此“硬核”的科研成果,究竟给全球战“疫”带来了怎样的启发?让我们通过详细报道,走进这篇论文。

详细报道

01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揭秘深圳防控关键

 4月27日,《柳叶刀》刊登了一篇聚焦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研究报告,论文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工大(深圳)、深圳鹏城实验室与深圳疾控中心专家共同完研究对象来自今年1月14日到2月12日期间,深圳39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1286名密切接触者。

数据表明,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加快了感染者的确诊时间,从平均的5.5天缩短到了2天。此外,在感染症状出现后,患者平均需要4.6天被隔离,而在推行密切接触者追踪政策后,这一平均时间减少到了2.7天。

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效隔离并对广泛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这两项措施成为抑制疫情扩大的关键工具。

02

专访论文作者 揭秘如何揪出病毒“潜伏者”

该论文的其中一名作者,哈工大(深圳)电信学院副教授马婷向深圳卫视记者表示,研究报告最有借鉴价值的成果,应该是如何精准揪出“潜伏者”。

作为深圳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负责人,马婷同时表示,潜伏期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较严重,研究把追踪潜伏期密接者的时间从5天左右缩短到了2天,这成为很显著地阻断传播的一个方式。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完整有效的数据为科学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叶辰飞是这篇论文的署名作者之一,2019年在哈工大(深圳)获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课题组的一名博士后。期间,他主要负责大数据的梳理,也就是从深圳疾控中心接手39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资料后,将其中的数据筛选出来,然后再从中提取关于流行病学的关键信息。

叶辰飞表示,当他从数据中筛选出第一批有效信息之后,倍感震惊。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家人,老人先从疫情高发地区(武汉或者湖北某地)回来,回来之后老人家里的两个小女孩就相继感染,因为是过年期间,他们走访亲戚,又传染给了其他人。

03

论文作者:研究模型已用于加州抗疫实践

据悉,这份报告由20多位中美研究人员合作撰写,经过补充和修订后,发表在《柳叶刀》下属的传染病月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官网上发布的文章称,这应该是第一份证据充分、基于大量经检测的病例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将会帮助到全世界的流行病学家、药物学家以及公共卫生领域官员来制定应对疫情的目标和政策。

马婷介绍,研究报告事实上已经在其他国家抗疫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研究过程中建立的模型,早在美国加州疫情暴发之初,就被当地的疾控中心采用。此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由于提早介入了新冠肺炎的研究,也为后期应对美国疫情做好了充足准备。

她说,尤其像霍普金斯大学,本身就是美国顶尖的医学院,所以也承担了美国很重的公共卫生的一些职责,在美国,相当于他们提前介入了疾病的研究。

04

美国媒体聚焦深圳控疫“良方

该报告在《柳叶刀》发表后,引发极大关注。

美国广播公司(ABC)援引美国国家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家塞西尔·维布(Cecile Viboud)博士评价称,深圳是紧邻香港的一个约有1250万人口(注: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富裕城市。在疫情发生后,深圳做出了迅速反应,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成功降低了疫情传播,这些措施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借鉴蓝图。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报道称,中国深圳采取的广泛流行病监管措施,对感染患者以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这一措施正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05

中美学者用专业精神排除外界干扰

叶辰飞表示,在研究过程中,美国专家的参与补足了团队在流行病学方面的短板。他还透露,中美双方团队每天早上都会进行视频讨论,讨论中美国团队提出了很多明确的建议,比如应该怎么样去追溯密接者的关系。

外界注意到,近期,美国国内一些政客借疫情抹黑世卫组织与中国,在全球抗疫的关键阶段,造成了负面杂音。马婷向记者表示,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学者,在人类共同的敌人疾病面前,用专业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干扰,全力为尽早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而努力。

她还透露,美方团队从最开始就一再主动地问,深圳方面希望得到什么样的预测,他们希望能帮助中国政府更好地去做决策。

06

深圳疫情防控经验受到国际广泛认可

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陈冰就《柳叶刀》发表论文认为,文中以深圳样本,说深圳快速的隔离和快速的传染源追踪,是这个人口密度高的特大型城市快速控制疫情的经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都予以报道,说深圳的疫情防控可以成为各国学习的蓝本。

 还有一篇是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也是以深圳为例,说德国在华8000家企业疫情趋于结束时复产复工。报道说,深圳有严格的防疫措施,也有严格而灵活的复工措施,政府官员在周末都在进行消毒检查,为企业着想,现在他们满血复活,开始复工了。

陈冰认为,这些都说明,你做得认真严谨,外国人会看在眼里的,毕竟世界是连在一起的,互助才能共赢。


国内媒体聚焦

这项助力全球疫情防控的研究成果

吸引了诸多国内媒体的关注


👆

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


👆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专访马婷、叶辰飞


👆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哈工大(深圳)党委宣传部


科学+自然!南科大连续发表两篇重磅科研成果

4月30日,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玮书课题组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课题组在离子型室温热电材料上获得重大突破,通过离子的扩散熵与氧化还原电对反应熵的协同效应在准固态离子凝胶中实现了高达17 mV/K的巨热电势效应。研究成果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发表在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


4月29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郭红卫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以“Plant 22-nt siRNAs mediate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 and stress adaptation”为题的研究成果。该论文通过在特定突变体中鉴定到大量植物内源22nt siRNA,揭示了拟南芥22nt小RNA介导翻译抑制与胁迫适应性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植物小RNA领域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连续两天,南科大教授的科研成果在《科学》《自然》连续发表。




刘玮书课题组在Science刊文报道巨热电势的离子热电材料



果冻是小朋友们喜爱吃的甜点,但是机器人不吃东西,只需要充电。刘玮书课题组打破了这个常识——研究人员运用最新原创性研究,做出了一个可以发电的“果冻”。“果冻”主要物质是从动物骨头中提取出来的高分子物质明胶,不仅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研究成果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发表在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


研究人员对准固态离子型热电转换器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准连续热充电/放电工作模式,可以使器件循环运行100圈,实现5小时的工作时长。研究人员将25个5×5×1.8mm的准固态离子型热电单元串联组装成柔性可穿戴器件,该器件利用人体温差实现高达2.2V的电压和5μW最大输出功率。该工作以离子为能量载体实现热到电的转换,为物联网体系中传感器及电子设备实现所需电能自供给提供了一种选择。


刘玮书主要从事室温热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2017年,刘玮书在为Material Today Physics撰写的一篇题为“New trends, strategi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A perspective”的邀请综述论文中,提出“Go beyond Seebeck effect”的展望。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刘玮书课题组终于在“果冻”中找到了灵感,研发出了以离子为能量载体的新型室温热电材料。


该工作理论方面的突破得到了陈刚院士的重要支持。刘玮书表示,科学探索除了需要有面临挫折时的坚持,还离不开良师益友的指导。“实验发现巨热电效应,带给我们的是短暂的喜悦和一堆疑问,在与研究伙伴反复推敲,回答陈刚院士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的时候,才真正体验到研究的意义和魅力:研是动手,去探索与发现;究是动脑,去思考穷极真理,格物致知”。


论文第一作者为刘玮书课题组博士后韩成功,共同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钱鑫对于论文在协同效应的理论解释上有重要贡献。刘玮书和陈刚为论文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


查看论文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4/29/science.aaz5045/tab-pdf



刘玮书简介

刘玮书主要从事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目前已经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Nat. Energy、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论文总引用超过6000次,H指数38;已申请专利28项,获得授权中国专利16项、美国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参与了两部英文专著中5个章节的编写;应邀在美国TMS、国际陶瓷年会CICC、中国热电大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获首届腾讯“科学探索奖”,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B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下属热电材料及应用分会理事,英国物理学会IoP旗下杂志Nanotechnology咨询委员会成员。






郭红卫团队在Nature刊文报道22nt siRNA重要生物学功能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郭红卫课题组通过在特定突变体中鉴定到大量植物内源22nt siRNA,揭示了拟南芥22nt小RNA介导翻译抑制与胁迫适应性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植物小RNA领域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


研究结果揭示了植物中22nt siRNA可以在特定的RNA降解缺失情况下产生并大量扩增,并通过抑制靶标mRNA的翻译这一新机制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此前,该课题组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在细胞质双向RNA降解缺失时大量21nt siRNA产生并剪切mRNA的重要工作。至此,郭红卫课题组系统建立了植物特定长度的内源siRNA 的产生、作用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的模型,在RNA降解和RNA干扰关联机制这一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地位和优势。


南方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郭红卫为论文通讯作者。访问学生吴辉辉博士(北京大学)和研究助理教授李博生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查看论文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31-y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8/6230/120




郭红卫简介

郭红卫1992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95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科院,200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分子细胞发育系,同年进入Salk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6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任讲席教授,及南科大-北大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所长,2018年起兼任生物系副主任。郭红卫教授为生物系植物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是目前国际上植物激素研究领域和植物衰老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乙烯信号转导的机理研究和植物小RNA作用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3篇Science、2篇Cell、1篇Nature、7篇Plant Cell、5篇PNAS、4篇NAR、3篇Cell Research等,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批发明专利8项。他先后担任Plant Cell、Mol Plant等植物学顶级杂志编委,荣获教育部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特支计划、珠江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新闻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系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