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仲占,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地产界著名自媒体画中站的作者。作为深圳著名的民间智士,华仲占曾写出《深圳30周年,向左还是右?》《深圳抛弃论十二周年纪:再过10年北上广将不敌深圳!》《魏达志: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浦东也干不过前海!》等著名网文。华仲占现任网上行社会化营销机构总经理,也是深圳著名的酒店投资人,在大湾区拥有多家品牌连锁酒店。
王石32岁、王传福29岁、马化腾27岁、王卫31岁、汪滔26岁开始创业……深圳,你欠青年们很多;深圳40不油腻,50归来仍少年!——华仲占
深圳40不油腻,50归来仍少年!
作者按:10年前,面对冲出迷雾走向强盛的深圳,我曾发出《下一个深圳30年,向左还是向右?》的紧急呼吁,希望深港合作,破除制度障碍,联手打造世界一流都市。该文章发出之后,被《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并跟进报道。如今10年已过,深港合作从前海自贸区到粤港澳大湾区,一步一个脚印,从迷茫走向现实,从合作走向共赢。虽然目前香港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经风波,但深港融城的根本趋势并没有改变。10年后的今天,面对已然崛起为庞然大物的深圳,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40岁的深圳,略显油腻,虽然不至于有平常城市的中年危机,但在高房价,高成本,低幸福,低效率面前,深圳能否保持曾有的活力激情,能否继续发挥敢拼敢干,杀出新的一条发展的血路来才是未来我们这座城市兴衰的关键。基于此,我继续呼吁:深圳40不油腻,50归来仍少年!
一座城市的成就高度,不是由摩天大楼所决定的,它取决于城市全体市民的现代性,更为直接的,则是体现在站在时代浪潮上的青年人们所能企及的高度,因为他们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过去,也是一座城市的未来。
当我们从1980年深圳建设特区以来的历史俯瞰,深圳的青年人早已用实干精神,将深圳造就为一个奇迹。
1983年,王石,32岁,脱身体制创办了深圳特区发展公司。从倒卖玉米拿到第一桶金,到广泛涉猎玩具、服装、手表、饮料等,最后专注房地产,成为中国房地产的龙头老大。
1995年,王传福,29岁,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借款250万元,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公司。没人能想到,当初20多个人的旧车间,到2017年营收竟然突破一千亿元,占据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第一,为深圳立起一张闪亮的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名片。
1998年,马化腾,27岁,和张志东在华强北“合资”创办腾讯。从5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组成的局域网开始,到今天为近10亿用户提供基于QQ的各种通信服务;从5万元起家,到2004年6月上市一跃而至8.98亿港元身价;当下市值逼近5万亿大关,腾讯站稳了互联网企业中的C位。
2002年,王卫,31岁,顺丰在深圳成立了总部。用借来的10万作为启动资金,点石成金般身价达到1330亿元,王卫的名字出现在了2020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的榜单上,成为前十榜单中唯一来自快递行业的企业家。顺丰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递龙头,2018年跻身全球快递企业第五位。
2006年,汪滔,26岁,和两个同学来到深圳,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创办了大疆。现在全球市场占比达到了75%份额,北美地区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85%,盘踞着无人机领域全球第一的宝座。
......
这是深圳探索的路,更是见证青年人一步步打破桎梏开疆扩土的历程。历史冥冥中选中了深圳,而在深圳如天地初开时仍处一片混沌中,则是一群夹杂着欣喜、恐惧和憧憬的青年人,脚踏实地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用实干浇灌出深圳的伟大之花。
正如小马哥曾说: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深圳特区自建立以来,迷茫、尝试、执着和坚定贯穿其中,串联起一部城市的发家史。
这种态度和状态的变化,可以从深圳特区管辖范围的变化中窥得一角。
1980年,中央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最初面世仅有327.5平方公里;到2010年,二线关拆除、边防证成为历史,深圳特区面积扩大到了原来的6倍,达到1991平方公里;2018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标志深圳拥有第十一区。
更重要的是,这种坚定的底气,来源于深圳成长过程中不断取得的突破和成绩。
曾经因为毗邻香港而被开辟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终于学生超过了老师,2019年以接近2.7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坐稳粤港澳大湾区老大位子;
当美国掀起纷争,拥有华为、腾讯、中兴、大疆、恒大、华润、迈瑞等一大批著名企业的粤海街道办,甚至能凭一己之力与之对阵,书写着“中国硅谷”的传奇。
抽丝剥茧,这些成绩从根本上是来源于为深圳痴、为深圳狂的青年人。这是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指明了的:“要发展就需要人才,不用人才不行。要鼓励用人才,出人才。”
翻阅深圳人口数据,我看到青年人的身姿挺拔清晰。
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是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在2015-2017年三年间,深圳引进的人才的平均年龄约为27岁,呈现出强大的人口活力。
热血的年青人从五湖四海而来,投身于创业大潮中。尤其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深圳创业热度不见减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新登记数量同比增长9.3%和16.6%。目前,深圳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3.4户,拥有企业159户,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都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其中,时值壮年的80后、90后创业者早已撑起一片天空。每10个深圳微型企业主中,就有超过6人是80、90后。
这些青年人们将在自己的生命道路上,彻底地刷新着全部的记忆,也将创造深圳的历史、擦亮深圳的名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世上本没有城,聚的人多了就有了城。涓涓细流,汇合为海。万千人气,相聚成市。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摇身变为深圳人,万万千千的一己之力凝聚成“深圳速度”,以实干精神筑梦深圳。如同塞缪尔·亨廷顿所揭示的那样,一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利益调整周期的开始。一座大城市的崛起,亦同其道。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的调试周期,直到今日,身处其中的深圳仍未找到最合适的相处之道。当我看着通勤路上步履匆匆、无精打采的青年人,我深深地感受到,“深圳速度”可以暂时冲决一些问题,但永远无法掩盖它给青年人带来的诸多困惑,而这也将成为深圳的“中年危机”。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一直觉得自己空间狭小,又有大量土地由于历史问题而不能释放。造成深圳的供应量少得可怜,每年新增商品房只有4万套左右,是京沪穗的40%。深圳有220万套商品存量住房,也仅仅是京沪的1/3、广州的2/3。供不应求之下,深圳房价狂飙猛涨,6月份深圳二手房均价比北京高20%,比上海贵36%,是广州的2.09倍。在房价站上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点时,深圳,你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子民如何安居,又何来的勇气和理由让大家苟且着不离你而去?教育资源短缺就像一个大窟窿,横亘在学生和学校之间。根据教育部门测算,预计到2020年,深圳小一学位缺口达到4.95万个,初一学位缺口1.06万个。而每一个缺口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孩子可能会失去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样的问题就连华为的员工都可能要遭遇。任正非曾经表达过,华为的员工为了孩子可能去东莞,也可能留在非洲,因为这两个地方能给到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反而更好。这对深圳而言是多么耻辱的事情啊,自诩科技高地、人才强市,却连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都欠缺了太多!在百强医院的数量上,北京21所,上海17所,广州9所,连南昌、青岛都有1所,而深圳作为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和一线城市,竟然没有百强医院!所以很多深圳人生了比较重的病,不是去香港,就是北上广,大家对深圳的医疗水平都还不放心。深圳职场人单身率高达62.4%,全国排第二,以至于民间流传着“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深圳不相信爱情”、“深圳是座冷漠的城市”等说法。当莲花山脚下张罗着相亲的家长们成群结队,办公室里熬夜奋战的光影却融为城市的夜景。究其根源,激烈的竞争环境与相对更高的经济压力,让生活在深圳的职场人连日常的交友都成为困难,遑论脱单、结婚。很多人对深圳修路、挖路早就见怪不怪了。但一条路反反复复“开膛”,路面缝缝补补,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灰尘、噪音、出行不便、交通堵塞,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深圳青年人们早已在呐喊: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无休止的重复修路?什么时候能还我们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和无阻的畅快?
一座城市要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去建设。但深圳欠青年人的东西,不得不说确实日益成为阻挡人才进入的障碍。细数深圳近年来的人口增量,前有杭州在2019年拉开了差距,后有广州这一异常凶猛的“追兵”。让出了保持多年的新增人口第一的位置,深圳2019年全年新增人口41万,足足比杭州少了14万!同时,作为深圳最强有力的城市竞争对手,2019 年的广州在没有加入到花式抢人大战的情况下,仍然吸引了40万人流入,只比深圳少1万,可谓是交出了一份异常亮眼的人口流入成绩单。两相对比,明摆着是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而杭州、广州等却在后程发力,持续增强。“来了就是深圳人”,最初看到这几个字,激动得惶惶的心跳久久不能平复。在这个城市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可在现实里它一个字一个字像拳头一样,可以捶得人喘不过气来。正如木桶定律所表明的,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它最长而是取决于其最短的那块木板。也正是基于此,深圳作为经济的巨子,却被钉在“社会发展水平的矮子”的耻辱柱上!就像40年前,中央政府可以为了试验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而在东南沿海圈起一块地,如今的深圳,也可以借鉴区域试点的方法,为青年人圈起一块地,造一座深圳青年城。如果思路由此打开,那么和南山、福田等开发殆尽的区域所不同,拥有着天然的环境资源的光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俗话说,一张白纸好作画。更何况,光明还被赋予了深圳科技崛起主力之一的使命,光明科学城自然要引进大量高科技人才。基于这种情况,如果能够以此为试验点,那么就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向全市推广。这其中,光明某项目可以作为青年城的示范点,该项目为菁英产业公寓,总价仅为60万元起,且在地铁口长圳站附近,可满足大部分深圳青年居住交通需求。 学校的“不够”,除了前期数量来凑,更要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当学校的数量建设到一定程度后,更应该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同时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核心竞争力。在匮乏的基础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面前,深圳还在通过超低门槛的“大专入户”去全国“抢人”,结果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加剧的恶性循环。与其眼巴巴看着“锅里”的,花大价钱抢人,不如好好照顾碗里的苗子,把钱花到已经来深的青年人身上,扶持事业帮助安居,实打实地提高幸福指数,让人才慕名而来地流入,心甘情愿地留下。修路涉及的无非是绿化、电力、光纤、排污、路灯等,以前因为各自为政,所以一旦自己有需要就随便开挖。相比深圳市长曾经出面道歉,更重要的是拿出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前期缺乏统筹,那就建设一个统一平台来加强道路施工统筹,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提前安排好修路日程;在根本上,可以考虑从立法层面扼制修路和类似的冲动。有领导人曾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定明确的法律并且严格执行,让法律来约束政府的行为。深圳工业红线规定是30%,而2019年深圳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38.9%,今年一季度比重更是逐渐降低到33.3%。工业用地已经出现严重过剩的状态,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高。那么工业用地比重还有必要维持在30%的额度吗?为什么不把这些不能被高效利用的土地,用来建造能解决青年人安居的住宅呢?关于住房问题,深圳一直在努力,计划在2035年前建设不少于100套的保障住房,占总建设房源6成,但进度一直比较慢,没能切实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已经建成数量巨大的写字楼。这些写字楼不仅高档,售价和租金比住宅便宜,还可以饱览壮阔的城市景色。问题是,它们的空置率长期维持在高位。这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能够制定标准,允许空置的写字楼按要求整改为能够住人的环境,相信能够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减轻一定的负担。步入不惑之年的深圳,如何让青年人安居乐业,考验着深圳政府的能力,更考验着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青年人。虽然问题还存在,但我们愿意,也有理由去相信,扎根与实干和创新之上的深圳,将营造一个更适宜青年人生活与奋斗的环境,而青年人也将为这座城市输入源源不断的激情与能量,二者共存才能长青。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