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政商学界集体发话!未来愈来愈多土地开发,将集中在深圳河以南

深圳梦 2021-02-21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努力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习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肯定了深圳过去40年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我们对深圳表示衷心祝贺。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我们感到鼓舞。我们将一如既往与深圳紧密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大湾区建设各方面的发展,并按着习主席的指示达至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深圳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涵盖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对深化港深合作极为有利。香港特区政府会发挥香港优势,抓紧机遇,为香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特别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助力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感谢习主席对香港青少年的关怀,会运用粤港澳合作平台,吸引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我们亦会继续透过实习、交流、创业计划等,加强香港青少年认识内地的最新发展情况和机遇,推动两地青少年交流,并为希望到大湾区发展的青少年提供支援。

深圳河以南具庞大商住发展潜力

未来愈来愈多土地开发,

将集中在新界北区,深圳河以南


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面积达一百二十万平方米,是现时白石角科学园的三倍

【大公报讯】记者莊恭诚报道: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透露,香港会有愈来愈多土地开发成果,集中在新界北区、即深圳河以南出现,以满足发展需要,包括粉岭、上水、古洞、打鼓岭,到时有关区域会有愈来愈多商业活动和民众居住。她表示,深圳发展起步的缘由之一,正是邻近香港,故目前深圳河南北两侧的发展情况有落差,而两地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做好保育。

港深近年积极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目标是打造“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特区政府日前向北区区议会提交文件,重申创科园总楼面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是现时白石角科学园的三倍,首幅土地预计明年交付开建。

林郑月娥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再次感谢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促成把落马洲河套区的地权和业权交给香港发展。而两地均可在项目中受惠。“以破格的思维,令停滞许久、一直谈不妥的港深问题出现了一个突破。”

林郑月娥提到,目前许多科研机构和公司对创科园有兴趣,若深圳在项目落成前,提供地方让这些科研机构和公司先行落户,相信会对创科园未来发展很有利,“我们就不会失去机会”。

鼓励港高等学府内地设校

政策支持方面,林郑月娥表示,希望目前香港运行中的优惠政策,亦可在港深创新走廊适用,包括引进科创人才的精简入境政策、初创企业孵化项目等。她亦鼓励香港高等院校到内地设立校园,增强科研转化应用能力。





林郑月娥冀港深合作 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图:林郑月娥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接受深圳卫视专访,大谈港深合作;香港和深圳可以在金融、商务等全新平台合作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林郑月娥表示,港深下阶段合作目标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时间很紧要,而香港经济要复苏,亦离不开与内地融合。林郑月娥期待,中央给予更多先立先设、突破性的创新政策,为港深创造全新合作平台,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林郑月娥亦欢迎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企业和人才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认为未来的思维是放眼大湾区、做大经济体量及共同吸引海内外人才。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同年林郑月娥在香港展开公职生涯。回望四十载,她对港深共同成长的一幕幕经历印象深刻。昔日港商到深圳投资,挖掘出当地大量土地、人力的潜能;如今深圳的金融业、先进制造业名震四海,更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创城市,林郑月娥也在心中为香港描绘出“新经济”蓝图,两地合作迎来新阶段。

“现在全球经济都在转变,很多是由西边向东边移。大家都看到,受到疫情影响时,唯一一个地方有这麼好的经济增长,就是我们的国家。所以当科研机构想来亚洲区落户,其实可以在港深创新走廊里做,对於香港和深圳都是有利的。怎样能够加强港深两地在科研方面的吸引力,时间就很紧要了。”林郑月娥认为,香港经济要复甦,离不开与内地融合,而港深合作下一阶段目标,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有信心”。

放眼大湾区 吸纳更多专才

林郑月娥的信心亦适用於香港的人才和企业,她形容为“竞争力很强,适应能力也不差”。“只是因为香港目前的发展有些掣肘,土地是个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当然是我们的政治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我们很受外面环境的影响。”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林郑月娥坦言,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香港企业和青年,特区政府一定欢迎。在她看来,港深素来交往紧密,亦各具发挥潜力,未来的思维是放眼大湾区、“做大我们的经济体量”及共同吸引海内外人才。

林郑月娥说:“未来的发展,我盼望中央继续给予一些先立先设、突破性、创新的政策,令香港和深圳的合作,可以在全新的平台中进行。”例如豁免香港专业人才到内地发展时重新考核,可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先行先试。

两地无缝连接 资金“过河”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的优势源于“一国两制”,中央对此坚定不移,港深合作亦可丰富“一国两制”,更能为深圳发展创造契机,譬如香港在基本法下资金进出自由、货币兑换自由、与国际接轨的法律系统、有大量专业服务人才,这些可与深圳拥有的科创能力、先进制造业配套。

展望将来,林郑月娥希望,港深合作更无缝连接,收窄彼此的距离感,改变“这是香港、那是深圳;香港的资金在香港用,深圳的资金不可以‘过河’”等观念。“怎样可以做到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都更加通畅无阻,能在两地走来走去,这个我觉得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深化两地金融合作人文交流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空前成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却碰上百年未见的国际政经大变局,外围环境挑战不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国家在新时代下、在更高水平上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香港和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可以在金融、创科、高增值服务、人才以及城市管理等各方面深入合作。我们会与深圳继续深入沟通交流,推动和深化各方面的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双向开放最佳跳板和优质高增值服务首选平台的地位。同时,我们会加强两地人文交流和合作,为港人开拓一片更广阔的生活和发展事业空间。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加强科创合作注入新动力



特区政府一直重视与深圳在科技创新的合作,早于2017年已签订《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近年与深方积极合作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科技园”与毗邻“深方科创园区”发展,以此重要引擎,为大湾区经济发展引入新动力,开拓辽阔新天地。


我对落马洲河套合作区建设寄予厚望,亦铭记习主席所言“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及“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我们会致力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加强大湾区内的创新资源协同配合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互联互通,并会继续以合作共赢的大原则,加强科创合作与人才培训,为发展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共谋划。


保安局局长李家超:积极研创新便利通关措施



深圳特区在过去40年的发展是一个奇迹,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其他地方要花一世纪才有这个成绩。他向深圳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表示由衷的祝贺。多年来深港两地执法部门,就打击跨境犯罪活动、口岸运作及便利通关方面合作无间,保安局会继续积极支持深圳不断发展。


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及促进大湾区的人流和物流畅通,特区政府计划实施一系列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的措施。当中包括在2020年内完成和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和延长深圳湾口岸的通关时间至24小时,并与深圳市政府积极推展重建皇岗口岸工作。为了便利旅客及提升通关效率,特区政府会与内地继续积极研究创新的便利通关可行措施。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与深圳优势互补缔造双赢



我十分荣幸出席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深圳经济特区在过去40年的发展令人感到鼓舞,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习主席在致辞时指出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另外,主席亦提到必须积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我与律政司的同事,必定会全力把工作做好,致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宪法》与《基本法》的正确概念,以及透过一项十年计划“愿景2030─聚焦法治”来提升市民对法治的意识;同时,我们会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推广香港作为法律、促成交易及争议解决服务的国际法律枢纽的地位,与深圳互补优势,缔造双赢,为国家的发展出一分力。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促进港青到内地学习就业


国家主席的讲话清楚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香港融入国家的发展,也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

大湾区发展最核心的精神就是透过深化粤港澳合作,以互利共赢的原则,每个城市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达至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特区政府会把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有机结合起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开放的市场,结合“一国两制”和作为国际城市的优势,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促进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增强对国家的向心力。特区政府将与深圳深度合作,以期为两地、大湾区,甚至全国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提供新的动力。


议员:港要善用优势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昨日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立法会各党派议员认为,习主席描绘出清晰的发展蓝图,香港要善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与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加强合作。


建制派召集人廖长江认为,香港及澳门在落实“一国两制”方面,成绩有目共睹。在新时代、新经济模式下,应该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香港要把握机会,建设好河套港深创新合作区。


把握机遇 重振经济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现时内地疫情控制得好,香港要把握大湾区机遇,更好地发展内循环,重振经济。她又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特区政府应该继续保持优势,担当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窗口。香港、深圳以及其他大湾区城市要加强合作,错位发展。


工联会黄国健认为,习主席的讲话为大湾区发展提出明确指示。他说,港人应该好好抓紧机遇,善用“一国两制”的优势及经验,乘搭国家高速发展的列车。他寄语港青,也应该在大湾区发展中扩阔自身的发展空间。


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认为,习主席的讲话对大湾区发展及加强港深合作起了积极的提振作用,亦反映出香港深得国家信赖及关顾。


林健锋相信,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日后能够将国际联系及国际经验伸延至内地,为国家、为香港发展提供强劲的新引擎,亦为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指出,习主席为粤港澳大湾区点明了发展路向,香港要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令到“1加1不止等于2”。


叶刘淑仪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比东京湾区、三藩市湾区更多,要有效提高湾区内的人均收入,就必须提升经济档次。


自由党党魁锺国斌认为,习主席描绘了前瞻性的发展蓝图,港青应该把握这个难得的机遇。香港应该用好“一国两制”的经验,与内地融合发展。


梁振英:香港和深圳是天造地设的合作伙伴

图:梁振英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天造地设的合作伙伴

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昨日撰文指出,香港和深圳是天造地设的合作伙伴,两地的合作有无限的可能和潜力。他认为,习主席为深圳展示的蓝图不仅是深圳的盛世宏图,也是香港的盛世宏图。港深两地未来的合作方向和路线都已经明确,香港应该对自己的效率、速度和落实能力有所要求,不负时代所托。

梁振英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之前的一两年,刚从学校毕业的他就跟随香港几位爱国爱港的专业界前辈(廖瑶珠律师、陈子钧大律师和刘绍钧测量师等)到深圳交流和讲课,把香港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社会制度介绍给深圳(包括蛇口工业区)的幹部,后来还有机会直接参与工作,包括协助深圳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目睹了深圳40年来克服几次转型升级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创出奇迹,深感与有荣焉。

粤港澳共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梁振英认为,香港和深圳是天造地设的合作夥伴。香港和深圳两个城市之间的关係,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两个城市之间距离很近,但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物价水平差距也较大,这些基本条件为两地的合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潜力。

梁振英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对深圳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六个要求,“积极作为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其中一项。在这方面,习主席提出要“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短短几句话,既抓住了下一阶段粤港澳合作的关键,也说明了三地共同发展即将进入新的和解决操作问题的攻坚阶段。

为港青提供更多元事业发展方向

习主席要求“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对此,梁振英指出,现今的香港青年学生既要面对学习问题,也要解决毕业后就业和学习错配的问题。他认为,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别於香港,可以为香港的青年人提供在香港没有的职位和更多元的事业发展方向。

梁振英深信习主席为深圳展示的蓝图不仅是深圳的盛世宏图,也是香港的盛世宏图。港深两地未来的合作方向和路线都已经明确,香港应该对自己的效率、速度和落实能力有所要求,以不负时代所托,“新一代的香港青年人需要有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候的空间和机遇。”

开拓更多合作空间 促进人才互动交流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昨日上午隆重举行,香港大学校长张翔、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获邀出席大会,他们在会后表示,香港与深圳同是大湾区的重点人才培训及科研创新基地,香港多年来培养并汇聚了不少科研人才,如今正好透过大湾区这个平台,加强与深圳及内地各城市的合作;三位校长亦欣闻中央将会推出连串鼓励科创的新政策,期望藉着各种新措施和政策,增强大学在研究及创新方面的能力。

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

港大校长张翔:探讨发展潜力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表示,中央将会推出连串的新政策,推动大湾区的科研和创新,会为香港和大湾区带来全新的机遇。港大一直积极探讨大湾区的发展潜力,期望藉着各种新措施和政策,增强大学在研究及创新方面的能力。张翔说,港大正与大湾区各城市的院校及企业探索合作机会,现时的项目包括设立培育平台,而各行业的项目及实验室亦将準备就绪。这些新计劃将加强港大与内地夥伴之间的联繫,在已发展数年的港大深圳医院及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HKU-SIRI)等项目之上,开拓更多合作空间。

中大校长段崇智:推广智库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表示,中文大学非常荣幸在近十多年深度参与深圳市的教育发展与创科建设。早于2006年,中大已与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在深圳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伙伴合作,是最早于深圳市进行“产、学、研”协作的香港高等院校;其后在深圳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SZRI),其众创中心亦在2018年开幕,为中大的研究人员及校友到深圳发展提供新的平台,结合深圳的产业优势,进行初创公司培育孵化。中大更于今年获批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作为中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基地。

在教育方面,2012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以及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年起招生,至今连续五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去年开始筹建医学院和教学医院,冀为深圳引进国际顶尖医疗及研究经验。

段崇智表示,中大将继续致力培育人才,促进学生交流,推广和支持知识型创新科技发展及智库建设等,积极开展与深圳市等大湾区高等院校合作,继续加强国际上的教育及科研联系,进一步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共同应对疫情下的全球新常态。


科大校长史维:穗筹建新校园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中,提及要透过人才培育推动以创新为动力的高品质及可持续的发展。他强调,基本及应用科研同步并进,以及创新和产业链互相支持。香港多年来培养并汇聚了不少科研人才,如今正好透过大湾区这个平台,加强与深圳及内地各城市的合作,结合香港的人才和内地城市的产业优势,以便香港善用粤港澳的发展契机,推动高科技及建立产业链。

史维说,培育具创新思维人才,以推动整个地区的创科发展,是香港科技大学一直以来的理念。科大现正於广州筹建新校园,本着“港科大一体、两校互补”的概念,清水湾校园及广州校园将利用各自优势,融合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以开放探索及为社会人类解决问题的双主轴,错位发展、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格局,高效推进知识转移,为大湾区以至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他又表示,面对香港近年来的社会挑战,内地与香港若能在开放、互信的基础上推动具实质内容及鼓励创新的计劃,以联络拥有各种志向的人才互动、交流及合作,社会将可注入更多正能量与新动力。

香港政界人士冀深港两地在大湾区建设中合作共赢


多名香港政界人士应邀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他们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深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十分“贴地”的意见,包括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政界人士期待,深港两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继续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他们亦寄语港青学习深圳特区40年来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绩,放胆尝试,勇于拼搏。


范太:加强人才交流 分享研究成果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表示,深圳和香港要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两地加强人才交流,多分享研究成果,对整个大湾区发展有很大裨益。香港同内地城市合作,可弥补土地匮乏等缺点。香港的优势是吸引更多国际人才,相对内地更了解国际趋势,亦有较大自由度。科研方面,深圳可考虑作为生产地,同时香港作为研发地,两地合作发展。


范徐丽泰认为,习主席提出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十分“贴地”。现时两地部分学校结成“姐妹学校”,促进两地教师和同学间交流。近年香港学生到内地升读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多,亦是很好的趋势,可积累人脉,有助日后在大湾区发展。大湾区城市对港人创业有补贴,亦为香港年轻人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


范徐丽泰强调,香港仍有自身优势,只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做好自己,不必担心被取代或片面比较。习主席讲话清楚指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性,深圳等内地城市过去四十年埋头苦干、已取得很大成绩,香港却频搞内耗、错失良机。


唐英年:唇齿相依好兄弟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表示,习主席对深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点评,也提出了重要要求。深圳过去40年积累了宝贵经验,能见证深圳从40年前的小渔村发展成国际举足轻重的城市,感到非常欣慰,并衷心祝贺深圳的成功发展。


唐英年认为,香港与深圳可谓一对互补优势、唇齿相依的好兄弟,而且香港在大湾区发展规划中亦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包括科技方面进一步合作,及提供与世界接轨的金融、专业和会计服务,为国家、大湾区及深圳的发展作积极贡献。例如香港的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创科非常优秀,但欠缺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规模及资源,而深圳能提供这方面的资源,延续优势互补的格局。


余国春:港青应把握机遇


全国政协常委余国春表示,习主席的讲话为促进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勾画了宏伟的蓝图。期待伴随着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国两制”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香港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定将继续积极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大湾区的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余国春留意到,习主席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第一资源,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更多香港年轻人把握深港合作的大好机遇,继续拓宽视野,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布局,发挥自身优势。


邓清河:大展拳脚好时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第一执行主席邓清河表示,能够参与这次大会,感到非常开心和激动,感受到深圳的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在科技和创新方面,香港要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开拓内地市场,加强与深圳合作是最佳选择。


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到,要促进更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邓清河认为,如今香港疫情仍未平息,但内地经济已开始复苏,香港年轻人若愿意到内地发展,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深圳这40年来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才有今日的成绩,希望香港年轻人也能放胆尝试,勇于拼搏。


刘业强:新思维开发边境地


全国政协委员、新界乡议局主席刘业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期望特区政府抓紧大湾区机遇,充分运用粤港澳合作平台,吸引更多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和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刘业强指出,为配合大湾区的发展,特区政府应重新审视新界土地的运用,以新思维去开发边境用地。以往近边境的地区如屯门、沙头角、落马洲等,如今以大湾区发展格局来看,已不再是荒芜的偏远地带,而是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的核心地段,因此政府应重新规划这些边境地方,例如:开放沙头角墟禁区并打造成商业旅游社区;让邻近深圳蛇口和前海的屯门从高污工业转变为商住社区。


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执行会长关俊华:

料有更多政策 便港青接轨发展

 图:关俊华表示,国家总结深圳过去四十年发展,对大湾区发展起正面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过去40年全方位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执行会长关俊华说。正在深圳前海发展事业的关俊华,见证了近年深圳的高速发展,“愈来愈展现出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他深信国家未来会全力支持深圳发展,进而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与深圳既紧密相连,又有共同的大湾区广阔平台,未来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关俊华表示,习主席的讲话,对港澳青少年有极大鼓舞,“相信未来香港年轻人到深圳、在大湾区内不同城市发展会更方便,无论就业和生活,只会愈来愈好,相对会有更多政策方便青年和大湾区接轨。”他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具体政策措施,促进粤港澳合作,便利港澳同胞在内地发展,创造互惠共赢。

大湾区青年协会创会主席李培:

中央推政策支持 激励港企再出发

图:李培相信,习主席在讲话中支持港澳同胞融入内地,料吸引很多香港人到深圳发展\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摄

“习主席谈深圳不忘港澳,我和团队认真聆听讲话后,对港澳政策方面印象深刻。”湾区文化传媒集团联合创办人兼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创会主席李培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习主席的讲话中提到要鼓励更多港澳台同胞到深圳投资兴业,也希望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

李培又认为:“这种更广泛、包容、全面交流的措施能更加增强港青对祖国的向心力。”

李培说,疫情下很多港企面临困境,这个时候中央推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範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之后习主席在讲话中支持港澳同胞融入内地,相信可以吸引很多香港人到深圳发展,给他们更多的出路,也帮他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激励港企重新再出发。(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深圳报道)

来源:香港大公报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