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东布了一个大局!深圳将在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
8月9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努力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等四个发展定位。
深圳梦发现,“十四五”时期,广东制造业总体空间布局图中,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圳被标注为核心城市的就有15个。深圳梦梳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里涉及深圳战略性支柱、新兴、未来产业布局中有超70个细分领域将为全球制造贡献力量,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布局上,深圳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为广东产业集群布局的核心城市;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与食品为布局重点城市;现代轻工纺织为一般城市。
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深圳全部为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广东乃至全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规划》提出了“强芯工程”,其中广州、深圳两市被寄予厚望。《规划》指出,设计方面,广州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射频滤波器、第三代半导体,建设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深圳集中突破CPU/GPU/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设计、高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方面,广州以硅基特色工艺晶圆代工线为核心,布局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深圳定位28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和射频、功率、传感器、显示驱动等高端特色工艺,推动现有芯片制造生产线产能和技术水平提升。依托广深等市大力发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
”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排头兵”,要在“十四五”实现这一质的跨跃。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8月9日通过广东省政府官网正式发布。规划透露出广东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出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小编注意到,在规划提出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深圳全为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
广东制造在全国具有风向标作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影响深远。尤其在当下国际国内形势下,“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产业进入全面工业化的攻坚期、 深度工业化的攻关期,迫切需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
此次广东制造十四五规划透露出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制造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集聚化发展转向集群化发展,积极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大方向。
谈到广东制造的全国影响力,先来秀一下广东制造的“肌肉”——
规模实力全国领先。2020 年,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 66万亿元提升至3. 01万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超过5万家,均居全国第一。在列入全国统计的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广东有 40 个,销售产值居全国前三的行业有 25个。全省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等 7个产值超万亿元产业集群,5G 产业和数字经济规模全国第一。家电、电子信息等部分产品产量全球第一,汽车、智能手机、4K 电视等主要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连续4年排名第一,基本达到创新型地区水平。其中,5G 产业发展全球领先,省内通信龙头企业的5G 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25%。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0 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达 8334.85 亿元, 占全国 14. 9%;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56. 1% 和 31.1%。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千亿元制造业企业数量分别达 106家、9 家,其中,进入世界 500 强制造业企业达 6 家,数量较 2015 年翻一番。
广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2020 年,累计建成 5G 基站 124266 座,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重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梯队。绿色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制造示范数量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开放合作走在全国前列。2020 年, 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的 22.0% , 连续 34 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 308 亿元, 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额的 1 / 4。营商环境发展形成国内领先优势。通过加强用地保障、人才供给、金融支持、“放管服”改革等方式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以上可以看出,广东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总体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阶段。(2020 年 12 月 25 日, 中国工程院发布 《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处于全球第一阵列,德国、日本处于第二阵列,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阵列。)
但广东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创新能力与产业规模体量不匹配,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薄弱环节,重点行业 “缺芯少核”等技术短板突出。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电子信息 “一业独大”,制造业中高端供给不足。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平台载体整体水平不高,珠三角地区部分工业区与居民区混杂,工业用地被逐步侵蚀,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我省制造业发展对国家重大需求、重大战略部署的技术攻关、产业发展等项目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
规划显示,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广东制造给自己的发展定位主要是四个:
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制造业整体实力保持国内第一,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占据优势地位,加快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广纳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效转化的优势更加突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群体突破,广东制造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产品定义、标准诞生的策源地,制造业创新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
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在推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中先行先试,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双向贸易和投资持续扩大,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构建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
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化,运行机制、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构建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按规划提出的目标,到 2025 年,广东制造强省建设要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部分领域取得战略性领先优势,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
而展望2035 年,广东制造强省地位更加巩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率先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
——到2025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 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到 2025 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 94%,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企业数量达到 20 家次, 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 万元/人。
——到 2025 年, 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 5万家。
——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在20% 以上,制造业对外投资额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比重在 10% 以上。
2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深如何布局
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广东将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中,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是指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具有相当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的产业,是广东制造稳定器和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加快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广东制造的推进器。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重点布局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绘制了“十四五”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图,为更加清晰、直观表述和展现各产业空间布局,首次以“三星、二星、一星”分别代表“核心城市、重点城市、一般城市”的方式标注每个产业在全省21个地市的布局,为区域优势资源要素集聚和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谋划提供科学引导和政府决策支持。
在20个战略性产业中,深圳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上都是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除现代轻工纺织外的其他产业布局为重点城市。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深圳全部为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
到2025年,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 6.6 万亿元,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广东还将以广州、深圳等为依托打造万亿级5G产业集群,建设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深圳将重点建设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建设全国鲲鹏产业示范区,打造鲲鹏生态体系总部基地。
到2025年,广东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 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深圳也大有可为。规划中汽车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显示,深圳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测试及试验的重要布局城市。提出深圳以坪山区为核心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支持广州、深圳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探索自动驾驶示范应用,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示范应用案例等。
到2025年,广东软件业务收入达到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高地。其中,深圳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方面均有重要任务,提出依托广州、深圳等市,加快发展新兴平台软件,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深圳推进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鹏城实验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块链应用发展等。
“十四五”时期,广东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 以上,同时加快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并跑领跑发展,在广东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深圳全部被布局为核心城市。
小编注意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提出深圳集中突破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设计、高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
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提出支持深圳重点突破群体智能技术,提升多无人机 (船) 协同作业与交互能力等;
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领域,提出依托广州、深圳等市,加快推动游戏动漫、电竞、直播、短视频等细分领域发展。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巩固提升游戏动漫发展优势,广州、深圳、佛山大力培育或引进国际顶级电竞赛事,重点培育以本土原创游戏为竞技项目的职业赛事。广州、深圳、佛山、汕头重点发展影视制作,支持深圳建设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艺术品版权区块链应用研发基地等。
此外,广东十四五期间还将积极谋划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超材料、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等若干未来产业领域。
3六大工程提升广东制造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强核”,就是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卡脖子”问题成体系解决,构建完善广东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
其中提到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 区块链、 量子信息、 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布局,增强 5G、超高清显示等领域产业技术优势;探索建立深圳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加快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
“立柱”,就是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群,培育打造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其中提到加快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建设,支持深圳争创国家级工业博览馆等。
“强链”,就是着力抓好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工作,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安全,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重点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升级发展,深度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优化布局”,就是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东西两翼沿海制造业拓展带、北部绿色制造发展区,以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为抓手, 构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其中提出以广州、深圳为重点研究制定珠三角地区产业疏解清单,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制造业产业链向周边区域延伸拓展;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按照“深圳研发+合作区落地”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创新产业承接地。
“品质”工程,就是加快推动全省制造业品质整体升级,提升广东制造业的标准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夯实全省质量技术基础,增强“广东制造”“广东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中提到举办高水平展会,办好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大力宣传推介广东产品,讲好广东品牌故事。
“培土”工程,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制造业发展关键要素供给,构建国内最优、国际一流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内容来源:深政观察)
深圳超70个细分领域布局,将为全球制造贡献力量!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说明: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的数量表示,其中★★★标注核心城市,★★标注重点城市,★标注一般城市;未标星的地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
深圳梦梳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里涉及深圳战略性支柱、新兴、未来产业布局中有超70个细分领域将为全球制造贡献力量,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一、新一代电子信息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半导体元器件、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智能终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硬件。
★★二、绿色石化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
★★三、智能家电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电视机、小家电。
★★★四、汽车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
★★五、先进材料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化工材料。
★六、现代轻工纺织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纺织服装,皮革,塑料,文教、 工艺美术、 体育和娱乐用品。
★★★七、软件与信息服务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
★★★八、超高清视频显示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通信终端及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核心元器件、超高清视频内容、 传输服务。
★★★九:生物医药与健康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服务。
★★★十:现代农业与食品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饮料、现代种业。
★★★十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芯片设计及底层工具软件、30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关键元器件、特种装备及零部件配套。
★★★十二、高端装备制造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数控设备、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卫星产品及装备、轨道交通装备。
★★★十三、智能机器人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智能技术。
★★★十四、区块链与量子信息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
★★★十五、前沿新材料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新型半导体材料、电子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创新服务。
★★★十六、新能源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核能、天然气及其水合物、太阳能、5氢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
★★★十七、激光与增材制造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激光制造、增材制造。
★★★十八、数字创意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数字技术应用及数字创意融合服务,游戏动漫、 电竞、 直播、 短视频,创新设计。
★★★十九、安全应急与环保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安全应急、节能环保。
★★★二十、精密仪器设备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大型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
★★★二十一、未来产业布局:卫星互联网、 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 超材料、 天然气水合物、 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
>>相关参考: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布局的重点领域及产业一览: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领域
集成电路:重点围绕芯片架构等开展技术攻关,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发展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
量子信息:重点围绕未来信息材料、量子计算和模拟、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工程应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生命健康:重点围绕药物分子设计、放疗装备、影像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高性能医用机器人制造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脑科学:重点围绕脑部疾病潜在机制、认知行为的神经基础、大脑研究的新工具、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临床医学与健康:重点围绕癌症、心脑血管、呼吸、代谢性疾病、再生医学、重大传染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生物育种:重点围绕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食品科学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空天科技:重点围绕空间探测、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通信、数字空间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深海科技:重点围绕海洋科考、深海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深海材料和深海通信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四大产业细分领域,深化物联网发展应用,前瞻布局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等前沿高端领域。
生物医药:加快发展新型抗体等生物药和干细胞等生物治疗产品,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突破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组DNA序列分析技术等,前瞻布局精准医学成像等前沿领域。
数字经济:重点开展高端工业软件、重点领域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架构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布局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项目,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领域,攻关先进感知与测量等技术,鼓励智能制造技术、工艺及产品在制造业领域深入应用,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建设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
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涉海高端服务等产业。
绿色低碳: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先进核电、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领域,加强节能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数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
5G:面向无线技术、网络与业务、关键零部件、测试仪器仪表等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5G与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AR/VR、8K视频、金融支付、交通物流、文化娱乐、远程医疗、智慧工厂、智慧安防等典型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云计算: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
大数据:加强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
物联网:围绕泛在感知、安全传输、智能处理全链条,推动传感器、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加快窄带物联网(NB-IoT)等标准应用和模式创新,培育物联网应用服务新业态。
区块链:推动智能合约、多重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容错机制等技术创新,探索“区块链+”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民生、公共安全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重点开展智能芯片引领发展、智能无人系统培育、计算机视觉应用拓展以及智能语音跨越发展等工程,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提升数字内容加工处理、全息成像、动漫游戏制作引擎软件和开发系统、3D数字化建模、数字孪生设计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
>>深圳正式批准!宝安龙华龙岗8个片区纳入都市核心区,11区全新定位曝光!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拜登签署行政令:“中国现在领先,美国动作要快!”深圳又增长3.28倍!IBM突然宣布!美国点名中国50多次!深圳正式布局!新工业革命即将引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
2021年8月9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杨芳主持。以下为直播实录:
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杨芳
主持人杨芳: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广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广泛深入宣传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重大举措,省新闻办将举办“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也是该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增强社会各界对有关规划文件的理解,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能源局相关负责同志来介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8月9日)发布会的发布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先生,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蔡木灵先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汤武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吴道闻先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先生,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兽医师屈源泉先生。
现在,有请吴东文先生介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情况。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
吴东文: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和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广东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国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责任重大。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纳入广东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也是制造业领域唯一的一个“十四五”省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紧紧抓住“一个主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强调“两个立足”,立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要求,立足于着力解决制约广东制造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突出“三新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全面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规模实力全国领先,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产值超万亿元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信息等部分产品产量全球第一。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我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保持全国首位,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了研发机构,拥有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G产业发展全球领先,省内通信龙头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占全球比重25%以上。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达8334.85亿元,占全国14.9%;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3.9万元/人,五年年均增长5.7%;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6.1%和31.1%;进入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达6家,数量较2015年翻一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累计建成5G基站124266座,居全国第一;累计推动1.5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培育25个国家级、378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梯队。绿色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制造示范数量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超额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开放合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34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约25%;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等一批投资百亿美元的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户广东;广交会、高交会、海丝博览会、中博会等品牌展会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发展形成国内领先优势,制定出台“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惠企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在全国首创“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募集资金金额和债券发行规模居全国第一。
二是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目标。《规划》提出努力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等“四个定位”;并确定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获得新突破、质量效率发展取得新提升、“两化”融合发展形成新优势、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等“六大发展目标”。值得说明的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梳理了“十四五”时期的全省重点产业项目889个、合计投资额2.28万亿元,重点企业1471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2920个,主要园区载体245个。这是我省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基于此,我们全面、详实的描绘和制定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蓝图和任务目标。
三是指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十四五”时期,立足我省制造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我们提出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跃升,推动我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我省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对广东制造业发展具有稳定器作用的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十四五”时期,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合计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对广东制造业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它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十四五”时期,保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加快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并跑领跑发展。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尚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并将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十四五”时期,着力推动我省未来产业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四是细化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的具体举措。《规划》以体系化、项目化、工程化思路,全面细化落实2019年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深化实施强核工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集聚全球产业创新资源,并提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行动”。深化实施立柱工程,做大做强制造业企业群,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并提出开展“制造业企业群培育专项行动”。深化实施强链工程,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大制造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并提出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专项行动”。深化实施优化布局工程,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和产业协作机制,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东西两翼沿海制造业拓展带、北部绿色制造业发展区,并提出开展“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深化实施品质工程,升级广东制造标准体系,打造高品质广东制造产品,擦亮广东制造金字招牌,推进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并提出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深化实施培土工程,优化制造业发展营商环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土地金融等制造要素的保障和供给,并提出开展“制造业人才培育专项行动”。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障规划实施,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跨地区跨部门支持协作、创新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加强规划落实和宣贯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能源局等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的深化实施,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重大工程,推动制造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跃升,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形成广东制造国际合作和竞争发展的新优势,促进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型,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推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对广东制造业发展持续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大家继续多宣传、多推广“广东制造”。
我的简要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芳:谢谢吴东文先生。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之前请各位记者朋友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央广网记者提问
央广网记者:今年上半年广东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扭转了自2019年以来一直低于全国工业增速的情况,请问广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谢谢。
吴东文: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安排,立足制造业主责主业,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狠抓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工业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工业生产和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各方的积极努力配合下,我们主要重点推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存量,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以省长为“总链长”的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链长制”。出台实施推动广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超4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督查激励。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据我们观察了解到,我们的工业企业包括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是促增量,大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产。省政府印发实施“重大制造业项目政策”和“制造业投资十条”,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省财政“十四五”期间计划安排约500亿元用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落地,通过重大项目的落地,资金直接按照一定的比例奖给各个市,再由各个市根据重大制造业以及先进项目的谈判来实施全方位的补贴或者资金的支持、人才的支持,等等。大力推动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和“铸魂工程”。完善制造业重大项目“一库多群”,对339个在库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强化跟踪服务。上半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4519.26亿元,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7.2%,也是自2016年以来我省工业投资增速首次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三是提质量,稳步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继续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部署推进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落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各项任务。成功举办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加快构建从前端摄录设备、内容制作到显示面板、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我省4K电视机产量、高世代线面板产能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同时也完成了“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成果的转化和对接,推动设计企业走进产业集群。推动康泰疫苗获批国家紧急使用并正式大规模供应接种,“粤苗”生产实现零的突破。
四是造环境,不断扩大制造业发展环境新优势。实施制造业高端人才“千企智造·智汇行动”,高质量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开展“南粤工匠”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谋划布局建设珠海-江门、汕头、湛江等3个大型产业园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引导作用,对纳入重大项目清单的重大产业项目在用地空间上予以重点保障,制定先进制造业项目预支用地指标相关政策。开展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属融资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6家跟我厅签约的银行已经为约2.5万家(次)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项目)提供新增量的融资支持超过4200亿元,这6家银行也将在“十四五”期间会提供超过2.5万亿融资的额度。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突出以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大创新平台载体作为规划落实落地落细的主要抓手和落脚点,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完成规划中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全面迈上新的台阶。谢谢!
新华社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广东这些年的农业产业发展是比较快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差距,现在广东的食品加工高质量的集群发展有没有一些重大项目的支持?
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兽医师屈源泉
屈源泉: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应该说,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去年,现代农业与食品被列入我省二十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高位推动。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会同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编制出台了《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这次《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同时,我省即将出台的《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也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可以说,在“十四五”期间,“集群化”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词,也是我们现代农业产业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
在集群建设过程中,我们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体系、促融合、育主体、强链条”为路径,协同布局支撑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体系。一是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个拳头项目。截至目前,我省共获批建设黄羽鸡、金柚、荔枝、罗非鱼、生猪、橡胶6个项目(生猪、橡胶为广东农垦单列项目),预计三年可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接近12亿元,加上撬动资金,6个项目总投入预计超过45亿元。“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建设一批区域性产业集群。二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两个集聚发力的平台。到目前为止,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农业产业强镇56个(含农垦),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1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超过2200个。前不久,我省出台《2021-2023年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版本,重点谋划建设一批跨县集群产业园、特色产业园与功能性产业园。三是建设食品特色产业园区。强化食品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支持和引导食品企业入园发展,促进岭南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
我们将大力推进集群各类型项目有机衔接,着力实现“小切口大变化”,辐射带动整个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提问
南方日报记者:提问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将在提升广东制造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如何发力?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汤武
汤武: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百姓福祉和社会进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品质工程”作为“六大工程”之一,统筹布局、强力推进。“十四五”期间,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为重点,完善质量发展机制,强化质量基础支撑,创新质量治理方式,提升广东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助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广东制造高质量发展基础。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支持检验检测等专业技术机构与产业集群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开展质量共性技术研究和攻关,加快形成覆盖我省主要产业领域的质量技术公共服务体系,为战略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质量技术支撑。
二是构建产业先进标准体系,带动广东制造高质量发展。开展标准领航战略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技术研发-专利导航-专利标准化-质量技术服务-标准国际化”路径,建立完善研发成果、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机制,重点提升先进标准在产业协同与技术合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化国际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研制推行先进的湾区标准,推动全省优势特色行业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提升产业发展标准话语权。力争每年将500项专利转化为标准,以先进标准引领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打造广东制造高品质产品。依托“产品医院”等专业技术机构,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要素,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和促进生产企业“强身健体”等质量帮扶活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上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的执行标准和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中高端提质升级。力争每年为不少于5000家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质量帮扶服务,到202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4%,持续提高“广货”市场竞争力。
四是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标杆,擦亮广东制造金字招牌。进一步完善省、市两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大力支持优秀企业和个人申报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在更多领域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高质量发展标杆,总结、推广一批优秀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行以质量标准为基础的品牌战略,以高品质赋能品牌创建。力争到2025年,新增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0家次以上,评选表彰省政府质量奖和提名奖100家次以上,不断提升我省制造业品牌影响力。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个就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请问目前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目标和措施?谢谢。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蔡木灵
蔡木灵:感谢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广东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区,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全国领先,特色工艺制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2020年广东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700亿元,其中设计业近1500亿元。但广东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短板明显、人才短缺、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坚决按照国家统筹布局,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地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广东将充分发挥终端需求市场规模大的优势,按照做大做强设计业,加快补齐制造业短板,重点发展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等,大力引进和培育封测、设备、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到2025年,争取集成电路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建成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通过省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首期规模200亿元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EDA工具、装备及零部件、相关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项目。
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0亿元支持集成电路领域技术创新。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以企业和用户为主体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相对集中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做优做强集成电路设计业,积极推进特色制程和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加快培育化合物半导体,积极发展材料和装备产业,围绕重大制造业项目加强产业链招商,形成“重点突出、错位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省级财政给予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30%的资金补助。支持建设特色工艺研发中试平台、微纳加工中试平台以及相关特色产业支撑平台,推动广州、深圳、珠海市的芯片设计公共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五是培育人才队伍。扩大高校微电子专业师资及招生规模,省属高校可自行确定微电子专业招生计划,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争取年均增长20%以上。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谢谢!
新快报记者提问
新快报记者: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加快量子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广东省经济整体实力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实力全国领先,请问省工信厅,广东省在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方面有哪些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谢谢。
吴东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确实,未来产业具有原创前沿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未来高成长性、战略支撑性等主要特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肩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近年来,广东围绕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网络空间科技、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加快建设十家省实验室,同时也建设了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大科学装置,集聚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同时,在“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下,广东具有联动港澳广纳全球创新资源、发挥广东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效转化的基础优势,应该说广东是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实力。接下来,我们将连同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着力推动我省未来产业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推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创新突破。聚焦世界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面向国内外技术更新突破和产业升级重大需求,立足全省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支持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突破,积极谋划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超材料、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等若干未来产业领域,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二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发展优势,主动对接、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主动承接国家产业基础提升相关重点项目,着力推荐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需求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依托广东领先全国的经济实力和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丰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全省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三是联动港澳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契机,扩大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吸引全球优势创新资源、先进生产要素和高精尖产业项目以及人才汇聚广东。加快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全面推进粤港澳三地制造业创新合作,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战略性产业、未来产业的若干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并跑领跑发展。谢谢!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香港大公报记者:请问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新能源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四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海上风电作为广东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前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请问目前发展现状如何?“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谢谢。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吴道闻
吴道闻:非常感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关心广东海上风电的发展。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对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都非常重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海上风电和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是150万千瓦。通过项目规模化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中山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建成投运,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粤东运维、海工及配套组装基地加快建设,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上海电气、GE风电整机制造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已初步形成集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风电全产业链。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工作力度推进全省海上风电建设,全力抓好《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推动项目开发由近海浅水区走向近海深水区,由补贴走向平价,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
接下来我们主要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发挥省海上风电调度协调机制作用,强化安全生产,力争今年建成投产项目装机超过400万千瓦;二是实施适当的省财政补贴,对2018年底前完成核准、在2022年至2024年全容量并网的省管海域项目给予投资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千瓦1500元、1000元、500元,通过该补贴,推动项目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渡;三是重点打造海上风电基地,在加快规划建设粤西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的同时,也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粤东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并积极争取国家同意广东先行开展国管区海上风电项目试点开发;四是组织做好省海上风电规划修编工作,将新摸查出来的省管海域场址补充纳入省海上风电规划,同时也积极争取国管海域专属经济区的项目场址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五是推动我省海上风电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平价上网,一方面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推进大容量抗台风机组的研发制造,加快漂浮式风机基础、柔性直流送出等重大技术的转化运用,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平价上网;另一方面推动海洋综合开发,鼓励海上风电开发与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能源岛建设、观光旅游等相结合,提高项目综合收益,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六是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对全省产业基地规划布局的统筹,加快建设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新材料、主轴承、齿轮箱、海上升压站等产业链企业,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回答完毕,谢谢!
深圳特区报记者提问
深圳特区报记者: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纳入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请问省科技厅作为牵头单位,在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
龚建文: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您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关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将生物医药与健康列入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高位推动。去年,省科技厅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和完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体系,力争“十四五”期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翻番,达到1万亿元。我们主要采取五项措施推动集群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大力推进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十四五”期间将争取建设5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二是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十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鼓励各地市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园区服务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将建成10个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三是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遴选一批创新实力强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推动主营业务收入1000-2000万元的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实现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
四是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动态梳理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重点项目以及各地市立项重点项目,定期更新相关数据。聚焦重大项目建设,采取靠前精准服务、专班跟进协调等保障措施,解决项目落地与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五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临床试验激励、应用推广等机制。推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施中成药注册标准、检验标准互认,构建一体化中药评审机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技术改造奖补等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汇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立生物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促进医药新产品推广应用。
我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国内一流,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力国际领先,加快进位赶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谢谢!
主持人杨芳: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会后向发布人进行了解。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