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笔谈)

张雷声(1954-),女(汉),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顾钰民(1952-),男(汉),上海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韩喜平(1965-),男(汉),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佘双好(1964-),男(汉),湖北天门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钟明华(1956-),男(汉),广西扶绥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主持人:张雷声


主持人语: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反映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素养要求,对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指导原则,并着重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很高的“学术含金量”,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非学术”看法影响很大。要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非学术”影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期约请了五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知名专家就如何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真知灼见。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从新时代的历史起点站位高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三大转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已到了加强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凸显学科特色、加强学科规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紧要关头。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强调,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前进道路上,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重点内容做出新的拓展。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则强调,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发展—再实践—再发展”进阶逻辑中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理论和实际问题。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说明了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学科建设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着重从人才培养角度,强调了按照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加强博士生培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关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张雷声


在1997年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设基础上,于2005年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经过10多年的建设,迈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初步形成了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构基本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长的10多年时间不长,但是,它却以教师的专业归属感明显增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共识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支撑明确、学位点的数量及发展规模提升幅度显著、专门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等成绩,展现了学科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进程,是一个真抓实干、探索前行的进程。如今它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三大转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发展中,已经到了加强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凸显学科特色、加强学科规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紧要关头。

  

一、从规模式提升转向学科合理布局

  

为适应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的需求、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过去的建设中较为注重规模扩张,学科体系日益丰满,主干学科方向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在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范围内,形成了所属的七个学科方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体系。这一学科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规律,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学科的功能性建设上明显着力不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个如何在既有的学科队伍状况之下加强学科的优质建设问题,通过学科布局的合理化加强学科的功能性建设,就成为提升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问题。

  

学科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优势学科、优质学科能否建成的问题。从学位点建设的布局来说,主要包括主干学科方向的设定、学科资源的配置等内容。从主干学科方向的布局来看,学科建设中对学科布局的合理性有质和量的要求。例如,按国务院学位办印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要求硕士一级学科的主干学科方向必须具备三个,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一级学科的主干学科方向则必须具备四个,其中三个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规定的,第四个是自选的,但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自选。那么,选择什么主干学科方向作为建设的内容,是要根据学位点的优势、学科队伍的状况和长远的发展来进行的。对于学科方向的这一布局,考验的是建设者对优质学科建设的把握水平。从各类资源在主干学科方向的布局来看,学科建设需要的人、财、物,教师、资金、平台等资源怎么分布,同样事关建设的质量。例如,在主干学科方向的建设中,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极为重要,根据教师自身研究和教学的专长,将教师定位在相应的主干学科方向上,科研、课题、获奖、人才培养等聚焦于相应的主干学科方向,无疑是有利于提升学科建设质量的。 

  

二、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为适应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的需求、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过去的建设中较为注重学科布点的数量。到2018年,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8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273个。①学位点数量的增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同时也带来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例如,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学科方向的契合度、研究生培养中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生课程“因人设课”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核心课程,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科建设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实质上是一种质量发展,要求在规模与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突出质量意识,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能力。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加强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一是要确立学科建设的基础地位,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也要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结合问题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实现科研创新,为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奠定理论基础。二是要推进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服务社会、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优势学科、优质学科。三是要依据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学校的定位,以及教师的研究特色凸显学科特色,使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发展要求基础之上。四是要强化学科建设的平台支持,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国家级和各级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平台建设,为学科建设实现质的飞跃注入强劲动力。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优势学科,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政策措施展开。“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年度主题研究,制定学科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编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度报告》。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计划,大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才。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搭建高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类刊物建设,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宣传阵地,办好《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一批重点刊物,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聘职务职称的核心期刊。高校文科学报应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栏目。”②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导向。

  

三、从学科的自我发展转向开放发展

  

为适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以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过去的建设中,较为注重学科的自我发展速度和质量。这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增设之初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有关,它在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属性,搞清楚自己与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从中探索学科的生长点,探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同时,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有关,也就是说,它在搞清楚自己的属性中,还必须搞清楚自己的特殊性,例如,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还如,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关系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先要有自我发展。只有通过自我发展,搞清楚学科的内涵、特征、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等,才能走向开放发展。

  

当然,学科注重自我发展,必然会一定程度地与相关学科交流少、合作少,易于形成一个特定的学术圈子。在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挥好引领作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意义,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科必须从自我发展走向开放发展,敞开胸怀,去汲取外在的养分、利用外在的力量,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引领其他学科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重点内容的新拓展

顾钰民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前进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随着实践、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学科内涵和重点内容必须实现新拓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涵的新拓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中的重点地位得到了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各二级学科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虽然各二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中的重要性没有差别,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侧重点,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了整体性的格局,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学科建设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表现为二级学科的数量在拓展,这既是实践发展的要求,也是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随实践发展必然体现出的学科内涵和重点内容的发展变化也具有自身的规律。

  

原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各二级学科的设置按照常规的理解基本上是根据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相对应的要求进行设置的,“原理课”对应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设立了二级学科;“概论课”对应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设立了二级学科;“基础课”对应于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了二级学科;“纲要课”原来没有对应的二级学科,以后就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设立了二级学科,这样,二级学科就从最初的五个增加到了六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实践、时代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随着实践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一定向前发展,二级学科的发展变化上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二级学科数量的增加;二是一级学科之下的各二级学科重点的变化。

  

根据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二级学科数量变为七个,增加了“党的建设”,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发展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除本身具有的特殊内容和特点以外,与其他二级学科也直接相关,这个二级学科对一级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虽然原来在其他一级学科中也设有党的建设二级学科,但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增设这个二级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突出党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和一般意义上的政党建设内涵不一样,突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关键点,这和邓小平当时说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深化理解和在理论上的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重点内容的拓展

  

二级学科数量的增加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既要在不断拓宽研究领域的同时提高研究的整体性,也需要突出研究重点来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需要在一级学科中确定一个二级学科作为研究重点。从现在各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来看,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作为研究重点,具体理由有: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二级学科涉及的学科内容最丰富最宽广,研究和发展的容量也最大,需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从发展的客观条件说,目前这个二级学科发展规模和条件比其他二级学科更成熟。

  

第二,与其他二级学科的相融度、结合度比较高。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二级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实际上它把发展史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作为主体来研究,同时它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研究的内容。从与国外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研究关系来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当代的思潮,把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时代化作为主体研究就能够体现这一学科建设的时代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研究。就其理论内容看,它是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相结合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和世界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侧重研究的具体理论。

  

第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其主体内容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前史。

  

第五,党的建设二级学科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要研究的党的建设的主体和核心重要内容。

  

第六,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比较特殊,实际上和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具有共性,是把各二级学科的内容如何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问题。

  

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七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重点学科的研究体系,是目前大家比较能够形成共识的。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后也许会有变化,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会比较稳定。这也许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格局。从这一格局看,本学科研究要凸显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化的,要落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研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我们经历了近70年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奋斗,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面临的情况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全新的,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没有碰到过的。今天我们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谈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取得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和基本经济制度,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发展和完善的成果,这一道路和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自信和存在怀疑的各种观点,关键都是在这两个问题上发生了动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要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体现时代的客观要求,在新时代中国显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国际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以新的理念加强理论研究。

  

时代变化包括实践变化、理论变化、环境变化、国情变化、世情变化、客观变化等,是外界所有一切变化的总称,时代变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发展才能与时代同步,能够引领、指导实践发展的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相一致的理论观点。今天全世界最大的问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个别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贸易问题、国家合作问题、气候问题、环境等问题上,处处设置障碍违反公认的国际法则,成为全球化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股逆流。马克思主义必须对此进行批判,但批判要把握针对性,提升有效性,不能泛化。要遵循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精准性。例如,在中美贸易战中,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做法必须进行批判,但要提高针对性、有效性,既包括理论上、道义上的批判,也包括行动上的反制。从理论、道义来看,批判的内容必须要具体化、提高有效性。如,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批判的就是美国的做法,而不是泛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更多的是对其采取政策的批判,因为参加进口博览会的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各国实行的政策并不相同,对美国的批判就是针对其违反公认的国际准则、损害各国利益的做法,这样的批判能够得到各国的认可和共鸣,使美国在世界的道义上、形象上都显示出其不得人心的常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这些都验证了今天开放给世界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的客观规律。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提升多边和双边开放水平,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减少负面外溢效应,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自由化,维护各国公认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这些批判虽然没有具体指明针对谁,但谁都知道是针对谁的,这样的批判比泛化的、没有针对性的泛泛而谈更有效、更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和提高批判的有效性。


以问题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韩喜平

  

自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品质,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的实施,我认为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

  

一、强化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属性

  

所谓学科,就是把人类的活动在解决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验,通过归纳、总结、抽象而上升为理论,而后再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科的形成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2005年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就是在当时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受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分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问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匮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疲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深,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中央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力量、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背景下设立的。可见,“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学科是以一定的研究对象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问题导向还表现在其研究内容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破解问题中发展的,总是随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去不断寻求问题的根源,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为工人阶级的意识启蒙和现实斗争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列宁通过对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阶段取得政权的可能性的探索,以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等重要论断完成了“十月革命”,并通过新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探索寻求建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解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时代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充分关注和艰苦探索,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在不断面对问题和回答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

  

二、强化问题导向是马克思理论学科的任务和使命

  

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任务。一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这两项主要任务在文件中不断强化,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为完成这样的任务,国家给予充分的政策、物质、人才的支持,但目前这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主要是问题解决得不到位,在思想理论上创新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不够,具体的说: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具体而言,在学理研究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贡献不足,政策解读多,深度创新不足;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提供决策咨询的理论不深,口号多了,提供方案不够;在推进党的理论宣传上,照本宣科“宣”的任务完成得好,而讲理透彻“传”的效果不足;尽管全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数较多,但话语权不足,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形成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不多,而形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烈,“问题导向”还不太鲜明。

  

其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直接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应该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状况显著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喜欢率明显提升,教育部正在努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金课”。而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大学生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仍然存在不足,面对网络信息发达、文化价值多元时代,学生既存在对个人生活、社会现实产生的困惑,也存在理论与实践冲突产生的困惑,还存在理想与现实差距产生的困惑,学生在面对专业学习、人际关系、就业选择、价值追求等事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事情时,容易陷入各种困惑与问题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价值养成、道德素养的任务,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要从理论上回答大学生的各种困惑,自然就对支撑其运行的学科提出要求,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真正从学理上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的教学目标,更好地承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三、强化问题导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硕士点实现了全国31个省级全覆盖,一级硕士点已增至近30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80余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归属感和专业感增强,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建设目标也逐渐明晰化,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影响力逐渐提升。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应该由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由内部加强到外部影响,也就是由“起航”到“领航”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领航仍然需要解决突出的理论问题、理论困惑、实际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中强化问题导向。

  

中央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主要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作用,要求各个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不断实现理论创新,解决理论困惑,避免理论研究简单重复的现象,深化“实践—发展—再实践—再发展”的规律认知,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总结问题—创新理论—实践理论—发现问题”的立体循环路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研究的领导地位和哲学社会科学当中的基础和支撑地位;所谓“立地”就是既要直面国际国内发展的突出问题,也要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发挥其智库、智囊的作用,提出建设性建议和学术回答。具体而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就要牢牢把握学科发展现实瓶颈问题、解决发展弊端、突破难点;要立足当前世界的重大变革、发展趋势、共同挑战、矛盾焦点回答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要直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现实问题,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困惑,从解决发展的突出问题中给出理论逻辑解释、现实解决方案,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立面向实践、引导解决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机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影响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话语权。

  

总而言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关键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能否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创新方法,强化问题意识,真正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使命,在解答问题中更好地满足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做出经得起检验的创新成果,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如此,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形成。


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佘双好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向同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在关系,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学科建设,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有之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伴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成长

  

虽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培养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毫无疑问,它最初直接起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而诞生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前,虽然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也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但真正萌生用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想,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进程而产生的。1998年,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被提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开启了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伴相生的进程。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任务:“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了依据。同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正式诞生。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自觉地把学科研究方向凝聚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上来,并将其中的重大问题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紧密结合,统筹规划、整体部署、统一实施。用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核心指标。2018年,教育部下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相应二级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诞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伴而生,共同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又反过来支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形成自身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的特点。

  

一是学科分化与综合相统一的特点。学科产生是科学分化的产物,学科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具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分化与综合相统一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综合性特点,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相适应,同时也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新课程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并增加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内容,整合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综合,合为一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整合成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同时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充分体现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发展、再到基本原理运用的逻辑演进思路,充分体现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建设特点,课程建设的这个特点从客观上要求学科建设与之相适应。

  

二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特点。学科是以科学作为基础的,科学性是学科存在的客观依据和理由,但同时,任何学科都有其意识形态或价值性的特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直接以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我国意识形态旗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意识形态特性表现更为充分。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了将意识形态性内容通过学科或科学知识体系,以正面系统理论教育回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学科和知识体系来回答党的意识形态要求,具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特点。

  

三是专门人才培养与普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的特点。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普通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虽然对非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主要致力于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特点,即除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门人才以外,还要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专门人才的培养与普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仅需要探讨专门马克思主义专门人才成长规律,而且也要探讨非专业的马克思主义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提升的问题。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了不同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有的特点。 

  

三、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相伴相生,在相伴相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学科建设内在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紧扣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这个特色和优势,实现学科建设特色和优势发展。

  

一是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既是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往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前沿问题,解决和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意识的体现,对学科发展具有内在的作用。

  

二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具有和一般专门人才培养不同的教学规律,它既包含普通教学过程,也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多种规律叠加的效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要探讨非专门人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专门领域,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评价论等教学研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把握。

  

三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人员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具有同构性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依靠力量,也是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水平,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

  

四是建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形成的特色和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呈现出与其他普通哲学社会科学相比的特殊性,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充分反映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和优势,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核心任务,形成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的评价机制,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和付出在学科建设中充分体现,更好地促进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

钟明华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博士生培养体系中新设置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必须按照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进一步提升该学科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此,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谈几点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和责任担当

  

所谓学科,是指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自身的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及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知识体系和活动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和设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学科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从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系统进入了国家的学科建制,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科意识就是对学科自身的研究领域、意义和作用、规范和方法的自觉意识;学科意识是否明确,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学科是否真正走向独立和成熟的标志,也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方向、意义和效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门新设置和发展起来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与突出的特色,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作为学科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具有崇高道义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实现解放的道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实现道路,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树立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价值观面前不被错误的言论所左右,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要自觉坚持知行合一,做到“在马、研马、信马、用马”,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总之,特定的学科性质,高度的学科自觉,崇高的学科使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应有的内在品质。

  

二、明确的学术意识与核心素质

  

所谓学术就是专门而又系统的学问,是系统化专业知识的形成和运用,它构成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核心。学术意识是学者对自身学科应当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研究怎么样发展的自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学术意识的根本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而言,它要求博士生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回归经典,培养理论思维。人类思想文明的成果是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的。作为人类文明和时代发展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存在于浩如烟海的文字和汗牛充栋的著述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而言,其基本的学术要求和学术根基就是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恩格斯曾说过,“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没有的东西塞进去。”“应该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读原著必须下苦工,出大力,铆足劲,才能走进经典,走进马克思,与伟人对话,才能领略和品味经典作家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概括力、渊博的学识以及在追求真理中表现出来的学术魅力和高尚情操,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逻辑体系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大量研读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才能积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理论素养,才能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为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术活力。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所以,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就是学术研究中学者对自身的研究对象、目标及其价值的自觉。只有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术动力,不断促进学术成长。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本质是批判,而批判的前提在于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来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在学术研究中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把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决策、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根本旨趣,深入探究和解答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与开放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合理的学业意识和学术规划

  

按照国家的博士生培养规范,博士生的培养期限是有具体规定的,这就需要博士生对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形成自身的学业意识。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学业意识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学术规范的掌握和研究方法的习得三个方面,从而为其博士阶段的生活和未来的学术生涯夯实基础。

  

首先,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是博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就是要培养博士生善于在阅读、听课过程中思考和发现问题,做到多阅读,勤思考,常动笔,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要主动把学习心得、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并且及时整理成结构完整的学术论文,一旦把这种研习方式变成一种习惯就容易找到写作的感觉,论文获得发表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激发理论学习和学术论文写作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为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没有前期的研究基础,没有写作的训练和经验,会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的完成。同时,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是综合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和研讨,学术论文写作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论证中的疏漏往往需要在对话和交流中得到完善,通过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请教,主动参加学术活动,多方途径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出思想火花。

  

其次,掌握学术规范。所谓学术规范,就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于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对学术规范从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及学术批评规范五个方面做出界定和要求,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普遍的指导意见。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中指出:“就为学术生涯做准备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高尚的学术行为更为重要的了。”遵守学术规范是高尚学术行为最基本的前提。博士生的培养是其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必须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掌握学术规范,打牢自身学术发展的基石,把握自身学术发展的生命线。在选题、研读、方法、论证、行文等方面要遵循公认的标准。只有建立在学术规范基础之上,学术论文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彰显,一个学术生命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

  

第三,研究方法的习得。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来看,一是结合最新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做出创新阐释;二是结合新的历史实践进行创新理论概括;三是结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提出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尝试进行问题解答。简言之,学生只有自觉把学术追求与时代发展和人类发展紧密联系,才能读懂理论、把握现实,才能进一步创新思想。与此同时,还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需要思想也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博士生们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以高度的热情、高质量的论文、高标准的规范和高水平的方法为学术生涯开路,定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本文刊发于《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3期,如需引用,请上中国知网下载原文。

《理论与改革》投稿网址:

llgg.cbpt.cnki.net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