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随想录02| 赵鼎新的《社科研究的困境》的经济学式短论
经济学随想录02|
赵鼎新的《社科研究的困境》的经济学式短论
文 / 张凯达(宾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生)
评论文章: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4期。
赵鼎新教授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上的几个重要区别,赵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1. 能否做控制实验;2. 是否有系统性的规律;3. 演绎与归纳能否统一;4. 还原主义的适用程度。2,3两点其实也可以归结到还原主义的问题上。赵教授认为社会科学在这四点上都和自然科学相去甚远,因为无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科学。
这几个都是经济学里格外关切的问题。我觉得赵教授的结论有些过于悲观了。
控制实验的问题,核心是为了明确因果关系。现在主要有两种路数来处理。
一种是真的去做“田野实验”,Random Control Treatment, 比如在肯尼亚的小村子里发蚊帐,观察其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因果关系很清晰,因为控制了很多变量。但是因为控制的变量太多了,所以样本外效度很难说。
另外一种是用“结构式模型”来处理。好处是很大一部分因果关系都蕴含在模型里了,我们只要能“识别”出模型的参数,那么模型的正确就保证了因果,可以做反事实检验。问题在于为了识别这些参数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假设,而这些假设都很难做有效的检验。
还原主义的问题。这个倾向在经济学里面是社科里最明显的。因为不同于其他问题导向的学科比如政治学,经济学算是一个立足于方法论的学科,大体上而言主流经济学家都是坚持还原论个人主义(reductionist individualism)。80年代之后因为卢卡斯批判,凯恩斯学派也着手建立微观基础,也就是现在的New Keynsian, 可以说现在的经济学在微观基础这件事情上是有共识的。
建立微观基础有很多好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保证模型是内部自洽的。一个宏观模型的假设如果可以被(理论上)还原到一系列行为公理,那么我们至少可以验证我们写出来的假设是内部不冲突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模型都要从decision theory的行为公理上往上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自己关注的问题,都有自己的复杂性所在。比如著名的Kiyotaki & Moore (1997), 他们用的金融部门摩擦的假设就非常ad hoc的函数形式。但是这完全无损于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因为它关注的问题是存在金融摩擦时,金融部门的波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波动,而这个特设的假设完全是为了方便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的微观模型来justify这样的假设,但是如果所有模型都从最基础的假设出发,结果只会是失控的复杂,模糊了关心的问题。
总而言之,还原有还原的好处,唯象有唯象的优势,物理学界对此早有公论(Anderson 1972.Science).
原载于:http://kdzhang.com/2017/10/29/weekly-reading-oct-29-17/
感谢作者授权刊载。标题为编者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