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英国才有皇军海军?埃利亚斯的军事职业社会学遗稿的前世今生

高行云 社会学理论大缸 2022-06-17

1950年,流亡英国已有十余年、仍然没有正式教职、但已53岁的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英国社会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发表了一篇研究“为什么英国才有皇军海军”(而不是皇军陆军?而不是法国、西班牙?)的军事/职业史社会学的开山论文——“Studies in the genesis of the naval profession”。


在这篇论文的一个脚注里,Elias写下这样一段颇有抱负的自我期许:

 

This is the first of three studies in the origins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of naval officers in England.

 


放在今天,社会学学者一看到他这篇70年前的文章标题就会感觉不陌生,因为他使用了《文明化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的副标题中的一词:“起源”(gensis)。恐怕,学界不得不让这篇研究和他早在1930年出版的《文明化进程》巨著联系起来,容不得小看。然而,当时的英语学界都还没有阅读到这份巨著的英译本,对这份海军研究也反应颇凉。


 

更值得一说的是,Elias在余下平生(—1990年),也没有再发表所谓“三部曲”的余下两部。Elias去世后。荷兰国防研究院(Netherlands Defence Academy)的Rene Moelker发现了这篇埋没于世的文章,激发了进一步了解Elias的兴趣。于是他搜找到Elias在荷兰和德国的手稿档案,终于发现Elias的遗憾:原来,这位社会学巨擘在1950年后的数十年岁月里,也断断续续地从事这项军事/职业史的社会学研究。遗憾的是,一直从事埃利亚斯文稿全集出版的Stemphen Mennell已基本出版完成了The Collected Works of Norbert Elias(由Mennell就职的都柏林大学的出版社出版,共18卷)。这一册The Genesis of the Naval Profession包括1950年旧作和数篇遗稿的文章,便成了没纳入全集的“第19卷”。


 

不管是对于军事社会学,还是对职业社会学,更何况晚至几十年后才由Charles Tilly提出的“战争塑造国家”的历史社会学,Elias的BJS 1950都是开山之作。显然,他早已有心中有数,要完成更完整的专著。那么,究竟他当初怎么构想自己研究的全局?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不得不搁浅手上的作品吗?

 

在一份的手稿档案里,Elias写下了这项研究伯七章目录,包括:

 

第1章 Gentlemen into samen

第2章 Some data on the genesis of the English navy

第3章 Collaboratoin and dissensions between soliders and salors

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ster and lieutenant

b) The prssional feud between gentleman-commanders and tarpaulin commanders

4The social orgin of the naval officer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第5章 The growth of the naval hierarc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val career

第6章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val profession in Fr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rench and the English naval profession and their causes

第7章 General survey of the state of the naval profession during the 18th  and the bei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熟悉海军史的话,一看到getleman and tarpaulin(绅士和油布)就不难明白,Elias要探讨在现代化初期,How could a gentleman become a tarpaulin without losing caste, without lowering his social status?

 

这一问题颇为重要:在海军作战的特殊环境,离不开尚武勇敢的贵族精神。但也恰恰是海军的特殊环境,也不得不让军人从事由学徒水手们习作的油布式脏活累活。其实,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海洋帝国的兴起,水手传统、讲究航海技术的“油布党”和贵族传统、讲究勇敢精神的“绅士党”,要如何在甲板上你争我斗,最后融合成“皇家海军”,颇有一番历史。

 


从这个“皇家海军”名称就可以看出,虽然是绅士胜利了,但他们也因此水手化和技术化,形成了全新的军事职业系统——naval officer。而这个名称也告诉我们,Elias并非盯在甲板上的一拳一剑,而是放在整个英国的权力结构的变迁之中。

 

这正是Elias一生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在individual-society, micro-macro放在long-term development的衔接努力。同时,“为什么英国才有皇家海军”放在比较的脉络里,分析为什么法国、西班牙的问题:确实,相较英国的王权、贵族和新兴职业团体间的此消彼长的妥协,法国更早地开展了中央集权和官僚制改革,虽然海军变得纪律严明,但却也导致海军缺乏勇武精神,官僚习气深厚,畏手畏脚。

 

Elias这篇文章的比较、衔接和发展纵深气魄,与同样主题,但早于他4年发表的美国社会学家大师、开拓small group的社会学研究传统的乔治.霍曼斯(G.Homans)相比,更可一看差别。霍曼斯因应二战需要,对士兵有了解和研究,于是在1946年的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发表了“The small warship”。然而,霍曼斯仍是遵循组织社会学早期的Human relation学派(如霍桑实验),只关注甲板上小团体里的士气、领导力,也没有把海军和其它职业相比的特殊性带进来,更何况没有把海洋和陆地联系起来。

 

那么,究竟为什么Elias没有延续和完成这份研究呢?这还是得从Elias的奇异的职业/人生说起。

 

作为德籍犹太人,自从1930s年代从德国流亡英国以来,就没有固定工作。毕竟,就连他曾经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的曼海姆这位老板,也已经在英国不容易找生活。起初,依赖于犹太团体的资助,Elias在伦敦政经学院(LSE)拿到了Senior Research Fellow的临时职位,但很快到了1940年代,他的德国身份引起英国当局的不满,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当然,这也并非他一人的遭遇。更为遗憾的是,奥斯维辛这个魔鬼般的名字,和Elias也联系了起来。1942年,传来了他的母亲遇难于此的噩耗,对Elias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他的朋友亦即精神分析学者Siegmund Foulkers的帮助于,二人开创了精神分析上的Group analysis方法与理论的尝试。而他自己,也是这一方法的分析对象。由于当年离开德国,未能把他的母亲也一并带走。学生的负罪感一直折磨着Elias,他在给朋友的信里也说:

 

An ineradicable guilt feeling that I was unable to get my mother out of the concentration camp beofre she died in a gas chamber.

 


身心俱疲的Elias,已经提不起笔了。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心情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

 

I was unhappey that I did not produce more, although I had so many ideas.

 

但是,Elias并没有放弃在英国谋得终身教职的努力。事实上,之所以这位BJS 1950论文研究的是英国海军,也正是因为Elias开始逐渐了解英国社会,想要融入英国社会学界。从他后来的作品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他大量阅读了英国的历史与文化作品,因而才会有后来再在1980和90年代出版的The Germans等专著。

 


而这个英国海军军官研究的选题,也是颇符合英国当时的主流。因为自从20世纪30年,职业研究开始在英美学界受到关注以来,尤其是帕森斯在1939年发表了《职业与社会结构》以来,大西洋两岸对这个议题都有兴趣。只是不同的是,美国更会关注职业的是医生、律师,而英国对于“职业”一词的历史理解,从来都是要从“绅士”那里追溯的——这种历史形构的追溯,也不得不让他和当时盛名于世的帕森斯拉开了啊。

 

直至1954年,年已57岁的Elias才最终在Leicester大学获得社会学的永久教职,而他再迎来自己的写作高峰,却要到60和70年代,被一批荷兰学者重新发现,包括Johan Goudsblom,和该册图书编辑Stephen Mennell等人。

 

这篇英国海军军官史的研究,也终于开始在荷兰学界受到重视。军事社会学的开拓作品,Teitler的1974年的著作The Genesis of the Professional Officers Corps,由当时最重要的军事社会学机构 the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组织翻译成英文。Teitler之所以书名上带上Elias式的genesis,正是因为他的导师 Jacques van Doorn和Johan Goudsblom交往甚密,早已将帕森斯式功能主义和埃利亚斯的figurational sociology拿来比较。也由此,Teitler的landmark,甚至可以看作是对Elias的拓展:更关注军事战术、技术设备,以及被Elias没多着墨的荷兰海军职业系统。荷兰的刊物De Gids也邀请Elias进一步撰写了文章,但也遗憾受限于语言区隔,Elias真正受到关注,还是要到他晚年盛名大至,尤其是英译本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BJS1950这篇文章,才在欧洲产生更广泛影响。

 

1983年,年至86岁的埃利亚斯,在巴黎的一次研讨会上,面对来自法国和德国的听众,用德语说下对自己这份军事职业历史社会学的最后寄语吧(英译是:)

 

What I have to say, is part of a project, which, I believe,, will not be finished during my lifetime. ... I publish very slowly.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363期)


编译自:Moelker, Rene and Stephen Mennell, Introduction: Elias's studies of the naval profession, in Norbert Elias, The Genesis of the Naval Profession, Dublin: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Pres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