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场女权主义社会学读书会全纪录(附PDF下载)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4月6日
提到如今的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人物,无人不知他们有些来自1990年代/二十五年前的北京大学的“福柯小组”,例如李猛、渠敬东、应星、赵晓力、强世功、吴飞、杨立华。
也许我们期望:要是这样的读书会,能把他们的读书笔记、讲座记录保存下来就好了!
这可真的有哦,但是另一个读书小组。
十六年前(2005年),在台湾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任教的成令方副教授,和高雄、台南等老师的一些专研女性主义的老师,例如台湾中山大学的唐文慧老师,共同创办“女权主义社会学经典研读会”。
她们的读书记录,完备地保存下来,公开下载,见下面地址:
http://dsmith.gender.kmu.edu.tw/
我把这些读书记录的PDF,转存到百度云盘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t8WZgo1OZ0QQ3WKO9Opvg
提取码:uyuu
【谅解十五年前的自建网站的风格吧】
1 女权主义社会学经典研读会
【摘自研读会的网站】
本研读会名称为女性主义社会学经典研读会,拟研读Dorothy E. Smith的经典著作。Dorothy E. Smith是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开路先锋,极负国际盛名。她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者中的马克思,在西方女权运动刚刚兴起的年代,她修正马克思性别盲的社会学观点,开启了女性主义社会学。她的理论精进繁复,与时俱进,其理论深度与剖析议题的观点,几乎可以和后结构主义批判思想大家福柯分庭抗礼,但却比他更有实践性,更能将学术植根于女性与弱势者的立场,从他们的每日每夜生活的实际性(actuality)中提问。
自1990年开始至今,Dorothy E. Smith所获得的学术贡献奖项不计其数,举例来说:她曾于1990年获得加拿大社会学与人类学学会的「杰出贡献奖」;……;最后在她退休前夕,美国社会学学会特地为她颁发了一座「终身杰出学术贡献奖」(Career of Distinguished Scholarship Award),这是对Dorothy Smith身为一个社会学家的最佳肯定。
Dorothy Smith在一九二六年出生于英格兰,曾经移民美国,最后定居加拿大,现年七十八岁。一九六三年,她从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社会系取得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该系任教,成为该系唯一的女教师。越战期间移居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于加国西岸最著名的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任教。她在1977年再应聘到当时加拿大最具批判思想与学术开放度的著名教育机构─OIS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直到2000年从多伦多大学退休。倾其学术生涯投入全副精力致力开创「女性/人民立场观点」的研究取向。……。
Dorothy Smith关心女性主义知识的建构与权力运作,在一九八0年代提出她所创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制度民族志」(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获得学术界和社会运动学者的尊敬,一九八0年代她接着提出女性的「立场论」,并对父权社会的「宰制关系」(The Ruling Relations)进行批判。这些目前都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界的重要理论和主流的研究方法了。「制度民族志」是一个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的知识建构的理论,她曾称此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策略」,近年来,因为此一研究法的盛行极受肯定,亦成为一般大众化社会学者普遍使用的方法。
Dorothy Smith在其专书之中对此一研究法有相当详细的阐述,但是台湾探讨此一研究方法和运用此研究取向,与所作的的经验研究,似乎仍旧不多。因此,我们认为本研读会有其必要性,因为未来透过我们的研读和介绍,一定能让本地学者更了解其理论精髓与实际的与应用,相信能够更为丰富本土女性主义社会科学界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在此附上 Dorothy Smith 的履历,以便说明其著作丰富的资源使多么值得挖掘的。
今年11月初成大政经所副教授唐文慧获得教育部门的经费补助,邀请 Dorothy Smith 来台二周与台湾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和教育学界交流。所到之处(台南成大,高雄高师大和高医大,台东师院,台大社会系、女学会、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都引发很大的回响。正因为如此,我们期望在她来访期间准备的阅读与讨论所激发的火花,不要因为她的离去而散失。于是希望继续组织读书会,将累积的知识和想法能继续深化。
基于地缘关系之考虑,我们研读会的主要成员皆为南部地区从事女性主义研究与教学的女性学者。其实,本读书会运作历史已久,过去四年来,我们已经不间断地陆续以「母职读书会」为名召开读书会,必并且从事写作和出版的工作,我们每年都还举办「性别课程教学研讨会」。我们的学术背景主要以性别教育和社会学为主。……。
2 怎么读?
就精选的章节,该读书会提供了主读人的导读稿,有详有略。
比如,在上述的这个文本的导读稿,吕美枝教授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探讨的社会关系
* 摘录重点观点
* 摘取重要的田野片段。
* 联系本地现象思考
* 对比经典作品联系思考
见下:
3 还有一些写真
有意思的是,这个读书会还有写真区,放了一些当时的读书照片,也是挺有怀念感的。
4 一些题外话
翻开我们翻译引进的社会学、社会理论教材,多是“老+白+男”写的,而且多是“后帕森斯时代”写的,有些真的过时了,像特纳的《社会理论的结构》,过时得不是一点半点了。
这些老的教材,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性别理论上太缺少。如果说把杜波依斯的种族理论,现在重新进入社会理论教材,更有“美国特色”,那么性别议题,可能不需要这种美国特色还是中国特色的太多考虑。
关于Smith的理论,我第一次知道也是去年看了导师Stephen Kemp当年的硕士论文才知道。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的《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倒是有专章介绍了。
记得波兰籍社会学家Ewa Morawska在回忆1970年代赴美国求学经历时,说到觉得性别观是她到美国时才感到的盲点。
我以前写东西的时候也不注意。如果英文写作时,引用原文,避不开韦伯、马克思这些“老白男”——真的是老了,所以他们用词是很直男的,习惯在表达泛称的“人”的时候,直接用“he”/“men”作主语。几次,导师都纠正让我要在原文处加个括号[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