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美国社会学评论》主编上社会理论课?配套《社会理论二十讲》就行!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11月1日
社会学的顶尖刊物是哪本?
不管用哪个标准,肯定前三名里会有《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如果你能跟《美国社会学评论》的主编Omar Lizardo,学习社会学理论,香不香!
太可以实现了!
上海人民出版社刚翻进了一本教材,来自两位德国学者Hans Joas和Wolfgang Knöbl合著、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作彧翻译的《社会理论二十讲》,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9.7分!!!
你也许感觉这扯得太远了。怎么德国教材和《美国社会学评论》扯上关系?
不信的话,直接来看Omar Lizardo怎么教社会学理论。
Lizardo之前在圣母大学教书,前几年转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了。Lizardo是个特别的学者:他做很多理论研究——从布迪厄到韦伯,但也一直反对单打独斗式理论研究,所以和量化、理论、历史学者合作发表很多认知、文化、网络等领域的社会学研究。
我之前推荐和解读过他的一些东西,见下:
什么是磁滞效应?布迪厄及其延伸(Strand&Lizardo2017)
访谈|《美国社会学评论》主编Lizardo谈文化社会学的学习与发展
ASR2017|文化社会学在说“文化"时,有哪些分类和关联?
Lizardo开过《当代理论》社会学课程,就是以《社会理论二十讲》这本书为主线,帮学生配上和这本书引用过的、拓展的文献,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
下面,我会说明这个课程每一讲里中《社会理论二十讲》相关部分,及其和配套拓展阅读文本之间关系。如果你有兴趣,现在就可以拿上这本书,开始上《美国社会学评论》主编的理论课程,一起学习社会学理论!
Lizardo的课程设计结构是这样的:
先是理论传统,从帕森斯到反帕森斯,从行动理论到结构理论,接着讲理论综合(结构/行动)及其拓展的理论议题(如宏观—微观关系)。
再是当代实践,从文化转向、认知转向、关系转向、实践转向、制度转向出发,总结文化社会学、组织社会学、认知社会学、社会网络分析方面的经验研究,关注由经验学者发展出来的综合理论。
最后是社会科学哲学考虑:如何做理论?如何因果解释?
因此,你既能看到Parsons, Giddens, Bourdieu,也能看到Paul DiMaggio,John Meyer等。
课程大纲下载,见页底。
下面,我只标人名(年份),如Abend(2008)。你可以对照课程大纲,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文献。你也可以在公众号里,直接搜索这些作者名字,很多文献都在多年前介绍过。
第1讲:当我们在搞理论的时候,到底在搞什么?
What are we doing here?
阅读文本:
《社会理论二十讲》第1章《什么是理论?》
Lizardo还挑选了Abend(2008)、Martin(2013)、Heiskala(2014)、Alexander(1987)、Selg(2013)等。
说明:
Abend(2008)探讨“理论”的七种(还是六种?)意义的文章,已经是现在美国社会学理论课程第1讲的必备选择了——虽然他发表的时候还在读博。Selg(2013)是对这篇文章的批评,Heiskala(2014)也是类似延伸。
对比来说,《社会理论二十讲》第1章不同。这个差异更像科学哲学的两种取向:是从科学实践中总结(比如科学史研究),还是给出一套科学规范的结构(比如实证主义哲学的说法未必合乎科学家手上做的流程)?Abend(2008)主要是前者,但这本书的论调吸收了前者,不过更像后者。所以,他是和Alexander(1987)这份文章对话:除了从实证主义的理论观、波普的证伪论谈到库恩的范式论,也结合了Alexander关于科学研究的连续统的观点——为什么经验观察也是负载着理论的?如果回看Alexander自己的说法,确实他没有引用多少库恩的话,这也颇有意思。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YES
第2讲:让我们从行动理论开始吧!
Let's begin at the beginning: Action Theory
阅读文本:
Parsons(1935,1938)两篇文章,以及《社会理论二十讲》的第2讲《帕森斯与他尝试集各家大成的理论》,还参考了帕森斯研究专家C .Camic等的文本。
说明:如果熟悉帕森斯就会知道,怎么是1935、1938?他的名著不是1937年的《社会行动的结构》吗?你没看错啦。因为Lizardo可能认为《社会理论二十讲》已经总结得挺好了(尤其特别引用了Parson一份未刊手稿),所以他补充了两篇在Hans Joas那里没有列到参考文献的论文。1935年文章是不太好读,但和1937年这本名著密切,分别是:
1935年“The place of ultimate value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1938年的“The role of ideas in social action”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NO
第3讲 从行动理论到功能主义以及理论整合的瓦解
From Action Theory, to Functionalism, to Theoretical Disintegration
阅读文本:
《社会理论二十讲》第3章《迈向规范主义功能论的帕森斯》、第4章《帕森斯与规范主义功能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Alexander(1987)一书关于批评帕森斯、冲突学派等方面介绍。
说明:这部分对于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之后的思考发展的介绍。Hans Joas确实看到当时帕森斯在小团体互动研究以及医学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这是很多教材都会忽视的。其实我们以为最理论的一本书《社会系统》(1951),里面有一章就是来自他的经验研究哦!
同时,Lizardo课程安排也有意思,没有专门涉及去谈冲突论。我认为很有道理。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4讲
行动理论的遗产之一:关于(社会)行动讨论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The Action Theory Legacy I: The (Unsolved) Problem(s) of (Social) Action
阅读文本:
这一讲,Lizardo不让你读《社会理论二十讲》了,因为他叫你直接去读Hans Joas的书《行动的创造性》(The Creativity of Action)。还有Silver(2011)很有创意的文章,谈moodiness of action,以及来自Emirbayer、颇有影响的文章What is agency。
说明:Lizardo大意地想说,帕森斯在1950年代之后越来越不再关注行动理论,尤其是如何丰富行动的内容(如:不止是目的/手段之面向)。所以这一讲文献多是从action本身(不一定是sociality)出发,谈当代的、仍在帕森斯对话中去丰富的一些尝试。
顺便一说,华语界最早谈《行动的创造性》,可能是叶启政老师。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5讲
行动理论的遗产之二:现象学式批判
The Action Theory Legacy II: The Phenomenological Critique
阅读文本:
《社会理论二十讲》第7讲《常人方法论》,以及该派Heritage等人的总结。当然,还有舒茨传统的《实在的社会建构》以及他本人的作品《社会实在问题》。
说明:有意思的是,Lizardo多次引用到Heiskala的作品。这是位芬兰社会学家,也在一直做政策创新方面研究。我的一位导师高位赞扬芬兰的社会理论发展。我在之前公众号介绍过他的几篇文章。
Lizardo也没让学生直接读加芬克尔的原文,可能是怕太难了吧。他挑选舒茨的作品,也是短文为主,不挑专著中的章节。如果遇到不好读的文本,确实老师要为学生想一想怎么办呀!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NO
第6讲
带入社会科学讨论的结构(之一):社会学式结构主义
Structure Enters the Social Sciences I: Sociological Structuralism
阅读文本:
Porpora(1989)、Lizardo(2010)、Levi-Strauss和Radcliffe-Brown的文章
说明:Lizardo终于列了自己的文献,但其实只是对John Levi Martin的书评。这篇书评挺精彩,梳理了社会学里结构讨论的几种特点——尤其是基于经验研究的作品,比如网络分析兴起之后。Porpora这篇文章是经典了(可以靠一首歌吃一辈子的那种)。
这一讲没有要阅读《社会理论二十讲》?没事,因为下一讲还是这个主题,就要你读了。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7讲带入社会科学讨论的结构(之二):语言学式(所谓的法国范)结构主义
Structure Enters the Social Sciences II: Linguistic ("French")Structuralism
阅读文本:
Giddens(1987)、《社会理论二十讲》第14讲《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说明:Giddens这篇文章收在Social Theory Today这本论文集。这本书很值得翻译引进,是汇集了当时在世/当红的社会理论家写的,最近也再版了。2017年,几位美国社会理论研究学者一起再搞了个文集Social Theory Now,也是为了在标题上致敬这本书。
值得一说,Hans Joas对法国传统的这一章整理,可以让你不像看多斯的《从结构到解构》那么厚那么复杂的学术史,也可以搞明白法国人整天在想什么。我很喜欢他对福柯的讨论。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8讲结构的(诸种)问题之一:结构化理论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e I: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阅读文本:
Thompson(1989)和 Joas(1993)、King(2000)等
说明:又不读《社会理论二十讲》了?因为Lizardo老师让你去读Hans Joas的《实用主义与社会理论》一书(1993)中的一章,专门谈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我之前在公众号推送介绍过,这篇实际上是他给吉登斯的《社会的构成》德译本写的序言。如果熟悉Hans Joas这本书就会发现,他在《社会理论二十讲》谈的很多人物,其实在这本文集里都有收录和准备,比如Cornelius Castoriadis。理论学者往往在写这种人物/思想评论文集,一人/一书为一章,要为自己的宏大、原创计划做些准备或试炼,所以在三年后出版了原创专著《行动的创造性》。
对了,印象中Thompson这位作者,就是和Giddens一起搞Polity Press的共同创办人。
(John Thompson)
这一讲还收录了Turner(没错!就是写你可能读过《社会理论的结构》教材的作者)在《美国社会学学报》上对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的书评,也值得一看,整理得很简洁到有点教材。
King(2000)这个作者在千禧代之际兴起的一位英国理论学者,写的几篇理论文章很有影响。他是“爱丁堡学派”里出走的Barnes的重要学生。下一讲还会看到他,但后来研究足球…以及军队问题了,转到政治学系了。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9讲 交作业、没课程
第10讲结构的(诸种)问题之二:结构化、二重性与合并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e II: Structuration, Duality,Conflation
阅读文本:
Archer(1995)、Sewell(1992)、Elder-Vass(2008)、King(1999,2010),以及2007年的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的争论几篇
说明:这一讲是国内社会理论界还谈得不多的、来自批判实在论一派的讨论(除了Sewell)。Sewell这篇是1990年代社会学(不止理论界)引用量TOP10。这也是社会理论在一般社会学的最后辉煌了。
Archer等人对吉登斯的批评在于这一讲的标题中的conflation。King(2010)的文章对二人观点整理得简洁。Elder-Vass(2008)这篇文章是批评国内很久以前引进的一本书《社会结构》(很薄,其实是为了写通识教材,但却有点观点创意)。我的导师Stephen Kemp最近会刊出一篇文章,再从Latour角度再批评Elder-Vass(2008)这篇,有兴趣可以留意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这一派的自家刊物)。
对了,2007年这场争论主要还是涉及实在论vs.建构论,或者说“社会结构”只是建构还是自成一格的。这争论也算是2002年前后Rom Harre(其实是批判实在论早期奠基人之一)引发的争论的延伸。几年后,有一位英国社会理论青年,把这个议题延伸出来,用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写成了博士论文,现在到了Bristol社会系教书了。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11讲结构的(诸种)问题之三:追寻实在论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e III: After Realism
阅读文本:
Dépelteau(2008)、Piiroinen(2014)、Lizardo(2010、2013)以及Fleetwood等人作品
说明:这一讲的标题中“after”可以理解成“追寻”,比如格尔茨的自传式作品《追求事实》(After Fact)。这一讲文献开始涉及到两方面观点:一方面是把实在论用开去,比如Depelteau对布迪厄的解读(写得有点无聊~)、Fleetwood(其实是商学院的)的发展,但也能看到芬兰学者Piiroinen的多篇从实用主义角度的批评的文章(他发在Sociological Theory上的论文,正巧是我的硕导当评审人)。Lizardo2010这篇文章非常精彩,是联结李维史陀、吉登斯和休厄尔。如果你想把这几讲做个回顾小结,这一篇必看了。
(Tero Piiroinen)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12讲结构化之后:权力社会学新论
After structuration: The new sociology of power
阅读文本:
《社会理论二十讲》第12讲《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较新的英国权力社会学》、以及Michael Mann, Isaac Reed等人作品。
(Isaac Reed)
说明:《社会理论二十讲》终于回来啦!因为他把吉登斯和权力理论放在一讲谈了。Reed这篇文章刚发出来,他这个课程大纲就收录了。我发表在《清华社会学评论》的论文,也运用过他的理论,和Sewell的理论有过综合。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13讲行动/结构的遗产之一:宏观与微观
The Action/Structure Legacy I: Macro and Micro
阅读文本: Knorr-Cetina(1981)、Collins(1981)、Fine(1991)、Coleman(1986)等
说明:Knorr-Cetina文章收录在Advancesin Soci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也是一本值得引进的理论家合著文集。这一讲的众多文章,标题就看出来极大的分化:Collins的叫《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Fine的叫《微观社会学的宏观基础》。当然,如果你兴趣,可以进一步问他们没有问的:你们共识的“基础”是什么。Coleman文章引来了Sewell的批评,但没有被Lizardo收录到课堂上,有点可惜。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14讲行动/结构的遗产之二:关联到了系统/行动理论问题
The Action/Structure Legacy II: The Problem with System/ActionTheories
阅读文本:
Joas(1993)、Lockwood(1956)、Archer(1996)、Mouzelis(1997)
说明:你看得没错~Lizardo谈system,但根本不谈卢曼~!这太美国社会学!他也只是一笔带过哈贝马斯。Lockwood及后面两篇文章是一串的。教理论课能否谈到这篇文章,可以算作是不是社会理论史研究者的鉴别标准之一吧。顺带一说,Lockwood是Giddens在LSE读硕士的时候的导师。Lockwood是很早就出名了,以社会阶级流动出道,写了多卷本(和John Goldthrope合著),后来也写理论作品,尤其是1992年还专门出了本书。但是,Giddens想再跟他读博的时候,Lockwood拒绝了。不过,后来Giddens成名了,当了LSE院长。
这里让你读的还是Hans Joas的《实用主义与社会理论》一书中对哈贝马斯评论的一章。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不过我介绍啦,当年北大社会系办的《社会理论论坛》收过这几篇文章的译本。
第15讲文化转向和美国社会学对行动/认知联结的再发现
The Cultural Turn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Action/Cognition Link in American Sociology
第16讲文化转向和美国社会学对结构/行动理论的再发现
The Cultural Turn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Action Problem in American Sociology
阅读文本:
第15讲的Swidler(1986)、DiMaggio(1997)、Vaisey(2008)等
第16讲的Swidler(2001)、Alexander(1990)、Norton(2014)等
说明:从这一讲开始,Lizardo转向更和经验研究结合的讨论了——更准确的讲:来自一些分支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学者的理论思考,如何也需要在一门《当代理论》的理论传统中得到承认。我非常认同这种做法。不要感觉理论家就是个雨伞,什么都能罩在里面。
这两讲都是文化研究,涉及到不同的传统:Swidler的文化作为工具箱理论,Vaisey的双重过程、Alexander的强纲领理论。
第16讲交作业
第17讲制度理论之一:联合行动与制度
Institutional Theory I: Linking action and institutions
第18讲制度理论之二:理性化的宏观动力
Institutional theory II: The macro-dynamics of rationalization
阅读文本:
《组织分析新制度主义》(有中译本了)、《制度逻辑 : 制度如何塑造人和组织》(也有中译本了)以及Meyer关于world society的一些文献
说明:组织社会学在1970/80年代的突起,至今仍有影响。尤其是新制度主义理论,虽然开始由社会学家传播到组织学,但现在更发散的发展还是在组织学,比如《制度逻辑》一书,是新制度主义新成果了,反倒是社会学家不太参与了。这本书的豆瓣评分挺低,才6.5分,有点屈。你不能指望组织学者写的理论书像社会理论书一样深奥和哲学渊源。为什么一定要有所谓的哲学渊源,才叫好的理论?
像第18讲的Meyer的讨论:如果你想和别人说韦伯的“理性化”之类的观点,与其用人文熏陶和伦理关怀打动别人,还是老老实实看看Meyer等人的研究,告诉你为什么现在大学、国家、公司的组织形式经常那么像。“祖师爷”会在problem-finding上很牛,但在problem-solving上经常会落后,所以不要抱守残缺。这方面国内还谈得不多,复旦大学李雪老师之前有过这方面研究,也发表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我的硕士论文的口委之一,张义东老师在德国拿的社会学博士,他的毕业论文是比较研究John Meyer和埃利亚斯的文明化理论——也许你也发现了,还是有美国中心的成分,这个课程大纲没有谈Elias,但欧洲爱他的挺多,包括英国。
Hans Joas的《社会理论二十讲》里,也有一点谈到Meyer的研究。
第19讲现在社会学家怎么谈社会结构呢?结构的关系主义
Whatever happened to social structure? Structural relationism
第20讲社会结构从何而来?网络、意义与制度
Where does social structure come from? Networks, meaning, and institutions
阅读文本:
Emirbayer and Goodwin(1994)、Emirbayer (1997)、Erikson(2013)、Fine(2014)、Mische(2014)等
说明:Mische(2014)这篇更适合入门,收在《社会网络分析手册》,有中译本。这两讲是应当文化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分析兴起之后,社会学理论家爱用的“结构”在社会学的实践中成了什么样。这里会有一些经典问题:比如文化和网络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这和帕森斯当年的想法,有同有异。帕森斯当年就区分了人格系统、社会系统(角色的制度化)和文化系统(价值的普遍化)。对照来看,经验研究中会如何理解社会结构也从人格系统来呢?也许还是个遗漏/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帕森斯的personality, character等词汇,现在都没人愿意用了,因为action已经被化约为social action了,所以很遗憾。有兴趣可以看看Colin Campbell这位英国消费/宗教社会学家的理论作品。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1讲(微观)互动主义理论
(Micro)Interactionist theory
阅读文本:
Wiley(1996)、Collins(2004)、Mills(1940)、Campbell(1996)
说明:如上面所说的,帕森斯的人格系统的缺失,Lizardo把Campbell放在这里,和象征互动论的当代发展结合在一起,有点不是很合适。这里还单独谈到了Mills(1940)这篇被遗忘的文章。前两本都有中译本了,《符号自我》和《互动仪式链》。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2讲新实用主义行动理论
Neo-pragmatist action theory
阅读文本:
Joas(1996)、Emirbayer and Mische(1998)、Gross(2009)等
说明:Hans Joas又回来了!还是他自己的专著《行动的创造性》,想省事你就直接读《社会理论二十讲》的第19讲《新实用主义》。这里的几篇文章,之前都推送介绍过。
顺便一说,我的博士论文就要研究实用主义啦~!所以读这位实用主义社会学家Hans Joas的理论史,看着挺有共鸣,比如对语言转向的批评。当然,我也有一点不同看法了,比如社会科学哲学观和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4讲文化研究的实践转向
The practice turn in cultural analysis
阅读文本:
Sewell(2005)、Biernacki(2000)、Lizardo多篇谈Bourdieu的文章
说明:你也好奇吧——为什么都一直不谈布迪厄!对的,Lizardo直到这里才说,因为他不想把布迪厄放在结构主义的脉络下——这是美国文化社会学的通用做法——看看中产阶级是不是爱听古典音乐,还是也听嘻哈音乐。Lizardo更希望强调布迪厄作品中的实践和认知面向。值得一提的是,Biernacki的作品不多,但一直质量很高。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5讲道德社会学新论
The "new" Sociology of Morality
阅读文本:Abend(2008,2010,2012)
说明:这是更新的发展了,很大程度上是布迪厄作品引发了拉蒙特关于阶级的道德意义的讨论,进而让morality这个其实一直以value, norm等词出现的概念,更直接地摆到社会学词汇里。但是用力更直接的是Abend,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商业伦理史的社会学研究。这两年,他开始从社会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比如thick concept, moral brain。
美国的中生代做理论学者,我觉得走得更远,也许是Abend和Reed。Abend这个人,网上不太能找到他照片的~~不信你试试。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NO 期待今后有时间再一篇篇介绍吧
第26讲双重过程、认知和行动
Dual Process, Cognition, and Action
阅读文本:
Vaisey(2009)、Pugh(2013)等
说明:这是文化社会学的认知转向新成果,而且影响到了访谈方法。现在已经很少有靠博士论文就促成某一流派的可能性了,但Vaisey做到了。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7讲诸种场域的一种理论,或者,一种场域理论?
A Theory of Fields or a Field Theory?
阅读文本:
Fligstein作品、Martin作品和布迪厄作品
说明:这一方面主要是Fligstein想把布迪厄理论更加普遍化、更加社会运动化。我在之前公众号介绍过Fligstein的访谈,总结过他自认为比布迪厄场域理论发展的地方。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8讲盘点评估:当代社会科学中的解释
Taking stock: Explan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
阅读文本:
Sewell(2005)、Reed(2008)、Martin(2011)
说明:有意思的是,Lizardo到最后才开始探讨社会科学哲学问题,这里只用了Reed的文章,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总结分类很整齐,省去读者要读那些很难、又是另一套传统的科学哲学文献了。这真是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要都推到学生不读书、读不懂。难的东西,不合适入门、不容易完成的事情,老师的责任是什么?也要想清楚。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29讲盘点评估:从理论到理论化
Taking Stock: From Theory to Theorizing
阅读文本:Richard Swedberg引起的讨论
说明:这是更近的了,但也非常老——你现在看到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材的模板,是1960年代的实证主义运动建立起来了,比如以“科学环”为模型。现在,这种theory building运动又有新的发展。用Sociological Theory主编Iddo Tavory的话说,就是从deduction(实证主义)到induction(扎根理论)再到abduction(溯因推理)。Swedberg这两年一直在整理社会学研究实践会用到的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发展起来的,比如social pattern, variable, ideal type, abstraction等等。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往期是否荐读过本讲相关文献?YES
第30讲交作业
拿起《社会理论二十讲》!
挑战一下《美国社会学评论》主编的社会理论课吧!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vrZiQVZ5K1_JLn3h4CHyw
提取码:eri8
* 这是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第606期推送 *
在公众号里搜搜上面的人名,就会找到之前推送解读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