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一世的伟大贡献-任见《法国史传》062
六卷法国史传,请您阅读评判。
法国史传
Romanticcountry (French epic)
(第二卷)
任见 著
本书简介
第十六章 轮番较量
062
卢瓦尔河是法兰西大地上一条狂野的河流,似乎天生就有一股君临天下的王者之风,其风光之出色,一直被冠以“法国花园”的美称。
卢瓦尔河水终年奔腾不息,激荡的河水冲刷出了一片富饶平坦的河谷。这道河谷是法兰西要地,几个世纪以来,众多王公贵族都在这道河谷建立据点和城堡,用于躲避战争灾难和居住生活。
河流之上的城堡,森林深处的花园,田园诗般的农庄,蔚为壮观的大教堂,各抱地势的老宅院,皆与优美的背景相得益彰。而且,很多城堡、修道院、花园,都打着皇族的烙印。
卢瓦尔河谷的皇家建筑,源于公元1415年的加莱·阿金库尔战役之后,法王查理六世被俘,查理七世被英格兰人赶出巴黎,无奈以退为进,蜷缩于相对安全的卢瓦尔河畔避难。当时此地堡垒坚固,土地肥沃,水路连接勃艮第、里昂以及地中海,便于继续撤退。
英雄圣女贞德引领法兰西取得大反攻的胜利,解救查理七世出了困境。自查理七世之后,法兰西贵族们体验到了卢瓦尔河谷的美妙之处,乐而忘返,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卢瓦尔河谷遂开始了它的黄金时代。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在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指导下,扩建了皇家昂布瓦兹城堡,将其装点成了意大利艺术风味浓郁的所在。
还有卢瓦尔河谷最为雄伟壮观的香波城堡,是达·芬奇设计、弗朗索瓦一世投资兴建的绝世佳作,其他城堡与它相比都要矮小太多。
香波城堡长宽各有一百多米,气势恢宏。中间是正方形的主堡,两侧为四个圆锥形的巨大角楼。城堡共有四百四十个房间,三百六十五座烟囱,十三个主楼梯和七十个副楼梯,雕刻柱头鳞次栉比。
城堡的设计与装饰方案围绕着中轴线展开,在中心位置上,是独出达·芬奇心裁的双螺旋楼梯盘旋而上,直至城堡的最高层。
双螺旋楼梯是两组独立的楼梯相互交错地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心盘旋而上,同时上下楼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见,而不会碰面。
据说这是国王为避免王后和他的情妇正面相遇时引起尴尬和纠纷,特地请达·芬奇设计的,堪称建筑史上一绝。
自双螺旋楼梯可以登上城堡的露台,除了城堡的圆形尖顶之外,露台上还有好多精美雕刻的小屋顶,那是取暖炉烟囱的顶子。
此前建造城堡,多少还有军事防御的功能,而香波城堡的屋顶露台,却舍弃了所有的瞭望、向外攻击等功能,完全为国王及宫廷贵族观赏庭园景色和竞技表演所用了。
这座气势磅礴的宫堡,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炫耀和享受,它体现的是华丽夸张的皇家园林风格,是皇权和艺术的结合。
这座宫殿,弗朗索瓦一世在位期间并未完工,它也并非为长久居住而设计,所以弗朗索瓦一世仅在这里住过几周时间。
弗朗索瓦一世比他之前的任何法兰西国王都更倾向于人文主义,由于他的倡导和践行,文艺复兴精神真的在法国生根了。
弗朗索瓦一世极力支持法兰西社会的新变化,他鼓励欧洲各地的艺术家来法国居住和创作,除达·芬奇之外,像安德里亚·德尔·萨托这样的伟人也接受了他的邀请。
弗朗索瓦一世极鼓励文学的发展,号召臣民多读书,并且他自己尝试着写诗。
他对各种知识都充满兴趣,对农业、地理、军事、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广博到无以复加;在他的餐桌上,总是坐满着各方面的顶尖学者,他与他们侃侃长谈,讨论着最专业的问题,从不厌倦。
弗朗索瓦一世对建筑尤其抱有浓厚的兴趣,开始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土木工程,向建筑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他续建了法国王室一直在修造的安布瓦城堡,并且对布卢瓦城堡进行了翻修。
弗朗索瓦一世热心于建筑设计,他常常带着自己的设计草图去向达·芬奇请教。极具文艺复兴风格的尚博尔城堡最终有可能出自达·芬奇的设计,但起初的蓝图是弗朗索瓦一世画出来的。
弗朗索瓦一世的另一大建设贡献是,把卢浮宫从一座要塞式的建筑变成了今天人们所见的艺术博物馆。他的伟大贡献还有修建了著名的枫丹白露宫,这个大工程造就了一个建筑流派——枫丹白露派。
弗朗索瓦一世还雇用了大画家苯纳文托·切里尼、罗索和普利马·提乔,他们为弗朗索瓦的宫殿增添了许多辉煌的装饰。
弗朗索瓦一世雇佣了一帮人专门在意大利为他收购文艺复兴巨匠如米开朗基罗、提香以及拉斐尔的作品,把它们运回法国。法兰西王室由弗朗索瓦一世肇端,才真正有了艺术收藏,今天卢浮宫里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是从弗朗索瓦一世时代开始聚拢的。
达·芬奇将他的伟大作品《蒙娜丽莎》带到了法国。弗朗索瓦一世想把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搬到法国来,但直到公元1519年达·芬奇去世,也未能实现。
达·芬奇去世的时候,弗朗索瓦一世匆匆赶来拥抱弥留之际的大艺术家,随后让达·芬奇安眠在昂布瓦兹城堡内的圣雨佩礼拜堂。
这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晏驾了。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和西班牙王查理五世争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查理五世得到德意志银行世家富格尔家族的资金支持,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方法最后获得当选。
查理五世属于哈布斯堡家族,是奥匈公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他的王朝被称作哈布斯堡王朝。
查理五世实力越来越强盛,统治着西班牙、尼德兰、南意大利,几乎对法兰西形成了大半个包围圈,而且,他确实怀有野心,不仅想把法国军队赶出意大利,而且企图夺占其祖母丢失的勃艮第领地。
公元1521年,查理五世出兵,从法国手中夺取了米兰,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弟弟推上公国王位,成为弗朗西斯科二世。
弗朗西斯科二世有主意,站稳脚跟后,联合威尼斯、佛罗伦萨、教皇国和法国,组成同盟对抗查理五世,导致查理五世又将他驱逐出了米兰。不过他仍能在公国的数个城市维持统治。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岂能容忍如此局面和查理五世的企图,指示法国军队收复米兰。
次年,由于法军中的瑞士雇佣兵未能得到充分的军饷,他们强烈要求主动进攻,以夺取给养和财物。
四月二十七日,法军瑞士雇佣兵在一个叫比克卡的地方向神圣罗马帝国的营地发动进攻。
敌人显然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它们建立了一道胸墙作为工事,阻挡骑兵,胸墙后面布置了四列西班牙火枪兵,再往后,部署的是德国雇佣兵,德国雇佣兵的武器主要是长矛,最后是负责支援的六千意大利人。
法军瑞士雇佣轻步兵组成两个方阵,各有一百人宽,七十五列纵深,担任正面主力。步兵方阵右翼是骑兵,左翼是将领维考特·德·劳特克本人率领的骑兵,他试图包抄和攻克敌方的右翼防线。
法军的后阵并列着十六门大炮,预备一齐发射炮火,以掩护进攻。
瑞士步兵过于自信,不等配合的友军到位,即向对手进攻了。瑞士人举着传统的长矛奋勇冲锋,以密集阵形压向对手。
神圣罗马帝国的四排火枪手以胸墙为掩护依次射击,射击结束者退回最后一列快速装填火药由后排顶替射击位置,周而复始,不停地开火。
瑞士轻步兵受到西班牙火枪手的连续射击,尚未冲到对手面前,就已付出了一千二百人的惨重代价。
但瑞士英雄们士气不减,当他们成功抵达对手面前并开始攻击后,西班牙人后退了,德国雇佣兵接替他们的位置,向翻过胸墙的瑞士步兵展开反击。
这时候法军的支援部队也感到了,从其他方向进攻敌人。
在瑞士轻步兵和德国雇佣军的激烈搏斗中,瑞士人渐渐不支,撤退到胸墙的另一侧。西班牙火枪兵则又蜂拥上来射击,又消灭了近三千瑞士人。
以瑞士步兵为主的法方军队,已经牺牲了二十二位军官,其中还有数名和他们一起参加进攻的法国贵族骑士。
当更多的法国援军赶到时,瑞士步兵已经退离了战场。劳特克仍在率领骑兵向对手冲锋。德国雇佣兵成功地守住了阵地,直到其他友军赶到,击溃了劳特克的骑兵队。
比克卡战斗以神圣罗马帝国的胜利告终,法国军队损失四千二百人以上。后面阵地上的十六门大炮,由于前方混战,敌我不分,未开一炮,最终全被敌方缴去,成了人家的战利品。
经历比克卡重创,法兰西军队在意大利北部完全陷于被动,几乎完全要被驱逐了。此后转入艰难的防御。
公元1523年,英国军队入侵法国北方,法国陆军统帅波旁公爵叛乱,形势对弗朗索瓦一世极为不利。
这个时期的波旁公爵是查理·蒙庞西埃,弗朗索瓦一世曾用他为陆军统帅,在前期征服米兰的战役中为弗朗索瓦一世立了功,二十五岁时被封为米兰总督。
弗朗索瓦一世的母后萨伏依的路易丝犯了一个大的错误。波旁公爵的妻子病故,之前他们的儿子也夭折了,路易丝本是波旁家族的后人,趁机提出对波旁财产的要求。为了取得的合理性,她甚至向波旁公爵求婚,愿意通过婚姻来解决继承问题。
谁知道,波旁公爵对成为法兰西国王的继父并不感兴趣,断然拒绝。
路易丝恼羞成怒,向法院诉讼,与波旁公爵打起了官司。法院冻结了波旁公爵的财产。虽然有利于波旁公爵的证据更多,但法院还是判波旁公爵败诉了。
波旁公爵查理·蒙庞西埃失去儿子、妻子、大部分财产、遭到逼婚,又察觉到国王对自己的嫉妒。失望之下,便与法兰西的敌人英王亨利八世和德皇查理五世暗暗交往,后来阴谋败露,干脆叛逃到查理五世那里。
蒙庞西埃从法国的最高统帅成为法国的最大对手,他曾经富可敌国,叛逃之后,穷困得只剩下宝剑和斗篷了。
查理五世仍封查理·蒙庞西埃为米兰总督。
公元1524年,从事海上探险兼做海盗业务的人乔万尼·达·维拉扎诺向里昂市民征求赞助,前往南美洲探险,弗朗索瓦一世出于跟查理五世竞争的目的,支持维拉扎诺,并予以名义上的捐赠。
在北美探险中,维拉扎诺宣布加拿大的纽芬兰为法国王室的领地。
公元1525年早春,弗朗索瓦一世御驾亲征意大利,率领大军再度进入伦巴第平原, 打到米兰一带,选择进击他认为查理五世防守薄弱的帕维亚。帕维亚,在米兰城南三十公里,提契诺河畔。
请点击阅读前面的内容:
任见 法国史传
第二卷
目录
本书简介 ………………………
第十一章 乱起北法……………
第十二章 艰难复兴……………
第十三章 哼哈双王……………
第十四章 统一之路……………
第十五章 艺术光辉……………
第十六章 轮番较量……………
第十七章 宗教战火……………
第十八章 波旁开基……………
第十九章 红衣首相……………
第二十章 如日中天……………
本书总目录 ……………………
著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