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凭啥能够傲立西部?就差一个高度了!刍议建设重庆科学城
更多内容 / 微信公众号:CQLJCJ
重庆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联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
“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倍受各方关注。
重庆科学城对于推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重庆应该怎样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
两江财经特邀知名经济学家、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大学二级教授蒲勇健先生撰写深度财经分析文章《重庆凭啥能够傲立西部?就差一个高度了!刍议建设重庆科学城》,希望以经济学家、知名学者、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成果,为重庆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建言献策。
[ 特约作者 / 蒲勇健(经济学家) | 重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
以下是蒲勇健先生《重庆凭啥能够傲立西部?就差一个高度了!刍议建设重庆科学城》全文。全文约1158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1
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摘要: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来自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各种各样新产品,新的生产工具,还有由知识积累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1868年10月的一天,21岁的爱迪生来到专利局。他是来为他平生第一个发明申请专利权的。他这个发明叫做“投票计数器”。
爱迪生看见州议会在选举投票中,耗费大量时间去计票,觉得很麻烦。
于是,爱迪生发明了计票器,打算申请专利。
但是,专利局驳回了申请。
爱迪生不服气,他找专利局局长理论理论。
局长老头儿抚摸着爱迪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搞发明专利,要首先看看有木有市场啊!你这东西,我认为是好东西!但是,议员们不会这样看。你想想,水至清则无鱼!政治家们就是需要在投票后漫长的计票时间里搞点什么动作!而你这玩意儿,快速准确计票,不是端了政治家的饭吗?”.....
后来,爱迪生在打算发明每一个专利产品之前,都要做市场需求研究。
当然,后来爱迪生在发明创造上就一帆风顺了,赚了不老少钱。
爱迪生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买了一块地,建立实验室。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园区,是今天叫创新园区,科创中心,科技城,科学城的祖爷爷!
1971年,美国尼克松总统向癌症宣战,签署了巜国家癌症法》。
尼克松认为,既然人类已经能够登月,上天入地,那么,人类也有能力根治癌症!美国由此投资一亿美元,计划十年内研究出根治癌症的方法(没有成功,但是美国现在在癌症治疗领域执全球牛耳)。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先有发明成果,再寻找市场的问题。科学家发明家在开始是凭兴趣和好奇心发明创造出某个成果,然后推向产业化,市场化,获取经济效益。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先因为存在某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然后再逆向去寻找科学研究成果,使得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当然,这种逆向工程通常是追溯到很艰难的基础科学问题那里去了。因为,如果仅仅是比较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则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因为早已经得到解决了。
在从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市场化这样一个链条中,存在从前端原创性基础研究到风险投资产业化,中试,和市场化推广诸多阶段的分区。前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不会在近期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力,但是会成为经济学家所说的康氏长波的持久助推力。中后端的产业化,是中短期经济增长的内力源泉。
经济学家诺斯发现,全世界人均收入基本上是在14世纪中叶,才开始启动长期持续增长的。在之前的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人均收入基本上是在一个很低水平上波动。这个收入水平,是刚刚能够维持一个人生存的最低水平收入。
在14世纪中叶之前的漫长岁月,被称为“马尔萨斯岁月”。
在那样的时期,一旦因为偶然的技术进步或者气候条件变好,导致人均收入增长,就会带来人口出生率上升,而人口增长又重新把人均收入拉下来。相反,如果因为偶然的自然灾害或者战争,或者传染病,导致人均收入下降,会导致出生率下降。人口的减少会带来人均收入上升。这样,平均看来,长期中人均收入维持在恰好使得一个人得以生存的水平上。
但是,在14世纪中叶。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事实发生了......世界人均收入启动了直到今天的长期持续增长!
诺斯指出,世界人均收入之所以在14中叶开始发生了持续增长,是因为在那时候出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制度。
人们通过搞发明创造,也可以发财致富。
于是,自那时开始,西欧人民便大搞发明创造,之后便弄出来一个工业革命。
后来出现的牛顿物理学,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创造出来的。
由专利制度激发起来的工业革命,是来自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
英国的纺织业“珍妮机”,蒸汽机,催生和持续推进着英国的工业革命。
19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索罗教授发现,长期人均收入增长来自这种科技进步。
诺斯和索罗,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罗墨发现,这种依靠产学研的长期经济增长源自人类社会内在的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的“燃料”是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润滑油是专利制度。当然,他在去年也拿下诺贝尔奖!
我们看到,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来自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各种各样新产品,新的生产工具,还有由知识积累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2
康氏长波与经济转型
| 摘要: 我们处于新一轮的康氏长波周期有待启动之间的停滞间歇期。正好为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恰好是把资源从经济活动投资转移到基础科学研究投资上来,把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从投资经济活动转移到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上来的时机。
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这样漫长的经济衰退,已经不是一般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重启的了。即使是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之前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不过持续三年左右。
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他当年访问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会有十年危机,现在已经超了!为什么?为什么包括美国在内的货币放水,几次玩宽松,都不能够撬动经济....
因为,全球经济是掉进康氏长波谷底了!缺乏原创基础科学革命原动力,没有经济重启的起搏器。
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长波”周期的交替时期。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发表论文《经济生活中的长波》,首先提出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简称“康氏长波”)理论。
这样一个周期指的是,5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中,15年是衰退期,接下来的20年是大量的再投资期,期间新技术涌现,经济腾飞。
目前这一次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是因为二战后大量涌现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到了产业化晚期,能够产业化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已经充分得到了产业化,能够市场化推广的原创科技成果已经充分得到了市场化推广。同时,新的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数量跟不上经济发展产业化,市场化的需要。
也就是说,二战结束后的冷战,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时期,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所创造的包括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原子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科学成果,基本上充分产业化和市场化了,从而改变了世界,提升了人类文明。
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初,这一轮长波走向末端。由于在这样一个科学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康氏长波中,世界各国主要将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市场化(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扩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导致目前出现全球性原创性科技成果短缺,难以支撑全球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处于自二战以来的康氏长波周期结束,新一轮的康氏长波周期有待启动之间的停滞间歇期。
在两个康氏长波交替之间的经济衰退期,存在15年左右的经济停滞状态。
这样的经济停滞状态,正好为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在经济停滞期间,恰好是把资源从经济活动投资转移到基础科学研究投资上来。把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从投资经济活动转移到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上来的时机。
3
重庆应该登高望远
| 摘要:重庆应该在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上登高望远,独树一帜,而不是与其他区域同质竞争!这里说的登高望远,具体来说,就是打造科学城!
重庆是中央政府给予重点关注的区域,赋予了诸多特殊地位。重庆被中央政府视为西部发展的龙头,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但是,重庆直辖二十多年来,仍然还难以担当此等重任!
并且,按照现有的模式,与西部其他区域比赛传统的招商引资,唯一的胜算是中央政府不断派任重量级大员来重庆坐镇指挥,否则甚至是力不从心!难以在西部傲视群雄!
既然重庆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他综合性优势,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特殊政策支持,重庆就应该在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上登高望远,独树一帜,而不是与其他区域同质竞争!
我说的登高望远,具体来说,就是打造科学城!
二十年前,重庆有一个报纸,《重庆经济报》,请我当专栏作家。每周一篇豆腐干文章,为重庆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记得我写了一篇短论,题目是“打造大学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后来,重庆有了大学城。
当然,重庆建设大学城,并不是因为领导读了我的文章。那是因为英雄所见略同!
同样,今天我又提打造科学城,希望能够为重庆发展再出奇计!
重庆目前面临产业重构与城市化进程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抓手,一是产业打造,二是城市化进程。在这两个方面,重庆都面临挑战。重庆现有两个支柱产业,汽车和笔电,都存在市场规模不足的问题,造成地方GDP增速放缓。为了加快产业转型,重庆市已经确立了发展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替代和提升既有支柱产业。
1999年秋,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有一天,大学邀请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拉马迪亚.森教授作演讲。
马迪亚.森是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印度人,我们俩有短暂交流。我问他,为什么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居然在最近几百年输给了西方!他说,一个原因是最近几百年中国和印度在城市化进程上几乎没有作为。
是嘛!你看看,印度就不说了。中国在最近一千年,我知道的新出现的大城市只有一个:深圳!除此之外,大多数中国大城市都是“千年古城”!
相对于人民分散居住在山野乡村,人们聚集在城市里具有信息交流优势,而信息交流有利于提升人力成本,助推经济内生增长(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教授1988年发表论文证明,人力资本增长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
在城市化方面,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既是落实国家战略,又是区域抱团发展的需要。
新型城市化,是成渝城市群发展应有的定位。成渝城市群,在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品位,环境打造,人文气质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应有的高度。
成渝城市群。应该是未来城市的格局。
未来城市,具备现有城市不具有的文化特质,生态环境和人文科学气质。
重庆下一步的城市化进程,应该融入成渝城市群发展。重庆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也应该以未来城市的打造为引导融入成渝城市群建设。
重庆作为国家战略寄托的西部中心城市,肩负西部发展发动机和三峡库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任。
由于位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和库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负担,重庆仅靠通常的产业转移,是难以实现这种高难度目标的。除了依靠中央政府的大力的,持续的支持,还需要特别的发展定位。
如果重庆把成渝城市群打造,未来城市建设,与未来中国加大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相结合,规划建设原创性基础科学权重较大的科学城,成为未来中国从“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的重要基地,吸引全球杰出科学家云集重庆科学城,把重庆科学城打造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朝圣的科学“麦加”,或者中国的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在一片沼泽地上建立起俄罗斯科学城圣彼得堡)!重庆才可能真正成为可以与东部在发展与经济增长方面平衡起来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压舱石。
重庆科学城,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重庆一地。世界强国的移位,一定是伴随着世界科学中心的位移!
4
重庆科学城的特殊内涵与特色
| 摘要:重庆规划重在前端的科学城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重庆科学城需要在现有重庆高等学校基础上,大规模吸引世界上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大批杰出科学家来平台工作。
目前,根据我们的研究,世界各国大多数都开始把原来以产业化为主的各种各样科技城,创新中心,创新园区,向着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转变,包括中国的北京科创中心,上海科创中心和合肥科创中心等。
也就是说,大多数都从原创性基础研究到风险投资,中试,产业化,市场化的产业链分布的中后端,向着前端调整移动。
这种调整事实上正印证了上述康氏长波理论的预言。这是天下大势!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发酵,无论未来结果如何,有一点几乎是肯定的:未来中国要继续从西方发达国家获取先进的原创性核心科技,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或者说代价很高!中国自己开展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更加多地向着研发前端落子,也是中国的未来趋势。
重庆,也应该顺势助推,借势而为!
就中国国内而言,北京上海合肥都在打造科学城。但是,东部由于商业机会多,土地价格贵,节奏快,科学城不可能在产业链分布上居于前端,大多数会随着市场需要移向中后端。
重庆位于西部,重在前端形成与东部科学城的错位竞争。
同时,因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约束,重庆也不可能在城市建设上过于加大产业链后端的工业体系。
因此,重庆规划重在前端的科学城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在即将结束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进入第三个十年之际,重庆规划建设重在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城,是争取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第三个十年资金的好项目。因为,前端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持,全世界都如此。西部地区,是中央财政重点投入区域,加上科学城基础科学研究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还有即将到来的西部大开发第三个十年的资金申报,打造重庆科学城,中国原创性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的圣彼得堡,全球科学家的朝圣“麦加”,逻辑上是一个清晰的思路!
把握世界发展历史进程,立足国际国内和重庆实际,顺应新时代新要求,重庆有必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西部引擎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庆科学城。
科学城以原创性基础研究科学家集聚作为定位,适合西部地区。在东部,地价贵,商业机会多,没有人会安心下来专注于基础研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基本上也在西部或者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
在科学城的资源配置中,产业化配置权重一定要相对小。因为。一旦存在足够强势的产业化配置,因为产业化与经济利益相关。经济利益巨大的引力会弱化基础研究的吸引力,最后前段会被弱化,造成科学城变成工业园区。
科学城,与产业化为主的技术创新园区是不同的。大多数人以为,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应用,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
其实,这是误解。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科学衍生出技术,也不是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学与技术,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的领域,各自有自己特有的逻辑和发展历史。只不过它们之间存在交集而已!
有一个故事,可以昭示两者的区别:有一天爱迪生拿起一个灯泡,叫他的助手去量度灯泡的容积。过了二个月,爱迪生问助手有没有完成任务。
被计算工作累得筋疲力尽的助手垂头丧气地说道:还没有!因为多重积分计算非常复杂!
爱迪生听他说用多重积分计算灯泡的容积,感到十分意外!他拿起灯泡,把水注入其中。然后在水充满灯泡后,把灯泡里面的水倒进量杯里,量杯立即显示出水的体积.....
就是灯泡的容积!
看到爱迪生二分钟不到就测量出灯泡的容积,那位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满脸通红!
在那个还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要用三重积分去计算灯泡容积,你想想,那会有多烧脑的啊?
这就是科学与技术思维的不同!技术与科学,不同的思维逻辑!
技术,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而科学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框架!科学理论的技术应用,只不过是科学理论附带的效用而已!
因此,不必强求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有实际应用!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是科学理论的美感驱动他们去深究宇宙奥秘,而不是为了应用。
基础科学研究并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因为基础科学成果何时能够获得经济利益不可预见。
基础科学的驱动源泉是兴趣,好奇心,爱,美!...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是爱的驱动。一位叫做珍妮的女人的老公哈格里夫斯,因为心疼太太日夜劳作织布,便发明了织布机!
这种后来被称为“珍妮机”的纺织机械,大大提高了纺织业效率,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在古希腊的数学家为了寻求美感,研究出圆锥曲线的数学方程后的二百年后,这些成果在西西里的木匠那里得到了应用,但是遭到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嘲笑!因为如此美丽的数学居然用于木工活!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还可以继续在爱迪生那里找到故事。
爱迪生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从此再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因为,在他读那短短的三个月小学中,他老是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1+1=2?老师认为这孩子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故意捣蛋!于是,学校把他开除了!
其实,爱迪生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当年在北大数学系读了四年,觉得最有价值的收获是明白了爱迪生问题的答案.....1+1=2纯属约定!说不定哪天与外星人相遇,人家会对地球人的算数是1+1=2感到可笑,因为他们那个星球上的数学是1+1=3!但是,这些丝毫没有耽误爱迪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有一次,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时,偶然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他只是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个现象,但是不知道是当时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的电子存在的证据!后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重新发现了阴极射线,就是电子,然后获得诺贝尔奖!
因为缺乏科学素养而使得爱迪生错失诺贝尔奖,让人扼腕叹息!但是,人类存在的分工,是客观存在!既不要以缺乏理论基础而轻视技术,也不要因为没有实用价值或者经济效益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
科学城,也应该对于阳春白雪的纯粹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平台,这才是高度!
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四十年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绝不是因为经济效益,但是他的成就和经历在那个年代使他成为了民族英雄!陈景润当年的火爆,远超现在的那些个明星和富豪!基础科学的突破,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成就,毋需经济利益装饰!
因此,我们谈论科学城时,又来一个时髦用语“科学城”,是不是过去的科技城,创新园区换了个说法!非也!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东西,技术并不是科学的应用,只不过两者存在交集。
科学与技术各自存在自己的逻辑和哲学。
正在崛起的中国,不要过于功利化!除了物质文明,打造精神文明最需要做的就是推广科学文化。通过科学城的建设,是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文化崛起,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由此,重庆科学城需要在现有重庆高等学校基础上,大规模吸引世界上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大批杰出科学家来平台工作。重庆科学城成功的关键是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实验室,大学,研究机构。最重要的是实验室。如果重庆大学城拥有某些学科的世界一流实验室,不难吸引一流科学家来渝工作,带动其他要素自然而然跟随而来。
5
几点政策性建议
| 摘要:建议科学城学科平台设置不要太固化,而是要兼容不同学科。
重庆按照目前的玩法,不可能超越西部其他城市和区域成为西部龙头。需要高起高打。并且,这种高起高打需要凭借重庆特有的优势,才可能雄起西部,傲视群雄!这种优势就是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需要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当然必须是国家战略!
当然,即使是西部其他区域,也有国家战略支持的。但是,在中国西部,唯有重庆是位于最多国家战略交集的区域:三峡库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内陆开放高地,统筹城乡试验区,成渝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改造。
正是因为重庆是西部最多国家战略汇集之处,重庆就需要获得国家最大力度的支持。
那么,国家财力支持的领域是什么呢?重庆发展战略需要与国家战略存在交集,才可能获得国家大力支持。前端为主的科学城,这个战略就与中国创造的国家战略存在交集。
一是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面对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重庆应当勇立潮头,强势布局基础科学研究。
受周期性因素等影响,世界经济正发生深刻转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当今世界,前沿技术链式变革,科技创新多元融合,范式革命正在兴起,颠覆性创新加速扩散,新技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正在迈向大科学时代。
科学评估科技创新后果和价值,科学选择发展道路,提升主导定制新标准规则的能力,都需要向基础科学要方向。
中国已建或在建科学城、科技城、科创中心等名目繁多,但以科技产业化布局居多,聚焦原创性基础研究较为少见,创新链条完整、创新要素齐备、城市功能完备的科学城更为少见,与国际上成熟的特拉维夫科学城、筑波科学城存在较大差距。
为推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重庆当勇立潮头,打造高水准、世界级平台,强势布局基础科学研究。
二是把握全球化变革新潮流,坚持统筹内部外部两个大局,重庆应当找准方位,全面提升长远发展动能。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国家和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新调整,谋划发展必须在理念上要更加注重开放包容。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物理、化学、机械等学科相结合,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庆应当充分发挥地处西部的区位优势、中西部唯一直辖市优势、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优势,打好生态牌,在学科配置上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力争上游、高起点布局,破解路径依赖,谋划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长远发展综合优势,通过打造“科学文化”品牌加快城市提升,通过特色科学研究和产业布局形成与其他科学城、科技城等“错位竞争”“协同发展”。
在科学原创到产业化的产业链条中,存在产业链前端的原创基础性研究环节,风险投资产业化中段研究环节和后期产业化市场化推广环节。目前,中国大多数科技城科学城科创中心创新园区等,五花八门的,基本上是居于中后段的产业化环节为主,基本上是把专利产业化的中段居多。原创性基础研究前端基本上没有。在世界各国,基础性研究环节权重较大的科学城也不多。
重庆位于西部,三峡库区,不宜发展被造成环境压力的传统工业,技术推广比重较大的产业化科学城科技城也不适合。在北京上海合肥要打造科创中心(是产业化环节权重较大的)形势下,重庆在建设科学城上应该与东部形成错位竞争,仍然打造中后段的科学城缺乏竞争力。
重庆规划科学城在学科配置上不应该基于重庆现有的比较低端和缺乏市场前景的学科基础,而是应该根据全球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错位竞争需要,以及通过科学城学科发展带动重庆的学科发展。也就是说,不应该基于重庆现有科技利益格局设置学科板块,而是高起点,通过未来科学城的学科发展带动重庆现有学科的升级发展,避免路径依赖的局限。
重庆科学城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创新平台,平台吸引全世界的基础研究为主的杰出科学家和科学家团队。
重庆科学城在产业链中段应该配置风险投资,后段配置中试和市场推广的产业集群,但是实体权重(土地供应等)相对于前端依次递减。
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抓手分别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重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制造中心和大数据产业,而城市化进程就是成渝城市群建设,具体路径是通过科学城建设打造成渝城市群。一方面,为成渝城市群建设提供定位,另外一方面是创造未来城市的科学文化基础。
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文化范是科学文化。
基础性科学原创性研究主要是基于天才科学家的兴趣,并不是经济利益驱动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科学创新主要是天才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因此,政府的作用是,通过为 技术创新提供产业化市场化通道,譬如上市,风险投资等政策支持,但是,天才科学家的创新环境主要是为天才科学家提供学术交流环境,生活环境,学术竞争的规范环境。一句话,前端为主的科学城,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吸引全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来平台工作。
重庆位于相对落后的西部,能否吸引全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来渝工作?
这个问题,一定是许多人以为然的问题。其实,杰出科学家不一定都向往发达地区。只要搭建好研究平台,学术氛围活跃,也仍然能够做到的。譬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的穷乡僻壤,但是学术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是零距离,培养了杨振宁等杰出科学家!成为中国大学至今令人仰望的高峰!又譬如,十八世纪的俄罗斯,彼得大帝建立圣彼得堡科学院,就从西欧拉去了最为杰出的数学家欧拉和伯努利等人。其中欧拉还在圣彼得堡结婚安家了!
重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比当年俄罗斯与西欧的差距大吧!
钱学森之问:解放后为什么中国没有培养出科学大师?因为,解放后许多大学搬到大都市去了吧!大都市热闹,难以让人静下心来专注于研究。
重庆打造中国的圣彼得堡科学城。你可以说,中国已经有中科院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基地,没有必要再别出心裁再搞一个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呵呵,北京的中科院官僚体系,事实上难以成为世界级科学平台,那是因为体制束缚,譬如,中科院系统热衷于追逐院士评选,各个研究所研究院的院长和研究员席位并不是全球竞争的。可悲的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是不能够入围院士圈的屠呦呦!获奖成果是改革开放之前时期取得的!
你可以说,重庆没有很多好大学,怎么建设世界级科学城?
是的,重庆最好的大学,在中国也只是排在中国三十个最好的大学末端。但是,重庆有一些高校基础。筑波大学也不是日本最好的大学,不妨筑波科学城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城。如果本地高校太强势,可能还会阻碍其他大学品牌的引进,因为存在过于强势的利益障碍。
吸引顶级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做够两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世界顶级科学实验室,譬如,重庆既然在产业布局上定位于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就应该建立世界顶尖的脑科学实验室,认知科学实验室,神经科学实验室,因为这些学科是智能制造产业的前端基础科学。还应该引进麻省理工学院,因为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球在脑科学,大数据基础科学领域最牛叉的大学。
二是营造开放活跃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要尊重科学家的人格和包容他们的个性。天才都是个性十足的。包容个性多样化,是科学中心的基本软环境特质。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环境总是存在某种主流文化个性,但是,任何主流都会在一定时期后存在危机,需要可以替代它的新主流出现,这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多元化的,包容个性多样化的环境,潜在的创新元素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就难以为继!
三国时期,蜀国尽管有诸葛亮,但是由于诸葛亮一言堂,排挤人才,结果最早灭亡,而曹操知人善任,五湖四海,麾下人才济济,最终由其团队一统天下!
创新人才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主要是前定基因!牛顿,爱因斯坦在出名之前早有不同于前辈的思想,在默默无闻中辛苦耕耘,仅当成功之后,才被认可!譬如,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毕业酒会上他的数学老师闵可夫斯教授,世界著名数学家,就指着爱因斯坦的鼻子说:阿尔伯特,我可以打赌,你这家伙今后在学术上一定是一事无成!
几年之后,爱因斯坦因为提出了相对论而轰动世界,闵可夫斯基大惊失色地问别人:是哪个爱因斯坦....!所以,应该包容不同个性不同想法的科学家,不要以成败论英雄!
最后,建议科学城学科平台设置不要太固化,而是要兼容不同学科。因为,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此消彼长,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因为。按照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理论,科学革命就是范式转换!
科学城集聚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他们来重庆不仅仅是工作,还有生活。
重庆科学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应该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风格设计和环境,譬如意大利街道,法兰西街道,不列颠街道,北美小镇,日本城,俄罗斯小镇,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宾至如归,安心工作。
重庆目前在外国人生活,居住和休闲环境打造方面还很落后。我的一个在重庆工作的法国朋友抱怨说,重庆没有一个正宗的法餐馆,他想吃法餐了,就只有去成都。看来,重庆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能够只停留在口号上啊。外国人普遍反映重庆缺乏国际化都市的基础设施,没有足够多的国际学校,外国餐饮,博物馆!你想,我们在国外多呆几天,就到处寻找唐人街去吃中国菜。要人家来,首先要解决生活环境问题。
这种考量,其实还有区域经济竞争的功效。因为,前端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沉淀大量政府投入,市场对基础科学研究是没有动力去投资的。在西部,由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性,重庆是能够获得中央政府财力支持最大力度的城市,别的城市难以获取同样力度的财政支持,又鉴于基础科学研究巨大的风险而使得市场资金望而却步!因此,在前端为主的科学城竞赛中,重庆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最后,综合上述讨论,我们自然而然得到一个结论:
重庆科学城的打造,是需要同时统筹考虑国家战略即中国创造,成渝城市群建设,第三期西部大开发投资项目,新一轮康氏长波启动,未来城市建设,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重庆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美贸易战后的未来创新道路选择,以及重庆城市化进程等诸多方面要素,是一个系统工程。
但是,科学城建设是一个纲,纲举目张!
[ 温馨提示: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平安好车主,立即参加“女神呵护计划”。]
两江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更多精选内容:
欢迎关注两江财经微信公众号(CQLJCJ)
责编:较场论剑
-END-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