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科研|莫家伟助理教授和张喆博士生的合作论文在城市经济学领域顶刊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发表
近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莫家伟助理教授和2021级在读博士生张喆的合作论文“Neighboring capital imports and non-importe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geocoded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在城市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的2024年9月刊上发表。
论文简介
在国际贸易领域,大量文献发现国际采购能够显著提升进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为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自由化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并非进口企业,没有从直接进口中获益。因此,研究进口如何影响非进口企业的生产率,对于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自由化贸易政策的全局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理论上,进口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效应、竞争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不同渠道,对非进口企业的生产率增长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理解进口企业对非进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对于贸易政策制定者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实证问题。
本文利用地理编码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探讨了邻近企业的资本品(如机器设备等)和中间品(如原材料零部件等)进口对非进口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并量化分析邻近资本品进口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发现,邻近企业的资本品进口显著提升非进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邻近的中间品进口则未发现显著的溢出效应。这些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并且在使用足够远距离的企业的进口作为工具变量时也得到了验证。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进口的空间溢出效应背后的潜在机制:供应链效应和学习效应。实证证据表明,周边的上游和下游企业的资本品进口显著促进了非进口企业的生产率增长,而同行业的邻近企业的资本品进口并没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学习效应方面,文章并未发现非进口企业从邻近进口企业的生产产品中进行学习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的证据。
本研究强调了在发展中国家制定进口贸易政策时,充分考虑机器设备等资本品进口的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量化分析,本文发现2000年至2006年间,邻近的资本品进口使中国非进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了0.99%。这一生产率增长效应达到非进口企业自身研发所带来的平均生产率提升的六倍。在社会福利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技术相对密集的资本品的进口关税可以产生显著的社会福利提升,特别是在那些非进口企业占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此外,资本品进口的溢出效应有助于缓解非进口企业由于高昂的进口和研发的固定成本导致投资不足的问题。
全文信息:
Mo, Jiawei and Zhe Zhang, “Neighboring capital imports and non-importe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geocoded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24, 143, 10369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4119024000627
作者简介
莫家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论文曾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二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张喆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1级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空间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另有多篇工作论文在中英文权威期刊外审中。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