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观点合集(分论坛一、二)| 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编者按:2024年12月14日至15日,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6所院校的36位校长和229位院长出席论坛。论坛由开幕式、第二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仪式、荣誉教授授予仪式、国际参会嘉宾代表致辞、捐赠仪式、圆桌论坛、平行分论坛、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中国经济学博士生论坛等环节组成。12月15日上午,本次论坛设置的九个平行分论坛同时展开。


分论坛一(校长论坛):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24年12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之分论坛一(校长论坛)在经济学院101会议室举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赵楠、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经济学院院长谢申祥担任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院长张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担任联系人。本场分论坛的参会嘉宾有: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重庆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马正兵,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校长潘爱民,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宋明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部主任、原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维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


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会嘉宾就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推进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管理体制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加强高校间协同合作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教育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朝着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稳步前进。建议在保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相关政策提质增效,加大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更好支持高等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高等教育注重理工类学科的建设以顺应全球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在经管类学科建设中,应优化专业设置,促进经管类与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统筹文科与理工科并重发展,避免单一学科过度倾斜,确保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应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建设个性化、泛在性、普惠与公平的高质量学习模式。在具体落实中,要充分发挥结合前沿数字技术的作用,通过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此外,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更优秀的教师队伍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方面,嘉宾们建议通过以专业认证、市场评价等手段完善高校评价体系,打破高校间现存不合理的“圈层壁垒”。此外,可以探索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允许学校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区域发展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激发教育活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最后,与会嘉宾一致赞同需加强高校间的协同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和资源扶持,推动地方高校更好地结合和服务地方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在全国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综上,此次论坛充分展示了各高校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过程中的思考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管理机制、完善评估体系是下一步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未来,各高校将继续深入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教育发展中的挑战,实现共同进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论坛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4年12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之分论坛二在经济学院107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帮喜、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枫担任论坛召集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教授赵留彦、北京大学中国财税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小勇担任联系人。本场分论坛的参会嘉宾有: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帮喜、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枫、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崔庆波、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李家军,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畅,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乔光华,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时省。


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会嘉宾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与会嘉宾强调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关注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的国民待遇,还需要解决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本场嘉宾来自东北、西北、西南、东部各省,他们着重讨论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对边疆地区发展的影响。嘉宾们普遍认同,虽然统一大市场可能会加剧西部地区对人才、产业、要素集聚能力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也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当下,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协调补偿分配机制,以平衡不同地区的利益,而各个地区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支撑国家发展。


与会嘉宾同时指出,理论上全国统一大市场已形成,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农产品绿色通道的运行存在障碍,地区间碳排放考核存在不均衡问题,当前我国要素流动仍旧受到诸多限制、要素的配置效率也难以保证,财政面临压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困难时期尤为突出,需要通过科学的政策设计和可行的规则来加以解决。


在技术应用方面,专家们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新的重要支撑点。他们强调,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以提高市场效率和活力。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构建统一全国大市场,还需加强国际贸易,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因此还应畅通国际经济大循环,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通,充分释放市场潜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还需考虑协调与共享的问题。从中心-外围理论来看,边疆经济落后是市场的选择,边疆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受到挑战,因此还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便各个地区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支撑国家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还需构建更为合适的评价体系,要基于地方的开放水平和经济实力科学调整评价体系,要从原有的非均衡的评价体系调整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适合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要将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迈向数智化大市场。他们还认为,新发展理念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指导原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本场分论坛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孙锦萍、郑茜文

美编:初夏

责编:郑茜文、武泽豪、雨禾、度量、雨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