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文科本硕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通知
论坛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文科”背景下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一流课程建设,共同探讨一流课程建设前沿问题,增进各兄弟院校的交流与沟通,加快我国一流课程建设进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拟于2020年11月1日(周日)举办“新文科本硕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诚挚欢迎外语界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参会。
参会须知
1.本次论坛全程在线上举办,无需缴纳会务费,请参会人员按照日程安排按时参加。
2. 由于参会人员较多,本次论坛的参会人员请至少提前15分钟进入平台,并以“姓名+单位”实名登录。参会人员须设置成静音模式并关闭视频,非报告人员不可点击屏幕共享。如有问题可在聊天室发送文字信息。
3.未经允许,参会人员不得对会议内容进行录音、录像和传播。
4.论坛会务联系人员:刘淑艳老师:0532-86983233
日程安排
时间:2020年11月1日(周日)
参会方式:腾讯会议
会议号码:129300159
专家介绍(按发言顺序排序)
罗良功教授
文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比较文学中心学术顾问,《外国语文研究》主编《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韩国叶芝学刊》国际编委会副主编,《跨学科文学研究》、韩国《英语语言文学》等多家境外学术期刊编委,曾先后以访问学者和富布莱特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学术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英语诗歌、美国非裔文学、文学翻译、外语教育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20余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中美富布莱特基金资助课题多项。曾受到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学术组织的邀请和资助前往讲学或作大会主旨发言。
孙吉胜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外交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会委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评论》副主编。为“北京市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在普林斯顿大学、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等地访学。主要讲授“国际关系与语言专题研究”“国际关系理论”“高级外交口译”等课程。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国际政治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外交学院创设国际关系与语言学的跨学科博士研究项目:国际政治语言学。著有《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主编)、《‘中国崛起’话语对比研究》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等处发表《跨学科视域下的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与议程》《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当前全球治理与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罗卫华教授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90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教育部英语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家社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专家,中国海事服务中心考试中心专业技术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大连市学术专著资助出版评审专家。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两项。主编大学英语、海事英语教材10多部,其中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各一部,出版专著3部.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和全球化与英语教学。
李毅教授
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博士,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通用外国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一流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带头人;山东省特色专业--英语专业、山东省一流课程《英语国家文化》、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负责人。中国高教育学会财经类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财经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人体隐喻模式对比研究” 1项(结项优秀)、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0项。
冯光武教授
四川眉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美富布莱特(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13-201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副院长(2012-2018)。先后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语言学与英语教育硕士学位、语言学哲学博士学位以及美国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毕业证书。研究方向为日常语言哲学、语用学、语义学和外语教育。担任中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硕/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Journal of Linguistics, Language Scienc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Lingua, 《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当代语言学》 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谢世坚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级拔尖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广西翻译协会副会长,曾担任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英文翻译、国家汉办《孔子学院》英文翻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修辞比较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出版专著2部、译著7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研究、莎士比亚研究。
刘克东教授
山东单县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2016.1.6- )。曾访学美国、新加坡,曾去加拿大讲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省社科评审专家、省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专家、教育部高教司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教司课程评审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分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教育部高教司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教司课程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副理事长、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省社科评审专家、省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专家、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研究》编委。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文学、少数族裔文学、翻译实践等。主讲课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外语课程:《英语名篇诵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Survey of British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及创新研修课:Native North American Literature;为英语专业本科生讲授《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等课程;为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英语文学概论》、《加拿大文学》、《美国族裔文学专题》、《澳大利亚文学》、《新闻翻译》等课程;教学成果: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参与讲授的《英语文学》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及省级精品课程(排名第二)。科研成果: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外语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A&HCI检索、CSSCI检索多篇),在《外国文学》、《外国文艺》、《译林》等期刊上发表译文3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教参及论文集16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项目5项,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20余项。表彰获奖:黑龙江省外语学科成果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其它省级奖项10余项。
曲卫国教授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外文学会副会长;哈佛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曾当选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本科教学名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本科生优秀教材一等奖等。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等。主要出版著作有《英语高级:论说文入门》、《话语文体学》《语用学的多层面研究》《批判与论辩》《近代英国礼貌变革研究》 等十几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学院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北京石油学院俄文教研组。1989年5月成立外语系,2002年5月成立外国语学院。2011年5月,外国语学院整体建制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法学系、中文系和艺术系合并组建文学院。2019年12月,外国语学院独立建制。
学院于2000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包括英语笔译、英语口译、俄语笔译),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能源话语与舆情危机管理四个方向。学院现拥有英语、俄语两个本科专业,共8个外语语种,其中非通用语种包括俄语、日语、法语、德语、朝鲜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7个语种(二外和选修课)。
学院现有教职工139人,专任教师12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1人,另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的外籍教师12人。学院现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层次人才”1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青岛市教学名师”1人,“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1人,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4人。学院在大学外语教学与改革、英语与俄语人才培养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被誉为国家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学院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大学英语、英语精读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改示范点项目学校。2019年英语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往期回顾
文字:张馨月
编辑:张馨月 张茜
责任编辑:刘赫力 张茜
审核:刘淑艳 杜文倩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