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视点丨中国LGBT信息传播与公众认知——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小记者与风潮运营官CY采访录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中国民众对LGBT群体态度的转变
在过去的中国,“同性恋”是一个敏感词汇。并不是说在几个世纪以前,而是在不久之前(大约是从改革开放后到2001年左右)。在过去,“同性恋”在中国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疾病甚至是一种罪恶。不过,近年来,许多人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能够被我们的社会所接受。在我个人看来,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影响了人们对于LGTB人群的看法。首先,人们所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多元化文化的影响。比如说2015年6月26日同性婚姻在美国合法化;其次,随着文化与言论开放程度的增长,有更多的同志勇敢出柜;再者,近年来同性问题不断被媒体以及LGBT群体自己曝光在公众视野里。在这三个因素中,笔者认为第三个原因是极其重要的。那么近几年的文章和报道显示了哪些LGBT群体的问题呢?关于LGBT群体的报道如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呢?又是谁在公众媒体为改变人们对于LGBT群体的看法而努力呢?
近年来文章和报道所提及的LGBT群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和个人微博相比过去能够更快捷的传播更多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LGBT群体的问题也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校园霸凌、社会舆论、职场歧视、家庭压力、HIV成为了LGBT群体的相关报道和文章中出镜率极高的问题。而笔者个人认为,对于LGBT群体来说,来自家庭的压力或许比其他的问题更加痛苦。父母作为绝大部分人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总被美誉为“温暖的加”、“遮风避雨的港湾”等。而如此重要的人所表达出的反感和不理解往往比其他人更令同性恋者感到心寒。就像Charlie Campbell的文章 《中国的粉红经济如何引领LGBT群体》中引用李银河教授的话“今天,对家庭决策的重视和对于男性后代的普遍的欲求的价值观依旧根深蒂固。虽然现在政策已经有所松动,但是数十年来计划生育的政策加固了人们对于生育后代是对父母的孝顺的思维方式。而作为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大约有70%的同性恋者最终选择了异性婚姻。”如果LGBT群体的父母们能够理解并支持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是最温暖的鼓励,而其他的问题也能得以改变。
对CY先生的采访
CY先生是微信公众号风潮WindTide(以下简称WindTide)的运营官。WindTide是一个特殊的并且非常好的LGBT平台。在其他的LGBT平台不断开发线上功能时,WindTide却逆流而行,同时向着线下发展。不仅如此,WindTide也不像某些社交软件,它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社交。WindTide最有特色的便是它别具匠心的桌游活动,有着很高的口碑,“早鸟票”在发出通告后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最有意思的是,WindTide成就了好几对恋人。相比其他的LGBT平台,WindTide更能踏实的去帮助LGBT人群。所以,我能采访到CY先生实在是三生有幸。以下是采访记录:
笔者:您觉得在我国,人们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是在什么时候转变的呢?为什么?
CY:由于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以农耕文明起源,历史渊源流传,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占据了较为重要的思想发展史地位,南宋以来儒家思想强化后,中国人对于血脉传承的重视尤为突出,小农思想直至今日仍然根深蒂固,无论“重男轻女”还是孟子所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性恋个体作为最可能没有子嗣的对象一直被国人视为不孝的群体而在道德上被予以谴责。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资料显示 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对此,时任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解释:我们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从而和世界卫生组织第十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保持一致。他还指出,CCMD-3里的同性恋和社会上普遍所指的同性恋有些不同,因为CCMD-3的诊断对象只包括那些自我感觉不好并希望寻求治疗的同性恋者。在新的标准中,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取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被列入诊断。中华精神科学会在2001年对CCMD的修订,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非病理化的重要标志。
2005年7月,中国官方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男性同性恋人数的资料,表明了政府对同性恋这一群体存在事实的首次确认。2016.5.1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由北京大学的吴利娟老师撰写。调查表明,公众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其中大多数受访者态度积极,头脑开放(尤其是在青年 受访者当中),另有很大一部分人尚未拿定主意。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持什么立场。就很多方面 而言,这代表了LGBTI人群的一个重大的机遇。调查表明,当下的社会有可能成就迅速、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如果公民社会、政策决策者、学界、媒体以及性少数人士自身能给予正确指引的话。
就我个人来看,从2007年安卓、苹果等智能机兴起,可以说LGBT相关知识和曝光率走进公众群体视野和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由于更多出生于90年代后的一代人,更早地接触到了海量信息,并且易于获得信息的互联网,所以他们会相对上一代人更多地去了解LGBT知识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LGBT文艺作品的传播也在国内更加便捷了了,其中不乏《天佑鲍比》、《断背山》、以及近期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月光男孩》等优秀国际作品,也出现了具有商业化意味的《暹罗之恋》、《为爱所困》、《逆战》、《不一样的美男》、《上瘾》等影视剧,让国内的公众对LGBT群体的认知更为直观。
莎士比亚说:恐惧,是源于无知。当公众对LGBT群体的认知深入后,尤其是90年代后人对于LGBT信息有更早的接触,便自然会慢慢理解这个群体,态度也就自然转变了。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国内LGBT公众人物的呐喊和推动,比如李银河老师、秋白、凌绝顶、耿乐等。以及一些国内外演艺明星、企业家的出柜,对国内群体认识LGBT,转变对群体的态度,都有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发生在近3年的事情。
引用联合国报告的观点:公众观点中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年轻人对性多元明显更为开放,接纳程度更高。受访者越 年轻,其中反对将同性恋视为病态、反对基于僵化成见的偏颇态度、反对性别角色的刻板二分观念、 乃至反对与HIV相关污名的人士比例就越高。同样,年轻受访者中有极高比例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 孩子是LGBTI。总之,十分清楚,在这种不同世代之间的差异里,包含了中国性少数人群获得社会解放的最大机遇。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LGBT信息更有效地传播。
笔者:您认为为什么人们需要改变对于同性恋的观念呢?
CY:如报告所言:
“在中国社会当中,性少数人群的能见度依然极低。在学校、工作单位或宗教社群中,仅有约5% 的性少数人士选择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独特的性别表达方式。有更多的人向关系亲密的 家人出柜,但即使这部分人也仅占性少数人群的15%。十分令人震惊的是,对中国LGBTI人群来说, 工作单位是他们出柜后感觉生活变得最为尴尬、最不如意的场所。
超过一半性少数人士说他们曾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 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歧视导致LGBTI人士失去他们的工作,让他们降低自己对职业前景的期待, 损害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的潜能。相较其他人群,性少数人士工作稳定性更差,失业率更高。
对身体和情感的暴力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家庭内部。许多受访者承认,他们屈从于家庭的压力, 被迫结婚,养育后代。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和异性建立了关系,另有一些人选择了“形婚”。 家庭的压力和排拒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有些LGBTI人士被迫接受心理治疗乃至所谓“扭转疗法”。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看来,“出柜”和遭受歧视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很可能这就 是为什么仅有少数人选择出柜。超过80%的性少数人士曾因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性别表达方式感到困扰。
不过,并非所有LGBTI人士都同等受到歧视的影响,他们遭受歧视的方式也不一样。跨性别人 士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花样最多。另一方面,女同性恋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最有可能遭到歧视 和排拒,而男同性恋在学校最容易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超过一半性少数人士说他们曾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 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歧视导致LGBTI人士失去他们的工作,让他们降低自己对职业前景的期待, 损害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的潜能。相较其他人群,性少数人士工作稳定性更差,失业率更高。
对身体和情感的暴力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家庭内部。许多受访者承认,他们屈从于家庭的压力, 被迫结婚,养育后代。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和异性建立了关系,另有一些人选择了“形婚”。 家庭的压力和排拒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有些LGBTI人士被迫接受心理治疗乃至所谓“扭转疗法”。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看来,“出柜”和遭受歧视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很可能这就 是为什么仅有少数人选择出柜。超过80%的性少数人士曾因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性别表达方 式感到困扰。
不过,并非所有LGBTI人士都同等受到歧视的影响,他们遭受歧视的方式也不一样。跨性别人 士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花样最多。另一方面,女同性恋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最有可能遭到歧视 和排拒,而男同性恋在学校最容易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所以简单地说,转变对于LGBT态度,最为关键的是人权的平权,将LGBT作为一个平等人类个体来对待,减少对于LGBT群体基于人权不平等的迫害。让LGBT和异性恋一样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笔者:您是否看过一些是使您影响深刻的关于LGBT群体的文章或者节目之类的呢?内容是什么呢?
CY:2016.5.1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是近期比较重要的报告。节目方面,除了第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展现LGBT群体之间情感及面临的社会问题的文艺作品之外。《暴走大事件》、《奇葩说》、《一屋赞客》、《我和X先生》等具有商业气质的网络节目、网剧中关于同志的观点表达部分也是基于同志平权的重要材料。
当然, 07年后耽美文学、动漫等的发展也对于LGBT群体知识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笔者:您真是见多识广呢,您认为距离同性婚姻在中国合法化还有多远呢?
CY:这个我觉得短期内依然乏力,但是当90年代后的群体走上了国家的行政岗位,一切就会有很大的转机,主要原因也是他们对于LGBT群体有更开放的态度,对人权也有更新的理解,其中也不乏很多的对自身有完善LGBT取向认知的有为青年。
笔者:是什么驱使您去帮助LGBT群体呢?或者说,您为什么为成为了风潮WindTide的运营官呢?
CY:一是我本身是LGBT群体的一员,希望能够更多地传播LGBT群体的咨询,推动LGBT平权在国内的进程。二是希望打造更好的健康LGBT社交平台,做一些实在的事情满足群体的社交需求,目前国内的一些APP比如BLUED并未能很好地做到健康社交。三是希望通过平台的工作帮助更多LGBT个体完成自我认同。
笔者:在什么时候,您会觉得我国的LGBT群体需要帮助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呢?
CY:主要是一些LGBT群体有自我认同困境而对于人生痛苦迷茫的时候特别需要帮助。还有就是如第一个问题报告中所言遇到一些不平等的对待的时候,无论是学校、工作,还是遭受暴力,冷暴力,言论歧视的时候。这个可以参考第二个问题报告中提到的具体行为。
笔者:您认为我国的LGBT群体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CY:目前来讲除了法制化进程之外,还是缺乏自我认同的问题。当然法制问题也很重要。
笔者:您认为让社会转变对同性恋的态度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呢?
CY:同志本身的自我认同、国内同志群体的性压抑和滥交、骗婚等负面行为、以及媒体、政府的态度。
笔者:您对我国有LGBT群体消费所带来的粉红经济有什么看法呢?您觉得粉红经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CY:正好我写过一篇文章。我摘要一下。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公众对于LGBT认知的深入,LGBT群体渐渐走进了公众视线。LGBT经济“粉红经济”的崛起也成为了佐证。
“粉红经济”的互联网部分。网络上曾有很多人爆料Blued等小软件上有很多僵尸粉、假账户、盗用照片等现象。参考Blued这款软件的发展史,从简单的LBS到同志话题、同志服务一直到直播、租房。我们清楚地看到它是一个互联网流量变现盈利的模板,即不可忽略对流量的依赖。然而,近年来,ZANK、Aloha、面基、ANADA等同志社交软件借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纷纷上架,我们不得不说嗅到了一股“粉红经济”炙手可热的商业气味。然而,这些APP的盈利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流量变现,其资本也多来自于“天使轮”等创业投资。其真实价值和实体经济相比明显更难以估量,然而其相似度极高的产品形态,重复率极高的用户群体,毫无新意的产品运营(令人疲乏的反复炒作),互联网同志社交业界饱和态势,很容易让我们担忧这是否之只是一种“泡沫经济”。
我们谈到很多产品、作品、现象在“消费同志”。而笔者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同志经得起消费,才会出现此类现象。至少这让更多人对同志群体有了更深入了认知,但从另外一面来讲,产品、作品、现象本身的质量对同志群体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人们看到一位同志,看到他装了Blued(并且自以为知道/从网络上了解到Blued是一款怎样的软件),就感觉这个人会乱约炮,那问题出在哪里,是他本人还是产品本身?更常有的则是人们想到同志,就会想起某些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想起某些网红。所以产品、作品、现象本身的质量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同志群体门面,毕竟公众的认知是有限的,而认知的深度更有限。
“【某活动品牌集团】信奉商业即是最大的慈善,【某酒吧】存在的最大意义是能让社会可以直观地看到同志人群的庞大存在,因而同志议题能更多的在社会上出现,我们也将获得更多被尊重和理解的机会。”这句话笔者部分赞同,毕竟这几年来,上海的同志社群中,几个同志活动品牌、小团体逐渐崛起,而大量的“公益组织”渐渐萎缩甚至消亡。即使是公益也需要资本,更何况纯粹公益的背后其实也是资本的保护。但仅仅让同志议题能更多的在社会上出现,就谈期望获得更多被尊重和理解的机会,显然也是缺少了议题本身质量和同志群体形象的重要前提条件。
同志也消费得起。“粉红经济”的好与坏,可以涉及到很多经济伦理学问题,我们很难评价,但我们看到了,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同志社群的总体素质提高,其中的资本量也在扩增。我们只谈“消费同志”是不够的,如果我们翻转一下,来用心考虑“同志消费”,则可见得另一番风景。前不久刚结束的“粉红经济”大会则让我们明确了同志群体的消费实力。那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粉红经济”若想要不泡沫化,其要点不外乎有二:在经济伦理上健康发展及重视实体经济。
总结一下:
1在没有经济伦理问题的情况下,粉红经济应该发展,并且很明显对LGBT群体是有积极的作用。
2LGBT群体需要健康发展的粉红经济。
3在这个时代,LGBT组织的运作中,有一定的资源输出/输入模式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发展。
笔者: 非常感谢,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那些以LGBT群体为主题的广告重要吗?这些广告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呢?
CY:非常重要,无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广告是公众接受LGBT信息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公益的部分可能更能够带给公众更为直观的LGBT正面形象,亦如书影音作品。若是商业广告,那么广告背后的产品本身、企业口碑则可能和LGBT群体带给公众的认知相互作用。在互联网营销崛起的今天,广告作为信息载体来说,若是体量足够,便能够加深公众对于LGBT群体的曝光率,甚至深化认知,这都是使公众转变态度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