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个新闻连在一起看,真乃是天大的讽刺

番薯壳 每日乐评 2024年10月30日 00:00

这两个新闻连在一起看,真乃是天大的讽刺


在职场这片广袤而复杂的天地里,打工族遭遇领导刁难、权益受损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成为了职场生态中一道难以忽视的暗影。

无需故作惊讶,仿佛这是初次听闻的异国奇闻,因为现实远比戏剧更加直白而残酷。

就拿今年来说,关于职场人士猝死的报道频现,尽管具体数字我们难以一一枚举,但“统计”二字的出现,本身就足以揭示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不幸事件往往能触动公众神经,登上热搜,却多是因为家属在争取赔偿时遭遇重重阻碍,或是因“基础病”的存在而被拒之于工伤认定的大门外。

在这个逻辑下,个体的不幸似乎成了规则漏洞下的牺牲品,而背后的原因,则被简单归结为“死因”二字,忽略了更为复杂的现实背景。

近日,一则来自绵阳某工程项目的消息,再次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却并未让人感到意外。

一位名叫蒲某江的工程项目领导,在工作群中公然发表了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他先是强调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随后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观点:

“既然到了本项目,首先是以项目工作为主,家里死人了,先臭着,把项目事情安排好,再处理个人事情。”



这番言论不仅缺乏基本的人情味,更是对员工尊严的极端践踏,即便是以礼貌性的方式@所有人征求意见,也掩盖不了其本质上的侮辱性。

试问,让人在家人离世之际仍坚守岗位,还要询问对方是否同意,这岂不是将无理要求强加于人,还妄图得到认同?

这无异于强迫员工咽下苦果,还不许其有丝毫反抗。

然而,深入思考,这些领导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行为长期以来被默许甚至纵容。

从猝死事件的责任追究不力,到个别领导口出狂言却鲜受惩处,打工人的权益似乎总是处于被忽视的边缘。

不久前,一位女高管公然违法解雇员工的言论,更是将这一现状推向了风口浪尖:“我现在就违法解除!你管得着吗?”

其背后的嚣张气焰,以及对法律的无视,让人不禁寒心。

尽管最终这位女高管被开除,但曝光她的员工所承受的压力和损失,却是难以估量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公众虽愤怒,却也往往感到无力。即便舆论哗然,也很难对涉事领导产生实质性的制约。

翻看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不难发现,类似的事件并不鲜见,打工人的辛酸与无奈,似乎已成了一种默认的“常态”。

权贵阶层的欢歌笑语,与底层劳动者的默默奉献形成了鲜明对比,而那份对承诺的轻视,更是让底层的泪水无处安放。



在这个看似光鲜实则复杂的职场世界里,打工人的权益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

每一次的曝光与讨论,都是对现状的一次拷问,也是对未来改变的一份期许。

但愿,终有一天,职场能够回归其应有的公平与正义,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阳光下体面地工作,不再被无理的要求和冷漠的制度所束缚。

在我浏览信息时,恰好又看到了另一条新闻则是官方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旨在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显得尤为讽刺。

一方面,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极端漠视,要求员工在家人离世时也要坚守岗位;另一方面,则是倡导更加人性化、灵活的工作方式。

这不禁让人疑惑,这样的鼓励是否真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还是说,这只是某些国企员工的特权,或是领导为特定人群量身定制的“福利”?

联想到吉林那家国企员工离岗16年仍保留社保并能被召回上班的事件,更是让人对“居家办公”这一政策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私自离开岗位”将不再成立,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居家办公。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可能仍在面临“死人了都不能请假”的荒诞现实。

高楼林立,社会飞速发展,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似乎越来越大。

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应有的尊严和权益呢?



热点推荐

为何许多人欠钱,却迟迟不还?

沙白安乐死,咋还扯上漂亮国的责任了?

社会热点 · 目录
上一篇沙白安乐死,咋还扯上漂亮国的责任了?下一篇沙白白事件:迷雾重重,难道她没有安乐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每日乐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