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1978年,有人问邓公把留学生派出去不回来怎么办?邓公的话令人佩服

宛委別語 2022-08-25

1978年6月23日,清华大学校长刘达正在向邓公作一个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在听完汇报之后,邓公眉头一皱,随后提出:我很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加。


当然,主要方向是自然科学,我们不能只派十个八个,要成千成万的派,这是我们国家在短时间内提高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文革期间留学生派遣的工作被迫中断很久,所以要尽快地恢复。


到了当年的12月26日,位于美国纽约国际机场的出站口,这里汇集了大量的记者,虽然已经到了寒冬时刻,但他们丝毫不觉得冷,因为这是一个大事件,他们必须要抢到最佳位置等待着采访对象的到来。



而他们等待的采访对象,就是我国派出的52名中国留学生。要知道,这52名留学生的到来,不仅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国内也是一样被广大群众关注。


这些人对留学生的态度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的主要是担心国家花费了大价钱让他们读书,最后万一见惯了国外的精彩世界不想回来了怎么办?


(一)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邓公说了一句话,让所有持有负面看法的人都打消了顾虑。这不禁让人疑惑,邓公说了什么话打消了这些人的顾虑?


而这52名留学生,最后回来了吗?他们对新中国又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呢?


说起这个故事,那还要回到1978年5月20号。


当日美国时间在凌晨3点左右,美国前总统卡特被电话吵醒,他很纳闷,因为除了很危急时刻,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卡特


而这通电话是他的助手从北京打过来的。卡特在电话中问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是有什么坏消息?


助手回答道,不是坏消息,是中国方面想问你能不能接受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大学留学。


卡特听完松了一口气,他告诉助手让他转告,别说5000名学生,就是10万名学生,我也接受。


邓公由于早年为了寻找救国之道,去了法国学习,所以他对留学生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深有体会。


而1978年是刚刚结束文革没多久,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和提升国家实力,邓公就对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他强调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强调要增加派出留学生的人数。


现在我国迈的步子还是太小,必须要想办法加快步伐,路子必须要走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大学水平,另一方面要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就会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实力如何。



邓公还补充说:你先把人给派出去,不要怕跑, 跑1 0 % 、20%,还有80%。不要觉得派遣留学生很花钱,这关系重大,教育部要好好研究一下,无论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正因为如此,这让首批50多人赴美留学的行程一锤定音。


邓公还下达指示:在中美建交之前,第一批赴美学习的学生必须要到达美国!由于行程定得很急,为了节约时间,第一批留美学生便设定在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出国之前,这些学者还特意在北京的语言学院进行了临时的培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国内外形势,出国要注意的纪律以及国外的生活常识,留学的相关规定等,期间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七百块钱。


这些学者拿到这笔钱后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买了一件当时国内最好的黑色大衣,一样的西服和皮鞋,以及手提包。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什么部门里出来的人,因为这身打扮几乎成了他们的“制服”。


这五十人的学者名单里,包含了北京大学11人,北京其他的大学共5人,上海和天津两所大学4人,清华9人,中科院和国务院各部委15人,北京工厂有2人。


这些学者分布的学科也不同,他们都集中在理工医学科上面,其中理科有29人,占比58%,工科有18人,占比36%,医学2人占比4%,农学1人占比2 %,理科是占比最大的,因为那时的国内情况,理科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到了1979年2月23日,8名美国留学生到达了北京,中美互派留学的计划正式开展,而这一个结果,是中美双方都乐意看到的。


(二)


说起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最初开始的时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1872年,清政府决定,率先派出一批孩子,在容闳的带领下,奔赴美国学习先进知识,这一举动成了我国公费留学的首创。



在后面的三年时间里,清政府陆续派出了共4批学生,足足有120人。这些小小的孩子们带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自身的爱国理想,出去学习课程,他们还自学军事等课程。


但是没过多久,国内很多人都对公费留学这件事抱有很强的反对态度。原因无他,就是害怕他们在异国他乡太久就忘记了祖国。


还有些顽固派固执且自大地认为,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国,去其他国家学习技巧,那就是丢祖宗的人。


况且,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需要去学习他们。所以到了1881年,这些留学生被召唤回国,这一举动也导致了他们的学业被迫半途而废。


但尽管学业中止,他们这些人后来依然成为了军政和商业以及经济方面建设的人才和重要人物。这些人当中最出名的一个就是我国第一条铁路的设计以及建造者詹天佑。


后来的百年时间,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局势也动荡了百年。这期间很多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理想,他们毅然而然地选择自主出国留学,希望能在国外学到先进的知识理念找到挽救国家的道路。


比如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周总理和邓公等,他们后来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不过也有一些人因为国家羸弱,留学后为了自身的发展都选择留在国外。



要知道,那个时候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科研和经济水平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直到现在,我国都还在努力追赶美国。目前,清华大学的机械工程系教授柳百成,他就是当年第一批留学生的其中之一兼任领队。


在他的回忆里,是这样描述的:那个时候我刚美国,住在一个美国人家中,我看见他们七八岁的小孩在玩电脑,我就感觉很惊讶,因为当时我没有见过电脑,更别说操作,但是在美国连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都能熟练操作。


当时我就认为,也许未来,计算机它能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于是我就和本科生一起学习计算机语言,感觉到困了就靠咖啡提神,每天三四点才睡。


除了电脑这个工具,美国高校里面的顶尖科研设备也成了这些留学生,努力学习和科研的强心剂。



柳百成表示:在出国前,我国的光学显微镜只能把一些材料的结构放大1000倍,但是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实验室里,他们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20万倍,这样对材料的细微结构的研究能带来很大跨越。所以对他们而言,这次美国之行既要“大开眼界”也要“打开眼界”。


他们拼命地融入学校,吸收了很多位于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维,为之后回国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在他们抵达美国几乎同一时间,邓公出访美国的详细行程也确定了下来,时间定在1979年1月28日到2月5日。


说起来,之所以让留学生先到美国,也是邓公为了给后续访美做铺垫。早在1978年12月15日,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就发出了邀请。



当时美国国会当中部分人对中美建交不是很满意,所以美国总统卡特就想通过邓公访美来帮他们推波助澜。


当然,对于这次访美,邓公也很重视,伍德科克发出的邀请还没到一天,邓公就爽快地答应了。同时这也让美国方面感到惊喜和意外,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宣传邓公即将访美的消息和对美国来讲的重要性,还强调这是美国历史以来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


不过俗话说,一家欢喜,一家愁,这对中美两国来讲都是好事,但对于对岸的国民党来讲无疑是一次很重大的打击,同时美国国内的小部分反华势力也很不甘心。


所以,当邓公访美的行程一公布,他们就立马行动起来,甚至对岸的一些特务还放话,要在邓公访美的时候“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在美国的对岸特务还策划收买意大利的枪手,企图在访美期间暗杀他。



还有美国的一个反华组织扬言:要干一些让邓小平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势力收买打手,胁迫一些人在华盛顿组织游行示威。


迫于形势,党中央决定派出先遣组,先到美国对后续邓公访美的保护措施进行详细的安排。1979年1月12日,先遣组飞往美国。到达后中美双方进行了首次会谈,主要内容就是要求美方承诺负责安全问题。


到了28日,这一天是中国农历己未年的春节,按照国人的习惯,年初一这天是和家人的重要日子。


而75岁的邓公却在这一天冒着寒冬踏上了奔赴美国的路途。到了美国东部时间28日下午4点30分,邓公的专机抵达了美国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此时外面还在下着小雪,邓公和其夫人十分坦然庄重地走出了机舱。



而在外面等待的,除了美国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和国务卿塞勒斯·万斯,还有数不清的记者和群众,这些群众包含了400多名华侨和留学生。


在众多人的欢呼声中,邓公和他们热情地打了招呼,然后就前往了下榻的酒店。到了酒店之后,邓公换了一身衣服,出门赶赴不在行程安排之内的一场宴会,这个宴会是布热津斯基的家宴,特意为了款待邓公访美而设立。


晚宴开始之后,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布热津斯基也借此机会大方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国家文明优越于所有其他国家。


听到这话,邓公反应很快,立马就接过他的话表示:应该是,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然而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这一巧妙地回答,避开了很多要害,也赢得了在场很多人的赞许。



远在异国他乡,邓公夫妇也接见了第一批来美留学的学生们,卓琳女士代表邓小平对这些学子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努力学习,学成回国,然后报效祖国。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这52个人都没有辜负卓琳女士以及邓公的期望,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重托,他们每一个人最后都按期回国,然后在各自领域当中发光发热,直到多年后,这批学子在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到了2月5日。邓公即将结束对美国为期9天的友好访问,在这期间,邓公出席了将近80场会谈,20场宴会,发表了多达22次的正式讲话和8次记者见面。


最后一次讲话上,邓公表示:我这次来美国,是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然后现在是带着美国人民的情谊回去,我们很希望美国社会各界的朋友多到中国走走看看,而中国的大门是永远对着朋友敞开且欢迎的。


也希望两国人民可以永远友好下去,中美两国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三)


再说回那批留学生,其中有一位名叫陈俊亮,他是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也是两院的院士。


他曾说过,自己之所以有这些成就和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当他刚到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时候,身边一切都是陌生的。好在当时很多华人教授对这些从大陆来的留学生都很关心,不仅是学习,还包括生活。


比如,帮忙找房子,开着车带着他们去超市采购等等,可以说是生活学习方面都给予了大量关怀。


要知道,这些华人教授很多在大陆的亲人都经历过国内的政治运动,也受到过冲击,但是他们对大陆的情愫依然深厚。


这份深情也感染了陈俊亮,他认为,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学习。因此,他变得更加努力,放假不休息,每天熬夜通宵的恶补知识。



还有一个名叫李祝霞的学子说:当时我们压力都很大,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不是在去研究室就是在去听教授讲座的路上,任何学习知识的机会都不会放过。


什么图书馆,实验室,还有计算机房,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留学生的常住地。一想到祖国对我们的厚望和寄托,我们就会提起精神,在美国留学这两年,同时也是工作强度最大的两年。


而且当时生活条件也很艰苦,虽然说这批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费用都是国家提供,但实际上,当时中国也没有多少外汇,这些学子能省就省,每天中午吃饭都吃学校食堂里最便宜的鸡肉,以至于他们的同学和学校工作人员都以为中国人爱吃鸡肉。



而且他们50个人,有一次外出买资料,他们身上总共只有50美元。


而且他们听说国外有给小费的习惯,所以他们就把身上的钱全部交到领队的手里,统一分配。


为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他们在外面上厕所的时候都是互相使个眼色,排着队一个个去,就是为了避免被人索要小费,而自己又没钱给的尴尬。


说起尴尬事,还有一件,当时一个教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自己弄到了一些很精彩的NBA球票,问他们谁有兴趣,每张票5美元。


其实,听到这里,这些中国留学生也很想去,但是5美元对他们来讲很昂贵,所以才作罢,之后中国驻美领事的官员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得知了这件事,对他们说:下次再有这种活动,你们就去!



大大方方的,别让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你们要多社交,多融入他们,不要害怕费用的问题,你们的费用国家都会报销!光学习不社交这怎么能行。


就这样,他们带着感恩祖国的心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他们也做到了祖国的期望,回国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建设祖国,以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截止到2017年的数据,从第一批50名赴美留学生到2017年,出国留学的人数多达60.84万,这些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也成了中国开放富强的亲眼见证者,而他们大多数,也都选择了回到祖国,去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资料来源:安陵说史




— END —



近期 荐 

玄奘寺法师和他的官员朋友圈

△高调表忠心的都是什么人?

△人民日报:决不允许“文革”错误重演

△3年了!砖家终于发现“常温下体外新冠病毒活不过1天”!晴天霹雳!

△躺平也可以赚钱.......统计局说:今年上半年,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又增加了4.7%



更多好文,请朋友们关注宛委别语和小号宛委小语:


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欢迎转载本公众号原创和编辑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和宛委别语名片,侵权必究。


您的在看,我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