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2章 知识点问答(期中复习)
关注
“文心化学”
初中精彩课程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溶解性怎样?液氧是什么颜色?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相比大小怎样?
(不易溶于水);(淡蓝色);(大于空气)
2.氧气有什么用途?
(供给生物呼吸,作为助燃剂)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放热)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利用镁燃烧现象,可将镁用于什么?
(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且有少量白烟冒出);(用于照明弹、烟花)
木炭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空气中持续红热;在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硫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空气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要使可燃物在氧气瓶中燃烧持久,可燃物应怎样放入集气瓶中?
(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燃火柴后什么时候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伸入集气瓶)
做该实验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和一层沙?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6.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看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原因是什么?
(铁丝表面有锈;氧气纯度低;刚点燃火柴便伸入集气瓶)
7.为什么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纯氧中的氧气浓度大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8.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什么过程消耗氧气?什么过程产生氧气?
(可燃物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9.哪些变化过程中包含缓慢氧化?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
氧气的制取
10.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什么?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引起热试管炸裂)
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何时开始收集?
(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如何知道氧气收集满了?
(液面降至集气瓶口且有大气泡从瓶口向外侧冒出)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两步不能颠倒的原因是什么?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引起热试管炸裂)
12.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1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前,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里,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移开手一段时间,导管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14.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5.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其中二氧化锰起到什么作用?
(放热);(催化作用)
16.什么叫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17.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前,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使用分液漏斗)?
(先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水不能顺利滴下,说明装置不漏气)
18.用双氧水制氧气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
19.选择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第2章待续)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文心化学”